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黄帝内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二十三:经脉标本
热度 2 弦音舸醉 2014-2-26 14:27
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也。 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 其气内入于五脏,而外络肢节。 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混乎孰能穷之? 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 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知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知六腑之气街者,能解经结契绍于门户。 能知虚实之坚耎者,知补泻之所在。 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岐伯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尽意悉言之。 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缓命门。命门者,目也。 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 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下,上侠颃颡。 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二寸中,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 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输。 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三寸。 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 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颊下合于钳上。 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掖内动脉。 手少阴之本,在兑骨之端,标在背输。 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掖下三寸。 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痛;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 故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 请言气街: 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胻气有街。 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 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输。 气在腹者,止之于背输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者。 气在胻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下。 取此者用豪针, 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 所治者,谓头痛眩,腹中痛满暴胀, 及有新积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者,难已也。 本,草木的根;标, 树木的末端,引申为表面的,非根本的,故而“经脉标本”是指经脉这个系统的根(发源)与末端(终结)。足太阳根在足跟以上五寸(根系是一个自复杂系统,其末梢可称根须,其显露之主干亦称根),末梢(标)在两目;足少阳根在足窍阴,终结在双耳附近.....,这样的描述体系,其所支持的正是经脉向心流注体系!标本理论除了支持向心流注,还有更重要的意义:以树木为例,根与枝叶虽然气机相通,但根叶之间,依然存在相对独立的个性,经脉也是如此。故而标与本的不同地界,俨然有经脉气血上与下多与少的分布生态,以及虚与实的病理特征,也就是说,在同一个经脉系统中,气血有活泼泼的动态变动,这从病症表现可以观测:“ 下虚则厥,下盛则热痛;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也因此在同一个经脉系统内 有着丰富的气血调控空间,“ 故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只是例举大概而已。 “ 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知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临床实际操作,辨识具体经脉受阻,只能是粗略定位(知病之所生),定位准确,并不一定能获得精准疗效,还需要在定位基础之上,辨识这条经脉内部的气血虚实高下,并做出相应处理。能掌握这点,疗效大致能有把握,但足够了么?! 不够,经脉体系的运行,并非决然独立,其气血运行分布的生态,还受着“环境”状况的直接影响,所谓“环境”,是指皮脉筋骨肉等五部,以及相邻相对经脉气血的沟通,大而言之,便是“气街”:“ 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胻气有街”!梳离横向沟通的气街气血,是临床获得疗效的另一重要秘径。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
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二十一:带脉
弦音舸醉 2014-2-17 23:51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者,束肉骨而利机关。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 与阳明合于筋阴,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 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 关于带脉的文字很简短,但历来解读混乱。统读原文,带脉要点在如下: 1、带脉与肾经、藏相关:是足少阴肾经的续余,足少阴肾经在腘中汇合太阳脉气后上行入肾,再在十四椎(腰2)水平连属带脉,也就是说带脉的气血来自肾经、藏。 2、气街与带脉的关联:阳明主润宗筋,冲脉主渗灌溪谷,阳明的气血与冲脉气血在宗筋处气血汇注,而宗筋与宗筋之间气血联系的通道称之为“气街”!关于“气街”, 《灵枢·卫气》: “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灵枢·动输》又指出:“四街者,气之径路也。”《灵枢·卫气》对气街有较详细记载:“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由此可见,“气街”之存在形式,胸、背;胫前、后两两相对,与“带脉”围绕一圈的形式有关联性,属于带脉气血汇流的一种内在形式,而其动力核心,来自于督脉: 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 要知道,前一篇说及督脉与肾的关联,而此篇带脉与肾的关联一样密切。1中带脉为足少阴肾经续余之说与2中气街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并无矛盾之处,带脉并非只有一条,只是出于十四椎的带脉与肾的关联性相对密切,而其余带脉与肾的关联需要通过督脉来实现。 带脉非单一性的存在,极符合现在的针灸临床观察。从开放些的角度来解释“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者,束肉骨而利机关。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 与阳明合于筋阴”这段文字的话,会有更深远的意味:宗筋便是现在概念的神经,这从其功能“束肉骨而利机关”可印证,神经的营养一则来自于“阳明”(承载五谷精微的淋巴液),一则来自于“冲脉”(心血管),淋巴液的营养和血液带来的营养同时滋养着神经,而神经又存在着前与后的对应,这种对应藉由“气街”的形式来理解,即带脉,而这在躯干部分完全可以用脊神经的分布特征来解释!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
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二十:督脉
热度 3 弦音舸醉 2014-2-17 17:11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 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毋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阴出,注阳明,至肝,从肝上注肺, 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 其支别者,上额循颠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曰: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 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 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 与太阳起于目内眦, 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而止。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 其女子不字,□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 本篇介绍了督脉的走行途径,但其意义不限于此,还是一篇佐证《内经太素》为纂集成书的重要文献。 开篇黄帝陈述其学派认知的督脉概念:十二经脉循行体系的余绪(十二经脉气血循环的归处),故而起点在“ 颃颡之窍”之上的“畜门”,然后气血“ 上额循颠下项中,循脊入骶”,再“ 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完成一个十二经脉体系之外的气血链。 问题出在“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所闻内容是“风为百病之长”,下文却是岐伯的答的什么是督脉!这是一处明显的文献嫁接时的疏漏,以便督脉相关文献的汇集。 黄帝学派的督脉是十二经脉循环体系之外的一个并行的气血通道,那岐伯所代表的经脉医学对督脉的认知是否相同呢? 岐伯认知的督脉: 督脉的循行分为三个部分 1、 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 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 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 女子入系庭孔, 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 2、 与太阳起于目内眦, 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而止。 3、 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故而岐伯认知的督脉包含后世的任脉,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循环,循环的关契点有两处:一、眼,督脉少腹支从肚脐中央上行贯心入喉后出于体表( 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绕嘴唇一圈后上止于下眼窝(眼袋位置),而另一支则是从目內呲继续上巅顶入络脑,显然其气血承继之实现,在眼!二、肾,督脉“目支”在双目获得督脉腹支的气血后,“ 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而止”,最终止于肾,而恰恰督脉“主支”( 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 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 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缘起之后,其气血正是注入双肾,则督脉气血在双肾处得以承继。这也就是为何后世“命门”一名二处的原因,眼与肾是督脉气血承继的要害之处,故称“命门”! 岐伯所代表的经脉医学认知的封闭循环的督脉与黄帝所认知的督脉形迹上有重合之处,但显然不是同一个概念!尤其要强调的是,经脉医学的督脉气血,沟通心( 上贯心入喉)、 肾,这也是“心肾相交”理论的根基所在!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
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二十:督脉
弦音舸醉 2014-2-17 17:11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 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毋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阴出,注阳明,至肝,从肝上注肺, 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 其支别者,上额循颠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曰: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 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 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 与太阳起于目内眦, 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而止。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 其女子不字,□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 本篇介绍了督脉的走行途径,但其意义不限于此,还是一篇佐证《内经太素》为纂集成书的重要文献。 开篇黄帝陈述其学派认知的督脉概念:十二经脉循行体系的余绪(十二经脉气血循环的归处),故而起点在“ 颃颡之窍”之上的“畜门”,然后气血“ 上额循颠下项中,循脊入骶”,再“ 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完成一个十二经脉体系之外的气血链。 问题出在“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所闻内容是“风为百病之长”,下文却是岐伯的答的什么是督脉!这是一处明显的文献嫁接时的疏漏,以便督脉相关文献的汇集。 黄帝学派的督脉是十二经脉循环体系之外的一个并行的气血通道,那岐伯所代表的经脉医学对督脉的认知是否相同呢? 岐伯认知的督脉: 督脉的循行分为三个部分 1、 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 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 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 女子入系庭孔, 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 2、 与太阳起于目内眦, 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而止。 3、 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故而岐伯认知的督脉包含后世的任脉,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循环,循环的关契点有两处:一、眼,督脉少腹支从肚脐中央上行贯心入喉后出于体表( 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绕嘴唇一圈后上止于下眼窝(眼袋位置),而另一支则是从目內呲继续上巅顶入络脑,显然其气血承继之实现,在眼!二、肾,督脉“目支”在双目获得督脉腹支的气血后,“ 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而止”,最终止于肾,而恰恰督脉“主支”( 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 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 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缘起之后,其气血正是注入双肾,则督脉气血在双肾处得以承继。这也就是为何后世“命门”一名二处的原因,眼与肾是督脉气血承继的要害之处,故称“命门”! 岐伯所代表的经脉医学认知的封闭循环的督脉与黄帝所认知的督脉形迹上有重合之处,但显然不是同一个概念!尤其要强调的是,经脉医学的督脉气血,沟通心( 上贯心入喉)、 肾,这也是“心肾相交”理论的根基所在!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
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十八:十五络脉
