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革命者

相关日志

分享 致富之路 —— 不要成为科学家
热度 1 gordon 2017-4-1 19:00
致富之路 —— 成为我父母那样的人 成为我父母那样的人,和科学团体保持 紧密关系,而自己不必要成为科学团体的一员。 耽误挣钱啊 我小时候,就是跟 科学团体保持密切的往来。 后来陷入这个坑里面了。 我父母都不是科学团体的人,他们都是外围成员 ,或者可以这么说,文化水平不高。 我妈爱结交一些 江湖豪侠,科学工作者;“女中丈夫”,开玩笑 我爸这个人倒不干这个,交际不是他所长。 我呢,反而是科学团体的一员,混的惨兮兮 ************************************************************ 基本上, 他们都是中人之资,但这不妨碍他们发财 。 过于关注古代就会忽视现代;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科学”的同路人,自己不是科学家。( 我放弃科学家这个梦想了 ,我草) ************************************************************ 革命的同路人,不是革命者。不妨碍革命胜利,发点小财。 中国社会有这么一个特点,你碰到的问题啊,遇见谁,谁都不知道。逼迫你成为科学家。我靠 依赖别人,也很麻烦。现代科学好些都是 数学符号之类的。 你要是一点不懂,看都看不懂。 最好 象新加坡总理 李显龙 一样,名校出身(李显龙还写过 一些论文呢)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k3MTUxNDky/v.swf
3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革命理想高于天
热度 3 gordon 2017-2-19 07:14
革命理想高于天 张海迪 1965年的10月,父亲背 我 去看电影——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 》。看到一些革命者慷慨赴死, 我 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唱着:坐牢算什么, 我 们 是革命者 ,屠刀下不变色。 生要站 着生,死也站着死。 ********************************************************************  《坐牢算什么?》   (领唱、齐唱) 绿永、舒模词 舒模曲   坐牢算什么?   我们是革命者,   屠刀下不变色。   生要站着生,站着生;   死也站着死,站着死。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cwMzg0MDg0/v.swf
24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韩国方法与日本方法,并非 凭空想来的
gordon 2017-1-5 17:35
韩国方法与日本方法,并不凭空想来的;或者说一个权谋之术 这个原因在于国际环境不允许,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结束了 虽然说中国的 ”一代一路“ 也可以接手,但,国内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 中国社会文化,搞工业化,没问题。但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就是问题 更进一步当然可以,例如韩国 中韩歌会,韩国说中国人不会唱快歌 问题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怎么弄 ******************************************************************** “硬搞” 就会出问题, “福特汽车” 那时候的问题 暂时先搞社会主义吧,日本就是搞社会主义的 ******************************************************************** 现存的社会文化,是 为适应敌后抗战而诞生的 很麻烦,看慢慢 是不是能 “化掉” 还有,看爱尔兰有什么办法,这个东西最早从哪儿出来的。 ******************************************************************** 爱尔兰文化并不教你去领导,而是教你暗中破坏。所有的爱尔兰英雄都是革命者。而最高形式的英雄主义是领导一个绝无希望取得胜利的革命,然后在你被绞死的前夜,在审判席上发表你一生中最伟大的演说。在爱尔兰,服从权威的号召从来就不起作用。 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完全卷入到错综复杂的情况中,就生活于其中,切身地感受它。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一次次地澄清问题,直到完全搞清楚为止。解决问题的答案便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产生了。
