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望远镜

相关日志

分享 人们的生活并不像他们看上去的那样(转)
热度 3 gordon 2017-3-4 19:28
1 有段时间我迷恋美剧《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简单提一下它的故事设定。 一个天才发明了监控全世界的AI,政府用它防止恐怖分子,而他的团队用来拯救普通人。这样的设定天才无比,所以每一集的单元故事,都像是在窥探普通人的真实生活。 里叔生活在自己的深渊里。他出身行伍,又是前CIA特工,未婚妻死前,他没能拯救。 在一次执行拯救普通人的任务时,他在远处用望远镜看着一个即将陷入危险的男人,告别自己的妻子孩子。里叔对耳机那头的宅总说,他很羡慕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这时候,宅总说,“ 人们的生活并不像他们看上去的那样 。”(People are rarely what they seem.) 这是根妹首次出现的一集。从这句话开始,我决定要追完所有剧集。事实上,宅总制造的不是一台视察一切的机器——尽管她叫做machine——而是一部学习一切人类,洞察人类一切情感的“超体”。她学习人类,理解人类,到后来她真的拥有了人性。最终她和宅总一样,为根妹的死而痛彻心扉。 在那部剧中, 人们总是被一些力量设计入局 (“It’s a set-up”), 或是被困在一些事情之中,走不出来 (“You’re trapped”)。 这些短语出现次数频密,我屡屡被吸引,体会到在我初识这些简单词汇时,完全不能体会的意思。 2 春节时我开始学做菜。长期在外生活,我开始感到自己要是会做点菜,日子会快乐一些。我妈教了我一两次,我看着她熟练的动作,想起初中时我每天吃她做菜的日子。 我学得快,因此回北京时做了第一顿饭。炒好一盘牛肉丝后,我自豪不已。于是这盘菜被我用手机拍了数个角度,拍出了跟我自己差不多一样高的颜值。 本来打算煎个蛋,因此我拍照前将橄榄油倒进平底锅,慢慢烧热。 但拍照兴起,我忘了这事儿。于是就在我发微信朋友圈的时刻,厨房里一阵大火燃起来,吓得我赶紧丢掉手机,前去救火 。 有一瞬间我心想,会不会这场火就一直烧下去了。好在处理及时,火很快熄了。只是在墙上留下了一大片黑色的油渍,房间里PM2.5迅速爆表,我的鼻腔里也塞满了浓厚的油烟味。 首次见到如此大火,我感到心很迅速的跳,狼狈不堪的同时,又突然觉得尤其好笑—— 刚刚还在朋友圈晒自己做的菜,号称这道菜折算成稿费用时,应该价值3000元,结果这边就开始救火了。 这种荒谬感,像那天下午的油烟一样在我住的公寓里挥之不去。我开始回忆起拥有更多这种特殊体验的时候。 有天夜里,我写完那篇《我真的在北京开了一家火锅店》后,发了公众号,而后就洗澡去了——洗完澡出来,赤身裸体地在电脑前看着后台留言和阅读数。 看着一些夸我帅啊,有才啊之类的留言,我觉得非常受用,却突然低头发现自己一丝不挂 地露出四块腹肌和不知名物体。巨大的荒谬体验再一次笼罩着我,迫使我摇头直笑。 那些在公号留言的读者会想到,作者现在这副模样吗? 在这些微妙的时刻,我觉得自己和加缪、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我现在脑中不假思索冒出的人)经历了一样的事情。当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注定要伟大残酷得多: 可能A经历过死囚的经验,才写出了那粗糙磅礴的罪与罚; 可能B的矛盾一生,才能真切体会到人的生存状态受到凌辱,人类唯一需要面对的现实,就是各种阶段的深沉忧虑; 可能C的哲学生涯,才让他最有资格宣判这句话——精神的终结就是失败。 那时候我会觉得,从前在更年轻的时候,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却只能让我在知识上更靠近他们,他们更像是我炫耀学识的工具。 所有这些在理性范畴内的积累,远不如那些微小的非理性瞬间 ——一次赤身裸体的、滑稽反讽的回复公号留言,一次失败透顶却同时在朋友圈展示美好的做菜实验——让我从真理上更接近他们。 可能是因为在那些相似的时刻,我们经历过同样一部心灵史或精神史。 3 在北京这种地方做无业游民——说得好听点叫自由撰稿人——是需要极大勇气的,特别是当我的朋友都在人生赢家的道路上奔逸绝尘的时候。 可能我长着一副酷似处男的温和面孔,容易让人信任和亲近;也可能是他们觉得我相当闲适,于是我经常成为这些烦恼的倾听者。 D曾是记者,和我一样离职旅行,失业半年,在2016年底就职了新的资本公司。