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江湖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江湖

相关日志

分享 立地成佛(转)
热度 1 gordon 2016-10-12 09:39
  “放下屠刀之后做什么?”   “立地成佛。”   “立地成佛之后做什么?”   “拾起屠刀。”   江湖上,年轻一代杀手里的一流好手方柔石,有问于“大破寺”高僧圆寂大师。   大师以一种已坐化了般的语态跟他说话。   早知道答案如此,他宁可不问。   因为他本就不想“放下屠刀”。   他只是想早些“立地成佛”而已。   他一直自认为自己是武林中真正有实力的好手。   他有一把利得不可收拾的刀,还有一套快到无法形容的刀法。   他自少练刀,就是练非大成即大败的刀法。   他相信,刀法剑招,一定要走偏锋、行极端。因为刀和剑定的是生和死:不是敌人死,就是自己亡,所以不可能有中间路线可走。   做人可以中庸,快刀好剑,必取极致!   他的刀是他的。   据说,他那把刀,别人拿在手里,要向他人出击的时候,那刀锋却会回砍拿刀的人,除非弃刀,否则非把拿着它的人斫杀而不止休。   他不用磨刀石来磨刀。   他用手。   右手。   他左手执刀,刀锋在右掌上磨。   刀锋磨挲在他的掌心肉里,就像一只温驯的小猫,摩挲在它主人的脚下。   那刀发出奇异的光采,──或许那就是一种陶醉的样子。   方柔石脸上也有一种陶醉的样子,彷佛在他手心里摩挲着的,是一位美丽女子的柔荑。   他的刀已跟他的生命结为一体。   别人拿了他这把刀,只能杀死自己。   他拿了这把刀,却能杀掉最厉害的敌人。   这把刀仍在方柔石手里,方柔石就是名敌手难逢的顶尖儿杀手。   这把刀若不在方柔石手中,方柔石就是方柔石。   方柔石在用着这把刀。   这把刀在用着方柔石。   这把刀好。   有一次,“铁甲将军”带领麾下七名将领围剿方柔石,方柔石一刀横扫,七个人,连同铠甲、藤甲、盔甲、金丝甲,还有铁枪、钢刀、铜牌、流星锤,一齐切断:七个人,十四段,以及一地断落了的重兵器。   一刀杀七人,刀口不沾血。   好刀。   另一次,“杀手王”王空虚偷袭方柔石。方柔石背后吃了一记,未返身便连鞘回刺一刀。王空虚立退。七天后,忽然发现胸腹间有一种决堤的感觉,然后他听到 刀锋敲在胃门的锐响,他还未来得及低头去看便已裂了膛,血溅七步,甚至不及发出一声哀呼。这一刀,竟蕴伏了七天,威力才完全发作。固然,王空虚的内力也委 实惊人,但这一刀仍是一发不可收拾的要命。   劲刀。   还有一次,“风云变色”朱看天,向以反应快、出招快、轻功快称绝于世,但既未听到刀风也未见刀光,身首便分了家,人头飞向半空,落下地来时居然还转着眼珠问了一句:“你没出刀,我的头又怎会──”   快刀。   方柔石佩着刀。   这刀就似是方柔石的影子。   刀佩着方柔石。   方柔石就似是刀的影子。   刀名“屠佛”。   他武功高,刀法好,年纪轻。   可是名气却不如何大。   为了这点,他决意要杀最难杀的人。   “一流刀”刘留留的刀法是当世最奇诡莫测的。他在人身前出刀,对方却在背后中刀。他攻下盘,对手却伤在上身。他收刀的时候,敌人反而中了他这致命的一刀。   可惜刘留留却遇上了方柔石。   “一流刀”遇上了“屠佛刀”。   刘留留败。   九凶神僧原号“久空”,但他以拳、掌、指、禅杖、飞钵、方便铲、佛法、身法、性情为九大皆凶,是号“九凶”。武林中原就是凶人恶客满布之地,但谁都不及他凶。   可惜九凶神僧遇上了方柔石。   九凶遇上那把屠佛的刀。   凶僧死。   方柔石击败了刘留留,再格杀了九凶神僧,又去找名满天下的“天敌”雷温虎决战。   “天敌”雷温虎是武林中最德高望重的人,他被誉为“天下无敌,唯天可敌”登峰造极的高手。   也许只有早已亡故的“天下第一高大手”的名头才可以与之抗衡。   不过,高大手是已作古了的人。   雷温虎却还活着。   像这样的人,方柔石不找他还找谁去?   关心方柔石的都希望他不要去。   人人都认为方柔石绝不是雷温虎的敌手。   方柔石也有自知之明。   他自知若论正统刀法,他绝非雷温虎之敌。   雷温虎在少年时,每学一种刀法,只要给他三天的时间,他便可以高于他的师父。   可是刀法不分正不正统,只看好坏。   ──能杀人就是好刀法。   方柔石少习刀法,每学一门,都创出师门所无的奇招,到最后,全变成了他自己的绝招。   雷温虎的刀法擅于“留白题小诗”。   方柔石的刀法则如“泼墨大写意”。   方柔石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对上雷温虎这样的名宿前辈,天下间任何高手都不可能再有必胜的把握。   