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八一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04:1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纪念一下

https://mp.weixin.qq.com/s/1b7W2790zv943A6FSNI6AA


那年八一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rgba(0, 0, 0, 0.3)]西雅图雷尼尔 [url=]西雅图雷尼尔[/url] [color=rgba(0, 0, 0, 0.3)]Yesterday
淞沪会战
1936年日本国内226兵变失败,日本国内相互制约的势力消失,日本军部势力进一步加强,对华全面侵略全面铺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沿着蒙灭南宋,清灭明的路线,由北向南长驱直下。
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国民党决策层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整个东亚的经济中心上海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由于日军习惯性少报伤亡,英美的估计中日交换比在1:5左右。
美联社镜头下的淞沪会战
拍摄日期:June 01, 1937
描述:日本出云号战列舰到达上海,大量日本侨民在码头欢迎

拍摄日期:July 14, 1937
描述:日本单人坦克在上海的大街上
拍摄日期 8月12日,1937年
描述:日本33艘战舰云集上海,中国军队开进非军事区,中日战争一触即发。上海繁忙的百老汇门可罗雀
拍摄日期:8月14日,1937年
描述:上海的南京路一片废墟,汽车残骸堵路
拍摄日期:8月20日,1937年
描述:日本舰炮轰击上海造成巨大破坏
拍摄日期:8月21日1937年
描述:上海在燃烧
拍摄日期:8月28日,1937年
描述: 日本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一个浑身血淋淋的孩子坐在地上哭。
注:这是一幅入选 路透社世纪精选的新闻图片

拍摄日期:9月16日,1937年
描述:中国军队的机枪阵地。由于隐蔽的植被,这个阵地就像一个巨大的鸟巢
拍摄日期:9月23日,1937年
描述:死于轰炸,来不及掩埋,没有标记的坟墓
拍摄日期:9月27日,1937年
描述:随着日军继续轰炸人口稠密的市区,难民开始成群结队逃离上海。苏州河上逃难的乌篷船队
拍摄日期: 9月28日
描述:和往常一样,中国最穷苦的人民是日军惨无人道野蛮轰炸的最大受害者。一个战争难民家庭逃离上海,父亲肩上挑着两婴儿,母亲手里拿着家里所有的家当。
拍摄日期:9月27日,1937年
描述:一位老妇在日军轰炸中受伤,在黄包车中前往寻求急救。她的脸因为疼痛而变形。坐在后面的小孩子一脸的茫然,也许,在思考死亡和疼痛意味着什么。

拍摄日期:10月10日,1937年
描述:1435名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上海,守卫租界。
拍摄日期:10月27日,1937年
描述:日军攻入闸北,路过闸北区铁路管理局
拍摄日期:11月1日,1937年
描述:日本突然登陆杭州湾,包抄国军。
拍摄日期:11月13日
描述:上海法租界
拍摄日期:12月3日
描述:日军上海胜利游行
拍摄日期:12月7日
描述:日军前往南京

其他来源的一些关于淞沪会战的照片:
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
日军分队在上海街头(戴防毒面罩)

日军海军陆战队阵地

被日本军部审核掉的照片: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日军杀中国战俘
一寸山河一寸血
淞沪会战是非常惨烈的大战。从美联社摄影记者,一个外人,从他自己照片的短短的描述上就能看得出来。

