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95|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 1911,大清朝完蛋的前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6 15:16
  • 签到天数: 75 天

    [LV.6]出窍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00:29: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进入1911年,北京所有掌权的人们,没有一个想到他们快完蛋了。我看到那个时代掌握大权的人留下来的日记,包括他们的回忆、他们的书信,没有一个人在10月10日之前想过大清朝快完蛋了,从上到下都没有。他们的日记整天记录的就是吃饭送礼,看上去似乎真是繁华的“盛世”。街上到处是灯红酒绿,胡同里的生意好极了,澡堂里的生意好极了,就像香港今年出版的英国爵士巴恪思尘封了68年的《太后与我》所说的,不少有权有势的人都在澡堂里忙着同性恋。这是一百年前的中国。 巴恪思告诉我们晚清最后十年中王公大臣和将军们的私生活。由于缺乏旁证,他的回忆录不能完全当做信史来看待,但是也不能当做完全的八卦来看待,八卦中有信史,信史中有八卦,历史就是这样的复杂。王公大臣们的私生活是高度保密的,像巴恪思爵士这样进入他们生活核心的,才有可能看到他们的真实生活。 晚清当然是一个败坏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被消灭,大家会拍手称快,没有人会为它惋惜,所以大清朝脱轨是一个意料之中的事情,只不过不在掌权人的意料之中。


    “慧星现,朝代变”
    历史不是一根直线,从来不是笔直前行, 而是变幻莫测,充满了变数。它有很多的意外,你本来想走进这个房间,一不小心被一块小石子绊了一脚,你就跌到隔壁房间去了。百年前发生的这场革命,一场改变历史的革命,相比较而言,死的人很少,因为参与的多方力量都有相对的人性底线,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辛亥革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做是一次和平转型。在《百年辛亥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序篇,我讲到“神秘预兆”,在大清朝垮台之前,出现了很多神秘的预兆,比如说老百姓中纷纷传说天上将会出现一颗慧星,慧星现,朝代变。中国人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浙江富阳的少年郁达夫每天半夜起床,跟着大人到富春江边上看彗星,彗星出现就是天下要动刀兵,朝代要更迭,他说他连续起了好多次都没有看到,但是有人看到了。有个人叫郭廷以,他后来成了有名的历史学家,少年时代他生活在河南息县,他看到彗星了。另外一个人,政治学家萨孟武在福州读小学,亲眼看到了彗星滑落;当时只有9岁的丁玲在湖南常德也看到了。还有其他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他们的身份或是官员、学生、士绅,在日记里分别记录了在三个不同地方看到彗星的情况,综合而言,可以证明那个时代彗星的滑落对民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到处都有这样的想象,这种想象其实不是从1911年开始的,从1908年就开始了。光绪帝、慈禧太后在一天内先后离世,当时中国的朝廷命官、地方士绅和普通读书人都在日记中写下了他们内心的震惊,中国怎么一夜之间失去两个领导者?那个时代虽然没有电视、网络,消息仍像长了翅膀一样,从北京城飞到了广州城,这太可怕了,举国上下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接下来怎么办呢?选新君,这一点慈禧在临死之前已经安排好了,1908年慈禧太后在死之前24小时安排了自己的接班人,一个3岁的、还在吃奶的小溥仪。溥仪非常不愿意,哭哭啼啼的,最不愿意的就是溥仪的妈妈,溥仪的爸爸载沣也只有26岁,抱着儿子进宫,简直就是一次诚惶诚恐的履冰之旅,太可怕了。做君王是最危险的职业,中国人民乐此不疲,两千年来为了这个高风险的职业不知牺牲了多少生命。当溥仪登基时,3岁的小孩是要哭闹的,所以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小皇帝在太和殿登基的那一刻大声痛哭,不肯坐上去,怎么劝都不行,喊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他父亲把他按住,有一个站在他面前的人上前来说:“皇上龙体不能损伤,这么哭下去对龙体不利,能不能让他不哭?”下面的大臣跪的满地都是,但是皇帝一直在哭闹,所以行礼还没有完毕,太监就把他背走了,背的时候说:“完了,完了,回去吧。”在中国人听来,这些都是很不吉利的话,这些话进入了一些当事人的日记,也进入了当事人后来的一些回忆,相互参证, 基本上是可靠的。这个事传到民间,大家纷纷议论,大清朝要完了,要回家了。“宣统”年号一公布,“宣”跟“完”字很接近,“统”跟“结”很接近,从1908年到1911年,短短的两三年间,民间到处传言大清朝要完结了。于是唐代人写的《推背图》、明代刘伯温写的《烧饼歌》开始流行。民间说《推背图》和《烧饼歌》里已经预言清朝要完蛋了,写的非常清楚,“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手”,他们解释“百”字上面的一字减去是个“白”字, 我们因此可以理解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的:未庄人听说革命了,革命者都是白盔白甲,要为明代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戴孝。白盔白甲的传闻是这样来的,其实比白盔白甲更具有符号性的是,那个时代所有的省份和城市在独立起义之后采用的旗帜并不是统一的,有青天白日旗、十八星旗、五色旗、八卦旗等,但是辛亥各省光复时最流行的旗帜是白旗。有些人在白旗上面写了一个中国的“中”字,或者写一个汉族的“汉”字,比如成都在“汉”字外面再画18个圈,更多的就是一块白布。为什么采用白旗?就是因为《烧饼歌》早就预言过了。为什么武昌起义后会拉出来一个黎元洪做革命?有人也从《烧饼歌》里找出一句诗,“六一人不识,山水倒相逢”,他们认为这就是黎元洪的“黎”字。 综合当时报纸的记载,好多人的日记和回忆可以确认,那个时代的《烧饼歌》《推背图》确实是最流行的读物,是中国人改朝换代时的一个心理寄托。