可是方柔石却不得不挑战雷温虎。   因为他太不出名了。   杀手无名。   这绝对是一个事实。   方柔石杀掉那么多好手,击败那么多高手,可是,他还是太不出名了。   他虽然已一一把别人打不倒的高手打倒,在江湖上的人,不是没怎么注意,就是认为这也没什么了不起,有的人认为他年纪太轻,有的人觉得他太幸运,有的人压根儿就当他还没上道。   他跟武功再高的高手比拼,结果都是一样。   他们不重视他以生命搏取的胜利。   所以他只好找更高的高手决斗。   ──虽然决斗的结果总是一样:要是败了就是死,要是胜了别人也没注意,但做为一个决斗者的生命,他已不能不决斗。   他手握“屠佛”之刀。   他已没有选择。   所以他向雷温虎挑战。   决一死战。   “天敌”雷温虎不战。   他不接受挑战。   雷温虎一早已金盆洗手,不入江湖多时。   ──他已名成利就,又何需拿生命去搏战。   方柔石勇于决战,却找不到敌手。   在江湖上,江湖人依然漠视他的成就;在武林中,武林人仍然没把他看在眼里。   ──正如人在官场,不能无权一样;人在武林,也不能无名。   方柔石痛苦得几乎想杀了自已。   他只好去问圆寂大师。   “我是真正的高手,可是没有人当我是高手;大师,我该怎么办?”   “阿弥陀佛,施主,现今武林中最有名气的三大高手,你可知道?”   “我知道,第一个是‘天下第一’高大手。”   “可是他已亡殁多时。他是在他死后才名动天下的。”   “第二个是‘天菩萨’马宅。”   “他已当了朝廷大官,掌管吏部大权。他已不必与人决战,便已威震天下。”   “第三个是‘天敌’雷温虎。”   “他已金盆洗手,息隐江湖,封刀挂剑,富可敌国,同样再也不再卷入江湖纷争刀光剑影中。”   “大师的意思是……”   “你当然不会出名。”   “为什么?”   “因为你人在江湖。”   “我……”   “而且你还没杀掉你最大的敌人。”   “是谁……?”   “你自己。”   “你的人还在武林,武林中人人争名夺利,谁会承认你过人之处呢?只要你的人还活着,还不断有着新的战役,便不会有人去正视你过去辉煌的战绩。高手二 字,是别人的称誉,自称高手,是没意思的。高大手死了,与人无争,大家都自然追封他为第一高手。马宅当了权,不出江湖,大家都想攀附于他,而且也没了利害 冲突,自然成了‘天菩萨’。雷温虎退出江湖,袖手自得,大家反而念起他过往的建树和好处来,自然又成了‘天敌’。先得置身事外,才能无欲则刚;一个竞争角 逐的人,摇身一变,成了只 提携后进的局外人,自然也变成了万家生佛 。而你,仍在江湖上争名夺利,天天找人决战,人人也找你决斗, 你击败的人不服你,击不败 你的人更不认可你 ,所以你永远都成不了大名,成不了大器,只能成为一个杀手,因为你没有击败你自己。”   “可是……真正的高手,应该是从不断的决斗中证实自己的呀。”   “错了。高手不战。”   “……不战而胜者才是高手?”   “能杀掉自己才是高手。”   “如何杀掉自己?”   “放下屠刀……”   方柔石从此不涉江湖,皈依佛门,佛号“善哉”。   杀手方柔石,成了“善哉大师”。   失踪十年生死不知的方柔石,名满天下,名动八表,过去他的每一战,都成了江湖上的典范。   谁都在猜“刀临天下”方柔石的最后一战,是如何的灿烂、辉煌、夺丽,那鬼似的刀魔似的刀法神似的使刀者,是如何地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他们都不知道,方柔石的最后一战,其实是:   他要杀的,他终于杀到了──   他杀了自己。   “刀临天下”方柔石不再重现江湖。   他已成为武林中的一个神话:   一个“刀中之神”。   武林中却又出现了一个决斗者。   他披发遮脸,头戴深笠,从不仰首看人。   他刀法极好,人人心惊──当然并没有多少人承认。   他不断的找人决斗,彷佛这样才能证实自己那一柄“弃刀”是“无敌之刀”。   只不过,同样的,结果无论胜败,江湖上仍然忽视他的存在。   人人仍只敬羡当日在江湖上昙花一现的刀:   屠佛刀。   还有那惊鸿一瞥的刀客:   方柔石。   谁也不注意、不理会、不承认这个整天拿着一把“弃刀”、口念“善哉”找人决战的杀手。   方柔石终于获得了名气:   ──方法是先杀掉了自己。   可是他又要证实自己仍然活着:   ──所以杀手善哉继续决斗。 写于一九八八年七月八日
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持宠而娇的心理学原理 —— 能力只是 “行走江湖” 依仗的一种 ... ... ...
