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三权分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讲一点《宪法学》
gordon 2017-5-7 18:41
我们来讲一讲 白哲特的《英国宪制》。这本书的第一篇指出了关于英国宪制两种流行但错误的理论。第一种理论认为,英国的政体是三权分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分开。虽然许多文献都这么讲, 但这同英国的政治实践 风马牛不相及。 第二种理论认为,英国宪制之所以成功,原因就在于三权的相互制衡。白哲特主张,如要理解英国宪制,关键在于理解英国体制由两个部分组成,也即尊荣和效率两部分。效率的制度可以仿效,但尊荣的制度部分却无法照搬。在英国,尊荣主要化身为王室,这也是英国宪制最复杂的部分。我们往往会觉得,英国女王存在与否并不重要,因为女王在效率意义上是起不到作用的。 但白哲特在第三篇内提到,若是没有尊严这部分,英国的整个体制就会分崩离析。 而效率制度的核心在于三权合一,而不是三权分立。这样看来,王室代表着尊荣,而不是效率,议会则反过来代表着效率。 在白哲特看来,一种宪制如要成功,必须达到尊荣和效率的两个目标,而且每一个古老的宪制也都历史地达到了这两个目标。 这是非常深刻的观察,中国宪制改革的关键即在于此。 白哲特接下来批判了只注重效率而忘却尊荣的观念,或者认为尊荣部分需要掌握实权的观念。尊荣和效率担当着完全不同的功能: 尊荣部分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发动机,而效率部分则是要利用被发动起来的政治力量。比方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是必要的,体现中国政治的尊荣方面,具有非常强的政治意义,展示出在乾隆年间普天都在君主的掌控下,没有这种基于君主个体的展示,政治体制就不可能形成民众对帝国在心理上的向心力。另一方面,根据白哲特的讲述,英国政治效率的秘密在于立法和行政权的紧密融合。 对照美国的选举制度,美国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各有选举,相互间是平行和独立的,这是三权分立的典范:而在英国巴力门的选举中,多数党的领袖直接成为首相。英国没有三权分立原本应是常识, 但问题在于孟德斯鸠搞错了 ,他认为英国是三权分立,正是因此所有的经典著作和理论都认为英国宪制的关键就是立法和行政的分离,也让白哲特费了好一番解释的口舌。美国革命以前,美国人向来以自己是英国人而骄傲,因为英国是全世界唯一自由的地方。白哲特这本书讲到,美国人以为自己的三权分立是在学习英国,实际上一开始就是个错误,英国首相是议会的当然成员,他通过内阁将英国的立法和行政权结合在一起。英国不是三权分立,内阁实际上是立法机关的委员会,反过来,美国参众两院有无数的委员会,但它们同行政没有任何关系。英国宪制责任明确,但美国的制度却使得责任推诿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当然,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美国去反推建国初的美国, 美国的宪制也是运转出来的,是在实践中发展而成的 。 根据美国制宪者的设计,最危险的分支并不是总统,而是国会,因此他们在国会条款上最多费笔墨。 无论如何,英美体制的最大差别就在于美国的立法和行政是全然分立的,英国不能理解这样的体制如何运转。 而如果只从现代民主理论来看,我们也会认为英国的贵族院没有用,王室也没有用,有效率之用的只有下议院。但我们要看到本质,要看到内阁是起着连接作用的连字符,是用以固定的皮带扣,行政和立法因此完全结合在一起。英国内阁在理论上是由巴力门选出来的,但它在组建后却又有解散巴力门的权力。当人民要求改变时,英国议会可以随时听从人民的召唤进行大选。相比之下,美国宪法规定了国会固定的任期,无论参议院还是众议院,即便为民意所抛弃,也要把固定任期做完。 关于英国内阁,最突出的特点是人们对它知之甚少,内阁会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秘密的。即便是在最动荡的时候,下议院也很少要求宣读内阁的会议记录。就好像美国最高法院最多在开庭时有录音,但绝不准录像。英国王室的档案也是秘密的,不要以为民主政治就只有公开性, 完全无秘密的政治实际上是无法运作的 。当然,现代的英国内阁和美国最高法院比以前更为公开。 我们今天并不难理解白哲特第一篇对效率的讨论,直至今天,英美体制仍是如此,而讲尊荣的篇章就比较难懂。 白哲特在第三篇内讲到,英国人会把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当做是重大的政治事件,英国人民对威尔士王子的婚礼表现出巨大的热情,这是一种孩子气的感情,也是一种实际上更接近人类本性的感情。人类的一半是女性,而女性对婚姻的兴趣要远远超过对政治的兴趣。 只要不是极少数的愤世嫉俗者,大多数人都愿意看到一个美丽的童话,以此点缀严肃世界的干瘪场景。王室婚礼是一个婚礼这件普通事的华丽版,因此可以吸引无数人民的注意力。 在美国也同样如此,林肯遇刺后, 美国人都知道英国女王写给林肯夫人的信件 ,但对英国和美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却基本不懂也不求甚解。 在日常政治的一堆混乱无聊的俗务之间,女王这类事都是可以为人们理解的自发情感。王室的家庭事也是如此,这些漂亮美丽的事件让政治事务变得甘甜,这些事件看起来同政治不相干,但它们可以深入人心,占据人民的思想。 用白哲特的话,君主制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做有趣事情的人身上,而共和制则把注意力分散至很多都在做聊无趣味事情的人上。 现在看来,白哲特对英国尊荣制度的经典描述,至今仍适用。
