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陶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京瓷是如何研制电视机陶瓷的
gordon 2016-10-16 02:04
松风工业在那之前一直都是以生产绝缘体之类的大型 电机陶瓷 零部件为主,当时我就预估到,未来市场对 电视 、收音机等家电的微电子陶瓷零部件的需求会逐渐增多,并不断扩大。因此我认定必须全面开发适用于电子工业的陶瓷材料。 为了集中精力投入研究,让实验获得预期结果,我每天都夜以继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枯燥乏味的实验当中。虽然 我在大学主修的是有机化学,对于陶瓷材料基本上 是一个“门外汉 ”,但也正是由于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寥寥无几,反而成为我开展研究工作的优势。因为我不会按部就班地被既有规则束缚,能够无拘无束地展 开自由的思维进行创新,从而不断获得不同凡响的研究成果。 后来我觉得连回宿舍睡觉都是多此一举,托自己是单身的福,就把炊事用具和被子都带进研究室,干脆住在了研究室里。 在那段每时每刻都全力投身于产品研发的日子里,我甚至连正常的起居都不能保证了,而这样的生活前后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作为最终成果,我研究开发出了可以用作新型陶瓷材料的镁橄榄石。虽然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在一年前已经开发出了同种陶瓷材料,但是我使用的是与之截然不同的方法,在日本属于首创。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家庭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电视 机产量一路飙升,因此为了满足日本 电视 机制造厂商增产显像管的需求,作为 电视 机显像管主要零部件的绝缘材料早日国产化也就变得刻不容缓。之前一直从荷兰飞利浦公司进口这种部件的松下电子工业公司,因此也专门来询问松风工业生产绝缘材料的可能性。 我立刻意识到这对公司的发展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利用自己研发出来的镁橄榄石材料,开始了 电视 机显像管绝缘零部件的研制工作。我不顾一切、全力以赴地开始了这种根据其横截面的形状,被称为U型高压绝缘体零部件的试制。当时我的梦想就是要让刚开发出来的新型陶瓷材料能够派上用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几乎废寝忘食。 最终,1956年7月,在进入公司一年半之后,我成功研制出了这种零部件,松风工业也因此从松下电子工业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订单。 这无疑是给这家日薄西山的公司重新点亮了一缕希望之光。尽管我当时还只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MyNjkyNDM2/v.swf 就你们这帮废物,不用说给些温暖了,不拖后腿就行了 。
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赫伦陶瓷和希洛华姿丽风格
热度 45 草纹 2013-9-22 00:32
赫伦陶瓷和希洛华姿丽风格
爱坛专用,请勿转载。 希洛华姿丽 ( Chinoiserie ) 风格 希洛华姿丽 ( Chinoiserie ) 风格或称中国风格,来源于法语的“ chinois ”,是 17 世纪中叶到 18 世纪在欧洲流行的美术风格。那时 欧洲正刮起中国热,与此同时, 远在东方的中国正值从康熙到乾隆的“康雍乾盛世”。 欧洲的中国热和传教士们的努力密切相关。由于康熙帝和乾隆帝都允许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这些传教士们抓住机会翻译了大量的中国经典,把全方位的中国知识介绍到欧洲,内容从哲学、语言文学,到历史地理、天文数学、科学技术、医学、农业、园林等。例如 1711 年 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在布拉格大学刊印了他的《四书》全译本。 1722 年法国传教士马若瑟翻译了法文版《中国悲剧赵氏孤儿》。