热度 5 弦音舸醉 2014-2-11 22:17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 起于掖下分间, 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手兑掌热,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鬲,虚则不能言,取之腕后一寸,别走太阳。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 去腕二寸,出于两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取之两筋间。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 去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施肘废,虚则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 去腕三寸,别走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会于宗脉。实则龋耳聋,虚则齿寒瘅鬲,取之所别。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 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其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 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鼻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 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上。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 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瘖,实则狂癫疾,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 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腹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 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虚则腰痛,取之所别。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 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经上皋,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皋肿卒疝,实则挺长热,虚则暴痒,取之所别。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 侠膂上项,上散头上,下当肩甲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侠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 任冲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 脾之大络脉,名曰大包, 出泉掖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所别。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 本篇十五络脉所谓的“别”字,显然已经与“经脉正别”篇的“别”字意义不同,但显然保留了“别”字躯壳,而不识其本义,甚至总结的时候直称“十五络”,直将“经别”当作血络,故而“实则必见”“视之不见,求之上下”! “列缺”“公孙”“大钟”“蠡沟”“长强”等这些古代术语,本义专指经脉正别之“别”,是脉行之名,却因“ 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所别”一语,被定义为治疗所定位取穴的穴位,延续至今。孔穴医学(穴位)与经脉医学并非同源,指导理论也有显然的差异,却在《太素》成书的年代,被强硬“统一”,捏合入一个“体系”! 本篇还有一个显著的痕迹:手太阴之别离心而行,而其余十一别皆向心而行,昭示了文本编著时对经脉向心循行系统的改造,以迎合“气出太渊”(手太阴肺脉)的理论。再者,督脉之别从尾骶上头而任冲之别从胸至剑突下腹,则昭示了同时期任督循环流注模式的开始,这与古经脉医学任、督、冲一脉三岐,皆发源于女子胞的理论有着明显差异。 无论如何,本篇的存世,是传统医学在《太素》时代多医学体系整合(捏合)成一体系的最佳证据之一,后世流行的所谓内经医学,只是人为捏合成就的粗糙体系,必须独具慧眼,掘出真金!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
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十七:脉行同异
热度 1 弦音舸醉 2014-1-29 15:19
黄帝曰于岐伯曰: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输于身者,余愿尽闻其序。 别离之处,离而入阴,别而行阳,皆何道从行?愿闻其方。 岐伯对曰:窘乎哉问,明乎哉道。 黄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至本节之后大泉,留以澹;以外屈上于本节, 以下内屈,与手少阴心主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 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上行臑阴,入掖下,内屈走肺, 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 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其两筋之间,骨肉之际,其气滑利,上行三寸,外屈行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于小筋之下,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心肺。 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输,何也? 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客也,客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输焉。 黄帝曰:少阴独无输者,不病乎? 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兑骨之端。 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太阴、心主之脉行也。 故本腧者,皆因其气之实虚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 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 岐伯曰:足阳明,胃脉也。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其清气上注于肺,气从太阴而行之, 其行也,以息往来。 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黄帝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焉息?下焉伏?何道从还?不知其极。 岐伯曰:气之离于脏也,卒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崖,上于鱼以反衰,其余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 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 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 循眼系,入络脑,出颔,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 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 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 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 故阴阳俱静与其动,若引绳相顿者,病也。 黄帝曰:足少阴何因而动? 岐伯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腘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指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 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毋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得还? 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也。故络绝则经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之毋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之谓也。 本篇阐释了传统医学几个大的问题,1、“ 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也就是经脉的循行线路及方向;2、传统经脉医学无手少阴脉的理论解释(最早是由于对应历法系统而只有十一脉,十一脉系统中无手少阴脉),以及手少阴病的针灸治疗如何着手;3、“ 手太阴、足少阴、阳明 ”三脉能触摸到动脉的原因(其他九脉难以触及);4、经脉被阻断(各种因素)后身体以何种模式代偿适应? 1、经脉的循行线路及方向,本篇虽然只列举了手太阴、手厥阴的向心循行路径,但足以为各经规范,期间手少阴心经“ 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太阴、心主之脉行也”,概无疑义! 2、“ 手少阴之脉独无输”,经脉医学体系之内本无手少阴脉,为了十二脉体系的健全,加入手少阴脉,故而最初的手少阴脉只是个虚构的框架,并无现成的腧穴相匹配。唯一的治疗选择就是“ 故独取其经于掌后兑骨之端”!十一脉体系无少阴心脉,除却历法因素之外,或许有着更深刻的含义:心脉一体,浑然无法分割(心血管一个体系),不可以单独一脉以限制! 3、 “ 手太阴、足少阴、阳明 ”三脉能触摸到动脉,是因为这个经脉循行部位恰好有动脉经过,以桡动脉为例,人群中“反关脉”的比例并不低,也就是说有许多人在桡动脉正常位置并没有动脉存在,《太素》成书时代没有心血管一个体系的概念,当然,不同部位的脉动,除却心脏搏动因素之外,还显然有着局部因素的参与(局部循环)。“足阳明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其清气上注于肺,气从太阴而行之, 其行也,以息往来。 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是指饮食五谷化气参与呼吸之气的组成从而营养周身,显然不是解释其循行通道上有脉动的原因,而是强调其脉动背后的重要价值,手太阴、足少阴脉动均当做如是观。至于冲脉概念,大略就是现在的腹主动脉加下肢动脉,在太溪穴附近走形表浅,能扪及脉动。 4、经脉被阻断(各种因素)后身体以何种模式代偿适应? “ 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也。故络绝则经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经脉个体循行之外,还有“气街”存在,也就是气血循行的共同交汇之处,前篇“经脉正别”中讲到足三阴经过膝上行时,多少和相应阳经存在气血汇通,这种汇通之所,就是“气街”。“ 故络绝则经通,四末解则气从合”,当某经气血运行受阻时,会自动从气街代偿!要强调的是,“ 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并非指十二经脉循环流注,万不可先入为主!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并恳请广为传播!
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十六:经脉正别
热度 4 弦音舸醉 2014-1-28 15:17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主阳。 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 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腑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 病之所以成, 人之所以治, 病之所以起, 学之所以始, 工之所止也, 粗之所易, 工之所难也。 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 岐伯稽首再拜答曰: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工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或以诸阴之别皆为正。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肋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上侠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 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入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于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还系目系,合于阳明。 足太阴之别,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此为三合。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掖走心,系小肠。 手少阴之别,入于泉掖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颠,入于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 手心主之别,下泉掖三寸,入于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 手阳明之正,至膺乳,别上于肩髃,入柱骨之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 手太阴之别,入泉掖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为六合。 “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 病之所以成, 人之所以治, 病之所以起, 学之所以始, 工之所止也, 粗之所易, 工之所难也。”这是经脉在人体生理及病理进程中的重要性所在,“ 人之所以生”者,十二经脉逐经养胎( 《素问奇病论》、《金匮妊娠病脉证》均引用“分经养胎”说,阐述妊娠病机);“ 病之所以成”者,是“所生病”(《经脉》);“ 病之所以起”者,“是动则病”。“人之所以治”、“工之所止”、“工之所难”者,谓经脉技术是经脉医学的核心所在,易学难精!! “正”“别”者,描述经脉的循行轨迹,以膝肘以下为“正”(阴经,阳经以髀肩为区分),因为轨迹相对固定(五腧穴),至肘膝以上部分,经脉便随形赋型,并且常常分出几条途径与他脉气血交汇沟通,称之为“别”。相对而言,“正”易为认知,而“别”后变化却常常不为人理解,历代注者也少有人能正确注解“别”的含义。 1、 足太阳之别,从腘中上行至尻( 屁股,脊骨的末端 ),然后入肛,再深入与膀胱连属(故而一部分痔疮和膀胱感染或气化无力可以选足太阳治疗),与膀胱气血交汇连属后上行,与肾脏气血汇通,后再上行(循膂),此时太阳脉分为两途:1)、气血汇注于心;2、出于颈后(项)(上头至睛明)。-----足太阳主人体体表之气血,正是由于它的气血灌注与心肾兼相关,是人体最重要的一条经脉。 2、足少阴之别,在腘中上行,与足 太阳气血并行,上至肾,之后分为两途:1)、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2、从肾上行到舌根,之后再出于颈后,再次与足太阳气血混合。 3、手足三阳脉以臂髀为区分,臂髀以下经脉循行相对固定,之上部分脉行随形赋型。足少阳之别,从髀骨处分为两途:1)、绕髀入毛际(生殖器周围),与足厥阴气血混合贯通;2)、入季肋之间,循胸里属胆,从胆上行入肝、再贯心,上侠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由于足厥阴气血属肝,故而足少阳之别的两条途径都能与肝发生气血关联。另外由于足少阳与肝、心两脏关联,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4、足厥阴之别,“别跗上,上至毛际”,看似一条途径,但它的气血与足少阳脉贯通并行,并“入合少阳”。故而也是一种“别”。相对而言,三阴经的气血灌注简单的多,三阳经气血灌注复杂。 5、足阳明的气血灌注简单,没有“别”:入于腹里,属于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其气血与胃、脾、心关联,故也极其重要。 6、足太阴之别,从膝上髀途中与阳明气血并行,上结于咽,贯舌本。 7、手太阳之别,入腋走心,系于小肠。手少阳之别,“别于颠”(颠字当与肩相关,而非巅顶),之后分为两途:1)、入于缺盆,下走三焦2)、散于胸中。手阳明之别,在膺乳之后分为两途:1)、别上于肩髃,入柱骨之下,走大肠,属于肺;2)、上循喉咙,出缺盆。 8、手少阴之别,入于泉掖两筋之间,分为两途:1)、属于心;2)、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 9、手心主之别,下泉掖三寸,分为两途:1)、入于胸中;2)、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10、手太阴之别,入泉掖少阴之前,分为两途:1)、入走肺,散之大肠;2)、上出缺盆,循喉咙。 本篇最重要的两点:1、十二经脉向心循行;2、十二经脉向心循行中根据气血循行轨道,分为“正”、“别”,重中之重在于“别”的概念。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
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十五:阳明脉解
热度 1 弦音舸醉 2014-1-23 22:15
黄帝问于岐伯曰: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者,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阳明者胃之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黄帝曰:善。其恶火何也? 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血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其恶人何也? 岐伯曰:阳明厥则喘如悗,悗则恶人。 黄帝曰:善。或喘而死者,或喘生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 黄帝曰:善。阳明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踰垣上屋,所上,非其素时所能也,病反能何也? 岐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邪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 其弃衣何也? 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而走。 其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 岐伯曰:阳盛则使人不欲食,故妄言。 本篇重点讲解阳明脉对应的病症: 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喘闷;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数日不食,踰垣上屋,骂詈不避亲疏而歌。 本篇解阳明脉的用语,均着眼于阳明脉自身气血紊乱。譬如阳明脉气血厥乱所致的喘而闷,从而“恶人”(不喜欢旁人的喧杂);譬如阳明血盛致外邪郁滞阳明时,更易出现郁热状况,此时恶热,恶火!热盛于身,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热甚则数日不食, 踰垣上屋,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这些病症的出现,都与阳明脉自身气血的分部特征(血盛)直接相关。 这种解释方法符合医学视角,相比前一篇“经脉病解”(因不属于岐伯经脉理论体系,所以季子说中未作相应解读)以“阴气、阳气”(物质阴阳)来解读更切合临床实际。阳明病症与阳明脉的气血特征有关,那么其它经脉系统出现的病症亦都和其经脉自身的气血特征密切相关。本篇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例举而通明经脉医学奥理!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并恳请广为传播!