热度 1 gordon 2016-9-30 09:16
恃宠而骄。可是这样的人,一定是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在支撑TA,可能是从小受到的宠溺,可能是物质上的绝对安全感(不需要自己太辛苦就能得到很多),也可能是家庭成员的绝对后盾(知道无论怎么任性还是会被爱被认可)。 所有的情感处理方式,都只是一个人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全部折射。遇见冲突的解决方式,是正面解决还是消极逃避(无论用何种合理化包装),都是内在行为机制的反应。这不是针对谁,这就是行为模式。当事人自己未必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会固执己见,绝不听劝,有道理也不听。“你说的都是对的,但我就是不听你的”, 呵呵。真的这样就很绝望。 **************************************************************************** 当父母或家庭一直用外力来干涉和维护一个人的生活时,TA与世界的反馈弧就被切断了:一切行为都被父母的庇护所纠正,TA的行为不会得到世界的反馈,一切任性都没有代价。学习不好有人搞定大学名额,工作有人帮你走关系安排,到最后感情也是任性自我。是的,长大会成熟,会吸取教训,但是醒来前的一切,呵呵 **************************************************************************** 电影《一个人的武林》里反派,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 “封于修” **************************************************************************** 当你被一段话刺痛的时候,多半是因为说得有道理,因为如果分析是错的,根本不会触动你。
2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江湖风雨十年灯(转)
热度 2 gordon 2016-6-25 08:41
人不能总是太聪明,除非你混迹在一帮傻子的圈子里。 行走江湖, 被别人用“聪明”来形容、评价你其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 做大事的人,要学会吃亏、学会让利 给别人,这样你的朋友圈才会越来越大,合作伙伴才会越来越多,防着你、算计你的人才会越来越少。走江湖,只有豁达大气大智若愚的人才能做大做强!
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江湖夜雨十年灯,老头说,傻瓜
热度 3 gordon 2016-6-24 13:03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be297e0a96e777b55dfca13e092691a1/v.swf
3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无论江湖多大,都能相聚天涯
热度 5 gordon 2015-7-1 03:43
注:这拨人水平很高,还有傅斯年。反正我现在的水准读 当年“方法论” 的书都很吃力。 ***************************************************************************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1928年是李济一生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转折点。就在这一年,国民政府成立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他被任命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   10年之前,他由清华学堂选送留学美国,5年里拿了3个学位:心理学学士、社会学硕士,最后是哈佛大学人类学专业的哲学博士——也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有人自此习惯性地称他为“Dr.李”。据说他父亲有一阵还给自己起了别号“博父”,在诗词和书信中公开使用,有炫耀儿子的意思,更显示老父的尊严。   1923年回国后,他在南开大学当了两年教授。之后清华学堂成立国学研究院,聘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教授,李济资历稍浅,加上需要做田野工作,任“特约讲师”,但月薪400元鹰洋、助教一人、研究室一间的“标配”,与四教授持平。   李济拿的是人类学博士,但他一生的主要事业无疑是考古。按他自己晚年的说法,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从人类学家转为考古学家”:1926年他在山西夏县发掘了西阴村遗址。这是第一次中国人主持的科学考古发掘——李济后来因此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同时也是史语所所长傅斯年选择他领导考古组的重要原因,他需要一个受过西方田野工作训练的人。   傅斯年为史语所制定计划,一开始就决定了两件事:一、成立一个组,以考古学作为研究中国史的新工具;二、以发掘安阳殷墟作为这个组的第一个田野工作地。他想知道刻字的甲骨是否仍然存在。   1928年的第一次试掘证实了这一点。不过这次试掘跟盗墓差不太多,就地往下掘坑,只顾捡拾甲骨,其余一概不管。