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渔家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为什么要说泄气话——读《渔家傲-秋思》
热度 14 回车 2017-2-22 11:22
为什么要说泄气话——读《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中衡阳位于南岳衡山的南边。五岳中只有衡山在南方,又很高,在古人的想象中,候鸟中的大雁南飞到这,旅程基本上就结束了,所以衡山的主峰称回雁峰,衡阳又有雁城之称。 读惯了唐人气冲霄汉的边塞诗,读这首词,一个字,泄气。 词的上片描写边关糟糕的自然环境和军事环境,荒凉的风景,鸟不拉屎的地方,守着一座孤城,时刻面对敌人的四处袭扰。 下片则是吐槽边关将士的厌战思想,想回家回家不了,只能借酒消愁,晚上睡不着,哀叹这说起来都是泪的日子啥时到头啊。 有的赏析称此词写出了边关将士的英雄气概,我怀疑我可能读到了一首假词。 作者写这首词时,应该是在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这个职务大概可理解成陕西军区副司令兼延州军分区司令)的任上。其时,西夏立国不久,便不断对北宋用兵。北宋直接面对西夏的军事部署主要有两路,一路在北边,称鄜延路,一路在西边,称泾原路,延州(今陕西延安)和泾州(今甘肃泾川)分别是两路的帅府所在地。 1040 年,西夏大举围攻延州,并在三川口(今陕西安塞东)大败宋军,震动北宋朝野,于是宋仁宗调整了对西夏军事的人事安排,任命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分别主持泾原路和鄜延路。 韩琦也是北宋名臣,范的这个岗位就是他向仁宗推荐来的,其时范正被贬越州(今绍兴),韩向仁宗拍胸脯: “ 若涉朋比,误国家事,当族。”,应该说韩对范有举荐之恩,并且对范的才干肯定无疑。 但,基友归基友,具体到对西夏的军事战略上,二人完全不对路,韩要以攻为守,范则坚持以守为攻,两个副使意见相左,主使夏竦头很大,便将矛盾上交,让两人各写各策,交由大老板仁宗定夺,结果仁宗拍板采用攻策,而且要求两路会师立马进攻,即 1041 年正月发动进攻,范大概还是坚持缓缓,估计仁宗想一点面子不给也不好,后改在了春暖开搞。 现在再看这首词,有点明白范仲淹为什么要写的这般泄气了,他应该是在为自己主张的守策发微博,凋敝的军事要地,老朽的将官,低迷的士气,这种情况下,拿什么去攻。反之,这首词如果写出“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架势来,则是抢了韩琦的台词,别人会问你到底站哪头啊。 其后的战争结果,不幸让范仲淹的泄气话说对了。 北宋这边的开搞还没发动,西夏人就往韩琦这一路攻过来了,韩琦很生气,老子还没动手,你居然敢先打,谁谁谁,给我出击!结果西夏人利用宋军求胜心切的心理,使了一招“诱敌深入”,引宋军追击,然后在一个叫“好水川”的地方( 今宁夏隆德西 )设伏,大败宋军。
977 次阅读|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30 02:33 , Processed in 0.018273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