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3-8-20 18:20 编辑 $ ~$ f6 `/ ]) ~6 m4 s4 P2 T
0 T$ }# \, V4 v. Y8 u! P和震耳欲聋的常规战场的轰鸣相比,电子战场可谓是寂静的,顶多被电台的嘀嘀嗒嗒所打破。但在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的21世纪战场上,电子战场正在咆哮起来,其中EA-18G“咆哮者”扮演一个特别的角色。EA-18G“咆哮者”是从双座的F-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发展而来的电子战飞机,用于取代EA-6B“徘徊者”(Prowler)。不过“咆哮者”不仅仅是多产的F-18系列又一个变型,这或许代表了战术飞机发展的一个方向。' H% W' H5 Z% d4 r ^0 ^0 ]* @ _
5 U, w" H2 F8 s5 e) }![]()
# v& V1 a6 U, h6 \1 l5 w& REA-6B曾经是舰载电子战飞机的主力,但廉颇老矣
6 H2 H( S! }& ^& e! ]& G4 ^% B% L, |% A) H" V2 H2 o m
![]()
3 L& C- K: ^ l, C/ F外观上和F-18F难以分别的EA-18G或许代表了电子战飞机的新方向
, U9 O( _2 S$ }/ Q( }0 G1 F- }1 ]5 H8 J- Q# m! ~/ A- U) P
电子战飞机并不是海军特有的,但海军对电子战具有特殊的敏感。无线电报刚发明不久,就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发挥了特殊作用,挽救了不少落水者的生命。另一方面,无线电信号容易被测向定位,无线电静默成为舰队秘密行动的基本做法。不仅如此,电子侦察、电子对抗、电子反对抗成为海军作战的基本组成部分。比如说,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在1967年10月21日被埃及海军的4枚“冥河”式反舰导弹击中后沉没。六年后的1973年10月7日,埃及和叙利亚在犹太人最神圣的赎罪日发动突然进攻,以色列陆军在苏伊士运河前线和戈兰高地打得焦头烂额,但在地中海上的拉塔基亚海战中,5艘以色列海军的“萨尔”级导弹艇就用电子对抗的战术成功地躲开了所有叙利亚“冥河”式导弹的攻击,反而在追击中击沉全部5艘叙利亚舰艇,谱写了海军电子战的新的一章。1 b T) u7 T9 k, O" f
9 X3 m$ @" \5 j8 y- S3 e& q
在二战中,航母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主力,海军飞机取代舰炮成为海军的拳头。还在海军航空喷气化的曙光时代,美国海军就在50年代将部分道格拉斯F3D“空中骑士”改装为电子战飞机,用于电子侦察和电子对抗。和典型战斗机的小巧、敏捷不同,双座的F3D很是笨重,但原本作为夜战战斗机使用的F3D装备有雷达,还有专事操作电子系统的后座飞行员,使得F3D改装的EF-10很适合用于电子战。在60年代格鲁曼A-6“入侵者”开始服役之后,电子战的任务转到由A-6改装的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EA-6B机身更加宽大,垂尾顶端的天线用于电子侦听,4人机组的人手更加充裕,可以执行从电子侦察到电子对抗的全频谱任务。从1971年开始服役以来,EA-6B一直是美国海军舰载航空的电子战主力。1998年美国空军EF-111A退役后,美国海军的EA-6B还担任美国空军的电子战支援任务。但是廉颇老矣,1991年停产的EA-6B最年轻的飞机如今也有20多年的机龄了。170架总产量中,只有65架还在使用。为了替代EA-6B,美国海军选定F-18F作为改装的基础,由此研发了F-18G,以后改称EA-18G。EA-18G具有EA-6B的全部电子战能力,但机组缩小为双人机组,系统的高度自动化弥补了人手的不足。FA-18G预计订购总数115架,到2012年5月已经交付了85架。另外,澳大利亚空军把24架F-18F中的12架改装为EA-18G标准。& E9 d/ w2 R% ?) `