    一场雨压垮一个朝代
    大清朝为何脱轨?第一个因素就来自这些神秘预兆,其背后是人心的变动,人心思变。当然真正直接影响大清朝脱轨的第一个原因是下雨,天不断地下雨,夏天都是雨,不光是辛亥年的夏天下雨,辛亥的前一年1910年的夏天也一直在下雨,1909年也是连年的大雨,湖北、湖南因水成灾,夸张一点儿说,是一场雨压垮了一个朝代。因雨成灾,粮食没有丰收,大米价格急剧攀升,抢米风潮到处出现。最大的抢米风潮发生在1910年4月的湖南长沙。长江流域出现四百万以上的饥民,如果仅仅长江流域有问题,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保证安全,大清王朝仍然固若金汤,但是老天爷偏偏要跟爱新觉罗氏作对,当长江流域大水成灾的时候,1911年夏天南京城可以划船,武汉城可以划船,同时山东巡抚告急山东缺粮,甚至连东三省也因雨成灾。鱼米之乡、江浙二省此时也出现粮食危机。少年徐志摩时在杭州府中读书,有一天去看电影,发现那么多人围在那里,原来有人在抢粮,把米店抢了,原因是大米价格太高而买不起。他电影也没看成,黯然回到学校宿舍,详细记下了那一天的所见所闻。这是一个少年学生亲眼所见,写在私人日记里面的,可信度很高。粮食危机可以说是大清王朝脱轨的第一个主要原因,反对辛亥革命的保守者辜鸿铭写信给上海的《字林西报》说,参与武昌起义的新军,海外留学回来的革命党人还比较文明,革命有节制,但是长江流域有几百万饥民,这几百万嗷嗷待哺的饥民一旦卷入革命,革命就会失控。辜鸿铭已洞察饥荒对于大清朝的威胁了。当时清廷度支部已没有什么钱,隆裕太后至少三次从宫中拿出现银赈灾,给江苏、四川和湖北,当革命发生以后,她一面压制革命,一面赈灾,因为饥民才是她政权最大的威胁。粮食危机还带来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在近代化的社会永远是一个致命的威胁。当大米危机出现的时候,大清朝或许还有救,当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就真正没救了。1911年10月12日以后金融危机首先在北京出现。武昌兵变的消息传到北京已经是10月11日,11日到12日之间, 内阁竟然没开会,王公大臣没有做出一个决策,直到10月12日凌晨5点,他们做出了一个决策:出兵镇压,派荫昌去。荫昌曾在德国留学,学过军事,曾作为清朝的使节出使德国,他最拿手的是唱京戏,但这次他自己就打退堂鼓了,在北京城足足逗留了三天才缓缓出发。其实他是在运作重新起用袁世凯,当他15日傍晚登火车的时候,朝廷前一天已下达重新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的诏令。荫昌出发前,管铁道的邮传部长盛宣怀来了,告诉他们打武汉的时候,只要保全汉阳铁厂,奖励十万大洋。盛大人下车时还对着火车窗户跟荫昌说:“这个事情别忘了。”荫昌说:“盛大人,你放心,只管把大洋准备好就行。”这句话让外国记者全听见了,他们的理解是:原来朝廷派兵南下军饷没准备好。第二天,日本、英国等国记者纷纷发布消息,到处都传开了,国库当时还是有两百万大洋,13日就拨出了五十万军饷。但是,这个消息一登出来,老百姓认为清朝没钱了,意味着自己存在银行的钱不安全了,大家都到银行取钱, 最起劲的是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他一家就取出至少几百万两以上的巨额存款,直接存入英国汇丰银行。只有两天的时间,北京有几家银行就关门了,以前可以给银票、纸币,现在都没有人要了,只要现大洋,宁肯背在身上重一点,但是踏实,能买到米,米也越来越贵了。他们每天在日记里写着:今天大米价格又飙升了,而且店里没有那么多米卖给你,警察出来维持都没用。接下来发生金融危机的是上海,昔日富庶繁华的十里洋场一夜之间现金不够了,他们向外国人紧急呼救,外国银行原来对中国银行很好,这个时候就不好了,因为不相信中国银行了。上海几家大的民营银行都关门了,门口贴出告示“因现金告急,暂停营运”。从南到北,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甚至包括最稳定的东三省像奉天、营口、大连等地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金融危机。


