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创造力

相关日志

分享 群与创造力(转)
gordon 2017-6-18 15:41
根据 “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 有一个“克雷伯定律”,哺乳动物的代谢率随体重的 3/4 变化,体型越大,代谢越慢,越是节能。 一个城市的物质设施与人口的关系大致也遵照克雷伯定律,例如城市的交通消耗如加油站、汽油销量、道路面积、电线长度等也随城市人口的 3/4 增长。当然不是越大越好,物极必反。譬如北京,所以要有通州,要有雄安新区。 在人类社会中还会出现新的特征。当城市规模扩大 10 倍,创新力会扩大 17 倍;规模扩大 50 倍,创新力达 130 倍。产生新思想的能力越强,速度越快,人均专利和发明数也越多。城市如同不停的搅拌器,不同人的思想在这里汇聚、混合。这就是“知识溢出”。大城市的嘈杂和无序有助于知识溢出最大化。由此可以想起普利高津的一本著作,《从混沌到有序》。知识从创生到成熟的全过程也是如此,新思想源于随机涨落的混沌之中。 当然与物质设施的情况一样,这里说的创造力与城市规模的某种正比关系也是在一定范围内。 与城市规模及其创造力有关的还有一个视角:居住空间。居住空间可以区分为,第一空间(住处)、第二空间(工作地),以及第三空间,如咖啡馆,新思想往往起源于第三空间。在嘈杂的城市中,第三空间显然是一个知识的集散地。在一起喝咖啡的人,既非如路人甲完全陌生,也不致如家人般烂熟于心。 这又关系到“社会亲密度 Q ”。研究者给出这样的数据, Q 小于 1.7 表示过于陌生而难以穿越交往的界限, Q 大于 3.2 又意味着过于熟悉而擦不出火花,谈不出新意。前者如路人随意行走或逗留的大街广场,谈不上是创新的空间,后者即第一和第二空间,人际缺少差异。结论是, Q 在 2.6 左右最佳。其实,同事甚至家人换个环境来到咖啡馆,也会蹦出平素在第一和第二空间谈不出的新东西。 现在,社交网络给出了人际交往的第四空间:微信群。就本人加入的微信群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由原先的同事、同行、博客中的网友等本就比较熟悉的人组成;另一类的人员自己完全不熟悉,或者应邀加入,不排除其他成员彼此熟悉,或者干脆经由“领英”等渠道从零开始,大家都不熟悉。当然,微信群的功能广泛,包括创新在内,从人际交往到联络感情,甚至广告推销,主要功能或许是刷存在感。 仅就创新而言,群友之间的“亲密度”大概不会大到 3 ,但很可能小于 2 。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群里的思想涨落有余,各说各的,或互不相干,即使同一话题,往往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群友的交流实际上停留于或维持混沌状态,难以生长出远离平衡态的巨涨落。如同一锅沸腾的水,沸腾有余,却很少看到其中的那一滴水发展成另外的一锅新的水。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有意向的群友以适当方式在线下的交流,提升“亲密度”,有助于新的思想和发展的可能性在随机涨落中自组织而脱颖而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人竟然在千年之前已经悟到了这一点。不过,古人知人知面不知心,往往要长期相处才得以“群分”;而微信群,特别是当下中国的微信群,任意一个涉及时政的观点,数日,数小时内即可群分,或被群主“移出”,或自行“删除”。随后的群,满满的“正能量”,当然都是从自己的喜好来看。这样的群,咋看起来可能“偏听则暗”,但价值观的一致,可能为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润滑剂。 此文不过是千余字的雕虫小技,实际上,“群与创造力”完全可能写成洋洋数万言的博士论文……
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以前都是太老实了,创造力太低
热度 2 gordon 2017-3-8 14:17
网友这个观点,太牛逼了 为什么中国不能在韩国驻军保护韩国呢? 我只能说,“哥跪了” ************************************************************************** 怪不得 “我不行”, 以前我是很害怕这种人,现在觉得这种人才牛 神牛 你们创造了历史,谁说中国人没有想象力。 ************************************************************************** 这是一个在 “进进退退” 中寻找出路的过程
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教育的思考
热度 5 rainbow_shi2001 2014-9-12 22:13
