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03|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初大陆是使用简体汉字好,还是繁体汉字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24 14:0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2:4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光头佬 于 2011-7-22 16:06 编辑 ( p+ R; R2 }# x% G+ g( I6 Q& T& {
    7 X" ^: s( M' [; @9 b( P
    1956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随后大陆开始推行简化汉字,自此大陆与港澳台侨就开始使用两套汉字。显然,现在多数大陆同胞只停留在能看懂繁体汉字,要书写繁体字就有点勉强了。更多初中、小学生恐怕读起来也费劲。那么当初大陆是否应该推行简体字呢?(注意,辩论的重点是说当年我们有没有必要废繁体字另立一套简体字,而不是说现在用简体字好还是繁体字好的问题。)7 U) @) b; b' M" k

    ' U& ?8 q9 q$ l& j/ Q2 m3 T坛子里我看北宸MM是坚持用繁体字的,感觉很搭她的空间和气质。不过话说回来,我虽然觉得繁体字很好看,但真要改回去,我也不赞成,毕竟这几十岁的人再去学写字,那实在也挺不容易的。
    ; Y5 L" c- p1 @9 }& P( d
    ) H1 ^& `/ ]* X! u' P4 C6 a; R& x
    " c- k3 p1 v8 m2 l5 M9 ]& J
    0 H/ R' f8 F2 H# S( m& N8 h
    ) K+ f2 V: B+ j& {

    结束时间: 2011-7-28 22:23

    正方观点 (26)

    简体字好
    简体字代表一种创新和进步
    简洁、省事,适应现代生活

    反方观点 (3)

    繁体字好
    繁体字代表一种中国文化
    传统需要继承
    繁体字有种天生的优美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10-23 19:40
  • 签到天数: 1667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1-7-22 11:08:43 | 只看该作者
    河里有个人说在IT时代用繁体好,难得地被一致批评。有个帖子彻底刨了他论点的基础,写得甚是好。

    点评

    呵呵,在时政版吵得天翻地覆的体制派和文革派,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一致,那是唯一一次。感动,难得的团结。  发表于 2011-7-23 08: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板凳
    发表于 2011-7-22 11:49:14 | 只看该作者
    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里本来就一直存在着变化,而非一成不变的.+ J/ L7 N& y3 w
    民国的时候就有很多"异体字",实际上它们中的很多就是一种对字体的简化,以便于书写或教人识别.! ^6 p) ^5 a" B1 m+ g9 C6 L
    发布简化方案,在相当程度上不过是把很多民间私下流传,并经广泛认可的字以官方的形式正式发布,并给以推广实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2 12:44
  • 签到天数: 146 天

    [LV.7]分神

    地板
    发表于 2011-7-23 00:24:4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非要推繁体字,那个人强烈建议一步到位推小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1-7-23 06:0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光头佬 的帖子
    / x# I1 @; D8 a' @; M. t
    9 p8 v# X7 |! z* v, R. F- y. Z当初是因为繁体字不利于扫盲,提高教育普及率;而且也是自民国以来文字学家工作的总结。

    点评

    福兄好。TG在建国初期有过严重过失(比如毁掉北京旧城),但汉字简化真的是利大于弊  发表于 2011-7-24 09: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1-7-23 11:1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1-7-23 11:21 编辑 ( Y1 i$ K9 j/ m; y0 t( O+ O3 j
    9 @& H, O5 x5 p( Z
    回复 光头佬 的帖子/ D2 j& |) |# T' x
    & V0 e% D1 k. [9 j8 x, |- v5 u: r4 X
    加入正方。不过这个题目出的对反方极其不利。, ^4 b, S: h! s9 [( q/ q/ U6 K

    6 y3 i: b- J' j; n9 a说说我的理由。, k; q: X& t0 L/ j, r
    1 中国文字的发展史,压倒性的趋势就是简化。象形文字,越简化才越易于固定化、规范化和统一。所以TG搞汉字简化,决非神马倒行逆施。2 |0 b; d7 a9 j( Z
    更何况TG在汉字简化中,所选部分简化字,实际上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更为正宗、民粹,而在历史上曾经取代它们的那些所谓繁体字,是古代文人阶层出于自私的角度刻意繁化的。详情请见西西河毛锥子兄弟的长贴。2 g  u" Z3 q" {
    # g" a. \1 ]6 E0 x" ?# X5 E9 x
    2 TG建国后,强力推行全民普及教育和工业化,这些做法的背后,都是一种明确强烈的要向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社会文明迈进的意识。汉字简化既能极大促进全民普及教育(vs 少数精英教育),在交流效率上也更符合追求高效的现代社会,因此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举措。
    / F$ H3 R- p. e7 d. y) I# ]
    8 ]. U1 j& e1 M, a3 汉字简化的负面效应也有,主要是文化艺术方面的 (比如辞源的模糊,以及书法美学角度的损失)。不过对于民族和文明的发展而言,汉字简化绝对是利大于弊;更何况其负面效应是可以有效降低的,因为TG从未禁止使用繁体字 -- 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终其一生,都习惯使用繁体字并且没有做作地抛弃掉这个习惯。在实现了全民普及教育的今天,部分有闲人士完全可以出于对艺术和兴爱的追求使用繁体字。因此我实在感受不到什么汉字简化带来的文化艺术方面的损失。moving forward,简化字作为现代社会的交流工具,繁体字作为文化艺术的载体,两个系统并行,我觉得比只有一个系统更好。
    * b: \; U, ?& D5 @

    点评

    还是老酒说的清楚。  发表于 2011-7-24 09: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2 12:44
  • 签到天数: 146 天

    [LV.7]分神

    7#
    发表于 2011-7-23 11:1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 B7 U" |+ J+ `+ K0 s& J
    + _4 b. m$ I0 ~# x& f8 w1 b* m我这是响应繁体控们的复古需求啊。小篆还好,没直接回甲骨文象形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2 12:44
  • 签到天数: 146 天

    [LV.7]分神

    8#
    发表于 2011-7-25 11: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6 i1 x9 E8 H8 Q% D9 ]+ m5 D9 \: r& ?0 S
    呵呵,要复古就一复到底。咱们也可以同时建议欧洲恢复拉丁文什么的,省得大家都显得那么粗俗没文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24 12:49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9#
    发表于 2011-7-26 16:2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光头佬 的帖子
    3 t4 P1 h3 J3 u1 E( K0 _
    , g/ i3 s, [8 d! C订锅盖说一句,没有人觉得一堆繁体字放在一起很难看吗,一点没有中国画里看中的“留白”的美感......

    点评

    其实我也觉得简体字简洁大方更好看。  发表于 2011-7-27 07: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2-2 14:2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10#
    发表于 2011-7-27 18:51:43 | 只看该作者
    简体使用已成定局,繁体字倒是不要忘了,至少要认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11 05:01 , Processed in 0.03685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