    谣言最终变成了事实
    与金融危机同时出现的是逃难潮,他们兑钱出来做路费,北京人逃到天津去,天津有租界,使得租界人满为患。像严复这样有地位的人,逃到天津后,连房子都租不到,最后只好在小旅馆里住,因为他跟外国人关系很好,外国人说“你可以到烟台来,我借个房子给你住”。天津全都住满了,房价急剧攀升,有一些北京人在天津待不下,就住在北京的两个地方,一个是东交民巷使馆区,一个是六国饭店。还有一个流向是纷纷逃亡上海,全国各地都有人逃到上海,上海的房价也贵得不得了,米也贵得不得了,当上海和天津租界人满为患的时候,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地方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逃难的背后是人心恐慌,全国各地到处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2 收起 理由
    jellobean + 6
    sylvia + 6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5-12-10 05:35:01 | 只看该作者
    原来1911年就有大洋了,原作者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12-11 09:5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6-30 12:31
  • 签到天数: 199 天

    [LV.7]分神

    板凳
    发表于 2015-12-10 06:50:10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0 05:35
    原来1911年就有大洋了,原作者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没有袁大头,墨西哥鹰洋,船洋还是有的吧?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地板
    发表于 2015-12-10 06:57:07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0 05:35
    原来1911年就有大洋了,原作者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大洋”的名头还是比较早的。《官场现形记》从1903到1905年连载,里面多次出现“大洋”,都是货币。第三十三章里庸医王先生道:“如果是别人家,一定要他五十块大洋,你们这里,打个九折罢。”瞿太太把舌头一伸,道:“要的可不少!怎么比外国大夫还贵?“

    这个文章最让人喷饭的一句是:“外国银行原来对中国银行很好,这个时候就不好了”,也可能作者真是心地纯洁,但得读多少书,才能够纯到这么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5-12-10 07:26:50 | 只看该作者
    请我吃饭 发表于 2015-12-9 17:50
    没有袁大头,墨西哥鹰洋,船洋还是有的吧?

