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南京人陷在地狱里时,东京人在欢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3 19:2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9RVRyuDltpgeOtZcPcScJA


南京人陷在地狱里时,东京人在欢呼[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rgba(0, 0, 0, 0.3)]iC70 [url=]谈资有营养[/url] [color=rgba(0, 0, 0, 0.3)]今天
1

东京早就在觊觎着南京陷落的那一天了。1937年12月6日晚,东京朝日新闻总社传出日军离南京只有3.9公里的消息后,东京银座街头一片欢呼。商店的橱窗上贴出号外捷报,用高音喇叭播放“胜利了,胜利了”的祝捷唱片,聚集在商店门口的市民开始大合唱。

第二天一早,整个银座都早早地开始了庆祝。“庆祝南京沦陷”的标语,还没等到最后的消息传来就已经挂上了;百货商店也将“年底大降价”改成了“祝捷大减价”。楼顶和商店门头,铺天盖地都是日军军旗。


小学生和妇女开始往皇城、靖国神社和明治神宫前进,旗帜店和灯笼店忙得不可开交,因为预计要在这天晚上之前,把40万面小旗和一万五千盏灯笼发到东京市内各区。

庆祝的不止东京一地。在鲁迅曾经求学的仙台,市民对日军家属表达慰问和感激;在唐朝建筑遍地的京都,“庆祝南京陷落”的大标语随处可见;在天寒地冻的青森,市民踏着一尺多深的积雪游行。

12月11日,东京市内各小学和女子学校的八十万学生从下午开始游行。与此同时,日军发动了对南京城的总攻。


2

12月13日晚,南京完全陷落。东京时间晚十时许,上海派遣军发回紧急通报“完全攻陷南京”。十一时许,正式电报发到了日本军部,“刚刚,即13日傍晚完全占领南京。”军部一边报告杉山陆相和内阁,一边打开转播机,少佐岩崎站在了话筒前:“陆军部报道部发布……13日傍晚完全占领敌都南京。”

报道很简短,但报道者和听报道者都“感慨无比”“热泪盈眶”。第二天早上7点,岩崎的声音在全日本各地播放回荡。

东京的消息是由朝日新闻社的电光快讯蔓延开去的。在电车站、十字路口,市民被文字吸引而驻足观看,当字样浮现“我方进攻南京的军队……于13日傍晚……全面占领南京”时,所有人一起欢呼万岁。深夜的银座街头,欢声笑语不断,人人喜气洋洋笑容满面。

14日一大早,东京府、市就在大门口插上了巨大的一面太阳旗,并在红白衬底上挂了上万只灯笼,代表东京600万人的感激和喜悦。市长小桥和议长立誓,“即使打了胜仗也不骄傲”、“要紧握钢枪保卫战果”。

这一天,东京阳光明媚,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一千五百名女学生组成了国旗队列,太阳旗充斥了整条行进的街道。五万六千名市民组成的列队,由军乐团为先锋,一边高呼庆祝口号,一边向宫城前进。而东京小学五年级以下的50万名小学生,也在各自的学区内组成国旗队伍,与全市融为一色。除此之外,小学生更重要的活动是组织起来参拜靖国神社。


黄昏降临东京时,全市35个区的大道上,开始了40万人的灯笼大游行。全东京所有街道、商店和大厦,都无一例外地打开了所有的灯。在流光溢彩的灯饰下,上百条闪烁的灯笼游行队伍向皇城进发。队伍里有背着孩子的母亲、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挤作一团的孩子、有身着西方服饰一看到军人就上前握手的姑娘们。

四十万东京人用竹竿挑着代表各队列的灯笼,以大方灯和喇叭大鼓开道,蜿蜒而行。如此的人流和场景,在东京的历史上难得一见。晚上七点之后,以保险公司、交易所为单位的游行队伍逐渐加入,陆军军部门前的人流如同涌泉。陆军部在正门上挂起了“感谢支援”的大条幅,一时更是欢声雷动,喊声、歌声和口号声响彻云霄。

朝日新闻骄傲地报道,“各队伍在到达宫城前的高呼万岁的声音,甚至在遥远的南京都能听到。”

可在南京当然是听不到的,南京正在上演地狱般的一幕:俘虏被集体枪杀、平民被虐杀、妇女被强暴、儿童被挑在刺刀上。 每个东京人手中旗帜上的那一点红,都是南京人流出的那一滴血。


3

东京的庆祝结束八年后,美国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日本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遭遇核打击的国家。广岛在四个月内死亡超过十万人,长崎则是七万多人毙命。

虽然被迫投降,但日本始终对此耿耿于怀。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之后,日本右翼以平民无辜为由,要求美国道歉。

