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tag 标签: 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奶焗扇贝(鲜贝)
热度 34 茉莉 2013-5-25 04:50
奶焗扇贝(鲜贝)
奶焗扇贝(鲜贝) 1、将扇贝(鲜贝)用盐、黑胡椒粉、酒腌渍 2、将面粉用黄油炒上色 3、锅内放入扇贝,加牛奶、鱼汤(可不用)、奶油、洋葱、蒜、西芹、parsley、thyme、oregano、盐、糖,煮开 4、加入2中的面粉,煮5分钟 5、分装入小碗儿,撒cheese。烤箱200摄氏度(400华氏度),15分钟
个人分类: 茉莉清香的小厨房|101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分享 <转>流奶与蜜之地
热度 4 gordon 2013-1-2 18:40
注: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国家,说实话,让中国人理解商业和移民国家的文化确实有点困难。 根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在上帝的指引下来到迦南,但是这里却并非“流奶与蜜之地”,但是刚走出西奈沙漠的人却不会这么说。 迦南地多为干旱天气,饥荒频繁。因此在早期犹太文明中,一方面水利 灌溉技术在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降雨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收成的丰欠,犹太先民们往往由于旱灾而不时迁徙,另谋生计。迦南位于今 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迦南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对犹太文明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这片土地地形狭小,却堪称“地球的模型”。气候和地势千差万别,以致迦南在地理上可分为彼此迥异的几十个小区,这种状况显然不适合形成大一统的政治 实体。虽然希伯来人一度建立君主国,但中央集权、全国统一时间很短;从另外一个方面讲,诸多复杂矛盾的地理要素与迦南的统纳并容,造就了在这里成长的人们 不仅具有突出的综合心理素质,而且更能适应各种生存环境。   其次,迦南位于“肥沃新月带”的西端,虽不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尼罗河三 角洲富饶多产,但毕竟有一些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平原和饲养牲畜的草原。在当地定居安邦的希伯来人可以通过劳动获得较为丰富的谷物、蔬菜、瓜果和牲畜。因此, 对日后失国离乡的犹太人来说,这里便成了一个魂牵梦绕的“历史性家园”。   再次,沙漠作为迦南及其周边地区一种突出的地理特征,对犹太人的宗教意识及其思维方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方面,西奈沙漠变幻无常的气候现象和复 杂奇异的自然景观,为犹太教的诞生提供了温床;另一方面,相对其北部而言,沙漠地理特征较为突出的迦南南部成为早期犹太教的中心所在。可以说,沙漠在希伯 来历史上的重要性,犹如边疆之于美国历史。   此外,迦南的自然条件虽不十分理想,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却有特殊的中介性。它位于亚非欧 和地中海、红海的交汇之地,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使它成为四方强邻埃及、巴比伦、亚述、波斯、希腊、罗马的侵扰争夺之地,以致犹太文明早在形成时期便命运多 舛;同时它又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两个最古老文明以及稍后的希腊、罗马文明接触交往的辐辏之地,于是这里顺理成章地成为各种外来势力及其文化和精神价值传 播辐射的聚焦点。 ××××××××××××××××××××××××××××××××××××××××××××××× 1988年7月的一天,我只身乘车从耶路撒冷出发,来到以色列的埃拉克城外,红海边的埃以边界线上的塔巴,在那里登上一辆公车,前往开罗。 我 选了这条路线,是想全程穿过西奈沙漠。当时我在读犹太历史,刚学完古代和中世纪部分,其中的古代部分的主要记载自然是出自《摩西五书》(即Torah,圣 经旧约的前五部,“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末记”,“民数记”和“申命记”)。西奈沙漠对与犹太民族有及其特殊的意义,他们对这片不毛之地有非常特 殊的感情,以至于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对不起,我记不起来是他还是另外一个人了,请对中东战争有研究的朋友指正)在某次中东战争中攻入埃及领土时,以色列人 称他为“摩西之后第一个进入西奈沙漠的以色列人”,可见西奈沙漠在犹太人心目中的位置。