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十四:脏腑气液
弦音舸醉 2014-1-23 00:07
五脏常内阅于上,在七窍。 肺气通于鼻,鼻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心气通于舌,舌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肝气通于目,目和则目能辨五色; 脾气通于口,口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疽。 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利,阳脉不利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 阳气大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大盛,则阳气弗能营也,故曰关。 阳气大盛,则阴气弗得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弗得相营也,故曰关格。 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矣。 五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 六腑气:胆为怒,胃为气逆、为哕,小肠大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五并:精气并于肝则忧,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肾则恐,并于脾则畏,是谓精气并于脏也。 五恶: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肾恶燥,脾恶湿,此五脏气所恶。 五液:心主汗,肝主泪,肺主涕,肾主唾,脾主涎,此五液所生。 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 五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为腑;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写,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于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故名曰腑。 此不能久留,输泻魄门, 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神而不泻者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之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 (问曰:太阴、阳明,表里也,脾胃脉也,生病异何也? 答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顺,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 (黄帝曰:愿闻其异状。 答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 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至足。 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行;阴病者,下行极而上行。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问曰:见真脏曰死,何也? 答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五脏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能至手太阴。 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手太阴。 故邪气胜者精气衰。 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为病胜脏也,故曰死。黄帝曰:善。) (问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答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径至,必因于脾乃得禀。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生,故不用焉。) (问曰:脾之不主时何也? 答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时,脾脏有常著土之精也。 土者,主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 (问曰:脾与胃也,以膜相逆耳,而能为之行津液何也? 答曰:足太阴,三阴也,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 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脉肉皆毋气以主,故不用焉。) 本篇有价值的部分在蓝色字部分,术语一体,介绍了与五脏学说相关的一系列概念: 1、五脏外阅于七窍:鼻---肺; 眼---肝; 舌---心; 耳---肾; 口---脾。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2、关格:“ 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利,阳脉不利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大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阴气盛矣 ”,这里的阴阳还是一如既往是表里上下的区分,邪在腑则体表经脉气血不利,从而体表气血郁滞而气留,从而体表气血郁积。人体气血一体,体表气血多了,体内气血便少,反之亦然。故而将体表气血郁积、体内气血郁积并气血不能循环的两种病态分别称为“关”“格”,病症随之,并不得尽寿。 3、五脏气并(郁滞)的临床表现: 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 ,并介绍六腑气滞的表现。 4、“五并”:五脏气血郁滞与情志的关联。 5、五脏分别的喜恶,也就意谓着其所不喜的因素对其会产生直接干扰: 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肾恶燥,脾恶湿。 6、 五液:心主汗,肝主泪,肺主涕,肾主唾,脾主涎 7、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 8、五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 9、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在岐伯的理论体系之中,五脏之外,不得称为“脏”,故而“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称之为腑,其特征是“泄而不藏”,对于“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者,由于它们不能属“脏”,但又由于“藏而不泻”的特征,故不能称为“腑”,姑且称为“奇恒之府”(有别于腑称为“奇”,“恒”者,藏而不泻)。前提是岐伯理论体系中以五脏藏气血之精为核心概念。 至于括号中的内容,表象上区别与前文的是没有“岐伯曰”的抬头,深层次去说是因为理论体系与岐伯一贯的理论系统有明显差异。 1、“ 太阴、阳明,表里也,脾胃脉也,生病异何也?”:太阴阳明在岐伯理论体系中,属于在外的经络,本身并无“表里”的关系,只是因为脾与胃的密切合作关系而产生关系,所以这里“表里也,脾胃脉也”颠倒了次序,太阴阳明各属经脉自身,其循行路径中,分别与脾、胃有连属关系,并无表里关系,也不等同于“脾胃脉”! 2、“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这段文字中阴、阳的理论与岐伯的经脉理论体系同源,但“ 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的概念与经脉医学体系多少还是有着差异,譬如经脉医学论述的“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而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漏。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浊沉”说明虚风贼邪可直接对五脏产生影响。这点区别有些隐晦,但更明显的地方在于“ 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至足。 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行;阴病者,下行极而上行。”中阴气、阳气的概念显然已经变成物质概念的阴阳,更在物质阴阳的基础上,论述了足阴经从足上行注手阴经,而手阳经上行后下注足阳经,已经是属于十二经脉流注的理论范畴了。 3、“ 五脏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能至手太阴。”的表述,很直接以及把手太阴肺作为循环的开端,属于十二经脉流注的理论范畴。 4、“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时”,这个表述,早已失去了五行这个概念的本意,出于对五行历法的无知,并试图用新的历法去尝试融合传统理论。(五行是十月历,土为单独一季:72天。) 5、“ 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将阳明理解为脾的表,并认为是五脏六腑之海,显然误读了五谷为五脏六腑之海的本义,就不多作解释了。
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十三:脏腑应候
弦音舸醉 2014-1-21 10:17
黄帝问曰:愿闻六腑之应。 岐伯答曰: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也;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也;肝合胆,胆者,筋其应也;脾合胃,胃者,肉其应也;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豪毛其应也。 黄帝曰:应之奈何? 岐伯答曰:肺应皮,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果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 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 诸阳经脉皆多纡屈者,小肠结。 脾应肉,肉□坚大者胃厚,肉□么者胃薄。肉□小而么者胃不坚。 肉□不称其身者胃下,下者下管约不利。肉□不坚者胃缓, 肉□无小果累者胃急。肉□多小果累者,胃结者胃上管约不利。 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者胆薄。爪坚者胆急,爪濡者胆缓。 爪无弱者胆直, 爪恶色多败者胆结。 肾应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腠理疏者三焦膀胱缓,急皮而无豪毛者三焦膀胱急。豪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希豪毛者三焦膀胱结。 黄帝曰:薄厚美恶皆有形,愿闻其所病。 岐伯曰:各视其所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 本篇介绍望诊理论,“惟浅薄之人才不以外表来判断。世界之隐秘是可见之物,而非不可见之物”,奥斯卡.王尔德的语录引导人们着重体验并提高自身的感悟力,并用感性的角度去描述作品的机理,看到作品的自身价值,而非内容。 中医学同样是关注“自身”的学科,古代医家从来没有迷失对身体自身的迷恋以及关照,当然,医学相比文学而言,自然多了一份功利,故而要求从外表的征象中,间接得出对内在脏器机理的认定,以便作出痛苦但精确的抉择;而文学仅需在外表的感知中享受自我的美食(当然,那些内容至上者除外:文学或艺术的存世,在于对美学意义的拓展,而非内容的崇高)。 正如前篇所述“二十五变”,是描述不可见的内脏器官的高低大小状况,视觉不可直接触及,于是《内经》提供了从外表间接观察的方法。 黄帝问曰:何以知其然? 岐伯曰: 心: 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 无(骨曷)(骨干)者心高,(骨曷)(骨干)小短举者心下; (骨曷)(骨干)长者心坚,(骨曷)(骨干)弱以薄者心脆; (骨曷)(骨干)直下不举者心端正,(骨曷)(骨干)偏倚一方者心偏倾也。 肺: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 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掖张胁者肺下; 好肩背厚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 好肩膺者肺端正,胁偏竦者肺偏倾。 肝: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 广胸反(骨交)者 肝高,合肋兔(骨交)者肝下; 胸肋好者肝坚,肋骨弱者肝脆; 膺腹好好相得者肝端正,肋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脾: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 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 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 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 肾: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 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 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 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 凡此诸变者,持则安,减则病。 上篇已作如此描述,本篇是对上篇望诊内容的补充。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并恳请广为传播! ----------------------------------------- “季子说”述及的传统医学,是季子视野里的传统医学!(支持原创,支付宝帐号:T.T.road@hotmail.com) ------------------------------------------ 季子:男,主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原供职三甲医院,于2013年6月起辞职探索自由执业之路。从求学起到现在,在中医路上行走第17个年头,一路坎坷,好在命运垂青,跌跌撞撞中误闯传统医学内室,见证中医理论的精妙,并能用疗效以确信。近起逐渐接受轮回思想,向死而生,勉力前行!鉴于传统医学在目前语境下式微之态以及自身话语混乱,发愿2014年起开始阐释中医经典并普及中医知识。 微信号:ouoviv