6 i7 k! X" A( R0 Y, x0 U+ j美国空军的14架用于战略级电子战的EC-130H“罗盘呼叫”一样,美国海军的EA-18G也可以用于战略级电子战,号称一架EA-18G可以使大半个美国东海岸的无加固民用电子设备瘫痪。但EA-18G还可以用于机群电子护航和战术电子攻击,大大增加其战术价值。作为电子战飞机,EA-18G具有完备的电子侦察、电子对抗和电子攻击能力。6 l9 `2 [# {. E' m# C0 k; ~
( Z3 d, X# W7 [) ^0 g8 [: l![]()
2 q8 H* z9 e/ X: E# X- X: o# x/ M美国空军用C-130H改装的EC-130H作为电子战主力1 h& S' K& r2 C. f& A6 ^: p" c- h
& s7 I: G1 @& ?& W5 ^! L5 C" z . X9 C. {6 C" g3 h% l
EA-18G明显要小巧得多
6 [: N" B w. C: p9 g3 M5 C9 e+ t0 W( }! D2 u# E2 Q
) Q6 h/ B" \* ^ U5 F
携带空空导弹进行空战的能力则是EA-6B也做不到的' }) `* W$ Q1 R
* _1 R s1 p& f6 k; {电子侦察指在无线电频谱里对电台、雷达和其他发射无线电信号的信号源的位置、信号强度和信号特征进行侦察。对敌人电子作战序列的精确和随时掌握是电子战的第一要素。除非用大当量核武器发动电磁攻击,指望无区分的全频谱噪声干扰打赢电子战就像指望炮兵面积射击就可以打赢战斗一样不现实。战场上的使用频谱很宽,要在所有频率上都稳定施加足够功率的干扰信号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天线的方向性和适当的电磁加固更加使得这样的粗放打击的效果下降。在战略层面的电子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战术层面上,电子侦察可以通过对无线电源的数量、位置、性质的监控来制定电子对抗的作战方案,也可以间接用于掌握敌人舰船、飞机、坦克和步兵分队的调动、集结和动向。现代作战常用无线电静默作为对抗电子侦察的手段,但彻底的无线电静默越来越难以做到,而且有的短程无线电通信是难以避免的,比如起降飞机和塔台之间的对话、坦克车队行军时的车际行动协调、舰队补给时的协调等,更不用说战斗机、舰船、坦克的数据链和步兵的战场手机了。就是步兵也大量配备了微小的“蓝军示踪”装置,用于在开火前敌我识别,避免误伤。缺乏良好屏蔽的通信或者控制裸线会辐射电磁信号,很多不主动发射信号的电子设备也有微小的特征辐射,就连家庭电视机在接收天线信号时,实际上也辐射微弱信号。英国有电视税,不交电视税连用天线看非收费频道都是非法的。英国有关方面会出动特种车辆,沿街扫描,根据捕获的电视机微弱辐射和已知的交税记录相对照,抓偷税漏税看电视的人,就是根据这样的原理。这些无线电信号的功率很小,有效工作距离很短。但在超灵敏的电子战天线的监视下,在相当远的距离上也能被捕获,最终用于整理出完整的敌人电子作战序列。在电子化、信息化的21世纪战场上,无线电静默、定向天线、猝发通信增加了电子侦察的难度,但电子侦察的作用还是越来越大。
2 r+ r5 {) ~6 @; u4 Y* b" h9 q6 _* q- g
传统电子攻击主要指对敌人的指挥、通信和防空系统的压制,包括用欺骗干扰、强力干扰的软杀伤或者用反辐射武器的硬杀伤。EA-6B使用翼下挂载的ALQ-99吊舱执行电子攻击任务,EA-18G也一样,以后将换用下一代干扰吊舱。另一方面,EA-18G的APG79主动电扫雷达在硬件上和F-18E/F Block II一样,但在软件上功能更加强大,可以用高度精确的定向微波对敌人的电子设备实行精确干扰和压制,也可以通过高能微波对高灵敏度的敌人电子系统实行硬杀伤。在网络战和信息战的今天,通过高能微波向敌人的指挥、通信、防空系统里强力灌入病毒,这也是电子攻击的新形式。) F& [: |$ q2 T
7 v; N9 Y9 E/ S9 h+ `3 a
