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凯恩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四万亿与 “山东辱母案 ”(转)
热度 2 gordon 2017-5-28 11:05
先说结论: 凯恩斯主义作为抵抗短期经济冲击的手段,是有效的。凯恩斯主义政策的长期影响,是有害的。 凯恩斯主义可以作为政府应对经济冲击和萧条的撒手锏,但并不能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常规武器使用。 凯恩斯主义之所以能火,有三个原因。第一,凯恩斯主义逻辑简单粗暴,老百姓能看懂。;第二,凯恩斯主义就像兴奋剂,相比于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之类的长期手段来说,见效足够快,是个纯短期的模型;第三,在应对某些短期危机时,凯恩斯主义确实能将经济拉回正轨。然而现在的中国用凯恩斯主义,我并不认为是好主意。 凯恩斯主义万能论,绝大多数都是用凯恩斯的短期供需理论去分析凯恩斯的模型,得出结论当然是凯恩斯主义是完美的。 要分析凯恩斯理论的缺陷,必须用长期模型 。凯恩斯在短期内应对冲击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优点。比如信贷扩张过快的时候。国家收紧银根确实能把经济拉回正轨,避免经济剧烈波动。无论是凯恩斯还是新凯恩斯主义,本质都是短期研究。它的应用也只该在这个方面。如果把凯恩斯主义当长期手段,问题就出来了。 ****************************************************************** 那么我试着用通俗的方法解释下凯恩斯主义的缺陷。用的例子是凯恩斯主义最典型的运用,中国政府推出的四万亿政策。下面例子开始: 首先分析下四万亿的钱从哪里来?其中一部分是来自税收,税收包括直接税收和政府债务(实际上是拿未来的税收抵押)。 税收对经济的作用,加入了政府部门的索洛模型的变型可以很好解释。索洛模型是个纯长期模型,优点是抛弃了货币政策对长期经济的影响,缺点是短期解释力有限,用来分析凯恩斯的缺陷再合适不过。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新古典主义比凯恩斯主义好,各有所长而已。 我这里不讲模型,只讲通俗的例子。 举个例子。全国老百姓每年收入100元,老百姓可以选择投资还是消费。消费提升生活水平,投资提升明年的收入。但是投资有个问题,就是投资越多平均(边际)收益越少。比如一亩地一个人种收500斤,两个人种收750,三个人种收800斤,一亿人种也不会亩产万斤。虽然投资越多收益越少,但是没有投资明年就没钱。最终老百姓会取得一个平衡,比如投资50元,消费50元,双方各占一半,这样能保证明年依然有100块收入。但是如果把政府加入模型,情况就不同了。 政府因为有统筹全局的能力,知道全国哪里更需要投资,哪里不需要投资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你是没法了解这些信息的,你了解了也没能力筹集大量资金)。所以如果老百姓把10块钱交给政府, 政府运营假设花1块钱 ,那剩下九块钱就可以作为政府投资。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一样都是投得越多,收益越少。但是政府因为只投资9块钱,民间投资50块钱,所以这时候政府平均每块钱的投资还是比民间的投资回报高的。可以假设政府的9块钱可以在明年赚回25元 那么总结一下: 没有政府税收的情况: 老百姓投资50 消费50 明年收入100 有政府的情况:老百姓投资45 消费45 政府投资9元 消费1元。老百姓投资的45,可以挣到超过90元(因为投资总量越少,平均收入越高),政府投资的9元,可以挣25。明年总共可以收入超过115,而老百姓只减少了5元的消费 这就是政府税收的作用。 政府因为信息比老百姓多,在少量税收的情况下,政府投资的效率比民间高,能获得更高回报。 也就是说在长期自由放任的市场中,政府介入后以政府的效率替代部分民间投资效率,可以使得社会整体效率提高。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 ****************************************************************** 但是当政府的比重越来越大时候,财政政策就逐渐失效了,因为政府效率之所以能比民间高,是因为政府有稀缺信息外加本身投资规模小。当政府投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反而会拖累市场效率。当政府投资不断扩大到完全替代民间投资的程度,就是传说中的计划经济。 如果把上图的例子转化为微分方程,带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可以证明: 政府税收存在一个最优数值。也就是说,政府收税进行投资,只有在政府税收本身偏低的情况下有用。 而中国税收一直是偏高的。所以继续增加税收增大投资对经济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而且索洛模型是去通货膨胀的一般均衡模型。 也就是说只要认定了投资收益递减(种田的例子解释,就是一亩田投入多少也不可能亩产万斤),规模效应中性(用种田的例子解释,就是1单位土地1单位人生产1单位粮食,2单位土地2单位人生产2单位粮食)两个先决条件,结论一定成立,无视任何通货膨胀等其他因素。 四万亿中第二部分来自于政府注入流动性,也就是俗称的印钞。不过央行肯定不会粗暴的印钞就对了, 但是效果和印钞差不多 ,以下就简称印钞吧。 