虽然国民党将领们指挥确实存在问题,但是不可否认中日之间巨大实力悬殊。海上日本有航母,战列舰,天上有轰炸机,战斗机。中国的军队,拉上去一个师,不到一天基本行就打光了。正面战场就是实力的比拼,在淞沪会战中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一片一片的死,人死了就堆在沟里。
在掩体中的国军士兵
今天很多流行的抗日神剧,谍战神剧,其实都是对那个时代的亵渎,淞沪会战打得真的很惨:光将军就阵亡的十六名。
阵亡将军
  • 朱耀华中将。字强生,湖南长沙人。1937年10月24日,大场镇失守,举枪自尽殉国。
  • 吴克仁中将。字静山,黑龙江宁安人,满族。1937年11月9日。吴将军在掩护上海守军撤退时,在白鹤港遭到日军便衣队袭击,壮烈牺牲。
  • 路景荣少将。江苏武进人,1937年9月10号在上海月浦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35岁。
  • 李友梅少将,广东五华人,1937年9月18日,在淞沪会战顾家宅之役中牺牲,时年29岁。
  • 杨杰少将。河北容城人。1937年10月11日,在淞沪会战西塘桥之役中牺牲,时年41岁。
  • 庞汉祯少将。广西靖西县人,壮族。1937年10月23日下午3时,在陈家行指挥战斗中,被日军火炮击中牺牲,时年 38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 秦霖少将。广西桂林人。1937年10月23日,秦霖将军在日机轰炸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 黄梅兴少将。广东梅县客家人,18 月14日下午3时许,黄梅兴将军亲临前线指挥,在爱国女校附近被日军迫击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0岁。
  • 宫惠民少将。广东曲江人。1937年10月28日在嘉定清水显牺牲,时年31岁。
  • 刘启文少将。河南南阳人。1937年11月8日在石湖荡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 蔡炳炎少将。安徽合肥人。8月27日晨,蔡炳炎将军亲率402团两个营攻击罗店日军,不幸中弹阵亡,时年35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 吴桐岗少将。辽宁人。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 邓玉琢少将。辽宁人。1937年11月9日在上海松江与敌激战中牺牲。
  • 朱之荣少将。辽宁人。1937年11月10日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 李伯蛟少将。湖南邵阳人。1937年11月在上海金山卫阻击日军登陆部队,激战中牺牲。
  • 吴继光少将。江苏盱眙人。1937年11月11日在白鹤港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34岁,后追授陆军中将。


结语
淞沪一战虽然损失惨重,但民族意识觉醒,这是八国联军时万万看不到的。各军阀暂时放弃心里的小九九和往日恩怨,团结抗战。尽管在武汉会战后又出现了新的恩怨之后又开始互坑,搞摩擦。

纵使抛开战术战略不谈 淞沪会战也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也是如此令人动容,由于战场实在太近,上海市民在河对面的租界看着国军守四行仓库 国旗被日军打掉了, 市民游过河挂上一面新的国旗。
送国旗的杨惠敏
以前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纪念日,还是要拉拉防空警报的,不知道今年还拉不拉。
但不管拉不拉防空警报,还是要记住那些为上海战斗过的人,不要让历史尘封了这段记忆!

上海,今天是201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81周年!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坚持篇篇原创。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color=rgba(0, 0, 0, 0.3)]文章已于2018-08-13修改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40 收起 理由
兰芷 + 4
无言 + 4
landlord + 4
shijz + 8
方恨少 + 6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8-8-14 04:56:06 | 只看该作者
打倒小日本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收起 理由
方恨少 + 6
indy + 4

查看全部评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04:59:55 | 只看该作者

很奇怪国内都14了居然没啥动静
地板
发表于 2018-8-14 05:4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鹿 于 2018-8-13 16:50 编辑

打倒小日本!

曾经记录里面提到蔡廷锴将军, 但是大家因为他打过共军, 所以对我记录很多不好的回复, 我只好删掉. 但是我始终认为国共之争那是内战, 无所谓对错, 抗日的军人就是英雄!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赞  发表于 2018-8-14 05:58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4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6
landlord + 4
indy + 4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8-8-14 06:26:42 | 只看该作者
indy 发表于 2018-8-13 15:59
很奇怪国内都14了居然没啥动静

土共的戏份趋近于零,正羞愧这呢。

点评

涨姿势: 5.0
快去抢答得十分  发表于 2018-8-14 06:50
涨姿势: 5
这个没什么好羞愧的吧  发表于 2018-8-14 06:49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indy + 4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18-8-14 22:57:57 | 只看该作者
打倒小日本! 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我不想去日本旅行,不想买日本货。我还要给女儿一直提醒不忘历史。

点评

油菜: 5.0
油菜: 5
赞!  发表于 2018-8-14 23:02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indy + 4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 04:21 , Processed in 0.04319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