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十二:五脏命分
热度 3 弦音舸醉 2014-1-21 10:06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于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 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滑利矣。 卫气和则分解滑利,皮肤调柔,腠理緻密矣。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至,五脏不受邪气矣。 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 经脉通利,肢节得矣。此人之常平也。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愚智贤不肖,毋以相倚也。 然其有独尽天寿,而毋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不能害也;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惕之恐,然犹不免于病者,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窘乎哉问也。 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 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者,亦有长短、小大、厚薄、结直、缓急者。 凡此二十五者,各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请言其方。 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 心高则满于肺中,悗而喜忘,难开以言; 心下则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 心坚则脏安守固, 心脆则喜病消瘅热中。 心端正则和利难伤; 心偏倾,操持不壹,无守司也。 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 大则喜病胸痹、喉痹、逆气。 肺高则上气,肩息欲咳; 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痛。 肺坚则不病咳上气; 肺脆则善病消瘅易伤。 肺端正则和利难伤也,肺偏倾则胸偏痛也。 肝小则安,无胁下之病; 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喜鬲中,且胁下痛。 肝高则上支贲,切胁急,为息贲; 肝下则安胃,胁下空,空则易受邪。 肝坚则脏安难伤也, 肝脆则喜病消瘅易伤也。肝端正则和利难伤也;肝偏倾则胁下偏痛也。 脾小则安,难伤于邪也; 脾大则善凑 □ 而痛,不能疾行。 脾高则 □ 引季胁而痛; 脾下则下加于大肠,加于大肠则脏外善受邪。 脾坚则脏安难伤也; 脾脆则喜病消瘅易伤也。脾端正则和利难伤也,脾偏倾则喜瘈喜胀。 肾小则安,难伤也; 肾大则喜病腰痛,不可以俛仰,易伤以邪也。 肾高则善背膂痛,不可以俛仰; 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俛仰,为狐疝。 肾坚则不病腰背痛, 肾脆则喜病消瘅。肾端正则和利难伤也,肾偏倾则喜腰尻偏痛。 凡此二十五变者,人之所以喜常病也。 黄帝曰:何以知其然也? 岐伯曰: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 无 □ 骭者心高, □ 骭小短举者心下。 □ 骭长者心坚, □ 骭弱以薄者心脆。 □ 骭直下不举者心端正, □ 骭倚一方者心偏倾也。 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掖张胁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好肩膺者肺端正,胁偏竦者肺偏倾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骹者肝高,合胁菟骹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好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 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 凡此诸变者,持则安,减则病。 黄帝曰:善哉,然非余之所问也。愿闻人之有不可病者,至尽天寿,虽有深忧大恐怵惕之志,犹不能感也,甚寒大热,弗能伤也。其有不离屏蔽室内,又无怵惕之恐,然不免于病者,何也?愿闻其故。 伯曰:五脏六腑者,邪之舍也,请言其故。 五脏皆小者,少病,善焦心愁忧; 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忧。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 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 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五脏皆偏倾者,邪心善盗,不可以为人平,反覆言语也。 《内经》中五脏理论的驳杂不精,本篇尤其重要的原因恰恰在此,是理解经脉医学体系的命门!!这一章节的重点是概述了人体经脉、卫气、志意以及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强调人赖血气精神以生,故人之血气营卫志意和调,则六腑化谷,五脏不受邪,人体处于平和状态。“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斜者”,这里强调五脏不过是人体的一个部位,因人体质及体型的不同,而有小大高下坚脆等区别,而五脏在人体能处于“核心”地位的原因,是五脏藏精神血气魂魄,这与后世中医学中那虚无飘渺哲学化了的五脏有着很大的区别的,这才是符合传统医学天人相应原理的五藏观。 基于上述的五藏观,就可以理解“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化变而生于气血,故守经隧焉。”也就是说,五脏也都是身体运行血气的一个环节(通过经脉),如果五脏的血气不和,也会发作用于周身的血气,以至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至于治疗,只要守住经脉就行了。具体分述如下: 1.心藏神。如果心脏因为内伤,而出现气血运行障碍,会出现两种可能:实:心气有余则喜笑不休;虚:心气不足则忧。如果心脏本身的这种气血障碍尚没有引起全身气血的障碍,那么在体表出现的症状就比较轻微,只会出现一些皮肤毫毛怕冷阵寒的迹象(“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神不定则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那么治疗方案如下: 1)心气有余:泻手少阴之别络(通里),浅刺出血(出血勿之深斥,毋中其大经); 2)心气不足:爪切手少阴之别络(通里)以致气,然后行针刺补法(刺而利之,毋出其血,毋泻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3)在体表出现相应症状(洒淅起于毫毛),可以用浮刺如腕踝针留针(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足,神气乃得复)。 如果心脏的气血障碍,引起了全身气血的运行障碍,就应该取深刺通里,并根据患者的肥瘦长短以及季节的不同来定针刺量(“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气实者当泻实:吸盛进针,摇大针孔,以引邪外出(虽然是内生之邪,但针刺可以泄气,邪随气泄);气虚则当行补法(参照呼吸补泻法)。 2.肺藏气。如果肺脏出现内伤,也有虚实两种变化:实:气有余则喘咳上气;虚:气不足则息利少气。如果肺脏自身的气血障碍尚没有引起全身气血的障碍,那么在体表出现的症状就比较轻微:皮肤微病,命曰魄气微泄(皮肤病)。治疗方案如下: 1)肺气有余:泻手太阴之别络(列缺)。 2)肺气不足:补手太阴之别络(列缺)。 3)在体表出现相应皮肤病(不是所有的皮肤病,慢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在针刺治疗同时还需要心理疗法辅助:“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自伏,邪气散乱,毋所伏息,气泻腠理,真气乃相得。”,也就是说局部按摩留针一段时间,悄悄出针,然后告诉患者,不要怕痛啊,我要扎深一点啦,患者必然会紧张,这种状态,会让人体精气骤然退藏,那么邪气因没有载体而散乱了,邪气就会从针孔外泄皮肤。 如果肺脏的气血障碍,引起了全身气血的运行障碍,就应该取深刺列缺,并根据患者的肥瘦长短以及季节的不同来定针刺量(“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气实者当泻实:吸盛进针,摇大针孔,以引邪外出(虽然是内生之邪,但针刺可以泄气,邪随气泄);气虚则当行补法(参照呼吸补泻法)。 3.肝藏血。如果肝脏出现内伤,也有虚实两种变化:实:血有余则怒;虚:不足则悲。如果肝脏自身的气血障碍尚没有引起全身气血的障碍,那么在体表出现的症状就比较轻微:孙络外溢,经有留血(体表可见到血络)。治疗方案如下: 1)肝血有余:泻其盛经,出其血。 2)肝血不足:补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至脉大,疾出其针,毋令血泄)。 3)对于在体表出现的血络,刺出其血即可(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病)。 如果肝脏的气血障碍,引起了全身气血的运行障碍,就应该取深刺蠡沟,并根据患者的肥瘦长短以及季节的不同来定针刺量(“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气实者当泻实:吸盛进针,摇大针孔,以引邪外出(虽然是内生之邪,但针刺可以泄气,邪随气泄);气虚则当行补法(参照呼吸补泻法)。 4.脾藏肉。如果脾脏出现内伤,也有虚实两种变化:实:形有余则腹胀溲不利;虚:不足则四肢不用。如果脾脏自身的气血障碍尚没有引起全身气血的障碍,那么在体表出现的症状就比较轻微:肌肉蠕动,命曰微风。治疗方案如下: 1)脾气血有余:泻其阳经。 2)脾不足:补足太阴之别络(公孙)。 3)在体表出现相应肌肉蠕动症状,可以留针在分肉层面,以待卫气(取分肉间,无中经,毋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如果脾脏的气血障碍,引起了全身气血的运行障碍,就应该取深刺公孙,并根据患者的肥瘦长短以及季节的不同来定针刺量(“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气实者当泻实:吸盛进针,摇大针孔,以引邪外出(虽然是内生之邪,但针刺可以泄气,邪随气泄);气虚则当行补法(参照呼吸补泻法)。 5.肾藏志。如果肾脏出现内伤,也有虚实两种变化:实:志有余则腹胀飧泄;虚:不足则厥。如果肾脏自身的气血障碍尚没有引起全身气血的障碍,那么在体表出现的症状就比较轻微:骨节有动。治疗方案如下: 1)肾气有余:泻足少阴之别络(大钟)。 2)肾气不足:补手太阴之别络(大钟)。 3)在体表出现相骨节微动,也只需要在相应骨节周围浅刺(即取之,毋中其经,以邪乃能立虚)。 如果肾脏的气血障碍,引起了全身气血的运行障碍,就应该取深刺大钟,并根据患者的肥瘦长短以及季节的不同来定针刺量(“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气实者当泻实:吸盛进针,摇大针孔,以引邪外出(虽然是内生之邪,但针刺可以泄气,邪随气泄);气虚则当行补法(参照呼吸补泻法)。 以上讨论的五脏见症也好,治疗也好,都偏于抽象,但这里强调的概念很重要,五脏中某一脏器自身的紊乱,会引起体表见症(其气血紊乱的程度及对周身气血的影响程度决定在体表见症的多寡),五脏自身紊乱所产生的“邪气”会因为经脉气血的关联与流通,表现在全身(“四肢百骸,三百六十五节”),这与现代医学理论无矛盾之处。后世那繁复的五脏理论是应中药的运用急剧扩大的需求而生的,是为中药学理论服务的,而传统中药学理论从来都是支离破碎,没有一个经典而完整的体系,那为之服务的五脏理论变得繁复离奇,就不足为怪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并恳请广为传播!