为了体验一下这种心情,在某种程度上回到历史的场景,我要看看西奈 沙漠。在我的想象中,西奈沙漠像撒哈拉沙漠一样,是一片黄沙滚滚的大漠,一层层沙峰像海浪一般卷向天边,否则,古代以色列人何以要在这片沙漠中游荡整整 40年? 出国之前,我对“琼瑶阿姨”一点兴趣也没有,她的书一本都没看完,对“三毛姐姐”倒是羡慕之至,她的书能找到的都看了不止一遍,呵呵。 进 入西奈沙漠之后,颇有一点失望。首先, 西奈沙漠并非撒哈拉那样的“沙”漠,而是一片戈壁 ,没有沙山,倒是有不少黑黝黝的石山,山上寸草不生,在夕阳下显得 狰狞恐怖。地面上铺满大大小小的石块,局部地区也有一片片黄沙,偶然会看到低矮的沙漠植物。红海海湾在夕阳下呈深蓝色,对面约旦的山岭金光闪烁。窗外的景 色一直就是这样单调,直到夜晚。车开了整整一夜,天亮时到达开罗。原来西奈沙漠这么小! 我不由疑惑: 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走出埃及,何以要在这么一小片沙漠里逗留40年? 回到美国,导师请我到他家吃饭,一家人都想知道我对 以色列之行的情况。我却急不可耐地先扔给他一个问题:“西奈沙漠这么小,为什么摩西要带着以色列人在沙漠里转40年?”我的导师是犹太哲学专家,听了我的 问题,他详细对我解释了一番。根据犹太神学的解释,他说,摩西认为生而为奴隶的人们是无法建立自由的国家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自由”。因此,摩西 要让生为奴隶的一代人在沙漠中死去,让出生于自由中的新一代在沙漠中历练,炼出强健的精神和体魄,只有知道什么是自由的人,才能建立自由的国家。最后,这 些在自由的精神和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人终于渡过约旦河,在“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国家。而生长在埃及的一代,包括摩西本人,都没有渡过约旦河(很抱歉,没有约旦河的照片,虽然到过约旦河边。那条河很窄,一个撑竿跳我怀疑就能蹦过去,呵呵。) 如果仔细读完“摩西五书”, 至少读完从“出埃及记”到“申命记”中有关摩西的记述就会知道,“出埃及”只是摩西故事的前半部。 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之后,摩西并没有闲着,他忙着 “nation building” , 建立了一个宗教――犹太教,以此来激发以色列人的民族意识和自信心。 他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包括法律制度 。当然这一切都是以上帝的名义颁布的,因此而具 有不可动摇的神圣性。不过,要是您跟我当时的圣经学老师那样仔细,就会注意到,这套法律制定时间是在传10戒之后。在此之前,以色列人已经打了一场小胜 仗,摩西还建立了一套简单的管理制度,而且权利下放,自己只过问大事,小事他老人家就不操心了。显然, 摩西知道光是粗线条的“10戒”还不够,“10戒” 相当于“基本法”,要确保它的执行还得有具体的法律条文。 这不,“出埃及记”21 - 31就是耶和华向摩西传授具体的法律条文。整个法律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在“利末记”和“民数记”里有详细记述。非常boring,我就懒得说了。当然啦, 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还出了“金牛插曲”,雄辩地证明了摩西的正确性:那一代人走不出自己的大限。每当遇到挫折大家就抱怨,要求走老路,回到埃及――至少那 里有肉吃,呵呵。所有的制度都制定完善,并且在沙漠中付诸实践之后,在自由法制中成长的一代人也长大了,摩西传“位”(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其实摩西并非 “国王”,只是“先知”,以色列人在西奈沙漠中也没有建立“临时政府”,虽然有政府的雏形)约书亚,命他带领以色列人渡过约旦河。 摩西的故事最后一节很动人。老头儿含泪恳求耶和华让他过河,未允,只让他上山远眺。老头儿把全体族人招来,留下遗言,把整套法律重复了一遍。注意:“利末记”和 “民数记”是第三人称写的,“申命记”是第一人称写的,也就是说,作者是“如是我闻”的记录(所有关于圣经学上的争论,此处略去不表)。到了老爷子也没过 约旦河。这个故事里的几个主要因素:出埃及,沙漠中的立法,不让“生为奴隶的一代人过约旦河”都体现了犹太人的智慧。
298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忽然小绿奶说:咱们搬到郊区住吧。
热度 19 小绿爷 2012-6-14 21:00
搜了半天的房子,感觉还是顺义那边不错,打算周六去看看。
733 次阅读|2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21 00:50 , Processed in 0.02598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