印钞最大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虽然从短期看政府印钞带来的通货膨胀很难感受到,但从长期看老百姓是能看出通货膨胀的。一旦感受到通货膨胀,老百姓就会对未来通货膨胀进行预期。这就是所谓理性预期。凯恩斯主义假设老百姓感受不到政府印钞,这是肯定站不住脚的。短期看感受不到,长期看一定能感受到。市场摩擦理论认为,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之所以有效,是因为 老百姓在短期内被政府印钞导致的虚假繁荣蒙蔽了 。 那么总结一下。四万亿的两部分,第一部分税收,因为我们国家税已经很高了,所以并没有起正面作用,但是我们也并没有感受到负面作用。因为很大一部分政府投资是靠借贷而不是加税,但是借贷的钱总归是要还的,这就是个定时炸弹,把问题留给未来,并不是没有后果。印钞则像是经济致幻剂,当时大家high了一下,钱一花完,需求和生产又萎缩回去了。而且更严重的是, 生产不是需求,不是想萎缩就能萎缩的 。企业买了机器,并不能瞬间原价再卖回去。而机器砸在手里,就凭空占用了大量资金,如果本身资金链就紧张,唯一的结果就是破产。即便企业还能坚持,但是由于 没法随意收缩生产规模 ,在全球需求复苏(主要是美帝)的情况下,我国产能居然依然过剩了! 产能过剩,导致我国的资本收益率持续下降,企业贷款无法实现效益,就不会去贷款,也就是市场不再自己创造信用,银行杠杆失效。又导致了现在通缩的 预期 出现。而且这个通缩预期比通胀更加可怕。 因为现在面临的通缩,是去杠杆化的通缩, 也就是说,现在市场上流动的资金总量是非常大的。但是经济增速一旦有大滑坡,就出现因为流动性不足导致通缩的风险。这种通缩风险是没法通过发钞票克服的。因为此时市场上的资金总量已经非常大了,再注入资金就是玩火自焚。 ****************************************************************** 现今政府意识到了中国产能过剩的危险,情急之下只能打出一带一路(拉动海外需求),万众创业(产业升级)等牌来。效果我们也看到了,聊有胜于无而已。 凯恩斯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抗冲击稳定经济环境的手段,在这点上凯恩斯主义无可替代,你不能因为凯恩斯主义是短期模型,就说它没有用。这就是为什么凯恩斯主义有缺陷但不会被淘汰的原因。 但它现在被各国出于各种目的当作拉动经济增长的万灵药在用。 -------------- 注:理论内容大多是出自 《宏观经济学》课本。 税收部分的例子就是加了政府部门的索洛模型,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解微分方程可以证明税收存在最优值。货币政策部分的内容是最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包括生产过剩,货币乘数,通胀预期之类。 都是长期分析,不考虑短期影响。
5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凯恩斯革命与 甲午战争
gordon 2017-4-25 07:00
讲甲午战争,就像通产省一样,一般人讲不明白 兄弟讲一讲 ********************************************************************** 我还是老观点,清政府并没有出什么大错。 只是低水平均衡而已 自然经济 + 国家的 军火工业,没什么问题 恰恰问题出在 军事工业的组织革命 ********************************************************************** 以前,英国的军火工业,也是国家 搞的 中国铁路也是英国标准,北洋海军也是英国标准。 问题在于英美这种国家,私人企业比国有企业要厉害。而中国没有这种私人企业。 ********************************************************************** 自由贸易与航运业的发展 自由贸易与航运业的发展,使得进口粮食变得便宜。价格之低使得英国农业无法与之竞争。( 英国没有保护本国农业的关税 ) 大宗商品受运费影响 ********************************************************************** 到了19世纪80年代,英国粮食65% 来自海外。这种可能性促使法国海军 与英国进行由来已久的竞争, 法国理论家说,只要有专门用于轰击海岸的炮艇,再加上快速巡洋舰和速度更快的鱼雷艇,法国就能打掉英国的海军优势。 一枚鱼雷只要其弹头击中敌舰水线以下,就可以击沉当时的任何战舰。 这类舰艇价格低,因此有很大的吸引力。1870年至1871年法国惨败以后,必须优先重新装备陆军。因此,如果能减少海军费用,同时又仍能迫使英国军舰从地中海和法国大西洋海岸撤退,这样的计划确实很有吸引力。 法国把希望寄托在近距离作战的全新武器系统上,同时又继续沿用远距离袭击商船的古老战略。 1886年,建造了十四艘专门袭击商船的巡洋舰,并且建造了一百艘鱼雷艇。 英国当时的军舰还是风帆时代思想设计的,巨型大炮发射速度慢,远距离命中率低。对这种很灵活的鱼雷艇,确实很头疼。 速射炮最早发明是为了对付鱼雷艇的(1881) 阿姆斯特朗研制了大口径速射炮(1887) ********************************************************************** 无烟火药革命 这个要懂 内弹道学,不然搞不明白 发射火药做成内部中空的形状,点火后火药就可以从内向外和从外向内同时燃烧,这样就能够使炮膛内从开始点火到燃烧完毕所产生的 化学变化步调一致。 把它当成抛射武器,就是皮弹弓 ( 内弹道学那个图 ) 这样就造成火炮的炮管,要做的很长。前膛装弹就不行了,得后膛装弹 里面还有一个事,就是铸铁 改成钢。 这就要花很多钱。 ********************************************************************** 国家管理的军火工业,大多数时间都是闲置的;只有一个客户,就是国家。对英国来说,就是英国军队。 对清王朝来说,就是大清的军队 英国有一些私人企业,纯粹靠军火挣钱的 例如阿姆斯特朗,例如 惠特沃思 ********************************************************************** 发明的风险 早年,这种发明创造都是 发明家自己掏腰包 技术革新的风险是很大的,卖不出来怎么弄 ********************************************************************** 优先劣后 19世纪80年代以后,海军部给了一点试验费 不要说陆军啊,英国陆军更烂,更保守。 布尔战争,打了很长时间 想想现在的美国, 部队也要找私人公司的保镖 公民军队太贵了 ,抚恤金太高;所以要找保镖看住 ********************************************************************** 优先劣后革命 从1884年至1914年的三十年过程中,这种授意技术就像癌症一样生长在世界市场经济的组织内。 这种革命对国企影响非常深远。 克虏伯、阿姆斯特朗都是私人企业 自然经济+ 军火工业,军火工业本来是最强,但是被 组织革命击败 ********************************************************************** 扩大选举权的影响 以前是量入未出,经济不景气 财政就少支出呗。 现在因为扩大选举权的原因,保证就业,经济不景气也得支出。 这就是凯恩斯主义 现在的中国才达到 甲午战争时期的国际水准。 ********************************************************************** 题外话: 克虏伯与施耐德 钢炮这个市场是克虏伯打开的,连英国都是看着克虏伯的表演,采用 钢制后膛炮的 但是呢,克虏伯是一个私人公司 在法国竞争开始明显影响国外销售之前,1890至1891年间 克虏伯所生产的武器86.4%销往国外 ,德国政府购买的只占13.6% 法国开始(还有英国)向外国销售武器,受排挤的主要是克虏伯。 结果,到了1914年,克虏伯的国外销售缩小到该公司军备 总产量的一半以下 。 在一次又一次的价格竞争中克虏伯都占优势,但是价格竞争不得不让位于政治经济因素。 1903年以后克虏伯已不能再说服法国银行向俄国及其它没有钱的政府提供贷款来购买克虏伯的武器了。 在此以前这样做事办得到的,因为投资一向是追求最大利润的,并不论政治边界或结盟关系。 但是1904年以后法国领导人越来越严格地要求借款国家购买法国的武器及其他商品。 ********************************************************* 法国的做法和英国完全不同 法国议会从1881年至1888年完全停止建造战舰。正好这个时期德国炼钢厂加紧价格竞争,于是法国政府在1881年实行保护关税。 又于1885年撤销不准向外国人出售武器的禁令。 在19世纪90年代,施耐德将克虏伯挤出俄国市场。原因就在于 法国和俄国的同盟关系。 法国银行向俄国慷慨贷款,使沙皇政府有偿付能力,能从法国进口有战略价值的货物。 用于修建铁路的钢材与武器一样重要,特别是对法国炼钢厂而言,由于开辟了新的国外市场, 它们能够投入大规模生产,足以使技术先进,完全现代化的钢厂有利可图。 结果,在1914年以前二十年间,法国钢铁冶炼业的增长率甚至远远超过了德国。 法国钢铁工业的新技术实力,再加上法国银行在金融方面不顾一切地将贷款范围扩大到信用有问题的政府,使法国公司能够在中国、意大利、巴尔干、拉丁美洲和俄国等广大地域侵入德国的武器和钢轨市场。 武器和钢轨的出口伴随着专门技术的出口,法国和英国的武器制造公司大力帮助俄国人大规模建立新的并扩建旧的武器制造厂,特别是1906年以后。不久,一个重新武装的、技术现代化的俄国,加上能迅速动员其广大人力的铁路网,开始像幽灵一样,使德国最高参谋部的作战计划人员日益感到坐卧不安。 *********************************************** 德国为什么发展海军,造舰计划,一是为 克虏伯的钢铁找下家。二是 为了与法国在海外殖民地争夺。 最后爆发了一战。
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凯恩斯主义在德国和美国
gordon 2017-4-24 14:20
一战结束后的 30年代 在德国,凯恩斯主义很适合 在美国,就人为制造波动,完全就是扯淡 你怎么知道把钱花在哪儿呢 ? 哈耶克的睿智就显现出来了 ********************************************************* 凯恩斯是为德国而生的一个人,《合约的经济后果》、《通论》 战后重建经济学,对德国很好使,麻烦就在于最后的投资怎么办? ********************************************************** 反正计委已经解散了,要不然的话,才麻烦呢 所以说,中国运气很好 其实现在才是它要结束的时候,但它已经结束了 作为一个机构,已经解散了; 这些年 只是作为经济政策存在。
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审辩”式方法对 过去的公允评价
gordon 2017-4-3 16:05