    现代人指的大洋,是袁大头,鹰洋、小洋都是标明了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5-12-10 07:28:15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15-12-9 17:57
    “大洋”的名头还是比较早的。《官场现形记》从1903到1905年连载,里面多次出现“大洋”,都是货币。第三 ...

    原作者私货塞得太多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7#
    发表于 2015-12-10 08:0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5-12-10 08:08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0 07:28
    原作者私货塞得太多了。


    原文出处其实挺高大上的。最早在人民日报的子报《中国经营报》上发表的,日子很有纪念意义。
    中国经营报,2011年10月10日
    1911,洪水滔天的前夜
    作者:        傅国涌


    这个作者在喂鸡上有传。要是转载的时候先列出作者传,基本上猜都能猜到会有什么样的文字,不是往历史里塞私货,是往私货表面糊上点历史。

    傅国涌[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傅国涌(1967年1月-),生于浙江乐清,毕业于温州教育学院,曾任乡村中学教师,现居杭州,为自由撰稿人。1999年至今在《书屋》、《随笔》、《东方》、《老照片》、《炎黄春秋》、《南方周末》、《文汇读书周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并出版多部著作。文字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和中国知识分子等。

    著作[编辑]
    《金庸传》

    《百年寻梦》

    《叶公超传》

    《追寻失去的传统》

    《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发现廿八都》

    《脊梁:中国三代自由知识分子评传》(与樊百华等合著)

    《田园诗与狂想曲》

    《民国年间 那人这事》

    《历史深处的误会》

    《笔底波澜》

    《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

    编著[编辑]
    《过去的中学》

    《鲁迅的声音》

    《给教育燃灯》 本书为“回望民国教育系列”之一,旨在介绍民国教育家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实验及对教育症结的探索,这还是国内第一次系统的研读、回望民国教育。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多元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观,细致再现了民国教育思想的美丽景观,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民国教育的整体风貌,澄清我们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而且有助于我们思考许多当下教育的症结。

    《让性回归常识》 本书为回望民国教育系列之一,从性教育概论、基本原理、各国实施情况、中国现状、儿童及青年期的特征、新学制课程安排等方面,立体而富有建设性地讨论性教育。良好的性教育强调的是作为一个人的整体性,包括对生命和隐私的尊重,对他人的宽容,以及对自身符合人性的尊严、忠诚和责任心的奠基。因此性教育课程应当是长期而有系统的,正如陈兆蘅先生说的,“性欲卫生教育为至大之事,则亦当就各方面之论点为长期之讨论,使之深彻了解,方为有效。”

    《如何培养好公民》 本书为回望民国教育系列之一。公民教育一般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育正常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在本书中,则包括国民教育、民族教育、平民教育、全人教育等概念。本书围绕公民教育的理论、问题、实践及国外的公民教育等几个方面,梳理出了公民教育在中国的特定含义和目标所在。公民教育的意义在于养成明达的公民,从了解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启发改良社会的常识,从而养成适于现代生活的习惯。这对于更新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改进民众的思想意识,都有相当的历史性的价值。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涨姿势: 5
    “不是往历史里塞私货,是往私货表面糊上点历史。” 这个狠。  发表于 2015-12-10 12:4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5-12-10 08:11:19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15-12-9 19:02
    原文出处其实挺高大上的。最早在人民日报的子报《中国经营报》上发表的,日子很有纪念意义。
    中国经营报 ...

    原来如彼,我说文章怎么蓄意模糊事件的时间顺序呢,原来是拿历史事件按照自己的需要往私货上涂抹呢。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21:27
  • 签到天数: 2031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5-12-10 10:59:37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15-12-10 08:02
    原文出处其实挺高大上的。最早在人民日报的子报《中国经营报》上发表的,日子很有纪念意义。
    中国经营报 ...