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七:调阴阳
热度 5 弦音舸醉 2014-1-14 09:36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极起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者也。 阴不胜其阳,则其脉流薄,疾并乃狂。 阳不胜其阴,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顺,如是则外内调和,邪不能客,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一饮,则逆气。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阴密阳固,而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强不能,阴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气上逆而咳,发为痿厥,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冬伤于寒,春乃病热。 四时之气争,伤五脏也。 阴之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阳在五味。 是故味过酸,肝气以津,肺气乃绝; 味过于咸,则大骨气劳,短肌气抑; 味过苦,心气喘满,色黑,肾不卫; 味过于甘,脾气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英。 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之所以将《调阴阳》放在《阴阳杂论》之后讲解,就是因为只有辨清《阴阳杂论》中阴阳的时空概念及在人体的对应方式,才能准确的理解本篇中的 “ 阴者,藏精而极起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者也 ” 。体之内为 “ 阴 ” ,体内所保藏的五脏是人体精华积聚具有特应功能的重要器官,是谓 “ 藏精而极起 ”; 体之表为 “ 阳 ” ,体表的气血护卫人体,将人体与环境隔离并随着环境变化而动态调整,是谓 “ 卫外而为固 ” ! “ 阴不胜其阳,则其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 则是描述体表气血和体内气血的失衡,《太素 . 阴阳大论》篇描述的 “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而粗,为之 俛 仰,汗不出而热,干齿以烦悗,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 凊 ,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也,病之形能也。 ” 就是这段文字的最好解读,不过《阴阳大论》中的 “ 阴胜 ”“ 阳胜 ” 偏于静态描述,而本篇的 “ 阴不胜其阳 ”“ 阳不胜其阴 ” 偏重于气机变动的动态描绘: “ 其脉流薄,疾并乃狂 ” 与 “ 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 。唯有气血的 “ 外内调和 ” ,才能 “ 邪不能客,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 !下文中 “ 凡阴阳之要,阴密阳固,而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 也是讲的同一个道理! “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一饮,则逆气。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 、 “ 故强不能,阴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 、 “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气上逆而咳,发为痿厥,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冬伤于寒,春乃病热。 ” 都是阴阳偏胜的具体例解,种种内因与外因造成内外气血运行的失衡,是各种病症的原因。而通过医疗技术恢复气血的表里失衡,便可促动机体实现病症的自我修复以至于康复,这是传统医学技术的核心! 另外,饮食因素也是健康的一个重要保障。人体气血的生发,完全依赖五谷的摄入,所谓 “ 阴之生,本在五味 ” ,而五味的过与不足,也是造成人体气血的偏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前段文字强调了体表体内气血失衡造成的健康问题,这段文字则强调了五味摄入失衡造成的五藏间的失衡带来的健康问题!从而强调饮食平衡的重要!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 ouoviv ,季子说,并恳请广为传播!
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六:阴阳杂论
热度 5 弦音舸醉 2014-1-12 22:36
一、岐伯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言人之身,五脏中之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肺、肝、心、脾、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而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 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 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此皆阴阳表里、外内左右、雌雄上下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二、岐伯曰: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顺,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之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是谓得道。 三、岐伯曰: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 心之肺谓之死阴, 肺之肾谓之重阴, 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肢。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阴阳结者针,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三阳结谓之消, 二阳结谓之隔, 三阴结谓之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阳虚肠辟。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已。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三十日夜半死。 二阴俱搏,十五日夕死。 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 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 三阳三阴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募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调阴阳》、《阴阳杂论》中,岐伯谈及的阴阳和黄帝自言自语的“阴阳”概念有显著差异。岐伯谈论的阴阳是历法的阴阳,是时空概念(时间、空间),对应人体的阴阳,也是空间概念: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脏者为阴,腑者为阳! “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顺,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之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扁鹊为脉学始祖,岐伯这段言论与扁鹊医学流派  完全吻合,后世有论岐伯即扁鹊(一足三岐)的说法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三”中“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的论述都是对“二”中“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逆顺”的进一步阐释:“生阳”(五行相生)为顺,“死阴”(五行相克)为逆。“重阴”也是“生阴”为顺,只是肺为少阴(阳中之少阴)、肾为太阴(阴中之太阴),由于它们的空间属性均为阴,故称“重阴”(五行相生)(肝为阴中之阳,心为阳中之阳,故称生阳 )。“辟阴”则是反侮,属死阴。从这里可以看出“阴阳”概念依然是空间和动能属性上的概念:肝在下为阴,但性善动属阳,是为阴中之阳 ...... 。 同理,“结阳”就是指体表气血之结,故而“结阳者,肿四肢”!“结阴”即是体内气血之结,故而“结阴者,便血一升”!除却“阴结”“阳结”,还有“阴阳结”,所谓“阴阳结”,是指既有体表气血结滞,又有体内气血结滞,即后世的半表半里概念,而其中自然又有“多阳少阴”“多阴少阳”(表里多少不同)的区别。 后面的“三阳结”“一阳结”“一阴一阳结”,则是在描述脉法,这涉及传统医学最核心的部分,“非其人不传”,便不多做讲解,望谅解!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 ouoviv ,季子说,并恳请广为传播!
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五:阴阳大论
热度 2 弦音舸醉 2014-1-9 23:14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五:阴阳大论
(黄帝自陈述部分省略) 黄帝问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答曰:阳胜则身热, 腠理闭, 而粗, 为之俛仰, 汗不出而热, 干齿 以烦悗, 腹满死, 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 汗出, 身常凊, 数栗 而寒, 寒则厥, 厥则腹满死, 能夏不能冬。 此阴阳更胜之变也,病之形能也。 黄帝问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答曰:能去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也; 不知用此,则蚤衰。 衰之节,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年六十,阴痿,大气衰,九窍不利, 下虚上实,涕泣俱出。 故曰:知之则强, 不知则老。 故同名异邪。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年老复壮,壮者益理。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 乐恬憺之能, 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 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 天不足西北,故西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地不满东南,故东方阳也,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黄帝问曰:何以然? 岐伯答曰:东方阳也,其精并上,故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 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也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 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父母。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 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故能以生长化成收藏,终而复始。 唯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象人事以养五脏。 天气通于肺, 地气通于咽,风气通于肝, 雷气通于心, 榖气通于脾, 雨气通于肾。 肠胃为海, 九窍为水注。 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 阳之汗,以天地雨名之, 气以天地之风。 暴气象雷, 气逆象阳。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 故风之至,傍如风雨。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五脏半死半生。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五脏; 水谷之寒温,感则害六腑;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以我知彼, 以表知里, 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按脉, 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候; 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 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在; 按尺寸而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 其盛,可待而衰也。 故曰:因其轻而扬之, 因其重而减之, 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 其下者,引而竭之; 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有邪者,凊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其慓悍者,按而投之; 其实者,散而泻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引之。 本篇重点讲了三大问题:一、七损八益的功用 ; 二、天人相应的世界观 ; 三、天人相应世界观指导下的针灸技法。 一、七损八益的功用 理解这段的要害在于 “ 能去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也 ” ,当修改为 “ 能法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也 ” ,也就是说七损八益能调阴阳偏胜。所谓 “ 阳胜则身热 ...... 阴胜则身寒 ......” ,是列举列举阴阳偏胜的两个极端:阳胜(体表气血郁积)、阴胜(体内气血郁积),也就是另一个术语 “ 关格 ” 所表述的类似状态。当身体出现这两种极端状态的时候,掌握 “ 七损八益 ” 技术,就可以实现身体的调整。假如不能掌握这个技术,便会早衰:衰之节,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大气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 那 “ 七损八益 ” 到底是一种什么技术呢?房中术!古人议论纷纷,不知所云, 1973 年马王堆三号汉墓竹简对此做了了断!《马王堆古医书考释》: “ 七损,一曰闭,谓精道闭塞 ; 二曰泄,谓精华漏泄 ; 三曰竭,谓精力枯竭 ; 四曰勿,谓所用不能 ; 五曰烦,谓精神烦乱 ; 六曰绝,谓截断失谐 ; 七曰 費 ,谓疾速损耗。