阿姨说的大洪水,是因为一些事情他不知道而已。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为了对抗拿破仑,取消了奴隶制。结果 市场经济把中国压到最底层了。中国的农民,效率比奴隶还高。还跟奴隶抢工作。 中国的人口问题,造成人口无限供给 斯密和萨伊的学说,持续了极长时间 ,至少100年。 正是因为需求不足,才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最后的谈判结果,才促使了凯恩斯写出了自己的著作。 *************************************************************************** 他们是先驱者,只是这个东西一直没理顺而已。 实际上,如果知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平谈判,对德国的卑劣,就不会觉得他们如何了 那个时代就是如此 *************************************************************************** 不是他们是好人或者坏人,而是 没有那个能力。 数理经济学,学起来有多么痛苦。 还有线性规划呢 *************************************************************************** 苏联在经济学的贡献,其实很多人忽略了 他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时代。 *************************************************************************** 根本原因是你被英美媒体洗脑了, 或者说是被本国媒体洗脑了 ,这是 辉格史观。 辉格史观,就是 非黑即白,如果你失败了,你就屁也不是。 那没办法,那你找宣宣吧 *************************************************************************** 也说明你本身,学术功底不扎实 。 你看英美的大学,辉格史观能忽悠住人家。只能忽悠我们自己人嘛 它的本事就只能忽悠自己人。 *************************************************************************** 啥叫辉格史观,即对每位科学家是按他对我们现代科学的建立所作贡献的大小来评价;而不是根据当时他所从事工作的知识背景来衡量。也就是说,他是被严格地按现代观念来评价。在这种辉格式科学史中,对早期科学家所赖以从事研究工作的全部概念和问题的前因后果全都弃置不顾。 非黑即白,如果你失败了,你就屁也不是。 *************************************************************************** 他们对前辈的贡献一无所知,苏联到底怎么回事,他们也不知道 不在于 他们个人的品格,善恶 而在于他们没有知识 呵呵
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总量问题是出在 凯恩斯主义和 汇率 上
热度 1 gordon 2017-4-1 12:17
整个从 2000 年的中国经济,跟打完 朝鲜战争,建立 工业化体系类似 产出的工业品 ,供给 越南 抗美援越了 2000后的中国经济,产出是给美国 打了几场战争。 ***************************************************************** 欧洲部分 虽然德国挣了钱,但是 欧盟里面的小国,例如 希腊、西班牙 之类的 中国输出通缩, 抢了 欧洲 低端人口的饭碗 德国又把钱输送给 希腊、西班牙这种国家。 ***************************************************************** 总量上,就是 生产工业品 输给 美国 ,打了几场战争 结构上,就是 住房信贷 本来,“伊拉克蜜枣” 是吸收货币的,变成派生 信用了 ***************************************************************** 跟80年代相比,80年代是平均主义,现在是两级分化 穷人借了大量的债 ( “去杠杆” )
2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凯恩斯主义,一般是需求性通胀
gordon 2017-3-29 15:07
凯恩斯主义,一般是需求性通胀 因为它先发钱,比如说信贷,扭曲了需求 这时候生产跟不上,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跟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这个时候要是搞自由贸易,开放啊,会带来一个问题 就是,你成为别国产品的倾销地了 ****************************************************************** 实际上,压总需求 ,经济不一定就差 最典型的就是 90后事件 ****************************************************************** 不过也不一定行,因为世界市场不行了 跟8、90年代还不太一样 不过,以前英美 生产力水平高的时候,也没有考虑过其它国家 草,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回事。 ****************************************************************** 这个思路是一个提高生产力的思路。 (提高生产力以后的销路呢,没考虑)
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20160924
香盈袖 2016-9-23 22:48