李济从第二次开始领导了发掘工作,此后,他的名字就跟殷墟连在一起了。许多年后,殷墟发掘在中国社科院评选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高居榜首。   安阳的洹上村是袁世凯当年失意时退居的地方,考古组到那里时他的遗产已经充公。他们就在他家中办公。李济写信给友人说:“历来做考古工作的,从没有这样幸运过。”   从1928年起,他们在小屯、后冈、侯家庄等地进行了15次发掘。在殷墟这所大学校中,李济和后来加入的中国第一个读正规考古专业的学者梁思永(梁启超之子)以现代考古方法和观念培养了众多同事和学生,其中包括后来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夏鼐和台湾史语所所长高去寻,一个时期内两岸考古界的几乎所有领军人物。他们的发掘证实了商的存在,中国的信史得以上推数百年。有趣的是,干了将近7年,发掘进行到第11次,他们才领到了官方的“第一号采取古物”执照。   第15次发掘结束后十多天,“七七事变”爆发,随后李济投入了史语所和中央博物院的迁移工作。长沙,昆明,李庄,他们带着殷墟文物、图书、仪器、档案、标本在西南绕了一个大圈子。由于医疗条件糟糕,李济的两个女儿鹤徵、凤徵,分别在昆明和李庄病逝。   经历丧女之痛,李济陷入消沉。1942年初,他写信给傅斯年,想辞去行政职务,专心研究:“数月以来,失眠已成一习惯,中夜辗转,窃念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所成就之人才多矣,而弟愧不在其列,有负知己,诚不自安,然此亦非弟一人之咎。弟自觉今日最迫切之需要,为解脱,而非光辉。衷心所祈求者为数年安静之时间;若再不能得,或将成为一永久之废物矣。”傅斯年勉励他为了对得起此生,还要做一些大工作。   抗战结束,回到南京,李济以为可以安心工作了。不料几年后,他又面临一次大迁移。    “我必须搬,你怎么样?”   国共之争的战线不断南移,1948年底,南京已是风声鹤唳。11月,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决议选一批文物运往台湾,李济受命参与押运。在他看来,只要打仗,文物就会受损;只要文物安全,放在中国哪个地方无所谓。几年前共产党的朋友俄国人打进长春时,溥仪带去的故宫国宝被劫掠一空,这种事不能再发生。所以,文物去哪儿他就去哪儿。这种近似“没有立场”的姿态,为他招来一些骂声,不少来自昔日师友。   李济把要搬家的消息告诉儿子李光谟:我必须搬,你怎么样?   因为李济工作太忙,李光谟跟着祖父完成了启蒙教育。“父亲好像没怎么管过我,平常他一回家就扎到书房去了,有时候还带着没做完的工作,有时候就自己看书。我这辈子跟父亲说过什么话我都记不太清楚,次数太少了。”因此也就不太亲近。   1947年他就参加了学生运动,“家里不是很知道”。在同济大学医学院读书的他憧憬着民主和自由,觉得共产党带领民众走的路是对的。但他不清楚像父亲这样的人该归在哪一类,自己应不应该反对他们。这阵子他正请了假在家养病。犹豫再三,他跟着父亲去了台湾,一家人借住在台大医学院的教室里。   父亲想了些办法让他进台大。当时傅斯年还没担任校长,台大说从外校转来的,年级要降两级,还要补一年的日语。同济的课程原本只剩最后两年,他决定还是回去完成学业。   1949年2月22日他离开台湾时,母亲送到了码头,父亲头天晚上就说不来送了,李光谟提前跟他道了别。当时,基隆和上海每天都有客船往返。蒋介石下野后,“代总统”李宗仁提出了划江而治的方案,许多人相信和谈能成功。李光谟当时还想着暑假就可以回家,但回到上海后,他发现情势变得太快。   两个月后入台开始受限。父母一天一封电报催他回家,五六月份,他收到母亲来信,让他回台湾商量出国留学的事,同时寄来的还有买好的机票。当时一般人根本买不到票,李济找傅斯年,傅斯年想了很多办法才弄到了一张。见到机票,李光谟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原样寄回了台湾。他回信说,自己决定留下来,“看一个新社会是怎样建立起来”,以后“我们还会有相见的一天”。   他加入了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对他的归来,他觉得同志们是欢迎的,但得考验考验,毕竟你去过台湾。每隔一段时间他还能拿到一小笔钱,那是李济托朋友把他的讲座教授津贴转给了儿子。   每天都有人离开这座城市,更多人静静等待着易帜的那一天。   几年之后,李济在香港碰到那位朋友的女儿。她告诉李济,“李大哥去北京了,娶了太太,生了孩子。”李济问道,“他在哪家医院工作?”   让儿子学医是李济的心愿,他认为医学能探索人本身的奥秘,也是研究体质人类学的基础。李光谟没有遵从他的意愿。他考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后转学俄文,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服从组织安排,从事马列主义哲学理论的翻译。   他的生活、信仰和价值观与共和国连在了一起,但有时内心也会隐隐生出不安,或许是因为自己走的路,与父亲的意愿相去太远了。   为了入党,为了在被劝退后恢复党籍,他总要在“总结”、“报告”中写一点关于父亲的事,但他从未批评过父亲治学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父亲一辈子都很正派,专搞学术,不懂政治。   知道李光谟的下落之后,父母靠香港的朋友辗转和他通信。   一次,李光谟收到一封经多位亲友协助传递的信。父亲在信中提到他那几年特别高兴的事,就是在台大教了一位绝顶聪明又极其用功的学生。当时他还不知道这说的是张光直,只是心中略感压抑,好像父亲有点儿对自己旁敲侧击,但又无可如何。   在共和国,李济的名字逐渐销声匿迹,偶一出现也是在“批胡适”、“拔白旗”等运动中作为靶子之一。