在他失业时,我们出来吃串喝酒,聊到D即将去的新公司,D面带微笑和憧憬,我们都知道去这家大公司不容易,也调侃D马上要成为“某家人”了。 前不久D入职培训后——那是和原来做记者的价值观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培训 —— D整个人状态随之陷入低迷 ,朋友聚餐极少参加,理由是借着周末必须得写点东西。但事实上,D好像进入了一个写文章极为困难的阶段,和我在曾经那家资本公司所身处的状态如出一辙。 有一天D突然给我发来微信,“xx,握紧自由别松手啊 !” 我知道D说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合适地回复D。因为没有这份工作,D一样会陷入忧郁,就像D在2016年等待这份工作offer时所焦虑和百无聊赖的那样。 我明白D的忧虑和烦恼,就像我辞职后一样,那一定会产生某种荒诞体验,而拥有某种苏珊·桑塔格所说的“负面的顿悟”。 苏珊·桑塔格在她十二岁观看一张战地照片时产了这样的顿悟,然后这种体验将当时和余生裁为两截。我突然觉得,也许拥有荒诞感,就是在某种奇特的状态下,观看了作为客体的自己的生活吧。 同样的,前几天我和朋友E出来吃点甜品,聊聊E新工作的事儿。 E在原来那家公司不快乐,本来以为新公司会更快乐一些,但好像也很烦恼。 但从E描述中,我能感到两种烦恼很不一样。看上去,后一份工作像是从前一份工作的彻底反面。 第一份工作,公司是行业领头羊。员工极多,工资低,加班多,受人管控,晋升按部就班,内部政治斗争激烈,人事关系复杂,男女关系混乱,熬过前四年的低工资,三十岁左右就可以轻松年薪百万; 第二份工作,公司是创业公司,员工不多又年轻,大家都单纯而充满活力,E自己成了部门领导,薪水也比之前好很多,但所在部门架构不成熟,员工太年轻,老板很随意,未来预期也不明确…… 而现在,原来那家公司又在召唤E回去。在我面前,有一瞬间,我能感到D讲述时有些心动,毕竟那是一家极为成熟的公司,E再熬两年,就能顺理成章的成为人生赢家了。 “我的前上司对我蛮失望的,因为他对我说,人要么为钱,要么为名,你总得图点什么啊。他觉得我没有成功的渴望。” 我没有劝太多,因为当时E在第一家公司时,也听E说过一些,虽然不多,但我能想起E当时那么渴望逃离那份工作的样子。 “其实你当时那么坚决离开,一定是有更深的原因的,只不过当时的原因一旦离开了那样的环境,我们会忘记”,我说。 4 其实,当D劝我抓紧自由不放手的时候,我正在准备新工作的笔试面试,时常陷入压力之中。这又是一场悖论。 我和他们一样,会在压力下,不经意间设想若是自己曾经做另一种选择,现在的人生会怎么样。 但大部分时候,我会拒绝给自己提供这种机会。 按大卫·普列斯特所论述的,我们并不储存字词或句子在脑部,而是储存那些“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因此 人记得的不是信息资料,而是意义感,“我们创造一个生平故事,然后将这个故事视为我们的一生” 。 对我而言,那些出于一些更深沉原因我不得不做出的人生选择,给了我所有的人生经验,终于造成了今天这个无法摆脱忧患的人。 但对于我已经过去的人生, 我需要的是抽取那些意义感,讲述自己的故事,建立自己的论述,为自己的一生建立合法性。不是因为这样做我能活得更好,而是若不那样做,简直就没法活下去。 昨天,一个比我大几岁的企业家F去我的火锅店吃饭。在我和F同事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觉得F拥有极优秀的商业头脑和视野,也是那家公司我最欣赏的年轻人。此前那家资本公司的CEO、著名投资人对F的评价是,“看得到钱在哪里”。 但昨天,F聊到了自己失败过的互联网创业经历,目前自己在做一些远不如曾经看上去风光的小项目。F坦言,自己被这位著名投资人用省略号鄙视了一番。 F说,“现在,其实大家都看不到好的方向,前几天我和xx、xx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刚出来创业,我心想这不就是几年前我做的事情吗?那些投资人也不知道该投什么项目,还跑来问我。大家都看不到方向。” “我们这家火锅店,目前生意也不如年前好。年前的时候,每天这里都人满为患,春节我们休息,但春节过去三周了,人还是只恢复了七成左右”,我说。 那一刻我再次经历了某种反讽的体验,因为突然想起数月前,跟包括F在内的朋友们吹下的牛。 “我这里生意特别好,投资四个月到半年就能收回成本”。 而昨天,我已经延长到一年了。
2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Zeiss Terra 10x42望远镜国内价格是多少?