目前解释生产过剩,有马克思,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 于:2010-01-09 04:02:55 学派等若干中解释,各有特点。但都是在一定假设下推理出的结论,都不是绝对正确的(我以前说过宏观经济学类似巫术,信则灵),从他们理论的实施效果可以看 出来:使用马克思经济理论,我们国家差点完蛋;使用凯恩斯理论,西方在上世纪70年代普遍出现滞胀;使用弗里德曼的理论,西方又普遍出现衰退。 你如果对宏观经济感兴趣,我建议系统的学习一下以下书:(不知你的基础如何,我就按入门开始推荐,这些都是我自己读过的书): 入门:萨缪尔森《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  中级:哈尔。R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多恩布什和费希尔 《宏观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级:哈尔。R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分析》(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 斯坦利。费希尔 《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 目前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是沿海几个大城市和北京算一线 于:2010-01-09 03:23:43 例如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我猜测是用地价和市场规模来定义的。一般省会城市之类可能就算二线,地级市就算三线。房地产这个定义非常含混。零售业定义就很清楚:一线500万城区人口以上;二线200万城区人口以上,100万城区人口以上,等等。。。。。 目前如何调控房价,调控到什么程度,董事会已有共识 于:2010-01-09 01:52:56 (否则不会出现总经理有多次表示),但是选择时间有不同看法,以及起步阶段选择什么工具(突破口选择),强度多大,还有不同看法。主要是担心银行坏账不好 控制,一些个别地方政府也希望再给点时间,好再拉高出点货。所以央行的控制按揭消息一透露(我个人认为是故意放出来试探和吹风),又立即收回去。这些都是 举棋不定和内部还没有取得完全共识的征兆。估计3月人大开完,基本就成熟了。 目前有几点值得注意: 于:2010-01-09 01:02:39 1、董事会和部分退休董事对部分地方这几年利用卖地的钱大搞投入产出不高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非常不满,想紧紧他们的口袋,“要他们过几天紧日子,不要太大手大脚,成为纨绔子弟” 2、央行提高了央票利率,“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提升 当日债市小幅下跌”,请持续关注这一消息背后的动静。 链接出处 3、央行今天正式出面说二套房屋按揭首付提高到50%属于误解。注意,没有否认,只说是误解。 4、地方政府最近与某些大地产商(包括部分央企)联手做市推高地价(很多地王都是假的,属于政府的地托,根本不会向政府交一分钱)大部分都失败,没有真正买家,都是几个地托在兴风作浪。 5、所以部分地方政府已经明白在目前地价下已经无法卖出土地,也希望降价。 办公室主任的能力是服务能力,总经理的能力是: 于:2010-01-09 00:50:52 1、预见性,也即预见危机并避免损失的能力,本质是举重若轻能力; 2、平衡性,也即协调各种利益纠纷,缓解各种矛盾的能力,本质是对利益的均衡感; 3、灵活性,也即应急处置各种救火事件的随机应变能力,本质是大局观; 4、量化指标:在充分就业,财政收支平衡,良性通胀和国际收支平衡前提下的长期稳定的GDP持续增长。 北京上海有刚性需求,具体原因很多人都写过。 于:2010-01-09 00:49:17 例如北京是集中全国财力来支撑,上海是集中长江三角财力来支撑。实际主要还是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所以东京纽约现象是有客观需求作为支撑的,不是人为可以 制造的。实际上所有经济中心都不是凭人为的梦想可以创造出来的,深圳的衰落就是一个例子。因为珠三角未来的经济中心在香港。 据我所知,中央并无此打算,是地方眼红,尤其是二三线 于:2010-01-08 18:25:08 城市眼红,做的工作,也算是中央的一种妥协,给点好处。至于能不能发展起来,就看你们自己本事。实际上就算按现在政策,二三线城市也是没有炒作空间的。投 机者毕竟要考虑可变现性和流动性,这就要求市场局够大,参加人数足够多才可以。就像以前某外资投资银行老大评价香港创业板一样:这么小的水池,只能养小金 鱼,而且就这么几个参与者,也就是买香蕉的用香蕉换卖苹果的苹果而已,自己对冲交易的结果是市场毫无投机机会,也就没有参与者了。 在许多地方房价在目前高位并不是真实需求的体现 于:2010-01-08 16:55:28 ,(当然北京、上海除外)而是投机炒家与政府基于共同利益交替接力的结果。在政府和大开发商拉高出货后,政府就不会管套在高位的投机者,没有必要再让金融 机构为继续保持房价高位冒过大的风险(实际个人房贷风险远远小于给地产公司贷款,有银监会数据说明,可到其网上看)这时所有限制上涨政策都会出来,房价在 投机者手中就会成为无法套现的负资产,将缓慢下跌,等3、4年时间回归到开始拥有真实需求的价位,政府和大地产商再重新进入,开始新一轮游戏。这就是典型 的震仓、洗仓、拉高出货,最终政府土地财政由参与投机的大家来买单。与90年代后期国企改革股票上市采用的思路一样。所以目前供应减少并不会对真实需求影 响,也不会对炒家拉高房价有影响,因为这是击鼓传花最后一棒,后面房价升高没有买家了,就算微跌也没有接棒的人了。就像一批人被赵本山忽悠到墙头上了,老 赵把楼梯搬走了。 