他主持殷墟发掘的功绩当年曾出现在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后来就只剩下一句:“解放前也有人做过一些发掘。”    失去田野的考古掌门人   自1928年在广州创立,史语所二十多年里辗转迁移了9次,最后一次变动最剧,从大陆迁到了台湾。对此傅斯年态度极坚决,史语所“搬家”搬得相当彻底,图书、仪器、科学标本及大部分人员,都追随他到了台湾。但这其实是个例外,“中研院”十几个研究所,结伴同行的只有数学所,而且所长姜立夫不久又回到大陆,其余人也陆续出国,数学所不足“半壁江山”,史语所竟成“孤家寡人”。   当时,学术界与教育界“全都属于逃难的阶级”。史语所那些图书、仪器、标本,安置在一个火车站的破旧库房里。守护这些宝贵资料的人生活与难民不相上下,他们往往有四五口家眷,却只能困居一间小屋,找不到合适居所的人有时还要在人家猪圈上头商量“一席之地”。   尽管“中研院”已大幅“减员”,但此时蒋先生的政府自顾不暇,照顾这类学术机关实在既无兴致又无能力。幸而傅斯年“应征”出任台湾大学校长。彼时台大在日本教授撤出后正缺教书人。他就势把来台的几乎所有学者及教育界人士聘到台大。这样一来,空虚的教席被大批著名学者所充实,后者的衣食之忧也稍获缓解。李济应邀在台大创办了考古人类学系,使训练职业考古家第一次列入中国大学的计划,但这位中国考古学的“掌门人”,已然失去了他的田野。   不幸的是,迁台不久,“带头大哥”傅斯年就因用脑过度突然去世。“中研院”以甲骨学大师董作宾接任所长。此时史语所的同仁对生活的艰苦倒也“随遇而安”,但不得不写一些通俗的文字谋取稻粱,虽有推进社会教育的功能,却令正经研究成了忙里偷闲。后来李济建议董作宾请在美国的胡适帮忙。胡适募得两个基金的赞助,再加上台北政府拨款,“中研院”在新址建筑新房子,才终于安定下来。   1958年,胡适应蒋介石“钦点”回台湾担任“中研院”院长。在4年的任期内他做了不少工作,“把中央研究院的地位抬高了”(蒋梦麟语),使台湾的学者在精神上感到满足,也使国际学术界注意到了台湾的工作。4年之后他于任上去世,在葬礼上,李济送了一副挽联,上面写了三句译自英文的话:   明天就死又何妨?   努力做你的工,   就像你永远不会死一样。   (Be ready to die tomorrow ; but work as if you live forever.)   像是和老友倾谈,又像是自言自语。    30年里惟一一次见面   离开台湾11年后,李光谟没想到自己会接到这么一个任务:去见见你的父母。   1959年秋,李济夫妇应邀赴美做学术访问,预计第二年8月乘船返台。得知这一消息,大陆方面策划了几种在途中与李济“接触”的方案,打算到时“约请参观访问”,找机会把他们留在大陆。   1948年底、1949年初新华社先后发布两批战犯名单,一批军政的,一批文化的,后者包括胡适、朱家骅、陈雪屏等人,李济不在名单上。   当时郑振铎曾在上海和香港多方打听李济动向,后来还多次邀请李光谟面谈如何设法接触李济。1950年,中国科学院设考古研究所,李济的好友梁思永和学生夏鼐任副所长,所长由郑振铎虚领,大陆考古学界曾猜测这是在“做李济的工作”。据说直到1970年代,中国考古学会还空下3个理事位置留给“台湾考古学界”。不过李济也许并不知道这些事。   船到码头,Y先生以夏鼐同学、某旅行社职员的身份接船、拜会李济夫妇,并以旅行社名义请他们登岸。他是来“晓之以理”的。   大陆方面提出了3个方案:留在大陆居住和工作;去北京及各地参观访问,往返自由;去广州与家人以及考古界人士会面,往返自由。3个方案都被拒绝。李济的理由是:他若回到内地不会有大的贡献,对国家民族文化反而不利;牵连的人太多,在台的亲友必然遭受大不幸;即便只参观访问,回去也有极大风险。他对招待表示感谢,并说他的学生尹达和夏鼐“早就完全有资格担任所长了”。   其实这次会见之前,夏鼐曾想托Y先生转交一封信给老师,其中引用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段极著名的文字:“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这段名句出自南朝梁武帝之弟萧宏的记室丘迟所作《与陈伯之书》,那是封劝降书。夏鼐未封口的信曾经过李光谟之手,读后他颇感“兹事体大”,拿去给尹达看。尹达读完沉默了好一阵,只说了句,“夏作铭好糊涂!”把信留下了。   “动之以情”的任务交给了李光谟。“我是党内所有处分都经过了,除了解除党内外一切职务,因为我没有官方的职务。延长预备期,取消预备期,恢复预备期,留党察看,取消党籍。直到‘文革’结束我这个党籍才算恢复了。那年我还处在被劝退那么一个地位。”   珠海的一个会客室里,别离的两代人见面了。   “他们都退出去了,给我们一个单独谈话的机会。一位女同志有时会进来看看,照顾照顾我母亲。谈了有一个钟头吧,我父亲多的也不问,他就问问家里的孩子。我就拼命讲他认得的那些人,夏鼐怎么样了,陶孟和怎么样了,还有家里的一些亲戚。我那个时候很穷,按这里给我准备的,穿得好一点。我的情况他大致也都知道,他是希望看见我们全家的人啦。要是他肯留下,当然就见面了,那会儿他们都在北京等着,随时准备去,说要是老先生多呆几天就见到了。”   “后来就吃饭,一餐非常丰盛的饭。那时候还在困难时期,我记得是把我从农场里头抽回来的,我在乡下搞社会主义教育呢。出来的时候我还带着老乡的两个玉米,生的,啃着回城的。我不记得那餐饭吃的什么了,但是记得有茅台酒,我多少年没见过了。我父亲也是爱喝酒的人。他喝了两杯,说不错,挺好。后来他们走的时候,我前后左右都是穿便衣的安保人员。事先就跟我说了,千万别过那条线,就是地上划的,用颜色标了一下的边界线。当时我手里拿了一串香蕉,也是多少年没见着的水果了,我看我母亲身体不好,我说你带着路上吃吧。我就想递给她,结果走到边界线了。旁边的人示意,指指那条线。他们过去了,我不能过。”   李光谟以为Y先生真是旅行社的人,后来听说他死了,还想写封信到香港去慰问他的家属。