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5 [* k6 n* {% Z8 Y5 x* K
许思园,差别有点大 5 C. u! f3 h; F _9 E' Z Btw,民国范儿的文人里面,这两个型号的不少。遗老首推辜鸿铭、散仙当属章太炎,但是此二人都是学界泰斗和思想界的领袖。围城里的人物董斜川和褚慎明也只是遗老散仙的影子。但是我还是要说,鲁迅先生所说话到如今还是深以为然,中国的脊梁从来就是拼命硬干和埋头苦干的人。其他的人就算是走对了改朝换代的路数,搭上了时代的列车;进而成为操权柄执牛耳之人。骨子里也还是脱不了遗老和散仙的路数。所谓的《往事并不如烟》《伶人往事》之类的东西也就是这样的玩意儿罢了。对付这种路数,白乐天的诗句最好,更何况这首是送给写得出“前度刘郎今又来”来的朋友的。4 P& @% |# g& F5 |
4 }1 A/ w: h. z. a! T: j0 I [雪夜小饮赠梦得(唐·白居易)- D9 d, }/ e7 s$ [! ~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 W2 u L' ?6 {6 c' e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X. l3 y4 r. _4 h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 O c% x% E7 P# Q* s3 U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