当政府不用担心房价下跌有损失时,就没有义务再用行政手段维持这个价位;当政府发现房价下跌可以为下一波卖地腾出价格空间,便于吸引投资者或投机者时,你说下面政府会干什么? 不知表达清楚没有,反正事实就是政府为了银行安全,准备暂时离场。 忙总:深圳许多朋友说房子可能要降了? 于:2010-01-08 05:34:13 具体说法是不少开发商存货出得差不多了.....政府砸盘的顾忌小了些.....政府真是体贴开发商呀...... 他们分析了开发商的报表,说2009下半年开发商着重在清存货,当然也有不少头脑发热的人标地王的....但实际上多数不敢占用大量资金开发新项目.... 也就是说4万亿+放开银行贷款为开发商打了一场完美的后卫战......包袱甩给了人民群众和银行..... 我也去中介那里问了几家,似乎观望的多了(前几个月很积极),但还没看到降价..... 上述说法有道理吗? 这种看法是对的。拉高出货在去年7月就开始了。 于:2010-01-08 06:30:12 你怎么知道央企套进去了?至少我不知道。房地产市场 于:2010-01-09 18:08:33 上所有信息都可能是假的,只有行动是真的。地方政府25%--30%的卖地收入你知道用去干什么去了?没有卖地款他们也死不了,只是没有机搞面子工程和政 绩工程而已,个人好处不大而已。当然还没有启动,等启动,就已经把油锅烤热,准备炸替罪羊了。谁是替罪羊,温州炒房团的人最清楚。 【原创】新年政治经济展望:我看中国(之八) 于:2010-01-09 21:29:59 八 考虑到高房价的问题,如果只是从道德高地上破口大骂,提出如何如何降低房价,而不考虑实际上的各方利益博弈,那么就在现实中不具备可操作性。那样的话,任何建议只能变成赚大家眼球的观点,而不会在现实中起到实际的作用。 因此俺们就先要把参与高房价的博弈方,一个一个的理清楚。 在高房价博弈中,一个主要角色就是地方政府,尤其是城市一级的政府。在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分账中,确实有地方政府财政资源匮乏的问题。现在中国号称是中央集 权国家,可是中央政府的税收,在账面上只是51%而已。而地方政府的税收是49%,比之号称非集权国家的美国,人家美国联邦政府的税收占了总税收的 70-75%,而地方政府只拿了25-30%而已。 当然美国联邦政府的事权也多,比如说全民的社会福利和安保,就主要落在了联邦政府的头上。而中国的中央政府,如何把事权从地方政府的手上接过去,建立全国统一、可以跨省的全国社安和医保系统,应该是解决这个事权和税权不对应的问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央政府在高房价上,不是一点责任都没有。这个责任,就是放任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免得自己要面对地方财力资源缺乏的问题。而如果 你不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只是在高房价上发表意见,自然人家地方政府也会把你的话当成耳边风,而大家就当你吃饱了饭,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打的饱嗝而 已。 对地方政府而言,土地财政的始作俑者的学习榜样,就是香港政府。香港的土地财政,基本上当年就是英国殖民者搜刮殖民地老百姓的政策。怎么说呢?香港政府通 过抬高土地出让价格,保证了财政收入,然后就通过所谓高薪养廉,把大笔的政府支出派发给了基本上是英国人担任的政府和法院的高官们。然后再来个低税收制 度,这个从香港收入低的工薪中产阶层的身上,榨骨吸髓的殖民政策就算是大成了。 而中国的城市政府们,把这一招学来之后,倒没有法子玩英国人的高薪游戏,当然不排除大家建立自己的小金库,然后时不时逢年过节的时候,发点补助,但是对为 官者而言,这些政府财政的收入,倒是不少投资到了政绩工程中间去了。这些政绩工程,自然也是由自己的关系人马承包下来,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而且工程最后是 真的有用,还只是铺了个面子,也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有的工程确实造福的乡民,有的工程就纯粹是胡天瞎地了。 因此试图用物业税,来彻底取代土地转让税,是一个改变的方向。当然即使只是部分取代,也会降低土地高额转让对最后房价推高的效应。 但是不要以为这个转变完成了,高房价就不会再产生。美国的例子,证明你要是想炒,还是可以炒上去的。 除了地方政府之外,第二个主要博弈手就是主要房地产开发商。这里俺指的不是那些所谓大房地产商,成天在报纸电视上发表谬论恶心人的那种。而是那些保持非常低的姿态,但是在自己的城市地盘里,和当地政府藕断丝连,心意相通,共同进退的那些地头蛇房地产商。 这些地产商的作用也是双面性的。一方面他们和地方政府一起做高房市,来个哥俩好儿,数来宝啊,俺赚钱,你升官,俺的钱包鼓了,你的政绩大了的共同游戏。但 是这些地产商的造房运动,确实是为上游企业,比如说钢筋水泥,或者是中游企业,比如说门窗厨具,也为下游企业,比如说房屋装修设计,都带来不少增长。 而且由于这些主要地产商的钱,大部分是来自于银行,因而形成了任何以这些地产商作为目标的打击行动,会造成比较麻烦的连锁伤害。比如说打击主要城市地产商,自然就要动当地政府,会制造银行的大批坏账,而且还连带着上中下游的各种企业,都是殃及池鱼。 当然因为这些主要地产商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一旦当中央政府对房价问题,表示关注的话,这些人大概是知道哪些说法是虚张声势的空城计,哪些是正儿八经要推行 的铁血政策。由于任何中央的政策没有地方上的支持,其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走样文章和虎头蛇尾的收场。