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爱尔兰文化(转)
gordon 2016-12-27 14:47
爱尔兰文化并不教你去领导,而是教你暗中破坏。所有的爱尔兰英雄都是革命者。而最高形式的英雄主义是领导一个绝无希望取得胜利的革命,然后在你被绞死的前夜,在审判席上发表你一生中最伟大的演说。在爱尔兰,服从权威的号召从来就不起作用。 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完全卷入到错综复杂的情况中,就生活于其中,切身地感受它。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一次次地澄清问题,直到完全搞清楚为止。解决问题的答案便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产生了。 *************************************************************************** 哈哈哈,连这个都是从国外学的 注: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呵呵 *************************************************************************** 参考阅读: 恩格斯 《英国 工人阶级 状况》
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法西斯主义的造反(转)
gordon 2016-5-27 14:11
如果我们把革命理解为向人类社会不可容忍的条件的 合理造反 ,而所谓合理就是 “穷根究底”并改善一切。那么,法西斯主义绝不是革命的。 当然,它能以革命情绪的伪装出现。但是,那种用鲁莽的痛骂来对付疾病的医生,我们并不把他叫做革命者。 革命者是 平心静气而有勇气地认真地考察疾病的原因 并同疾病作斗争的人。 法西斯主义的造反总是出现在 由于畏惧真理而把革命情感扭曲为 幻想的地方。 注:“焚书坑儒” ,愚民政策,其实非常糟糕。 ************************************************************************ 法西斯主义 “颠倒颠” 法西斯主义,它把旧的父权制宗教的 “吃苦的受虐狂”特点变成了一种施虐狂 宗教。 一句话,它把宗教由受苦哲学的“另一个世界”移植到施虐狂凶手的“这个世界”。 法西斯主义,不同于军国主义 。 法西斯主义是群众运动,而军国主义不是。 威廉二世,绝不等同于希特勒。 ************************************************************************ 这样对 日本二战的法西斯主义就理解了 日本以前是军国主义。 后来出现了 “下克上” ,这是法西斯主义。 注:德、日都出现过这种情况。 摘自 《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 ************************************************************************************ 法西斯主义的精神是“小人物”的精神,小人物被奴役,渴望权威,同时又喜欢造反。 所有法西斯主义独裁者都有小人的反动社会背景,这绝不是偶然的。 工业巨头和封建军国主义者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利用了这一社会事实。 这种小人物很好地研究了大人物的行为,以一种扭曲的怪诞的样式再现了它。 它和农民运动还不一样,它是工业社会造成的。 但心理学基础是一样的。 注: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问题。(工业巨头和封建军国主义者 对小人物的压榨,然后小人物搞了一个滑稽剧) 德、日都有这个东西,并非偶然。 ************************************************************************************ 法西斯主义也不是生物本能 生物本能 会趋利避害,但法西斯主义不会。 当然,它依赖于生命体而存在。 就是它的最后肯定会变成生物本能了。 (法西斯主义消退,变成生物本能了) 注: 它既不是生物脑,也不是理性脑 ,而是情绪。 ************************************************************************************ 麦克里恩提出,教条化与偏执狂、自卑感、对欲望的合理化等行为倾向都可以在边缘系统中找到生物学基础。他认为边缘系统中蕴含的力量如果全部爆发,危险性实在不容小觑。按照他的理解, 发出价值判断指令的指挥室,往往不是处于更高进化阶段的新皮质,而是边缘系统中相对低阶的古哺乳动物脑 。前者产生的想法好不好,正确与否,都由后者来加以判断 。 边缘系统(古哺乳动物脑) . 1952 年麦克里恩第一次创造了“边缘系统”这个词,用来指代大脑中间的部分,这部分同样可以称作旧大脑皮层或中间脑(古哺乳动物脑),与大部分尤其是进化早期的哺乳动物脑相对应。
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两回事 —— 民众苦难不能被当作革命激情的源泉 ... ... ...