“有人说也许他不是真死,是被派去别的什么地方了,我这人真糊涂!”    最难使之满意的老师   台大考古人类学系系主任,李济当了10年。他认为考古不是与社会脱节的学问:   “专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带些神秘性;“过分专门”已有讥讽的意义了。但是社会,尤其是现代的社会,是崇拜科学的。考古学与民族学都是科学事业,若有过分专门的嫌疑,也许还是它们的专门专得不够彻底的缘故吧!真正的专门学术,没有与社会完全脱节的;试看考古学如何影响了历史,历史家的意见如何影响了现在国际的关系!民族学如何影响了社会以及政治!这些影响都可以放射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上去。   而发挥影响的开端,必须是这些学科本身的培植和滋长:   中国学术在世界落后的程度,只有几个从事学术工作的人方才真正地知道。我们这一民族,现在是既穷且愚,而又染了一种不可救药的,破落户的习惯,成天的在那里排〔摆〕架子,谈文化,向方块字“拜拜”——这些并没什么“要不得”——真正“要不得”的是以为天地之大,只有这些。   但是,每一个中国人——我常如此想——对于纠正这一风气都有一份责任;所以每一个中国人,若是批评他所寄托的这一社会,必须连带地想到他自己的责任。据我个人的看法,中国民族以及中国文化的将来,要看我们能否培植一群努力作现代学术工作的人——真正求知识,求真理的人们……   李济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为考古人类学系创立了一个优良传统,并通过师生关系把这个传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同时他也是一个“最难使之满意的老师”。本系的学生,最初两届出了李亦园、张光直等人,此后逐渐令人失望。李济讲课时感觉有好些新问题,听讲的学生却无人发问,问题也就没“滋长起来”。某次一年级年终考试,56位学生只一半及格,本系的12位,最好的也没到70分。他心里很不舒服。与之相应,有年轻人显露天分,他便不遗余力提携他“上路”。   他生平最得意的学生,一个是夏鼐,在大陆成了共产党“又红又专的考古家”;一个是张光直,台大毕业后去哈佛读人类学——和老师当年一样。李济面对他就像父亲面对儿子,严厉中饱含寄望。在给张光直的信中经常出现的话题包括:哈佛人类学课程的教法、参考书目,大陆新近发表的与古人类化石、考古有关的论文,国外关于中国史前文化的讨论、相关著作。因为在美国容易找到的材料,“在台湾难得看到”——他从未间断地关心着岛外考古学的进展。   做了许多年教师,他养成一个习惯,“看见了学生们,就想到中国的命运。他们集体的思想、行为与人生观,似乎就是中国前途的一个缩影”。一次,他在一个场合意外地听到一群没考取大学的青年哼唱民歌,开头几句是:“有些人的儿女,在美国结婚;/有些人的儿女,在台湾当兵!/结婚的儿女们,快成美国人了;/当兵的儿女们,要回大陆去……”   这类印象压得他有点透不过气:是不是现代的青年中国人都不愿意作中国人了?   他希望出国的学生能陆续回到台湾,“我想我能安置他们”。对寄望最多的张光直,更是在信中屡屡催促。张光直说他对回台湾后的远景颇有一番理想,顾虑的是,理想会被实际所折磨。李济“很愿意效劳”,为他筹划回台后的工作和生活,并答应他,“只要你有可以实行的计划,我一定尽我的力量促其实现。”   “美国虽好,不是青年人久恋之乡”,因为“作学问是要自己开辟一个境界的”。“我最亲切的希望,为能帮助你们这一群年青力壮又有作学问志趣的,把傅孟真先生卅年前所燃的这一把新史学的圣火负责传递下去。”在他看来,台湾的工作环境不如海外,老一辈诚然有责任;但民族要延续下去,有才干的青年人如果都留在海外,民族的前途还有何指望?   但史语所“将近十八万卷的书,卅万张以上的档案,二万五千片以上的有文字的甲骨,十万件以上的考古标本等等”,终于没有等来那个他寄望最多的得意门生。1960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张光直投奔了耶鲁。   最终,继承李济衣钵的是他从大陆带到台湾过继的次子李光周。台大考古人类学系毕业后,他也去美国深造,最后回到台大执掌考古人类学系。但李济去世后几年他也不幸病逝。    得到的和失去的,孰轻孰重?   中美建交后第二年,李济老友赵元任回大陆访问,当天就打听李光谟的消息要求见面。一见到他,赵元任就让太太立刻给美国的女儿打电话,要她转告李济夫妇:我见着你们的孩子了。他还拿出相机给李光谟拍照,想寄去台湾。不料那个胶卷已经过期了,照片没拍上。好在口信是带到了。母亲听说后喜出望外,大哭一场。因为多年没有音信,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于“文革”。   之后,两代人又恢复了通信,次数并不多。张光直来访问大陆时带过两封,弟弟李光周在美国读书时就由他来回转。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1975年11月,母亲去世两天后,李光谟收到一封美国来的电报,得知这一消息。母亲弥留之际在病床上说了一句“我要回家”。后来父亲在给他的信中说,你母亲去世的时候说她要回家,当然也包括你的家。   当年离开父母那么决然,李光谟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儿子也会离开。   1950年代初,他和学俄文的同学结了婚,生育了一儿一女。在困难时期,两个孩子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里总是能收到从香港寄来的黄油和奶粉,一两个月一次,寄了两年。他当然清楚,那是来自什么地方。后来这边不让寄物资,但十天半个月一回的通信还能维持,直到“文革”。   