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5-20 07:26 编辑
/ c2 n) H. P. ?6 A$ H, \) e' ]0 V" D. b! t8 z3 R
帮助弱者,这是很多人乐意做的;但无条件帮助弱者,这又是很多人不愿做的。这个度到底怎么掌握?1 d7 O P0 z: J$ w" u3 T! p
3 _+ h% m8 X6 k8 g. X1 t/ K. j在过去,老弱之人自带干粮到山洞里等死,病弱婴儿放到悬崖边自生自灭,这在现在看来是野蛮的。另一方面,对明显无可救药的病人用各种医学手段延长生命,哪怕代价巨大;对长期不自食其力的人也给以高福利,甚至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接近贡献社会的人;这些又常被看作不必要的浪费。
- C+ D1 l& Y+ F$ v x `
6 w0 h, A5 n, s, L* W5 |在极端之间有太多的灰色空间,所以简化一点:达尔文主义还是温情主义?如果一定要选择灰色空间,哪里才是度? |
正方观点 (10)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就是这么过来的。温情使人类退化,自取灭亡。一味救助无可救药的弱者是对整个社会的残忍。至少应该把基点放在达尔文主义。
|
|
|
|
反方观点 (9)
人类文明进步史就是温情史。只有对所有弱者施以帮助,才能凸显文明和进步。见死不救是文明的反动。至少应该把基点放在温情主义。
|
辩手:3 ( 加入 )
|
|
辩手:1 ( 加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