热度 12 晨枫 2016-11-7 12:38
Zeiss Terra 10x42也是中国制造,国内价格可能比美国、加拿大便宜一点?
97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量子卫星“墨子号”数据
热度 37 坚持到底 2016-8-18 20:54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吴晶晶) 记者18日从中科院获悉,17日11时56分24秒,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在第23圈次成功跟踪、接收到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轨数据。 “墨子号”于16日1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是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密云站、喀什站和 三亚 站负责承担“墨子号”数据的接收任务。 据介绍,“墨子号”首轨任务时长约7分钟,接收数据量约202MB。经验证,卫星数据质量良好。这些卫星数据已实时传送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负责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地面接收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工作,已经形成我国南-北-西地理布局的近地空间科学卫星接收站网。“墨子号”是继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实践十号卫星之后,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第三颗卫星。今后,地面站还将陆续承担我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等后续空间科学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
177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罗马
热度 11 2015-12-8 22:32
和那不勒斯地区相比,罗马地区显然多了葡萄少了柠檬。罗马市区比那不勒斯区发达,既有国际都市的现代范,也洋溢着古老文明的气息。 到了那不勒斯已经知道关于罗马人的笑话并非空穴来风。到了罗马才真正见识了意大利人的散漫。传说中的第二排停车(靠路边停的车被随后停的车堵在里面)在市中心并不罕见。也常看见几辆正常停泊的车辆之间被几辆小车横着插在中间,根本无法移动。看到这些,也就明白了为什么罗马有这么多又短又窄的小车! 近来罗马得到私人捐助,决斗场的残垣断壁等古建筑终于得到了清洗。 罗马内的飞地,梵蒂冈,也清洗了一些壁画和外墙。正在清洗中的圣保罗教堂,显示着前后对比。 罗马之行较失望的是西斯廷教堂。里面人太多,屋顶太高,灯光太暗。这种情况下根本看不清壁画。本想关掉开关,把相机当作望远镜,但未获得同意,只好雾中看花般地走过。 罗马行来去匆匆,不及详细体验。就走马所见,我希望能住上几日。但我一定不喜欢久居,可能是因为交通不便,可能是因为乞丐和扒手,也可能是因为罗马今日的状况已不配它往日的辉煌。
4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发张前苏军品八倍望远镜的照片
热度 23 白色潜水艇 2012-11-20 23:52
发张前苏军品八倍望远镜的照片
帮朋友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开价100,还到90刀,单镜身。
1175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又一件小古董 -- 前苏联的8x30军用望远镜
热度 49 Highway 2012-11-20 12:37
今天给牙医整了个半死,晚上吃饭的时候牙还不利索。所以只能紧着喝我的威士忌。后半夜,高中二班花来电,无奈,只好胁肩谄笑着陪着说话。这一边说一边喝。等话说完了,一瓶红酒也见底了。得,顺便检验一下自己喝酒以后是否尚能拍照码字发日志吧。 ========================================================== 前些天在网上淘了一件前苏联的老货,是一架8倍的军用望远镜。不知怎么着,看着挺亲切,就收下了。原因吗,是想有个东西带到靶场,看看自己的枪法如何。在靶场,手枪简单,离着很近,看得一清二楚。但是AR-15打出去,落到什么地方肉眼就看不到了。所以嘛,到了靶场还得租一个range scope。靶场的那玩意功率是够大,但非常不好使,挺不方便的。这个8倍的望远镜不算专业的,但是对付50米的靶子还是绰绰有余的,非常趁手。前些天带着这个宝贝去靶场,好好校了校了枪,现在50米外击中一只苹果基本不是什么难事了! 当年的老式盒子,100%的原汁原味 望远镜保持的也还算好,没什么大毛病 光学器件都工作正常,无论是是看靶子还是看美女,都分毫毕现。 8倍的望远镜,我个人粗粗计算了一下,感觉应该和全幅相机上400mm左右的镜头拉近效果差不多。今天下午实地比较了一下,感觉望远镜拉近的效果强于420mm的全幅镜头,至少视觉上感觉对象更大一些,近一些。 望远镜收到的第一天,先拿给小丫头看。带着她看后院的月亮,小丫头就一句话:“ Wow,it'sawesome! ”