八益,一曰治气,谓调整呼吸 ; 二曰致沫,谓聚集唾液 ; 三曰知时,谓掌握时机 ; 四曰畜气,谓保养元气 ; 五曰和沫,谓混合唾液 ; 六曰积气,谓累积精气 ; 七曰待盈,谓保持满盈 ; 八曰定倾,谓镇静自若。 ”“ 知之则强,不知则老 ” 及之后的议论,都是在陈述掌握七损八益的重要性。 二、天人相应的世界观 古人明堂面西南而立,于是身体右侧在西北,身体左侧在东南。理解这个体位则 “ 天不足西北,故西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地不满东南,故东方阳也,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 的对应关系自然明晓。由于东南方位是阳位,其气清而聚于上,西北阴位,其气浊而凝于下,于是由于左侧(对应东南)气血在头多,而左侧肢体少,反之,右侧(对应西北)气血在右侧肢体多,而头面部少,所以当遇到邪风干扰的时候,气血少的部位就更容易受干扰,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左侧的肢体、右侧的头面就相对更容易出现病痛。 “ 天有八纪,地有五里 ” 就是前文(季子说)专门介绍过八节历和五行历。由于这两种历法的并存(八节主天气,也就是现在的二十四节气的早期版本 ; 五行主地气,也就是一年五季,每季 72 天),万物轮回,是以称历法为 “ 万物父母 ” 。 “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咽,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 榖 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 一段, “ 榖 气通于脾 ” 季子认为有些问题,这里讲天气、地气,风、雨、雷、电当成对出现, “ 榖 气 ” 不当在此,查六书谷 电 相近,存在误识可能!惟有如此, “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咽。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 榖 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 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 .......” 才能真正被理解:天气通于肺,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电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 地气通于咽,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 ....... ! “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 才能有的放矢!下文 “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五脏;水谷之寒温,感则害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 才能顺畅解读:天之邪气(包含风雨雷电)以可以直接干扰五脏的气血运行,饮食水谷,则干扰六腑的气血,至于地之湿气,则干扰皮肉筋脉这些外层组织的气血。至于现代科学中风雨雷电能否以某种方式干扰五脏的气血运行,季子没有找到明确的资料,只能说说个人的体验,譬如闪电出现和雷声骤现时,确然能体会到内脏的不同感受。是频率的共振?还是其它,留待高人指点。季子还是倾向于古人的天人相应的世界观有价值(环境与个体的互动)! 三、天人相应世界观指导下的针灸技法 这段涉及专业技术操作奥秘,便不多讲,针灸有其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 “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而衰也。 ” 这个话语指明针灸在疾病初起阶段会有神奇的疗效,待而衰的过程中,针灸依然有效,只是疗效难以以针到病除的方式显现,在 “ 待而衰 ” 的过程中,辅助针对性的运动及药物,会带来更多裨益。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 ouoviv ,季子说,并恳请广为传播!
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四:寿限
热度 4 弦音舸醉 2014-1-8 23:52
黄帝曰:人之夭寿各不同,或夭,或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 岐伯曰: 五脏坚固, 血脉和调, 肌肉解利, 皮肤緻密,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呼吸微徐, 气以度行, 六腑化谷, 津液布扬, 各如其常,故能久长。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者,何以致之? 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 墙高以方, 通调营卫,三部三里, 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也。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 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 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 又卑基墙, 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血气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 故中年而寿尽矣。 黄帝曰:善。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颁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喜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魄离故言喜误。九十岁,肾气焦,脏枯,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更齿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伏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 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惰。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白。 七七,任脉虚,伏冲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丈夫年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五八,肾气衰,发惰齿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鬓发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肾则生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写。今五脏皆衰, 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本篇讨论了三个问题:一、寿限(长寿、限阻) 二、人的“气”在一生中的盛衰规律 三、男女发育的节律及生育年限。 一、寿限: 关于长寿,岐伯认为满足下列常规条件: 1 、五脏坚固, 2 、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緻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3 、呼吸微徐,气以度行, 4 、六腑化谷,津液布扬,长寿便是自然而来的事情。其中“营卫之行,不失其常”的前提条件就是:血循与脉循相匹适,肌肉滑利(每个人的肌肉条件是有差异的),皮肤致密。而 2+3+4 的最终结果是 1 :五脏坚固。当然,五脏坚固有否有其先天因素,但后天的影响会增益或减少五脏坚固的程度。而其中 3 是关于呼吸操控, 4 是关于饮食散津(前篇“六气”已明确说明六气生化的基础是饮食五谷)。 “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也”,历代对这段文字的解释都落到了看相上:人中长,鼻旁面骨高,额骨高就能长寿,很是无理!原文背景是黄帝问:“人之寿百岁而死者,何以致之?”也就是说在问有什么长生之术?“人中长,鼻旁面骨高,额骨高”这些是有可操作性的技术么?!解开这个技术的谜团,就在一个关键字“隧”! “使道隧以长”的“隧”字,在《灵枢》中是“隊”,同坠!后文中不能终寿者“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的文字是与“使道隧以长”这个长寿要诀完全对应的,“使道不长”与“长”相对,“空外以张”与“隧”(坠)相对,而“使道不长,空外以张”的结果:“喘息暴疾”很明确的支持了“使道”与呼吸的相关!也就是说“使道隧以长”指的是呼吸深坠(隧)缓慢(长)!就是上文 3 (呼吸微徐,气以度行)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同理可知“基墙高以方”,也正是 2 (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緻密)描述的状态。并没有任何神秘主义的指向!而其养生的结果“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也”确实有一些相学的意义。 二、人的“气”在一生中的盛衰规律 《内经》描述的气在一生中的盛衰规律还是比较符合人生经验的,当然,每个个人有其自己禀赋及环境的差异,不能钻牛角尖!值得留意的是“五十岁,肝气始衰”之后的文字,五脏衰老的的顺序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五行相生顺序进行,譬如一年从冬至木行始,历经火、土、金、水五个季度。在人体,脏器的衰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故而不必用这里的数字去和下文的“七八,肝气衰”等去死板对照。譬如孔夫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大部分人在这个阶段都有相接近的体验,不代表每个四十左右的人就真的能达到“不惑于世”! 三、男女发育的节律及生育年限。 女七、男八,只是揭示大致规律,我的观点,数字用来揭示有限范围内的规律,够用就行,所以实在没必要去死扣每一个节点的发生,是否恰恰在七或八的倍数之上。再说,每个人的禀赋及所处环境差异,发育早晚、衰老快慢,都是相对个体化的现象,刻舟求剑只会让人嘲笑。 纵观上文,本篇最重要的信息在于强调呼吸控制术、健身(养护身体)及饮食对长寿的价值。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并恳请广为传播!
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之三:九气
热度 5 弦音舸醉 2014-1-6 22:12
黄帝曰:余闻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聚,炅则腠理开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欧血及食而气逆上也。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行通利,故气缓焉。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两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 热则腠理开,营卫通,故汗大泄。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聚。 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 劳则喘喝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 思则身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前一篇 “ 六气 ” ,介绍了 “ 气 ” 在人体内的六种形态: 精、气、津、液、血、脉, “ 气 ” 在古代文化中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包罗万象,人体中的 “ 气 ” 也并非仅有精、气、津、液、血、脉六种形态,这只是按照功能区分的名目,其它还有按照部位区分的名目,如宗气、卫气、营气、命门之气、肾气 ..... 等等。本篇 “ 九气 ” ,所列喜、怒、忧、思、悲、恐、寒、热、劳九个名目,也仅仅摘取日常习见的干扰因素而言。 “ 六气 ” 篇是简介气在人体的生理属性,那 “ 九气 ” 篇,则是介绍环境因素对人体生理干扰形成的病理状态。 或许读者要置疑:喜怒忧思等等情感变动也是环境因素?季子会很肯定的回答:正是如此! 对于人体健康而言,环境因素不仅仅指时空的变化,自然气候的更替,还包括 “ 人 ” 以外的一切生物环境因素(物种),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还包括饮食、风俗、以及情绪。自然气候及时空变化属于环境因素好理解,开放的空间和密闭的空间给人体带来不同的信息刺激,促动人体内在系统的应对 ; 饮食属于环境因素也相对好理解,不同地区不同的饮食结构对人体的塑造有特殊之功,更不用说饮食卫生及食物过敏、食物中毒等等因素都属于 “ 环境 ” !难以理解的是为何情绪也属于环境因素?不同风俗不同文化下的人不同修为的人,对情绪的处理固然有内在的逻辑及方式,但情绪这个果的产生,一定是有外在的因,譬如一句国骂,对你我形成刺激,从而会产生或悲或怒的情绪,对于不懂这个语言的人,却完全形成不了应激! 人体疾病的发生,有内因的基础,但没有外因的诱导,则不一定形成。譬如肿瘤,有遗传基因因素,但环境因素却能修改基因的最终表达,是以同样基因的同卵双胞胎兄弟,完全可以因为环境的不同(文化、教育、饮食、情感、宗教 ..... )而有不同的疾病谱。 回到 “ 九气 ” 这个传统文化特色的话题, “ 九 ” 者,古人造字以纪数 , 起于一 , 极于九 , 泛指数目众多,并非确指,是以篇中 “ 喜、怒、忧、思、悲、恐、寒、热、劳 ” 只是例举。而相对于生理概念的 “ 六气 ” 而言,喜、怒、忧、思、悲、恐、寒、热、劳更贴近生活中实际的感受,生理之气在这些环境因素的刺激下,会发生骤然的变动,是为病理,譬如: 1 、怒则气逆,甚则欧血及食而气逆上也 ;2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行通利,故气缓焉。 3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两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 4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 5 、热则腠理开,营卫通,故汗大泄。 6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聚。 7 、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 8 、劳则喘喝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 9 、思则身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传统医学用生理之气应激而产生的变动模式来描述各种疾病发生时的状态,是为 “ 病机 ” ,并采取相对应的医疗手段,逆转这些气的病理运动模式,是为 “ 审机论治 ” 。 “ 病机 ” 一词,立足于病态气机(气之机要),而不可以用现代 “ 病 ” 的概念去套传统医学的概念! ps : 现代概念的病机: 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 传统医学概念的病机:是指疾病过程中,气的运动、发展、变化及结局的机理。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 ouoviv ,季子说,并恳请广为传播!