而任何中央一定要推行的政策,就必须考虑到地方政府 的顾虑,因此任何打击房地产价格的举措,肯定必须在中央和地方的讨价还价和互相让步之后,才可以得到实效上的推广。 那么中央在房价上的担忧是什么?中央的担忧,就是房市泡沫过大,导致中国的经济,比如说在2012年的时候崩溃。当然房市炒得太高,导致年轻一代,尤其是 80后的城市未来的中流砥柱,出现生活困境,而引发社会不稳,也是中央的主要担忧。另外就是房市的崩溃,会否引发银行的坏账危机。 而地方上的担忧,自然是怕房市下跌,导致自己的财政金库缩水,引发景气危机。可是房价的上涨过快,显然会带来本地城市的经济竞争力的减弱,从而无法发展起来其他的拳头产业。 可是说中央和地方,在限制房价到一定的价位上,其实是有一定的默契和共识。那么地方政府的一个主要考量,就是如何帮助自己的伙伴主要地产开发商们,在房市控制政策出台之前,赶紧出货解套。 正如俺在《梦幻泡影》一书中,描述过的股市和房市一样,都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如果说中国的房市,尤其是几个大城市的房市,泡沫过大,自然是一定要主动打破。这个时候,该不该打破根本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这个传来传去的花,现在是在谁的手里。 对地方政府来说,房市该不该爆破,一是他们的自己人有没有脱身,二是房市的涨势有没有潜力。那么要看这一点,就要看地方市场上的主要地产商们出货状况,和房市接手的情况如何,和是哪些人在接手。 对中央政府来说,房市爆破当然不能爆在中产阶级的小年轻们的手上,不然的话,社会和谐就有大问题了。那么这个爆破点的选择非常重要,那就是不能把银行给爆进去了。 那么那种情况下,银行才不会给爆进去呢?就是那些不是靠银行贷款,来拿房子的人。这些人,不可能是靠政府关系和银行信贷来开发房产的开发商,也不可能是靠银行贷款来供屋的最终用户。 最好就是这些人,是那些现金很多,又可以用现金来炒房子,又可以承受一定损失的二手炒家。如果看过俺以前几篇文章的读者,大概都知道这些人是哪些人了。 【原创】新年政治经济展望:我看中国(之九) 于:2010-01-11 00:29:22 九 这里就引发出房地产博弈中的第二股力量,就是推高房价的二手和三手炒家们。 这些炒家们,通常也是分为两种,一种是中产期的,姑且叫做房地产投资人士。一种是短期的,姑且叫房地产投机人士。投资人士,通常就是要么用自己的现金,把 房子一下子吃下来,然后靠每月收租作为收入,或者通过一定首付,然后从银行贷款,希望可以用房子出租的租金,来抵销每月的供房欠款。 在美国,通常这样做的人,有私人也有公司,但是大部分是有专门的房屋投资基金,你投资人只要投资到这个基金,保证比存款要多的利息。然后人家基金由专业人士投资在房地产上,再请专门的地产管理公司来处理出租和维修事务。 对这部分的投资者来说,有没有物业税,影响比较大。如果没有物业税,人家一次性现金投资进来,然后不管风吹浪打,没有太多额外的支出。而一旦有了物业税, 就会增加持有房屋的成本。当然这部分成本,肯定也是要转嫁到租客的头上。这样的话,你在出手购买房屋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这个成本对租金的影响,当然会对 房价的上涨有拖拉作用。 对投机人士来讲,他们的目的只是短期地把房子拿到手上,然后等着价格上去,就立即转手。因此物业税对这些人,是没有成本上的影响的。真正影响这些人的,是房产销售税。如果你规定,在2年之内房产出售的话,税率是30%,超过2年,是20%,那么对这些人的行为影响比较大。 而以目前的情形来看,投资或者投机的二手和三手炒家中间,主力大概应该是以江浙一带发了大财的各类财主,通常舆论一概以温州炒房团概而括之。这些财主倒不 是完全用自己的钱来炒,有不少是从民间各种集资贷款,加上自己的厂房和其他资产抵押的贷款等等,算是横扫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在这两年,因为外贸经营的 大环境变差,不少外贸团也转战房地产。还有就是有名的山西煤老板,大概也是在2009年大举攻打北京市场。 因此在2009年开始,各地方政府的托房市政策,和报纸杂志上连篇累牍的关于对房市看好,由某些专家发表上海房价可以飙到多少多少万一平米的“预测”,最后就是大地王的频频出现,不排除都是地方政府和自己的地产商们为了出清存货而采取的抬市行为。 当然对中央政府而言,主要就是要控制银行系统在房市中的风险系数。而这一个二手和三手炒家,基本上是银行风险系数最小的环节。当然有读者会怀疑,光是靠这些人,是否可以托住房市软着陆? 其实除了这几个大集团之外,来自海外的热钱,也用了各种不同的方式入了场。这几家的钱加在一起,大概不会少于1万亿人民币。而这些资金对中国的各类媒体,尤其是财经媒体的控制颇为得力,通常是在喊房地产涨价最用力的时候,就是希望忽悠大家来接他们传过来的花的时候。 因此看中央政府的政策,一定是要看关键的入手处是在哪里。一个切入点就是强制地方各级政府,推出一些廉价和经济房屋,算是一方面拉缓总体房价的涨势,另一 方面又对实际需要住房的人士们有一个交代。另一个切入点,就是要控制银行在投机炒家们的资金来源里的风险程度。新政策对二套房的40%首付的要求,基本上 就是在这里落手。那么对银行来说,只有房地产价格下跌40%的话,银行才会出现贷款损失的坏账。 当然将首付推高,也会令二手炒房的投机活动有所减缓。从中央的角度来看,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房地产市场得到健康和稳定的发展,最好就不要疯狂涨价,也不要疯狂跌价。只要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博弈里面的各派势力,知道适可而止,人家也不是吃饱饭了没事干,要来趟这一汪浑水。 