和进攻性的电子攻击相比,电子对抗是防御性的,用软硬压制来保护我方机群。EA-18G具有先进对消系统,可以在电磁压制的同时,保持自己数据链和其他信号联系的畅通。但电子攻击和电子对抗的前提都是电子侦察。干扰吊舱是外挂的,在理论上F-18E/F也能挂载,反辐射导弹更是常见的战斗机挂载。EA-18G和F-18F最大的不同在于内载的电子侦察系统。EA-6B在垂尾上安装了大型天线罩,EA-18G没有把相应的天线罩安装在双垂尾上,而是安装在两侧翼尖,取代传统的翼尖导弹挂架。主要电子设备则安装在机头雷达之后的航炮舱内,航炮和炮弹则取消。从F-15开始,美国空军战斗机的航炮安装在翼根,避免了炮口烟导致发动机熄火的问题。F-18的翼根结构较薄,所以航炮安装在机头雷达和座舱之间的空间,航炮轴线和飞机轴线之间没有会聚的问题,射击更加精确;炮口烟在气动压力下向机身后上方发散,也没有影响发动机工作的问题。但这个位置在夜间开炮的话,强烈炮口焰严重影响飞行员的观察,但这是题外话了。作为电子战飞机,EA-18G牺牲了航炮和翼尖导弹,除此之外,保留了F-18F的所有空战和对敌攻击的能力。APG79主动电扫雷达可以在对敌攻击或者电磁压制的同时,保持对空中的监视和火控,在必要的时候直接空战,这是EA-6B做不到的。) O) h1 N5 K8 P' k8 \
5 x4 u. [9 _! O4 r6 o* {7 S电子战支援对非隐身作战飞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隐身作战飞机也很有用。隐身不是在雷达上消失,只是降低可见度,缩短可靠探测的距离。电子战支援可以进一步压缩可靠探测距离,降低隐身飞机被探测的可能性。当然,这有打草惊蛇的副作用。然而巧妙利用的话,这也可以作为电子佯动,间接支援隐身飞机。如果敌人试图加强观察,电子佯动或者电子火力侦察还可以暴露敌人指挥、通信和防空系统的实力,便于组织攻击。澳大利亚空军在久等F-35不得的情况下,购买了24架F-18F,其中12架改装为EA-18G。这是在洛克希德声称F-35的隐身和先进系统使得传统的电子战支援不再必要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澳大利亚依然在订购F-35,第一批两架预计在2014-15年交付。
6 p* f/ T( Q3 S0 p5 C/ \( ^9 a1 W. f t2 q" D
6 G' c# z4 p: ^! h
美国海航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大体无所事事,不过EA-18G忙活得很,不仅通过电子侦察对反抗武装的无线电信号定位,还用于干扰遥控炸弹: z* v" j9 U8 N* I, D' c3 w. ]
" G5 N2 Q+ @3 V
有意思的是,美国海军航空兵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大体无所事事。航母战斗机倒是出动了,但没有空军战斗机搞不定而必须出动航母战斗机的事情,完全是有苦同当的意思,但EA-18G是一个例外。这倒不是美国空军战斗机需要电子战支援,在反恐作战期间,只要在中空以上飞行,伊拉克和阿富汗抵抗力量对美国空军没有威胁。需要支援的是美国陆军。抵抗力量的轻武器攻击给美军造成很大的困扰,但造成的伤亡并不成比例,反而倒是不起眼的路边炸弹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和更大的心理阴影。压发引信需要埋设在路面下,容易被巡逻队发现,但路边瓦砾堆里的大威力炸弹就不容易发现,遥控引爆则造成很大的伤亡。EA-18G有能力对遥控引爆的手机信号进行压制,还能在巡逻队前方模拟手机信号,诱发路边炸弹上的接受装置发出微弱应答信号,实现非接触探雷,获得良好的效果。抵抗力量缺乏正规的通信系统,常用手机作为联络手段,对手机信号的局部压制也可以打乱敌人的协调。另一方面,通过对战斗过程中上下级联系中的手机信号的定位,可以挖出抵抗力量指挥成员的位置,用于定点追踪和打击。无人机挂载电子侦察和干扰吊舱可以达到一定的作用,但EA-18G的威力要大得多,因此成为反恐美军的重要资源。
& j& s5 P, i N$ ~0 v( u! ^) L9 k9 u' @- {) \4 k
但是EA-18G的影响不仅于此,这可能成为战斗机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方向。传统上,战斗机的发展在速度、机动、火力之间平衡,现在还增加了隐身和信息化的要求。但不管各要素如何平衡,战斗机还是按照冲锋陷阵的要求来设计的。所以,第四代战斗机要求隐身、超巡、超机动,然后才是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是被导弹盯上了,第四代战斗机也要脱一层皮,如果不是丢一条命的话。关键在于使隐身飞机现身,而在被隐身飞机盯上是能脱身。EA-18G的特殊能力对这两点十分有用。
! G( A: f4 ~ q' S; Q