热度 1 gordon 2016-5-21 09:48
阿伦特有个重要观点,认为失败的革命,往往是因为将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混为一谈。她通过分析美国革命发现,虽然在革命进程中存在着社会歧视、奴隶制等等的社会问题,但革命者仍然坚持解决的是政治问题,所以为美国民众的自由奠定了宪政基础。而失败的革命,往往把解决贫困、经济争议等一些 社会问题,当作革命目标 ,把社会问题当政治问题来解决,最终使得 宪法、权利、自由等这样一些政治问题反而被悬搁起来 。 ***************************************************************************** 中国革命大多是社会革命,就不是政治革命 ,就是为了吃碗饭 中国历代的革命者,多是把民众的苦难当作革命激情的源泉,对建立自由政体这类政治目标,思考得极少。因为民众并没有通过革命获得自由地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最终会导致权力的扩张,及对自由的败坏。革命要求革命者杀人,革命者就杀人;革命要求革命者撒谎,革命者就撒谎。于是,革命演变成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镇压,而不是为了实现所有人的自由,革命走向了它的反面。在中国历朝历代,革命总是与暴力连在一起的,但真正的革命却可以是非暴力的。革命是要革去坏制度的命,而非革掉某些个人的命。 注:政治革命是很抽象的一个东西,普通民众才不关心这个事呢。
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一派胡言的《法国革命论》
gordon 2016-2-3 17:29
贡斯当读完伯克的《法国革命论》就说,“该书的荒谬之处比该书的字数还多”。 事实上,英国自身自19世纪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也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民主化浪潮。然而,英国却避免了象法国那样的激进民主革命。 托克维尔在英国考察时说:“如果革命指的是法律的重大变化、一种社会转型、以一种支配原则取代另一种,那么英国无疑正处于革命当中,因为曾经是其政体根本原则的贵族原则正日趋没落,很可能民主原则将很快取而代之。如果革命意味着猛烈的、急剧的变化,那么看起来革命在英国还时机未到......” 法国很麻烦, 他们既不是在历史上一直拥有限制王权传统的英国人,也不是生而平等的美国人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应当被批判,之所以比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都更能激起19世纪和20世纪革命者的想象力,是因为法国大革命开启了 革命政治 。 ************************************************************************************ 国家在历史上和地理上乃是一个民族的载体,它体现了人的社会功能,并且它是世代沿袭的。这样就形成为一种值得人们尊敬的传统,其中包含着人类世世代代智慧的结晶。这种传统也就是人们所谓的文明。所以人们对于传统只能是满怀敬意地加以珍惜,小心翼翼地加以维护,而决不可动辄轻举妄动地加以否定,乃至砸烂。 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是必不可免的,唯一的补救之道就只能是求之于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的传统智慧 。传统作为人类悠久的智慧结晶,是不应该彻底砸烂的,而且也是不可能彻底砸烂的。相反地,它是人类最可宝贵的财富,是人类健全的进步和发展的唯一保证。 但是法国大革命的暴力则恰好是反其道而行之,它把一切美好的传统都摧毁了;它以蛊惑人心的口号摧残了人的权利和法制的秩序,使得各种不同的利益再也无法相互调和并且各得其所。伯克的基本立论大体如此。 ************************************************************************************ 准确预言 法国大革命从根本上冲击了并且动摇了社会秩序和自由的基础,以及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和人类文明的瑰宝。他预言这种毁灭性的破坏 终将 导致一种新的专制主义强权的出现,唯有它才能够维持社会免于全面的混乱和崩溃 。 这是历史上最罕见的准确预言之一。 注: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第二年,发表的《法国革命论》。那时候伯克都老了。 当时英国两党中, 辉格党比较强调自由 ,而托利党比较强调秩序。 伯克是辉格党的,为了法国大革命,他和很多辉格党人都闹翻了。还有他的很多朋友。后来成为西方思想史 上保守派的首席代表。 ************************************************************************************ 英国人对抽象原则的看法 “一切哲学的结果只是使我们把人类的盲目和弱点发现出来,我们每一次转折都会看到它们——虽然我们竭力想逃脱这种观察,避免这种观察。”休谟告诫我们:不 要轻易相信自己的归纳推理,每一次知识论上的大反转就像是一个个响亮的耳光。 如果用成文法取代习惯法,就等于用少数统治者的抽象知识取代共同体全体成员的经验知识,用未经实验的危险创新取代久经考验的可靠传统。 注:因为英国人对抽象原则不信任,呵呵 ************************************************************************************ 1757年他写成了一部美学著作《对崇高观念和优美观念之起源的哲学研究》此书不但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而且在美学史上也成为一部经典性的著作。