4323 次阅读|33 个评论
分享 奥总司令到三八线视察,用的居然是
热度 68 东湖珞珈 2012-3-26 10:43
奥总司令到三八线视察,用的居然是
廉价的中国造BARSKA的望远镜,震惊鸟!还居然是特CHEAP的红膜的。看来联合国军预算紧张啊。 奥总司令,您总算比小布司令强一些,没有忘记把前面的保护罩取下来。 中国现在真成了国际工厂了,占了不少中低端市场。 我用的观靶镜就是这个牌子的,忒便宜了,包括了小三脚架和提箱才80美刀。这个玩意看到100码的弹孔一点问题没有,200码的就费力了,三百码若不是配合变色的靶纸那是木有希望了。透镜和镀膜还是差一点。不过,这对90%的普通人已经够用了。
2115 次阅读|32 个评论
分享 业余天文爱好者心中的草
热度 6 code_abc 2012-3-18 10:32
名词解释: 长草 1、 对某些事物特别喜爱,不能自拔 2、 强烈的购物欲望 业务天文爱好者 有天文爱好,但无时间、地点、器材观测的天文爱好者。 天 文爱好是童年时代培养起来的,那时候夏天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可以看到淡淡的银河、数不清的星星。星星是够不着的,因此我们盯上了最近的天体——月亮。花3 块钱邮购了一幅30倍的镜片,用纸筒和不知道从哪找来的塑料筒做了一个手持式的天文望远镜,做好之后居然连着好几天天上不是没有月亮就是云太多,后来干脆 下起雨来!有生来第一次关心起阴历和天气预报。费了好大的劲才如愿看到月亮,但始终无法确认看到麻点是不是环形山。 后来夜晚的天空越来越 亮,小时候的院子也被高楼占据。晚上抬头只能看到支离破碎的天空,我就像像井里的青蛙。随着这井越来越深,甚至连抬头去看一眼的兴趣或时间都没有了。还好 有互联网,通过它和一些书籍我可以看到自制望远镜看不到的壮丽星空。每当屏幕上闪过这些天文图片,总忍不住涌起跳出这深井的欲望。然而,现实中存在种种羁 绊,于是心中的草疯狂地长起来,不能自拔。 首先长草的是一系列天文器材——大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折射式的太长,有色差,不过保养方便,携带 性好;反射式,口径大,便宜,反差大,不过镜筒不密封不好保养,怕磕碰携带性不好;折反式视场宽,长度短,易维护,特别适合摄影,然而反差不如反射式。每 次浏览天文器材店心里总会背出这些镜头的特点,心中反复权衡——到底买那种好呢?最后总会像女人挑钻石项链那样,干脆都买一些,到时候拿折射式寻星做跟踪 辅助,反射式做肉眼观察,折反式做天文摄影。就像女人根据不同场合佩戴不同的首饰一样。反正就想想而已。 一付好镜还要配一个好的支架,一开 始经纬仪式的支架被排除在外(所谓经纬仪就是一个水平旋转平台加一仰俯平台,和摄影支架类似)。因为星空是随地球自转而旋转的,用经纬仪跟踪的话,你要控 制两个转轴让望远镜在天空划圆弧——对于我这种宅男来说是别想了。同时也令我想起第二副天文望远镜观测月亮的痛苦,随着自转月亮总是不断地从镜头中央跑 开,入门级支架的回程差让我调节的时候比观测的时间还多。所以我一开始就选定了赤道仪,这种支架可以让你只调一个转轴就可以轻松地跟上地球自转。不过安装 起来比较麻烦,如果安装不正确,调节起来不比经纬仪简单。然而这种支架将会很好地满足个人的虚荣心——看到没,这是专业的支架!连配重都比的上家里的哑 铃。唉,重量一直是一个问题,要搞辆越野车才搬得动我心目中的器材。 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天文望远镜开始自带自动寻星支架,这些支架 无一例外都是经纬仪式的。没了赤道仪的配重这架望远镜可以徒步携带了。让计算机控制两个电机划圆弧实在是太简单的事情了,而且现在的自动寻星系统校正非常 简单,完全不需要赤道仪校正的专业知识,只需要输入当地的经纬度,再指向一个亮星就可以完成校正。一旦校正储存在寻星系统里面几万个天体数据让你只需要按 几个按钮就可以找到想看的天体。我在心中早已排了一个列表:仙女座大型云、猎户座大星云、M42……另外我借口换手机买了个集成GPS的智能手机,就等什 么时候这套装备到手了。 当然,我没忘记摄影。这个借口太好找了,女儿的到来令我搞来了数码单反的预算,自己还贴进点小钱把B门控制线也买下了。 还有许多户外装备在长草中,列表挺长的,比如:帐篷、头灯、强光手电、睡袋……,没关系爸爸有耐心,即便现在预算还是遥不可及,只要让女儿你也长草这预算就会批下来的。
个人分类: 随笔|578 次阅读|3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4:04 , Processed in 0.02842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