$ j7 a' `) @! W LEA-18G的电子侦察能力对于空战来说就是强大的被动探测能力。如果隐身飞机用伪随机和猝发模式主动探测,在同样的天线灵敏度条件下,被动探测距离永远大于主动探测距离。何况任何战术飞机和EA-18G比天线灵敏度那是没戏的。如果隐身飞机保持无线电静默,数据链和机载设备的微弱电磁信号还是会在一定距离上被EA-18G发现。多架EA-18G之间可以通过数据链对空中的微弱电磁源实时定位。另外,隐身飞机的雷达反射特征在各个方向上是不同的,EA-18G不需要用自己的雷达搜索,只要利用战斗空间里现有的其它平台发射的同态信号,对接受到的信号用干涉分析,也可以进行被动探测。在被隐身飞机盯上时,EA-18G的电子对抗能力则是空战中强大的自卫能力,足以使任何战术飞机的雷达致盲,或者使导弹致盲。破坏敌机跟踪和中继制导,也可以用于甩脱导弹。
* B, k% i A0 A- |6 e l7 k' I9 o6 b, R
![]()
5 z/ X2 r% k9 Q6 r s+ m2 I5 JEA-18G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和优秀的空战能力相结合,使它成为历史上第一架在演习中“击落”F-22的战斗机( y, q. x7 M9 R8 G/ U; D7 y
. D9 \4 @3 H: `) L4 n4 o7 J) b i' V) g! E w
美国海军战斗机走系统能力的道路似乎符合传统,二战后战舰不再强调速度、机动性,而是强调系统能力,这一趋势或许也在战斗机上体现了: B) {" G; r8 }2 S# H/ o+ ~
G5 A: A- Q- I( m/ _8 s
EA-18G的特殊能力使它成为历史上第一架在实战演习中“击落”F-22的战斗机。美国海军一直对“击落”的过程秘而不宣,美国空军对于此事更是顾左右而言他。德国空军的欧洲“台风”战斗机也在演习中“击落”过F-22,但那是在视距内格斗中实现的,而且是在干净气动外形条件下做到的。德国空军坦承,穿越中程空空导弹的必杀区而接近到视距内空战,这对德国“台风”来说还是难上加难,所以德国“台风”的胜利有其特殊性。但EA-18G的机动能力不超过F-18F,后者还略低于“台风”。事实上,挂载干扰吊舱后的EA-18G的机动性不可能达到干净外形的德国“台风”的水平。估计EA-18G是在超视距条件下或者在“寂静”条件下“击落”F-22的。不管怎么说,美国海军拥有现在世界上唯一的先进战术电子战飞机,使用经验是美国海军对隐身的F-35C持温吞水态度的原因之一。前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劳夫海德海军上将就强调过平台、系统和武器技术的重要性,而隐晦地降低了对隐身的期望。换句话说,未来战斗机可能对飞行性能的要求有所降低,不再强调以飞行性能为主要进攻和防御手段,而以系统的综合能力作为战斗力的主要基础。隐身不属于直接意义上的飞行性能,但通过缩小对方的拦截窗口,间接地达到了提高飞行性能同样的效果。% L$ u2 Z/ j" z
, |* c1 X) }7 g# L3 R
回顾海军历史,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在传统上,军舰也是强调航速、机动、航程、火力。但随着雷达、电子和导弹技术的发展,航速和机动对于躲避敌人攻击越来越无力,军舰的航海性能在战后似乎稳定下来,而且略有回落。战时驱逐舰动辄40节的航速被降低到30节,“佩里”级护卫舰甚至只有28节。在光学观察的时代,军舰曾用迷彩涂装破坏对方的观察;现在的军舰隐身设计则远远没有隐身飞机那么极端,似乎只要有那么点意思就够了。军舰的进攻能力来自于探测能力和导弹的打击能力,自身的速度和机动已经不再重要。另一方面,军舰上的电子系统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每一艘军舰都有强大的电子侦察和自卫电子战能力,并有一定的进攻性电子战能力,导弹和近防舰炮系统实际上是最后一道防御,而不一定是主要的防御。现代战斗机的飞行性能还在继续进步,但代价越来越大,收益则并不一定同步增加。战斗机的发展也进入了系统时代吗?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但以飞行性能为主要战斗力的日子终归会结束的,战斗机的系统时代会来的。
7 G" S1 E/ J, b( @& q: {- \7 r2 G-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