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二:六气
热度 3 弦音舸醉 2014-1-5 23:16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 愿闻何谓精? 岐伯曰:两神相薄,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何谓气? 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熏肉,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腠理,是谓津。 何谓液?岐伯曰:谷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光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血于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毋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 岐伯曰:精脱者,耳聋; 气脱者,目不明; 津脱则腠理开,汗大泄; 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胻痠,耳数鸣; 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为大海。 “ 六气 ” 这篇文字,辨识传统医学基本概念中的 “ 精 ” 、 “ 气 ” 、 “ 津 ” 、 “ 液 ” 、 “ 血 ” 、 “ 脉 ” ,这六个概念同属 “ 气 ” ,只是因为分属不同部位及职能,故分别以六个名字来称呼。 “ 然五谷与为大海 ” 直接指明这六气的来源是 “ 五谷 ” ( “ 与 ” ,给予,谓五谷给予这六气以能量来源,是六气之海)。 此处的 “ 精 ” 是生殖之精,所谓 “ 两神相薄,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 , “ 薄 ” 通 “ 迫 ” ,迫近、接近。意谓阴精、阳精接近 ;“ 常 ” 者,恒久,意谓阴、阳精和合成形,是身体发生的基础。所以 “ 精 ” 的概念,并无玄奥之处,虽然古人不能如现代医学般精确描述受精卵的形成、发育细节,但大体过程是领会的。 何谓 “ 气 ” ,这是描述呼吸之气与饮食精微混合而成的物质,关键在如何理解 “ 上焦开发 ” 一语, “ 上焦 ” 是特指人体从胸膈到咽喉的部分, “ 开 ” 与 “ 发 ” 并非同意重复, “ 开 ” 是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之意, “ 上焦 ” 也就是胸膈到咽喉部分如何张启?就是我们吸气时胸廓的扩张运动!而 “ 发 ” 字是送出之意(發 , 射发也。 — 《说文》), “ 上焦 ” 也就是胸膈到咽喉部分如何射发?就是我们呼气时胸廓的收缩运动!绝不可以照现代汉语 “ 开发 ” 来理解古代文献! “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熏肉,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 ,胸廓一张一合的运动,疏导五谷分解得来的营养滋味(味 , 滋味也。 — 《说文》),以 “ 熏肤熏肉,充身泽毛 ” ,我们的饮食分解而成的蛋白小分子上注胸淋巴而注入血液以提供身体养分,其动力来源,来自于胸廓的运动,而伴随胸廓运动的呼吸带来氧气,交换入血,同样提供身体需求。故而 “ 若雾露之漑 ” 的气,就是来自呼吸的氧气与来自饮食的蛋白小分子的混合,是身体能量的来源,是谓 “ 气 ” 。 “ 津 ” 、 “ 液 ” 有严格的区分, “ 津 ” : 腠理发泄,汗出腠理,是谓津。也就是说我们的汗是 “ 津 ” 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水的一种运动形式。而 “ 液 ” ,则不仅仅是水分子了,它是营养物质与水的混合物, “ 谷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光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 ,即便关节囊炎性刺激后分泌的积液,中间也是富含蛋白分子及各种元素的,所以传统医学的 “ 液 ” ,既能淖泽骨关节,又能补益脑髓,甚至让皮肤润泽。说到让皮肤润泽,不仅仅是水分充足就能润泽,还需要营养物质的濡养,唯有血脉通和,营养供给富足且畅通,才能有外现的容光。 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血于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 受血于汁 ” 常常被误读, “ 受 ” 通 “ 授 ” ,意谓 “ 中焦 ” ( 位于横膈膜以下,肚脐以上的位置,包括脾、胃、肝、胰、胆消化系统)将消化形成的 “ 汁 ” 授入血中,变化成为血液的一个部分(古人对血的成分没有现代医学的认知,但饮食分解的蛋白小分子等等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并成为血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认知是完全正确的)。 让后人误读最多的是 “ 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毋所避,是谓脉。 ” 《内经》之后所有的解读者都将 “ 脉 ” 字解读为脉管这个有形之体,完全不思量 “ 脉 ” 出现的文本背景: “ 脉 ” 作为六气之一,必然是 “ 气 ” 的一种形式,与精、气、血、津、液的形态应该近似,绝非血脉脉管!故而季子一向认为本篇的 “ 脉 ” ,是经脉!经脉是身体组织液流动的重要通道,所谓 “ 壅遏营气,令毋所避 ” ( “ 营气 ” 这个概念被误读的更厉害,从《内经》文本就已经出现误读,待以后细细道来),正是脉的唯一功能,《内经》中用经水来模拟比喻经脉运行之形态,以后详细解说! 综上,我们在不脱离文本背景及切合古汉语文法的基础之上解读这篇文字,会发现古人对身体的运作有着切实的深刻认知,形成的学术名词具有非常高的学术性及专业性,这些只可能建立在广泛而大量的实践基础之上,别无他途。现代的人们,完全不知古代技术曾经到达过的高度(可参考商周考古发掘的精美器物背后的技术),妄揣一颗自以为是的执着心,徒増民族虚无主义的魔障,可叹!
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读《黄帝内经太素》一:”顺养“
热度 6 弦音舸醉 2014-1-3 00:13
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著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 “心藏”,倒置语法,即“藏于心”(藏字本义是:把谷物保藏起来,引申为将东西保藏);“方”,《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策,竹简。方,板。藏于心的知识必然是精简而核心的,“弗著于方”是指不轻易外泄。“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这段话语纯属政治,虽然其中提到“治身”及“病”字!“上以治民“,并非民为“上”,而是“治民”为上,目标是“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至于“传于后世,无有终时”的指向,则既可以指政治(政权),也可以指求教的“心藏”,一语双关,正是汉语言文字特殊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是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的一体化,“事无巨细,皆关大体”,谶纬学说在汉时的流行,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的必然归宿,这种民族特性的思维模式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习惯之中!在这个语境中由论政转向论医是很自然不过的事。 岐伯曰:远乎哉问!夫治民与治自,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者也,夫唯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 岐伯指出“心藏”的核心理念就是一个“顺”字(中国文化流传中一字师的故事很多), “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这句话,也正是上段指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特有的现象:论医即是论政,治身便是治民。 黄帝曰:顺之奈何?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黄帝曰:便病人奈何?岐伯曰:夫人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少腹痛。 黄帝“便病人奈何”的置问及岐伯的回答,依然是在延续讨论政治的话题,相比较“入国问俗”“入家问讳”甚至“上堂问礼”这些行为而言,“俗”“讳”“礼”都极其抽象,而“临病人问所便”显然很贴近生活,习主席一再强调语言要接地气,就是要说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用百姓的语言架起联通上下的心桥(“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显然已然挖掘出了传统文化的要领!即要从民众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事件说起,由近极远,由具体到抽象。明白这个文化“原理”,便能理解岐伯作答的“夫人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少腹痛。”医学理论价值几近于无,只是在举例说些民众喜闻乐见的头痛脑热的家常而已:胃中寒,未必胀,肠中热,也未必会泄...... 黄帝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驭,语之以其道,示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令者乎? 依然在讨论政治,“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驭,语之以其道,示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令者乎?”这段话看似温柔,却暗含杀机!“告之以其驭,语之以其道,示以其所便”即告知“血食之君”他们的权限(驭,驾驭,统率,控制)、行为准则(道)以及职责(示以其所便),更重要的是“开之以其所苦”,什么是人之所苦?即“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 黄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岐伯曰:便此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凄,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毋灼灼,寒毋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久所病也。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这两段文字次序先后做了调整(原文“治之奈何”在前,“便其相逆者奈何”在后),更符合文气连贯。“标本”之说,需识其本义!“本”,草木的根;“标”,树木的末端。“标本”之说,其实就是缓急,也就是后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春夏树木有枝叶,春夏的病变显见于枝叶,治疗当然从枝叶入手,秋冬树木枝叶凋零,处理问题时当然没有理由还抓着枝叶不放。明白了这个“原理”,也就不会牵强的把这当作神秘的医理来膜拜,生活常识耳!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蚤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也,养生之道也。逆则伤于肝,夏为寒为变,奉生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英实,晚卧蚤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英成秀,使气得洩,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也,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则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蚤卧蚤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精,此秋气之应也,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则奉养者少。 冬三月,此谓气闭藏,水冰地坼,毋扰于阳,蚤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德,去寒就温,毋泄皮肤,使气不极,此冬气之应也,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则奉生少也。 春夏秋冬这段文字,描述四季的特征:春“发陈”、夏“蕃秀”、秋“容平”、冬“闭藏”,人在这个四季变化之中,应当尽可能的跟随季节的特征生活,也就是后文:“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的具体实践指导。 天气清静光明者也,藏德不上故不下。上下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闭塞,地气冒明,云露不精,则上应甘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发,风雨不节,甘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乃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顺之,故身无奇疾,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这段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思想:天气清静光明的原因是“藏德”(关于“德”的概念,可以写多篇论文才能说清楚了。“藏德”就是将“德”藏起来,也就是“无为”),若有为则反而影响事物的本真发生。这段文字与医学理论无关,只是社会思潮(社会思潮会影响医学实践,譬如笛卡尔机械论哲学流行,医学便走向了解剖及对抗医学)!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而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漏。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浊沉。失四时阴阳者,失万物之根也。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在《内经》成书年代,五行历法(见季子说“五行是历法而非哲学”)早已废弃,一年分为四季代替了十月历的五季(五行),故而《太素》文本中只提到春对应的肝(木)、夏对应的心(火)、秋对应的肺(金)、冬对应的肾(水),脾土没有季节对应,为了解决问题,《内经》文本中出现了“脾王四季”的理论以及“长夏”理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内经》采用的文献有着更古老的历史!《内经》编著的时代,已经不能完整理解故去的文化!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奇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顺阴阳则生,逆之则死,顺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形而后药之,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亦不晚乎!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即“阴阳五行者,万物之终始也”历法背后的时空变化,是万物形成的原因,也是轮回的终始。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并恳请广为传播!
