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性问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经济学不涉及 价值判断 —— 对一些根源性问题的回答
gordon 2017-4-6 23:09
一门学科在讲什么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事情。 经济学并不涉及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不是我们不研究,而是我们研究不了。 ************************************************************************************ 科学,就是明辨正确的概念,然后是正确的方法。(霍布斯) “理性不像感觉和记忆那样与生俱来的,也不像慎虑那样单纯是从经验中得来的,而是通过辛勤努力得来的” 其步骤首先是恰当地使用名词(辨别概念),再使用一种良好的,有条不紊的方法。(这个方法,指的是笛卡尔的方法,霍布斯受笛卡尔影响很深。) 理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纯粹经验的产物,霍布斯把这叫做“谨慎”。理性是通过辛勤努力得来的。 ************************************************************************************ 经济学不涉及心理学 虽然,经济学现在有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但仅仅是交叉学科而已。(两门学科都是仿物理的,交叉学科基本上就属于应用了。) ************************************************************************************ 冷热是主观感受,但是温度则是温度计的性状(示数)是客观现象,这两者只是相关,并不相同。一个身体强壮的人10摄氏度觉得热,一个身体虚弱的人10摄氏度觉得冷。 作为人,我们根本无法精确把握冷热程度,因为冷热不是性状,无法定量。于是热力学第零定律将冷热程度表述为温度,并将温度计的性状表征为温度的示数。所以力与温度都是人构造出的概念,现实中并不存在。 ​​​​ 作为理性的人,唯一能精确把握的就是事物的性状,因为我们有几何,数学。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无法对非性状的事物特性进行抽象或者形而上学,更何况那些高级的感受——道德与爱情。 ​​​​ ************************************************************************************ 经济学在其一般法则的结构之内并不提供对实践有束缚力的规范。它不能决定不同的取舍。 它根本不同于伦理学。 那么,经济学实实在在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它的意义正在于:当我们面对各种最终目的而必须进行选择时,它使我们能充分了解我们所作选择的含义。 面对选择这个或那个的问题时,我们无权求助于经济学作出最后的决定。经济学并不能免除我们作出选择的义务。 任何科学都不能决定最终偏好问题。但是, 要想作出完全合理的选择,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偏好的是什么。 我们必须了解不同做法的含义,因为选择的合理性正是对被放弃者的充分了解。 恰恰在此处,经济学获得了其实际意义。 它能使我们明白我们可能选择的不同目的所具有的含义。它使我们能在作决定时知道自己在作什么决定。 它使我们能选择一系列彼此一致的目的。 ************************************************************************************ (有时候人会做一些自我妨碍的事情,认识不清楚,例如 目的是这样,但选择的手段是那样。 对手段不清楚。例如想让 房地产成为 伊拉克蜜枣吸收货币,结果选择住房贷款,就会造成 派生货币。 最后造成完全 “南辕北辙”。) ************************************************************************************ 如果决定采取一政策而充分了解由此必须作出的牺牲,那就没有理由称其为是不经济的。 若一个集体行动的公民团体为了国防、保护农村等目的,甘愿牺牲他们作为消费者的各种选择,那么 只要他们充分了解他们在做什么,就不能把这种有意的选择称作不经济的 或不合理的。但是,如果这些公民不充分了解他们正在采取的步骤的客观含义,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现代社会涉及方方面面,只有通过复杂的经济分析他们才能了解所采取的行动的含义。 这一切足以回答那些总是说“社会生活太复杂不能用经济分析来判断”的人们。 正因为社会生活非常复杂,才需要通过经济分析来理解哪怕是其中的一部分。 通常正是那些大谈生活复杂和人类行为不能作任何逻辑分析的人们,证明是头脑和感情最单纯的人。真正瞥见了人类行为不合理动机的人,不会“害怕”用逻辑绞杀不合理动机。 **************************************************************************************** 现代科学都是非常狠,必须往你心口插两刀。 狠狠的插,来回插。( 基本上善良的人,我都怀疑它的科学素养。 ) 《经济学》教科书,翻了开头几页,我都看不懂。 可能是因为缺少一些基础 看不懂,正是因为我科学素养不高,连物理都是错的。(因为中国人不喜欢冷冰冰的东西,不喜欢 “机械论”,但那些谬误才是 影响你进步的真正根源) 跛足却不迷路,胜过健步如飞的人。 **************************************************************************************** 参考阅读: 《 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 莱昂内尔·罗宾斯出版于1932年
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 中国科学不昌明,造成“很多学科的根源性问题”回答不出来 ...