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一堂人文通识课
热度 11 清风徐来 2017-4-3 05:57
得知岛城非主流人文通识教育专家赵学林老师要在如是书店举办公益讲座的消息,心里很高兴,赵老师的博文思想沙龙经过六年的打磨,终于可以有机会走向大众的视野。 认识赵老师是去年的冬天,从听他的“博雅文化微课堂”开始。这个微课堂主要是面向青少年及其家长,以介绍东西方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等人文通识知识为主线,侧重于提升听众对东西方人文知识的了解以及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力。也带着大洋同学去听过一段时间的面授课,母子俩都感觉受益很大,但后来因为儿子课业日益繁重便无暇顾及了。 这次赵老师应如是书店郝总之邀做一场“中西方文化基因比较”的公益讲座,我早早的赶去。两个多小时里赵老师滔滔不绝激情四射横贯中西串通古今,梦游般发散又总能及时恰当的掉头回归主线,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神盛宴,实在是精彩绝伦,令人叹为听止。必须承认,比起面授课,这堂课更加结构精当、脉络清晰、内容翔实,引人入胜,足以体现赵老师多年积累之深厚功力。 前半部分主要讲西方的文化基因传承,从古希腊邦国制地理因素决定的商业贸易发达从而形成的陌生人之间的契约文化一直讲到现代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的来源,以及自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一直到康德、休谟、卢梭的哲学,讲到摩西出埃及、地理大发现、美国的小政府大社会、陪审团制度等等,一个个历史典故脱口而出,信手拈来,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后半部分讲中国的文化基因,从周朝的分封制到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秦始皇以法家思想为基础建立了中央集权制,一直到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变异成为统治阶层维护皇权奴役百姓的颂圣工具,以及科举制度的产生,把中国的文化精英阶层悉数纳入官僚阶层,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维护者。赵老师提到了三个中国历史上思想相对自由的阶段: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辛亥革命后至北伐战争前,唯有思想自由,人们的精神不受桎梏,才能诞生大思想家大学问家,比如诸子百家、比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比如鲁迅、胡适以及西南联大的教授们~~ 关于这堂课,我仅仅是凭着记忆写下这些文字,难免挂一漏万,我能做到的只是给大家还原一个不完整的骨架,赵老师的讲课却是由古到今,从西到中,从童年的基因讲到人性与制度的博弈,自由的穿梭于各个时间和空间维度,有典故、有观点、有思想的火花绽放,亦有人性的温暖与感动,有种有趣有料,充满张力。印象深刻的一点是,赵老师从驿站为什么取消讲到李自成的揭竿而起,讲到明的灭亡,又讲到塔勒布的黑天鹅事件,提出历史的偶然性观点。课后有听众提出不同意见,赵老师的答疑引经据典,论证充分,逻辑严谨,理性而优雅,这背后当然是有着强大的渊博的人文知识体系的支撑。讲座已经足够精彩,与听众互动答疑更是令人击掌叫绝! 和一年前比,赵老师的理论体系进步了,修正了,更加具有思辨性,平衡性。比如,最后的总结中赵老师就提到,中国的制度有弊端,西方的制度也有短板,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普世的都不完美,只有扬长避短,不断地修正完善,才能推动社会走向更好的未来。 感谢赵老师的人文通识讲座,感谢如是书店的组织,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来到赵老师的课堂,使精神得到滋养,视野和格局得以开阔。
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现在看来,“三权分立”的知识也透了
gordon 2014-6-14 20:45
现在看来,“三权分立”的知识也透了,谁都懂了。 冲击立法会, 冲击立法会的目的就是回到无序状态嘛 。 乌合之众,呵呵 不要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人群裹挟着你,再理智的声音也听不见。 这是东亚社会的弱点,过于讲感性,感动。对理性强调不够。 注:工业化的知识也透了,日本模式— 储蓄— 出口
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5 11:18 , Processed in 0.02097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