它标志着18世纪早期 古典形式主义的审美理论朝向浪漫主义思潮的过渡 。 古典主义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它的合规则性和明确性。 此书则相反地提出了, 最伟大和最崇高的事物都是无穷的和无限的,所以不可能是有规则的和明确的 ,最能激发人们想象的,并非是我们可以明白加以表述的东西。激发了我们的敬畏之情的,乃是我们对于事物的无知。正是我们的 敬畏才构成为崇高感的内容 。 这一论点在以后的美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注:说实话, 资源贫瘠地方的人,认为简洁是美 。但有的人认为复杂且不昏乱是美。 以前我认为世界观、价值观、美学 这种没啥用,后来才知道,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是不一样,可以启发你的思考。 而不是你要教育它,给它上上课。(你知道吧,这种人挺多的) ************************************************************************************ 现实的世界 现实世界有它的种种问题,而且不可避免地有它的种种弊病;所以现实世界必定总是好与坏、善与恶相互掺杂并交织在一起的。 如果人们一味追求纯之又纯的完美 ,其结果反而只能成为导入歧途的欺人之谈并且产生专制和腐化。 因而革命就有可能完全成为以暴易暴, 假纯而又纯之名,以行其专制与腐化之实;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 的。 所以人们的责任就应该是怎样尽力防止世界变得更坏。因此以暴易暴的革命就是最应该反对的。而这种智慧并不存在于什么别的地方,它就存在于传统之中。 传统既然是人类智慧的积累,所以它本身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断在成长、在演变、在调节它自己以适应于新的环境和新的情况并解决新的问题。 注: 《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纳粹德国也是犯了这个错误。 ************************************************************************************ 归根到底,指导政治的理论应该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而不是以空想的或者哲理的概念为依据。 其实这一诘难卢梭也早已预见到了。 卢梭预见到了一定会有人攻击他的理论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所以他预先就声明他只是要探讨权利而并不要争论事实。 而伯克所要争论的,则恰恰是任何权利都必须依据于事实 ,权利就是由事实之中长成出来的。所以我们就决不可撇开现实而凿空立论。 为什么法国人就没有能力创造出一种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其旗帜的传统来呢? 他的答案似乎是这样的:法国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概念,那只能是造成灾难。真正的自由乃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自由。 注:其实中国人对这个事最熟悉了, 有些事你没有名份,但却有现实的自由。
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革命者和日美的斗争
gordon 2014-6-26 23:24
满铁(南满铁路会社)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曾任日本驻台湾的民生部长官,他在调查日本统治台湾的经验时,核心主张是“尊重旧习”。因为:一是如果立即强行破 坏旧秩序,则必然会引起民心的叛离。其二是如果破坏旧秩序实行日本式的自治制度,需要国家大量开支。这岂不是事倍功半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共和国。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硬性推行所谓法律。美其名曰 “革命” 和日本人斗,是以 “革命” vs “保守” 和美国人斗,比较有意思,美国人也崇尚进步主义。 当年美国不知道这事,社会变革越剧烈,人民越不满。 结果它搞无政府主义,把美国人赶跑了。 现在想来,文革这个事啊,可能避免不了。
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韩素音死了
热度 102 草蜢 2012-11-23 14:19
韩素音是个异类。 她是一个亚欧混血儿。 韩素音是笔名,她的全名是罗莎莉·玛蒂尔德·周 或周光瑚 。 他爸爸周炜,是蚱蜢的四川老乡,四川铁路局工程师。周炜留学比利时时,娶了韩素音的妈妈,比利时MM玛格丽特。 因为韩素音的背景,她的作品,相对于同时代的西方作者或中国作者,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角度。 《南华早报》为她写的讣文将她称为“中国革命者”作家 但她的作品却主要是英文和法文,她的读者也主要是西方人。 她的丈夫和情人都死在和TG作战的战场上,她却是至始至终的TG支持者。 她宣布中国是她的根,但她大部分生活却是在海外度过。 她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英国殖民地度过(香港,马来亚,新加坡),但她的作品却充满了反殖民,反帝国主义的气息。 她的第二任丈夫, 英国情报局官员 Dr Leon Comber ,称她为“吸引人,与众不同” "an attractive and unusual person"。 韩素音,不需要解释。 尽管韩素音的作品大多数是反帝,反殖民,支持革命的进步题材。