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花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花溪的美,美不惊人誓不休
热度 47 葭蕙 2013-11-4 22:56
花溪的美,美不惊人誓不休
入秋以来,一直惦记着向往着坝上的秋色,长白山枫树的红、松树的绿、桦树的黄以及在山野间欢跃着、奔腾着的小溪,还有额济纳旗的胡杨林……这些地方的遥远如果说腾不出整块时间的话,那近在咫尺的梵净山、威宁草海都是观秋景摄秋色的绝美之地,依然,还是不能潇洒前往。 眼看秋天就要过去,今天早上翻翻日历,过几天就要立冬了,心里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早上去南区学校时,顺手提上了相机,打算留下校园中秋的记号。 发现,花溪公园西门边那一排梧桐黄得好美 发现,阳光水乡门口那一排排松树黄得好美 就是荷塘里透出的残荷,也透着一种别样的美丽 尽管,今天的天灰蒙蒙的一点阳光也没有惠及 看着看着,想着想着就到了学校。学校里的那些楸树已经挂着长长的如豆荚般的蒴果,桂花树依旧绿着,两株大大的塔松也是绿绿的,和墙外那些梧桐的黄、花圃中的花花草草红红绿绿相映成趣。 下午三点时分,处理完了学校的事物,一趟车开到了公园西门,下来拍了几张梧桐的黄和梧桐树下星星点点的新黄——好像是菜花花,公园里出来了几辆车,喇叭催的心慌,于是开了出来,在花溪河的桥上打开双闪,拍了几张,感觉兴趣大增,决定去黄金大道。即便天气阴沉沉的也要去,也算是检验一下自己的摄技。 所谓的黄金大道,是花溪河边便道的两行参天的梧桐树,因秋天里一条金色的长廊而得名。几乎年年都去,不仅是我,那是贵阳人们爱去的地方,也成了婚纱摄影基地,拍摄者众,感觉卡卡角角都被拍遍了,说句老实话,到那里去拍摄是需要勇气的。 我没有选择常规的路线,即从平桥走过去,而是沿花溪水库大坝上的一条乡村小道开车过去。一路上的景色让我十分的喜欢,那些院墙上褐色的藤蔓和正在渐变的叶片显得非常的浪漫,芒草白茫茫的穗子在微风中摇曳,掉了树叶的光吱吱的白杨树齐刷刷的枝条伸向空中,不知在向苍穹诉述着什么…… 进了黄金大道的入口,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莫不是上帝的调色板掉到人间了。河的这岸,两排梧桐,载满着黄色叶片的枝桠在倔强地四处张扬着,河的对岸,红色黄的绿的姹紫嫣红层林尽染,掩映在河水中,岸上河中交相辉映,若是有一两只水鸭子快速地划过,水面上会漾起一阵阵涟漪,水中的影像便成为了一幅活脱脱的印象画,真是美得让人心服口服,目瞪口呆。 我倚靠着一株梧桐树干,眼睛不断地扫描着河的对岸,那一刻,我整个儿的纠结都化为了一种骄傲的情绪——舍近求远该是一种多么的愚蠢啊。花溪的美,不分季节,不分天气,不论是春夏秋冬,不论艳阳高照还是阴雨绵绵,更不必说偶有的白雪皑皑,那种美,美不惊人誓不休。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861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花溪玫瑰园
热度 22 葭蕙 2013-7-13 21:10
花溪玫瑰园
无意间路过花溪水库碧云窝那条乡间小道,那里竟然有大片的玫瑰园,开得正是时,红的、黄的、粉的……姹紫嫣红。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89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近郊村庄
热度 20 葭蕙 2012-6-16 13:17
近郊村庄
花溪附近一村庄 月初的一天因为一件工作上的事情偶然走进了距离花溪 5 公里处的村寨陇头村。 村庄十分干净十分宁静。即便那天同去的人也不少,但是没有感觉到给那个村庄带去什么打扰 —— 很难侵扰。 那天雨很大,山水直泻而下,在路边冲出了一大口井似的洼地,然后水漫延开来,顺着村子中的路上流向路基和村舍的四周。 踩在雨水片流的地上,有一种特别的久违了的感情慢慢复苏过来,那种已经逝去的久远的孩提时代的生活景象复原了,恍如隔世间 …… 这个村庄给我的第一感觉好极了。我没有想到花溪附近会有这样一个安静的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那天我发现村子的尽头有一片郁郁葱葱的花地,绿油油的是水生植物,开花的是美人蕉,红的和黄的,十分地惹眼。 ………… 过了一周,我依然惦记着那个村庄那片花地。于是,忙里偷闲地在前天的上午,提着相机跑到了陇头村,打算拍下那片花地再去上班。 村子依旧是那般地宁静。刚下过雨的地面还是那样的湿滑,地里的庄稼和房前屋后的树木依然是那样的葱翠。我直接将车子开到那片花地边上。 待我走近花地,才发现那原来是一个池子,有十米见方大小,应该是一个排污池,生物净化池,花花草草是用来净化生活污水的。仔细观察,每个村舍都有一个化粪池,集中收集人畜生活污水;每家每户的污水池第一次沉淀之后经由排污管集中到脚下这个污水池,途中还有沉沙井,通过栽种水生植物将污水净化之后,通过沟渠直排进农田。——这就是耳熟能详的农村“生态循环系统”? 我沿着村子中的路边走边打量,农舍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统一模式进行了外装,通常的叫做已经“穿衣戴帽”;道路上的路灯是太阳能的,进入农户家院子的道路大多是青石板或是红砖铺就的,庭院的篱笆墙上,爬满了喇叭花或是野山菊,栽种得最多的还是红的黄的艳丽的美人蕉。 漫步到了村口,见到几个青壮年的村民,于是停下来与他们聊了一阵。原来这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村庄,前些年政府投了钱将村民的农舍做了改造,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但是,基础设施示范了之后,村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还是停留在传统农业上。据说,来年要求他们不要种植“高杆”作物,即玉米向日葵小麦稻子等,要他们种植经济作物,但是,农民们都担心种植之后卖不出去,菜贱伤农。所以,如何突破传统农耕的瓶颈,怎样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这是考量村委会能力的问题。 其实,农民们已经安居了,田地也没有丢荒,传统农业也没有什么不好,为什么都要一股脑地上什么经济作物呢?难道说,主粮就不是经济作物了?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实在是有些匮乏,所以不好妄加评论。
个人分类: 休闲悠游|675 次阅读|1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24 11:31 , Processed in 0.02202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