儿子李平1953年出生,1965年考入清华附中,刚读一年就是“文革”。此后,他去吉林插队,又到油田当了工人。1977年高考恢复,他的志愿是北大历史系,却因为持续高烧连体检都没能参加。等到被送回北京,他已经连站都站不住了,后来在医院被确诊患了白血病。   住院期间,毫无精力的李平没能跟父亲有更多的交流。半年后他离开了。那一刻李光谟突然觉得他的遭遇竟跟父母如此相似。“我扪心自问,我这一辈子,得到的和失去的,掂量掂量,不知道哪头轻,哪头重。”   以前他没能像别人那样承欢父母膝下,以后恐怕也不会有机会了。但中国的事很难说。1949年不离开就算尽孝了吗?当年把父母争取过来,跟自己一起革命,又算不算是孝?那些年中国知识分子经历得太多,让人连大声笑的机会都没有。   就只能这样了。    决定命运的精神负担   当年的伙伴或留在大陆,或远走海外,或改行转业,对李济而言,整理出版殷墟的研究报告是一件无法移交的“精神上的负担”,“若是有一件事,决定我的卅年来的命运,也就是这一件事”。然而,肩上的事情越积越多,他不知道怎样才能躲开它们。“现在所抱的也只是愚公移山的人生观……”   1955年董作宾因为生计问题去了香港,李济接任了史语所所长,也许出乎他本人的意料,这个所长一做就是17年(卸任后为“终身研究员”)。   台湾当局一度以“反共复国”为名,要求学术为政治服务,史语所也受到影响,间谍情报人员、经过胁迫而参加的人员、特意混进来的人员出没其间。李济再三要求学术与政治“分家”,使史语所有机会成为“中研院”在办公时间惟一没有公开政治活动的地方。   所长任上,他主持出版了26巨册《中国考古报告集》、5大册《中国考古报告集新编——古器物研究专刊》、19本《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970年代中,李济怀着歉疚的心情说,“我们还未做到我们应当做的一切。”事实上,他所主编的4册论文集《中国上古史待定稿》在他生前也只出版了一册。但他无疑已经就此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   后来张光直这样谈论老师,“我强烈地意识到,李济一生之所以一再拒绝美国一些大学提供职位的邀请,没有移民过去,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感到自己必须留在国内看到安阳研究的全过程。”   李济认为,人生短暂,无法兼顾太多,与其求广博,不如求精到。因此资料的汇集与长期定心致力某一范围的研究是必要的。   他的晚年无疑是寂寞的,尤其是1975年相濡以沫的夫人去世时。办完丧事那晚,学生李亦园陪他到很晚,“他留我在他家住下来,我因睡不惯生床而没有答应他,他很有失望之意。”事后李亦园很后悔。   1961年,李济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医生交待他要按比例进食米饭、肉类、蔬菜。他实在太“科学”,竟把天平带到宴会上去,吃什么东西前都要称一下。   后来,和陈寅恪、钱穆一样,他的眼睛和腿脚也出了问题。当年斯文赫定告诉他,3年不回到骆驼背上,就感觉腰酸背痛;而他认为考古人不一定要在骆驼背上,只要有动腿的自由就可以感觉到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快乐。现在这种快乐正无可挽回地流失。   学生宋文薰说,“李济是个被上级、同僚、晚辈、学生害怕的人。”因为他的严肃,后生晚辈平时都不敢去打扰他。李霖灿是少数例外之一,他常借故去陪他聊天,因为能和他谈一谈昆明龙头村和李庄张家祠堂的人越来越少了。能谈谈安阳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1977年,李济最后的生命之作《安阳》出版前后,老友费慰梅(费正清夫人,李济总开玩笑说费正清是“亲共分子”)去台北拜访他,也许是感觉李济已经到了“该给人们留下点什么”的年纪了,她专门请他作了两次口述。几个月后,费慰梅把记录发给李济修订和补充,请他谈谈“在你长长一生中自己认为最值得一提的见解,以及最快乐和最痛苦的经验”。   半年之后,李济才回了他“所能写的一封够长的信”,除了谈到两个具体的问题,他也坦陈了自己的心境:   几个月来我受到某种无意识的禁忌所抑制,没有写任何东西,甚至跟我的好友和亲属也没有通信。……我至今还不想去让医生检查身体,因为这种感觉只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至于我的感觉器官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衰退,早在我过完八十岁生日之后就已经出现了。这是否就是通常所说的岁月的重担?我不知道。   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正在飞速变化,这是你十分清楚的。是否这些身边的新事物触犯了我的情绪,我也说不好。但是,和我有着同样观点和感情的老朋友们一个个地逝去,无疑削弱了我对周围事物的亲密感……   1979年7月14日,李济对宋文薰说,他正计划写一本与最初的著作《中国民族的形成》同名的书。二十多岁时,他在自撰的简历中写:“他的志向是想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寻出他所属的人种在天演路上的阶级出来。要是有机(会),他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始源出来。”   他做了一辈子考古,并不只是为了研究“古物”,始终不曾忘情的是寻找“中国人的始源”。在这一意义上,他仍然是个人类学家。   第二天,他在给学生许倬云的信中慨叹:“世事日恶,不知终于会变成什么样子。你年轻,或许会往乐观方面想;我已老衰,眼前实在看不见出路。”   半个月后,8月1日,李济突发心脏病,离开了这个他越来越觉得疏远的世界。那天,正是台大考古人类学系成立30周年。 ************************************************************************************* http://player.yinyuetai.com/video/player/789523/v_0.swf