看地方政府的政策,如果地方政府开始停止对买房的优惠政策,开始有“理性”声音出现,那么也说明他们的存货出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倒是不排除希望房价有一个“理性”的回归,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你不冲下来一下,人家就没有机会再次入场,来享受下一轮上升的暴利。 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有人期望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崩溃,从而带动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比如说《新闻周刊》和最近美国媒体热炒的话题,应该看做配合美国在中东未来的军事动作,防止这个地区的热钱流进中国而不去美国的针对性操作。 而中国的实际情况则是如果海外进来的热钱,可以四两拨千斤,引导到中国的农村和城镇建设,中西部开发计划,那就是一个好事。或者说中国学习美国的样子,把 这些资金包装一下,转移投资在东南亚这个新的贸易共同体,那么希望用海外热钱来淹死中国的梦想,大概只能是黄粱一梦而已。 最可能的情况,就是通过国务院出台的政策,一方面拖住前一阵子抬升过高的房价,一方面趁机压制一下2010年第一季度的传统高额银行信贷。因此可以预计中 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第一和第二季度,应该出现原地踏步、略有小步后退的情况。而几大城市的房价,比如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还要靠新起来的高铁,做一个 分流。 现在已经开通的武广高铁,以及武汉到南京的高铁联线,基本上布局已经铺开。如果京沪高铁可以在2011年中开通,河北沧州和山东德州就会变成北京的1小时城市圈的腹地,那么可以想象的是,中央还是有办法解决北京城市的小年轻的居住问题的。 以德州的房价为例,大概就是在3千-4千一平米的价位,大不了中央一声令下,央企的一部分办公大楼搬到德州,这些搬家员工的居住就不是大问题了。而上海的腹地,就可以推进到安徽的滁州。 当然如果第二线的大城市,比如说南京、合肥、济南、武汉和长沙等地,都可以得到发展,那么在全国房价的均衡上面,应该可以纾解北京和上海等地的涨价压力。 中国政府如果可以控制住房价的涨幅,让其和工资增长水平相辅相成,那么这几年的危局应该可以撑过去。 我到没觉得意外 于:2010-01-13 08:48:47 很多人一厢情愿地以为政府一定会托市,而且认为房地产可以绑架政府或社会.所以多头群体无意识的做多信心很足,让人有天堂有路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的感觉. 前天和一个发改委的研究员开会,我当面骂他是软蛋,连点小商人勾结小官僚哄抬个地价都搞不定,如果陈云或老朱还在你们都得写检讨.那哥哥涨红了脸说道:三天后就让那帮搞地产的睡不了觉,上半年就把房价给干下来。以后他妈的要把美国全部郡县之. 如果共产党政府会被地产商绑架,就要出笑话了. 八月内部就转向了,只是因为有政治庆典就晚点发动了。天可怜见的,有些人连八王议政的主要决策者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都不知道,就在说别人不懂政治。这就是政治泛化后结果:人人都是政治家。 《毛泽东传1949--1976》,
0 个评论
分享 弗里德曼主义者是如何变成凯恩斯的? —— 渐进主义的影响 ... ... ... ...
gordon 2016-3-29 06:58
其实中国金融啊,开头就是 货币主义者,因为没有黄金,不是金本位 但是它怎么会变成 凯恩斯主义者呢? 这个事要从 “渐进主义” 说起,就是这个点刹车。 ***************************************************************************** 渐进主义想在使经济免受衰退或萧条之苦的前提下,消除通货膨胀。 弗里德曼及其支持者从没有认识到,要清算通货膨胀下的繁荣带来的不当投资,经济衰退就不可避免。 结果,弗里德曼及其支持者的渐进主义要通过调整把经济导向一种不会造成衰退的反通胀进程,这反而与他们批判的凯恩斯异曲同工。 ***************************************************************************** 其实真正的问题啊,不在于这里。 而在于没有任何意义的政府开支。 生产性私营企业的资源转向没有任何意义的政府开支而引起的。 所以,我的看法呢,是关注系统中的“慢变量” , 慢变量本身就比较慢。减少干预,干预就要起效果。 慢变量本身就比较慢,会留给你足够的时间。 ***************************************************************************** 奥地利学派的看法呢,是要真正出清。但这种做法,会造成衰退。 现实中这么操作,那要你干嘛
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part2 —— 能看懂就能挣大钱
gordon 2016-3-18 21:38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MyMjkwMDI4/v.swf 人生一向如此 虽然我的名字叫 Gordon Gekko ,但我更欣赏 “ 风语者,Eli Wallach ” 年龄大了,就没有那么大野心了。 我老了
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21:12 , Processed in 0.03831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