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4-23 08:16:33
|
只看该作者
 
 
 
 
/ b9 x5 e. d1 Y* B: {/ m* F    缘起( J  T1 R+ H2 l 
 
% ~+ m- ?  w. f, ~5 z" o6 {! @说起“一切尽在掌握”,还颇像那么回事。根据日媒“披露”:其实早在中国核潜艇自青岛母港内消失之时,就已经被美国方面察觉,并通报给了日本。日本随即进行了反潜搜索,但并未发现核潜艇踪迹。4 ]% E; r: l3 E8 ]( o" r 
" H' Y' D3 o- K7 `' ^ 
这个说辞,理论上是站得住却的。核潜艇作为国之重器,自然是潜在对手的重点监控对象。近年来,中国海军远洋训练日益常态化,核潜艇部队亦不例外。美国根据卫星监控或其他手段,发现核潜艇出航,判断其极有可能前出第一岛链执行训练或战备任务,是完全有可能的。根据公开报道,美日虽然自冷战时期就在日本本土和琉球群岛间各进出太平洋通道处布下了严密的反潜体系,并且年复一年加以升级、完善,但受海底复杂地形和水声环境制约,但搜潜历来是件极困难的事。况且现在都是体系作战,核潜艇在体系的支持下,突入太平洋深处而不让对手察觉,也并不令人意外。9 R  h3 b  U0 D# P' H 
% v1 u1 g) l5 @ 
总结近年来我海军远洋训练规律,突破第一岛链已是家常便饭,但却鲜有在同一突破口原路返回的。因此,这回中国核潜艇是在其他水道突入太平洋,再经宫古水道返航的可能性极大。不过,此次事件开始时的初始态势,却有点匪夷所思。 
2 }/ a0 A3 k4 N1 ?1 j 
# g0 M+ H0 h, i# K9 z& b! z日媒声称,1白10日,发现有艘潜艇在宫古岛毗连区附近由东北方向进入,向西北方向水面航行。在日方P-3C反潜机赶到后,该潜艇才潜入水下。 
: h% g& ]9 J: D  f5 P, \  |0 b$ N, |/ r9 r4 H, K 
需要指出的是,毗连区并非领海。根据《海洋法》第2章第33款,沿海国家在毗连区仅有海关、税收、移民、卫生以及追索领海之内犯罪等有限稽查权,对享有国家主权的外国军舰无权过问。因此,中国核潜艇完全没有必要水面航行以示“无害通过”。那么,具有几乎无限续航力的核潜艇为何偏要这么做?几百公里宽的宫古海峡哪里不好走,却偏偏要走宫古岛的24海里毗连区,唯恐日方察觉不到呢? 
6 W& J6 ^7 P" J, p) A 
. s- N/ @- {& y% H1 U可能的解释无非有三:1、中国核潜艇当时发生了某种故障,不得不浮上水面。2、故意暴露自身行踪,以掩护战略核潜艇安全突破封锁线。3、在完成任务返航途中,接到命令,先暴露自己,引来美日反潜力量后,与对手进行一场近乎实战的测试。 
: @7 c9 G( E% B2 Q0 }4 [, k! v4 O% d" t' I 
从日媒的表述判断,1月10日中国潜艇潜入水下后,一直无视日舰的“警告”我行我素,直至1月12日下午才在东海的公海海域上浮挂旗。也就是说,该核潜艇在水下与日方周旋了两天之久,因此不太可能此前发生了必须要上浮的故障。所以第一种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Z* W0 b; Q& ?. l6 F 
! h# d0 E' u  n 
保护已方战略核潜艇,是攻击性核潜艇的主要任务之一。从各种公开信息判断,“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的最大射程,很有可能还未达到待在南海堡垒海域,就能威慑潜在对手战略腹地的程度。因此在射程更远的潜射导弹服役前,09Ⅳ型战略核潜艇仍有前出太平洋深入巡弋值班的必要。09Ⅲ型攻击核潜艇充当其“带刀待卫”也是顺理成章的。所以,第二种可能性理论上是存在的。只是目前没有任何消息可以映证、支持。若果真如此的话,那这次我方无疑取得了空前胜利,因为日方从头到尾都没提到第二艘中国核潜艇的存在。" `9 e) `+ F4 g, {& y; C# B 
 
4 q) j1 g2 }4 ~3 j" T% E9 q不过,笔者倾向于第三种可能性最大。因为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近来美国在经贸、政治和朝鲜问题上,不断向中方施压。尤其让人不可容忍的是,美国国会近期居然通过了所谓与台湾的《旅游法》,这无疑触碰到了中国的底限,中方必然要采取反制措施。那么反击从哪里入手呢?笔者以为,宫古岛至钓鱼岛一线,就是最佳的切入点。因为台海局势一旦有变,这里就是阻击美日援军的主战场。台海战事能否如愿“快刀斩乱麻”,能否迅速摧毁台军的心理防线,瓦解台独分子的抵抗意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打援战场上胜负的天平究竟倒向哪方。承平日久的中国军队近年来不断强化实战化训练,但训练效果如何,是否真正贴近战场?都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在战端未起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近乎实战的对抗,既可熟悉预设战场环境、摸清对手的底细,又可检验自己的装备和训练效果,还不必担心擦枪走火,何乐而不为呢?从政治层面上来说,此次事件明面上是敲打日本,实则暗指美国,表明了自己在台湾这个事关中华民族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虽说日本在政治上是美国的附庸,在军事上亦极度依赖美日联盟,日本设在宫古岛——钓鱼岛一线的防御体系亦离不开美军的体系支持,但在此次事件中,中方却成功避免了与处在二线的美军直接对抗,从而确保了事件自始自终处于可控范围内,并留有回旋余地。所以,笔者认为此次事件是中方经深思熟虑后出的一招妙棋。 
$ u" t$ t  _- t0 k) }! n0 v- b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