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整理】我是歌手的江湖
热度 6 duanjian 2015-3-27 07:22
网友“旁观者的飞刀”在“我是歌手吧”发表了长贴《从定位的角度切入,飞刀精剖我是歌手3》,个人觉得写得很好,做了收集和整理,重新编排了一下内容,做了一些删改,调整了顺序并增加了小标题,供坛友参考。 原文链接: http://tieba.baidu.com/p/3610807462 由于内容长,发在了百家杂谈里了,链接如下: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36167-1-1.html
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倒爷”重出江湖(转)
gordon 2015-2-25 22:59
“倒爷”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倒爷”一词广泛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内地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尤其是 在价格双轨制时代,一些人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被人们戏称为“倒爷”。“倒爷”一度盛行于全国各 地,尤以北京地区最为流行。 双轨制培育了倒爷。 未来将是倒爷重出江湖的时间。 中国的国家管理效率、企业管理效率和科技进步已经难以支撑现在的生产要素价格,这就造成一个严重的现象,国内外价格倒挂,未来各行各业都很难过,国际竞争 力下降。国家可以对出口给予财政补贴,但是对于广大生活必需品没法给予补贴,即便补贴,也是通过货币贬值的手段,没意义,这只会造成既得利益阶层得益。 以种植业为例(其它的行业也一样):当土地价格上涨的时候,所有的其它生产要素价格都会上涨,包括资金价格、劳动力价格、农药化肥价格,而且房地产的大牛 市也将汇率价格推升到高位,这也是生产要素价格。这就造成种植业的成本不断高涨。 可是,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大幅跳水,意味着新兴经 济体国家消费见顶回落,需求是受到压制的,此其一,其二,别的国家和我们国家的经济周期是不同的,别人没有如此高的生产要素价格,那么,他们种植业的成本 就比我们低得多,就会向中国出口,我们国家是一种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无非就是进口税的关卡,当国内外种植业的成本差异超过进口税的时候,进口产品就 会涌入。即便不断提升进口关税,还会有走私。 年中的时候,有报道,进口粮食运到中国的港口,比中国的粮食还有优势,美国的猪肉也一样,就来自以上的原理。 未来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种现象至少持续5—10年, 生活必需品价格不断上涨,可是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生产者并不赚钱甚至亏损(自耕农除外) ,现在已 经出现大量的土地弃耕的现象,未来会愈演愈烈,这有两个原因:第一,财政进入收缩的轨道之后,财政补贴下降,种植业亏损幅度加大;第二,国际上主要国家生 产要素价格基本在低位,而中国还在通过释放货币的手段吹泡沫,泡沫吹得动与否已经难说,但一定继续推升生产要素价格,中国产品成本继续上升,加上不断加税 (燃油税)等,都将继续扩大种植成本的差距。这将持续推升种植业的成本,扩大国内外种植业成本的差距。 未来,中国政府不断释放货币维护泡沫,会不断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即便房地产泡沫破裂以后,依旧会如此,因为没有货币的对内不断贬值(这本质是货币泡沫),财政无法生存,隐身的含义很清楚。 直到人民币进入博物馆。 现在是从全民皆房到全民皆商的过渡期,未来将再次进入“倒爷”的时代。
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歪歌一首
热度 6 一叶飞刀 2014-12-11 20:26
网上股神万般神奇 说个成人童话三日赚两亿 你脚下融资融券 我手中杠杆基金 今天还一字涨停 转天就一字跌停 你为了身价千万 我为了生活小钱 浮盈浮亏终究都会成空 人生在世图个刺激任性 突然爆仓不必太在乎 许多条就在你前头 江湖又是风起云涌 是爱是恨都有万般滋味 你练得短线绝技 我守得长线寂寞 日内回转我开心 深度套牢你别怕 赚多赚少有定数 要留下千古风流 浮盈浮亏终究都会成空 人生在世图个刺激任性 突然爆仓不必太在乎 许多条就在你前头 浮盈浮亏终究都会成空 人生在世图个刺激任性 突然爆仓不必太在乎 许多条就在你前头
541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江湖
热度 27 巴巴爸爸 2014-10-3 02:45
A
104 次阅读|9 个评论
12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7-1 07:34 , Processed in 0.03448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