gordon 2017-4-5 15:58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而神学家们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象它们在过去的世纪里那么令人信服了。世界是分为心和物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心是什么?物又是什么?心是从属于物的吗?还是它具有独立的能力呢?宇宙有没有任何的统一性或者目的呢?它是不是朝着某一个目标演进的呢?究竟有没有自然律呢?还是 我们信仰自然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爱好秩序的天性呢? 注:大脑就是喜好稳定的。 人是不是天文学家所看到的那种样子,是由不纯粹的碳和水化合成的一块微小的东西,无能地在一个渺小而又不重要的行星上爬行着呢?还是他是哈姆雷特所看到的那种样子呢?也许他同时是两者吗?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而另一种是卑贱的呢?还是一切的生活方式全属虚幻无谓呢?假如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它所包含的内容又是什么?我们又如何能够实现它呢?善,为了能够值得受人尊重,就必须是永恒的吗? 或者说,哪怕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还是值得加以追求的吗?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 对于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 各派神学都曾宣称能够做出极其确切的答案,但正是他们的这种确切性才使近代人满腹狐疑地去观察他们 。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不是对于它们的解答的话,——就是哲学的业务了。 你也许会问,那末为什么要在这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上面浪费时间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身分来回答,也可以以一个面临着宇宙孤寂的恐怖感的个人的身分来回答。 历史学家所作的答案,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在本书内提出来。自从人类能够自由思考以来,他们的行动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有赖于他们对于世界与人生的各种理论,关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理论。这一点在今天正象在已往任何时候是同样地真确。 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要了解它的哲学,我们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就是哲学家 。这里就有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人们生活的环境在决定他们的哲学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反过来他们的哲学又在决定他们的环境上起着很大的作用。这种贯穿着许多世纪的交互作用就是本书的主题。 然而,也还有一种比较个人的答案。 科学告诉我们的是我们所能够知道的事物,但我们所能够知道的是很少的 ;而我们如果竟忘记了 我们所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 ,那末我们就会对许多极重要的事物变成麻木不仁了。另一方面,神学带来了一种武断的信念,说我们对于事实上我们是无知的事物具有知识,这样一来就对于宇宙产生了一种狂妄的傲慢。 在鲜明的希望与恐惧之前而不能确定,是会使人痛苦的 ;可是如果 在没有令人慰藉的神话故事的支持下,我们仍希望活下去的话,那末我们就必须忍受这种不确定 。无论是想把哲学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忘却,还是自称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确凿无疑的答案,都是无益的事。 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也许这就是哲学在我们的时代仍然能为学哲学的人所做出的主要事情了。 与神学相区别的哲学,开始于纪元前六世纪的希腊。在它经过了古代的历程之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与罗马的灭亡,它就又浸没于神学之中。哲学的第二个伟大的时期自十一世纪起至十四世纪为止,除了象皇帝弗里德里希二世(1195—1250)那样极少数的伟大的叛逆者而外,是完全受天主教会支配着的。这一时期以种种混乱而告结束,宗教改革就是这些混乱的最后结果。第三个时期,自十七世纪至今天,比起前两个时期的任何一个来,更受着科学的支配;传统的宗教信仰仍占重要地位,但却感到有给自己作辩护的必要了;而每当科学似乎是使改造成为必要的时候,宗教信仰总是会被改造的。这一时期很少有哲学家在天主教立场上是正统派,而且在他们的思想里世俗的国家也要比教会重要得多。 ********************************************************* 注: 想法不一定不重要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说白了,哲学就是忽悠,和算命差不多。 就是让你大脑不至于混乱,你还感觉世界是稳定的,地球没有在自传。
2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可得性问题
热度 1 gordon 2015-3-15 18:41
与其说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分工,倒不如说是分工造成了人和人的差异 ********************************************************************** 这句话看你是从自然理解,还是从人工理解。 从自然理解,就是可能你天生有某些优势,然后你就去干某件事了。 以前赵本山说,旧时代农村里一些身体有残疾的,干不了重活儿,就去 给人 “逗笑”了 但是要干的好,确实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 现在说一下人工选择,人工选择,你就在溜溜的转,自然水平就提升了。 选择的时候,目标会很多,每一个都很好。期望和理想总是很美好的。 在信息不完备的时候选择,干你确实能干好的。 可得性其实很重要 不要再纠结了,要快速跨入钱挣钱的领域,人挣钱不是个事儿 注:社会分工,每一个子领域都是不容易的。 即使你达到某几个领域的巅峰,依然不能做什么。 赶快迈入 钱挣钱的领域吧
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3 11:58 , Processed in 0.02155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