对于直到元代才明确知道梦幻般中国乐园存在的欧洲而言,这样的 东西方 文明撞击带来了中国热,包括当时的欧洲启蒙运动都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将中国商品带入欧洲人的生活。于是在东印度公司活跃的荷兰,英国,葡萄牙等地出现了艺术上的中国风, Chinoiserie 这个英文单词记录了这 一 古老中国风。那个时代在欧洲的日常生活,如陶瓷、建筑、家居设计、服装纹样中都出现了中国元素,被称为希洛华姿丽风格, 18 世纪中叶受其影响洛可可风格诞生了。 洛可可派画家弗朗索瓦·布歇的作品 『 中国庭院 』 弗朗索瓦·布歇 ( Francois Boucher , 1703 - 1770 ) ,是洛可可派的代表、法国画家,曾任法国美术院院长、皇家首席画师。 位于英国皇家植物园中的中国佛塔,威廉爵士 (Sir William Chambers) 建于 1762 年。 希洛华姿丽风格并非昙花一现,而是一直一直延续到现在。 匈牙利的赫伦 (Herend) 陶瓷 在陶瓷世界,赫伦这个独特而美丽的名字属于国宝级的匈牙利名窑,它也是 目前 世界三大手绘瓷器名窑之一,生产了很多东西方皇室贵族喜爱的陶瓷作品,同时也为大众服务,在匈牙利一般百姓家中也都有赫伦瓷器。 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西南 110 公里处有一个叫赫伦的村庄。 1826 年,欧洲处于拿破仑战争 结束 、 和平到来的年代,那一年在 赫伦 诞生了一个小瓷窑工厂。和英国 、 德国的一些已经声名鹤起的窑场相比,赫伦属后辈,但由于赫伦窑原本主要业务为修复中国高级陶瓷,在日复一日的修复工作中积累了以假乱真的陶瓷经验技术,自创的作品也慢慢有了名气。 1851 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中,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对赫伦窑的中国风蝴蝶花卉餐具情有独钟,于是买来装饰她的温莎城堡的餐桌。从此,赫伦窑陶瓷走入世界的贵族社会,而维多利亚也成为赫伦窑的一个瓷器商品系列的名字。 维多利亚女王喜欢的 『 维多利亚 蝴蝶、牡丹花 』 系列瓷器 1862 年,当欧洲第二名窑 — 维也纳窑,由传奇的奥地利女大公玛丽亚 ・ 特雷西亚培育的瓷窑,被关闭时,赫伦窑被允许继承了维也纳窑的设计风格,从此奠定了经久不衰的欧洲名窑地位。 从维也纳名窑继承下来的 『 维也纳玫瑰 』 系列 赫伦窑和各国皇室间的交往留下了很多传说,比如那位深爱匈牙利的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茜茜公主),她喜爱的是赫伦窑的 『 维也纳玫瑰 』 系列和希洛华姿丽风格的 『 哥德勒 』 (Godollo) 系列。哥德勒得名于茜茜公主在匈牙利的夏季行宫— — 哥德勒,在宫中,餐桌上就摆放着这些来自赫伦窑的瓷器。 『 哥德勒 西安之赤 』 系列 据说,这就是茜茜公主在哥德勒行宫餐桌上使用过的那套餐具。餐具以朱红为底色,吉祥的松、竹、梅为纹样,手柄用的则是清代官员形象。 当大多数欧洲名窑都转为欧洲本土风格为主之后,在东欧的赫伦窑瓷器则一直保持着浓郁的希洛华姿丽风格,为我们吹来古老的中国风。 赫伦窑的白梅花瓶、茶具商品 ------ 注:帖子中的图片来自网络 。
个人分类: 文化寻源|2263 次阅读|24 个评论
分享 如何鉴别古陶瓷和新陶瓷
热度 29 绿梧桐 2012-10-30 21:22
最近跟着河南一位文物考古专家鉴定宋代的陶瓷。一边鉴定一边学习。用100倍数的显微镜(看邮票用的那种双筒)仔细看陶瓷表面的气泡,如果是排列非常整齐的,必定是现代的仿品。如果大小不一,有的边缘模糊的,则是古陶瓷。原因在于古代烧窑是烧煤和柴火的,所以温度很难控制,在陶瓷的表面形成的气泡必定大小不一。经过时光的沉淀,整个陶瓷会出现一种温润的光泽,仿佛是玉器一般。而现代的烧窑均用气而且温控准确。所以烧出的气泡都排列整齐。整个陶瓷会发出一种刺眼的贼光。另外,古陶瓷的裂缝中有黄色的沉积物,这是所以做旧的瓷器所无法做到的。因为只有通过长期的自然沉淀才可能产生。所以,陶瓷上裂纹的颜色也可以判断时间的长短。至于如何分辨各种窑口,我还在学习中。
116 次阅读|1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20 17:46 , Processed in 0.02617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