但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她最著名的作品却是根据她的自传改编的1955年好莱坞电影《 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 》中文翻译为《生死恋》, 日本人翻译为《慕情》 韩素音在西方的形象从此和电影中扮演她的演员Jennifer Jones联系在一起。 韩素音自己对这部电影却不感冒,当电影在新加坡上映N月时,她从来没有去看。 她后来说当时卖掉小说的影片权给好莱坞是因为她需要版费来给她的养女治病。 韩素音和养女 唐 榕梅 韩素音养女唐 榕梅 从韩素音的作品来看,估计韩素音也不会稀饭这个东方弱女性向西方猛男人下跪的海报封面 1947年,韩素音的第一任丈夫,国民党军官 唐宝璜,在国共内战的东北战场上战死。 韩素音出生在河南省信阳市,随父母在北京长大。早年在贝满中学念书,1931年,还没满15岁时,在北京医院当打字员。1933年入燕京大学医学预科,1935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学医。1938年回国后与 唐宝璜结婚。 他们之间是一个痛苦的婚姻。 唐宝璜反对 韩素音做医生, 常常打她。 所以TG在东北算是将 韩素音从这个 痛苦的婚姻中解放出来了。 韩素音在1944年获得伦敦大学医学学位。194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返回香港从医,在香港这一段时间中韩素音和已婚的泰晤士报记者澳大利亚人 伊恩·莫里森(这位是老兄倒是北京出生的)相恋。 伊恩·莫里森就是 《生死恋》中的男猪脚美国记者马克的原型。 伊恩·莫里森后来在50年的朝鲜战争中战地采访时触雷身亡。 韩素音在52年嫁与英国情报官员里昂·唐柏(Leon Comber),改名伊丽莎白·康柏( Elisabeth Comber),跟随他去了马来亚。 1956年,韩素音出版了小说And the Rain My Drink,讲橡胶园华工组织游击队反抗殖民政府的故事。 此时正是以华人为主的马来亚共产党游击队在马来亚大规模发动反英游记战争的年代。韩素音的老公里昂·唐柏(Leon Comber)就是专门从事反游击队情报工作的 Assistant Commissioner of Police 。因为 韩素音的小说被认为及其反动,反政府,反大英帝国,里昂·唐柏辞职。 正是1956年开始,韩素音开始每年一度的访问中国大陆,成为为数不多的受到TG政府接待的西方人士。 1958年,韩素音和里昂·唐柏离婚 1960年, 韩素音和她的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丈夫印度上校工程师Vincent Ratnaswamy(陆文星)结婚,移居印度班加罗尔一度时间,然后先后在香港和瑞士的洛桑定居。 晚年韩素音和老公陆文星 在西方主流媒体中,韩素音被认为是一个有“争议”的作者。在许多西方人为她写的讣文中,在肯定她的出色作品的同时,她被称为是独裁者(毛)的拉拉队因为她是一个中国革命的坚定支持者。 右派大本营华尔街日报的 讣文是这样开头的: It is customary not to speak ill of the dead, but then Han Suyin always considered herself an exceptional individual.。。。 一般来说,说死人的坏话不好, 但韩素音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普通人。。。 这样结尾: Her works might appear odious to us now, but she had a very successful run. 她的作品现在对我们来讲是臭气熏天,但她倒是搞的蛮成功滴。 1974年韩素音与周恩来 1987年晚年韩素音和邓颖超 在1982年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她清楚地阐明了自己当时的立场: “I’m afraid that some people don’t understand my conduct,” she said. “But it doesn’t matter. If one billion Chinese like me and think that I have done good, I don’t care about a couple of foreigners who don’t understand me. ” “我觉得有些人可能不理解我的行为,”她说,“但这没有关系,如果10亿中国人喜欢我,觉得我在做好事,我不在乎有几个外国人不理解我。” 韩素音当年取笔名Han Suyin是因为Han 是汉的谐音,素音乃朴素的声音,因为她志在做一个面向世界的朴素的中国之音。 韩素音,你是一个值得咱们四川老乡骄傲的川妹子,走好!
12300 次阅读|24 个评论
分享 《革命者》
热度 4 山远空寒 2012-11-19 21:14
7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爱的革命者
热度 6 假如十八 2011-10-20 22:21
在通往刑场的路上 只有两种人 前者知道所有已经错过的 后者以为知道 叹息的花朵 热烈的开满这世间最长的路 所有的愚蠢 也超不过为了正确和错误 耗光所有的生命 在四十岁来临之前 在这路上造一座永久暂居的坟 为那些辛苦路过的人 递上一杯茶水 别忘了,收下他们为数不多 带着体温的钱币 有些通灵的钱币 在夜里会翩翩起舞 孔洞会映出那些曾经的姑娘 有些已经倒毙在通往刑场的路上 有些苦苦思索,不知心何所之 为了这些暗淡的影子 他努力挖掘,希望在坟下累累重叠的地层 找到乌托邦的图纸 哪怕那灰色的身躯 在生活的常青树上 倏然凋萎
603 次阅读|3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8:16 , Processed in 0.03351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