1995年,当时执行原子弹轰炸任务的B29轰炸机领航员查尔斯·斯韦尼,在美国国会做了《原子弹下无冤魂》的演讲,他说:

“日本屠杀无辜的男女和孩子,未有丝毫怜悯和犹豫。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数十万手无寸铁的平民被屠杀。这些都是事实。”

“如果日本人真切地了解过去,认清他们国家在战争中的责任,他们将会看到日本战犯才应负起战争的罪责。日本人民应该给远东人民一个答复,是谁把灾难强加给远东各国,最后强加给日本自己。”


十年后纪念广岛核爆六十周年时,飞行员保罗·蒂贝茨则表示他从来都没有觉得问心有愧,“我每一晚都睡得十分香。”

“很多日本人主观地认为我会为轰炸广岛内疚,生活在良心的谴责中。然而我为什么要内疚?我亲眼看过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纪录片里日本兵用刺刀把胎儿从中国孕妇肚子里挑出来的暴行,并不比我向他们扔原子弹仁慈多少。日本人只强调他们挨了原子弹轰炸,却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挨炸。”

雪崩时,哪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南京被屠城时欢呼万岁的日本人,也一样。






iC70
喜欢作者
1 人喜欢




[color=rgba(0, 0, 0, 0.3)]阅读 1103
31




广告

[backcolor=rgba(0, 0, 0, 0.51)]活动推广



精选留言
[url=]写留言[/url]

  • 9

    潇湘子
    太对了,战争是全体日本人发动的。普通日本民众也热情支持参与的对外侵略战争。所以说原子弹下无冤魂!

    2

    作者
    可惜当权者没有事


  • 5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3

    作者
    以德报德


  • 2

    HenchDu豆~爸
    其他不论,我和那场81年前那场浩劫还是有些关系的。外婆哥哥一家就是在那场大屠杀中几乎被灭了门,仅留下了在苏州木渎老宅陪爷爷的小儿子,他们只是当时在南京中华门内经营一家杂货铺的小业主,不过就是舍不得那份辛苦半载得来的家业。姐姐和我先后去过那个国家读书、工作,抚养我们的外婆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经常都会唠叨,你们姆妈就是在日本人飞机丢炸弹辰光生下来的……我懂,如果炸准了也就没我了。

    3

    作者
    日本最可恨的是连续两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3


    相比之下,德国对于战争的反思和认错的态度好太多了

    1

    作者
    确实



  • 尹文伟
    中日之战实际上是日本民族想灭亡中华民族的民族战争,绝不是有些人yy的,是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时侵华,在日本有非常深厚的民意基础。由于地域狭小,自然灾害太多,危机意识已经深入到日本人的基因里去了,日本人做梦都想上大陆,所以与中国和朝鲜半岛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合适的条件下,日本右倾,再向朝鲜半岛和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他们会非常容易动员起来。警惕日本,长期而言,中日不可能友好。


    作者
    拭目以待提高警惕



  • 逃之夭夭
    美国人还是留了一手


    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20 收起 理由
莱茵河 + 4
nettman + 4
蒸八宝 + 2
齐若散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3 19:24:55 | 只看该作者
转朋友之前的信息:“搬到湾区一直想去张纯如的墓地参拜,今天借着首个公祭日终于成行。原本猜想今天一定有鲜花铺满墓碑,找到墓碑吃惊地发现空空荡荡,唯有几片枯叶。感叹这个特别的日子竟然没有人记得她,这个有气节有胆识有才气的弱女子,是她第一个把南京大屠杀清晰地呈现给欧美大众,让世界不再质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矗立着她的塑像。询问了几个朋友,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她埋葬于此,这里就散播一下:张纯如葬于Gate Of Heaven Catholic Cemetery,  Los Altos, Santa Clara County, California。大家如果周末带孩子去爬山,顺路就可以去拜祭一下”

点评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没法给分,只好给星星了。可是上面几个星星的选项都不怎么合适,不知道说什么好。  发表于 2018-12-13 19:54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莱茵河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2-13 21:18:19 | 只看该作者
不敢看这篇文章,看了估计要很久才能走出来。

点评

哎,这样子怎么当医生啊  发表于 2018-12-13 23:53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indy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12-13 21:46:19 | 只看该作者
“我每一晚都睡得十分香。”说得好。
二战时候,日本全境没有一个无辜的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indy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12-14 04:10:31 | 只看该作者


不知有编号吗?不然也够找一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2-14 07:05:36 | 只看该作者
原子弹下无冤魂,可惜不是氢弹,更可惜不是中国人投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3 15:12 , Processed in 0.03737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