7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黄帝内经太素》解读
热度 11 弦音舸醉 2014-1-2 09:27
季子说“发愿2014年起开始阐释中医经典并普及中医知识”,之前数日发了些深奥却又基础的文章,说了些传统医学的基本概念,从某个角度也说明了“传统医学在目前语境下式微之态以及自身话语混乱”的缘由。传统医学术语认知的混乱,不仅发生在现在,更时刻发生在从东汉至今的近2000年里!季子认为“传统医学”这个名目下,至少有三大块内容组成:1、精妙的理论体系,经得起现代科学的检验并可对现代生活有启发;2、糟粕;3、经验医学体系,创造很多有效经验的同时,也创造着形式各异的糟粕。泥沙俱下,却含金沙,我们在批判的传统医学的同时,应当具备法眼,万万不能“倒洗脚水却把孩子一起倒掉了”! 要阐释传统医学,《内经》是跳不开的踏板,也正是《内经》的存世,最大程度的保存了汉以前文化的本真。 《黄帝内经》,流传甚广,传本也较多,其中以《素问》、《九卷》两个传本系统最具代表性。但相对而言,季子更偏爱《黄帝太素》(是流传下来的另一种《内经》古传本,隋·杨上善对《黄帝太素》又进行了整理和注释,命名为《黄帝内经太素》。由原来的二十卷扩为三十卷,但迄今只存二十五卷。),认为专业人士更应该读《太素》而非世传《素问》、《九卷》。秉持这个原则,接下来的日子里,季子将尽自己能力,解读《黄帝内经.太素》。 一、为何偏爱《太素》? 1、 《汉书.诸子略.阴阳家》言:《黄帝太素》二十篇。班固注:六国时韩诸公子所作。杨上善注《黄帝内经太素》虽为三十篇,但其卷名只有二十,与《黄帝太素》篇目相同。并且《黄帝太素》篇一“摄身”,而杨注为“卷一.卷二.摄生之二”,也就是说将一篇分作两卷,即将较长的篇分割;同样《黄帝太素》篇五“经脉”,在杨注《黄帝内经太素》为“卷八.经脉之一,卷九.经脉之二,卷十.经脉之三”即一篇分割为三卷,可见,《黄帝太素》20卷与杨注《黄帝内经太素》30卷只存在分篇差异,内容当一致。 2、《黄帝内经太素》始见于《旧唐书.经籍志》(公元945年修成)与《新唐书.艺文志》(公元1023-1063),可见《太素》在公元1000年左右还完整保存。另宋.林亿校注《甲乙经》、《脉经》、《外台》时,共引用《太素》三十余条,说明《太素》北宋时仍然保存。可明确的是,明朝时国内《太素》已经失传。 3、《续日本纪》载:孝谦天皇天平宝字元年(公元757年)规定:“医生必须讲《太素》、《甲乙》、《脉经》、《本草》”,后一直被日本医家引用,自14世纪以后至19世纪初期,《太素》在日本也日渐隐没。直到1820年才开始逐渐重现于世。国内所有《太素》传本,都是从日本罗致而回。 从《太素》的隐没与复现的历史脉络来看,《太素》是自战国以来极少保存原貌可能的经典文献。 二、如何读《太素》? 《太素》是保存较完好的经典文献,但细读《太素》,会看到《太素》已经是古时医学综合文献,来自于不同医学流派的整合。其中黄帝与岐伯问答部分占大部分,我们将这些文字挑出来解读,其它的“黄帝”自问自答部分、“黄帝”与“雷公”等的问答部分全部舍弃,看看黄帝与岐伯相关的文字会串起怎样的系统理论!敬请期待......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帐号:ouoviv,季子说,并恳请广为传播!
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黄帝PK方舟子
热度 14 老平 2012-5-31 10:10
黄帝PK方舟子
主持人:今天请进我们会客厅的有两位客人,一位是知名的反伪斗士方舟子先生,另一位是咱们炎黄子孙的老祖宗,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主角-----黄帝。这一古一今的两个人之所以能够坐在一块,起因是方舟子最近在博客里发表了一篇有争议的文章。方先生,请你谈谈那篇文章的情况好吗? 方舟子:我写的那篇文章叫《中医批判小问答》,问题整理自来稿、来信和blog上的评论。 主持人:方先生在那篇文章里把中医当作伪科学来批判,黄帝老祖宗,这事你怎么看? 黄帝:何谓科学? 主持人:科学是近几百年以来在西方形成的一种知识体系。 黄帝:古医乃延命之术,何伪之有? 方舟子:中医是蒙昧时代的产物,中医是一个包含了哲学、玄学、迷信、民间医术和巫术的大杂烩。如果有人非要说这种东西是科学,那就是伪科学。我是把批中医当成批学术腐败、批伪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黄帝:何谓蒙昧?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何以知伪? 主持人:老祖宗是说古代懂医懂养生的人,能够形神相合,安享天年而又动作敏捷,现在的人不懂节制,还没到50岁就开始衰老了,所以现代的人不配谈中医的真伪,是这个意思吗? 黄帝:善。古人内求诸己,今人外求诸物。以外求度内求,与方枘圆凿何异? 方舟子:如果我们承认医学应该是一门科学,当然就要按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如果你不认为医学应该是一门科学,那就没有必要多费口舌了,正如我们没有必要去和巫师多费口舌一样。 主持人:方先生且慢,我们先把中医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放一放。老祖宗的话是说,古人认识事物用的是内求方法,现代人认识事物用的是外求方法。这一内一外是两条不同的认知途径。如果把科学的标准硬往古代中医身上套,就好比是把方形的榫头往圆形的榫眼上塞,肯定会格格不入。老祖宗高明!既然认识事物的有效途径不止一条,那么科学就不是判别人类已有知识真伪的终审法庭。对了,方先生,按你的说法,古人有病看大夫不都成了瞎忙活了吗? 方舟子:在许多情况下是这样的,因为许多疾病都能自愈。在有的情况下是不一样的,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有的草药可能对某些疾病有疗效,看病吃药也能提供一种心理安慰,坏的方面是本来可以自愈的反而因为不当治疗而使身体受到损害甚至死亡,至少是花了冤枉钱。 黄帝:汝非古医,安知病之虚实? 方舟子:我不是大厨,就不能说饭菜不好吃吗?没有疯过,就不能说有人疯了吗?没有入过邪教,就不能批邪教吗?没有学过算命,就不能说算命是迷信吗?任何人只要掌握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了解现代医学知识,就都有资格批中医。 黄帝:古医之别,有守形守神也。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何也? 方舟子:愚昧! 主持人:方先生,请问你到底懂不懂守形与守神的意思?如果不懂,你怎么去批判中医呢? 方舟子:也有人说我根本不懂算命、风水,也没有体会过真正的算命、风水的神效。许多人迷信中医,恰恰是因为根本就不了解中医,当然,更不了解现代医学。 黄帝:数典忘宗。 方舟子:祖先的东西并非批不得。不过,我得感谢中医没有在我的祖宗留下后代之前就将其毒死。 黄帝:此人喜怒不和,病在心志。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 主持人:那怎么办呢?他还有救吗? 黄帝: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主持人:对不起,方先生,按老祖宗的意思你可能没治了。 方舟子:@%^*^!=-+_)( ………… (老平 2006-10-7) 注:以上关于方舟子的言论,出自 《中医批判小问答》 一文,最后的n个符号除外。
个人分类: 随笔见闻|769 次阅读|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16 04:11 , Processed in 0.062424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