儿子如今已经彻底脱离了公立教育体系,一方面我们为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感到高兴,而另一方面,随着孩子进入中学,内心的忧虑也开始滋长。主要是,一方面孩子接受的教育体系我们不熟悉,而他将来面临的竞争其实一点都不比公立教育少,从更为功利一点的角度说,落在他肩上的压力其实更大,因为我们对他的期望只会更高而不是更低。所以这个星期我一直在想的事就是,如何按照IB课程的体系来准备他。 学校的教学原则上强调的是全面发展,但是从更为务实的角度来看,很少有孩子能够各方面都发展得非常好,多数孩子则更可能是各有专长,这可能也是课外兴趣班最早产生的原因,其实排除功利的目的,让在一些方面学有余力的孩子接受更多被教育的机会,使他的特长能够最大程度地发展起来,其实应该是好事,只是现在的课外兴趣班都已经变了味。 IB课程的六个方面,对照我家孩子的特点,中文、英语、社科这三项不是他擅长的,相对来说,他更擅长数学、自然科学,艺术以及创造力/运动/服务等方面在现在学校的体系中,我并不太担心,那么在保持各方面一定均衡的基础上,如何使他擅长的方面更优秀,应当是重点需要准备的地方。因为脱离了公立体系,也因为目前教育行业急功近利的态度,使得我们这种非体制内教育体系下的孩子,可获得的且是能被我们所认可的外部教育资源非常匮乏。 数学是一切学科,尤其自然科学的基础,我想对于目前6年级的孩子,通过数学方面的训练,开拓思维、增强逻辑能力,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入手点。可是苦于没有好的资源。 比如奥数,本身其实是好的,但现在所有的培训体系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其问题就出在所有的奥数班都在 , 教公式、教套路, 为考试而教 ,完全背离了训练思维的初衷。与学校其他妈妈交流,也有同样的苦恼。 现阶段既然找不到这样的资源,我突发奇想,何不自己来教。既然奥数本身是个好东西,儿子也是喜欢的,只是我对教学方式有异议,那么我自己教是否就能改变方式呢?当然第一步,我得判断一下自己能不能教。于是前天买来目前最好的一家奥数机构的教材,今天粗粗研究了一下(坐在地铁上的时候),发现确实如我所想,题目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看书后的答案则有些模式化,当然那些计算方法确实可能是最理想的,或者最“数学”的,但是如果老师只是按照这种方法去教,而学生把这方法当成唯一,死记硬背,是否就违背了数学本身的规律性?那么我完全可以摆脱这种模式,把后面的方法只作为一种参考,而鼓励孩子先开放地提出其他的求解思路,是不是就能真正起到拓展思维的作用? 这个想法让我很兴奋,但也有些犹豫,不知道我这种“野路子”方法究竟会对他有好处,还是反倒误了他。不过以我小时候玩九宫格的经验,自己一遍一遍试错的过程,远远比知道答案来得有趣,那么这个方法应该不会太坏吧!
个人分类: 育儿心得|1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这是个创造力迸发的时代
热度 2 gordon 2013-11-23 06:30
说实话,咬牙切齿的生憋是憋不出 “创造力” 的,反而是 “ 内在放松 ” 更能迸发创造力。尤其是傻逼在哪儿高喊,“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更能迸发创造力。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 “还有没有”,“你还有没有”,就是这么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能把摇滚搞成娱乐,这不是一般社会环境能搞成的。其实他们一点都不愤怒,呵呵 实战本来是最难的,战前的摩擦是最难受的,不过既然已经接上火了,“报不了这个仇,我绝不走。” 已经开打了,先赢了再说。 英雄无不冲动,是不是弯路,没有人知道。 ×××××××××××××××××××××××××××××××××××××××××××××××××××××××××××××××× 真正的成功人士往往是这样的: presentation,把 “. ”说成“点”,"x86"说成x-ba-liu...各种奇怪的英语中文发音...各种囧 有个美国小伙伴一脸迷茫+震惊的看我做完了 如果你真的想赢,就要把以前所学的统统抛弃,以前的所学其实并没有丢掉,只是变成了材料,材料是没有意义的。 你重新寻求,寻求新的意义,从而没有偏见,正视一切。 能无婴儿乎?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M3NzgyMzE2/v.swf 拍客:老总跪求汪峰帮上头条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M2NDI2NzY4/v.swf
298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29 01:30 , Processed in 0.02291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