    《中国经营报》啊,前两天首堵雾霾爆表的时候,他家微博贴了个

    附言是“每逢雾霾念斯人。晚安。”
    于是一大堆缺德鬼转发留言“斯人已逝”“音容宛在”的

    点评

    油菜: 5.0
    油菜: 5
    哈哈  发表于 2015-12-16 15:03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2 12:44
  • 签到天数: 146 天

    [LV.7]分神

    10#
    发表于 2015-12-10 11:08:16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0 08:11
    原来如彼,我说文章怎么蓄意模糊事件的时间顺序呢,原来是拿历史事件按照自己的需要往私货上涂抹呢。 ...

    这样的人不少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28 03:33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11#
    发表于 2015-12-10 12:28:10 | 只看该作者
    XYZX 发表于 2015-12-10 11:08
    这样的人不少呢。

    CIA每年560亿美元的经费可是不公开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5-12-10 13:23:47 | 只看该作者
    常挨揍 发表于 2015-12-10 10:59
    《中国经营报》啊,前两天首堵雾霾爆表的时候,他家微博贴了个

    附言是“每逢雾霾念斯人。晚安。”

    这个“斯人”是谁啊?

    楼主说的这个文章我听过,“1909:清政府的改革突围”,是一本专门说慈禧之后晚清的书。

    私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就是立场。私货太多,可以理解为立场相差太远。我倒是觉得,作者有自己的立场,并不是什么坏事。

    就我自己而言,大多数历史只是一些结论,比如,“帝国主义给旧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某某变法(改革)调整了统治方式,缓解了社会矛盾”,等等,具体的细节比较少。这本书至少提供了一些细节,对当时发生的事情做出自己的解读,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坏事儿。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21:27
  • 签到天数: 2031 天

    [LV.Master]无

    13#
    发表于 2015-12-10 14:06:0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5-12-10 13:23
    这个“斯人”是谁啊?

    楼主说的这个文章我听过,“1909:清政府的改革突围”,是一本专门说慈禧之后晚清 ...

    大名鼎鼎的“静静”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4#
    发表于 2015-12-10 22:25:56 | 只看该作者
    XYZX 发表于 2015-12-9 22:08
    这样的人不少呢。

    其实也合理。

    国人的民主概念就是你是民,我是主。既然我成不了主,那就是你的错,于是我就占据了道德高地,怎么说怎么做都是我对。

    以这样的文化环境,看看台湾的样子,就好理解了。

    国人文化的问题在于,全然不明白政治是靠实力说话的。没有实力,你就是个跑龙套的群众演员,怎么折腾,也就是个盒饭的命。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2 12:44
  • 签到天数: 146 天

    [LV.7]分神

    15#
    发表于 2015-12-10 22:28:19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0 22:25
    其实也合理。

    国人的民主概念就是你是民,我是主。既然我成不了主,那就是你的错,于是我就占据了道德高 ...

    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6#
    发表于 2015-12-10 22:28:47 | 只看该作者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5-12-10 00:23
    这个“斯人”是谁啊?

    楼主说的这个文章我听过,“1909:清政府的改革突围”,是一本专门说慈禧之后晚清 ...

    问题是它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给刻意重新安排了,于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论点都可以得到证实。

    这样的文章,只配被称为政论文章,作为学术文章是要被教做人的。当然了,假如学术界的主流是比赛如何做婊子,或者干脆是婊子养的婊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7#
    发表于 2015-12-10 22:33:29 | 只看该作者
    XYZX 发表于 2015-12-10 09:28
    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

    才不是呢,国内是人精太多,个个以为自己是做老大的命,于是一旦做不上就要撒泼打滚。这不,前两天,飞机上刚揪下来一位据说是西南财大的客座教授来着,这位要求免费升舱不果,被人家拉出去,还高呼“我是美国人”来着。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2 12:44
  • 签到天数: 146 天

    [LV.7]分神

    18#
    发表于 2015-12-10 22:39:51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0 22:33
    才不是呢,国内是人精太多,个个以为自己是做老大的命,于是一旦做不上就要撒泼打滚。这不,前两天,飞机 ...

    这就是另一种层面的傻啊,自我膨胀,以为自己是根葱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19#
    发表于 2015-12-11 02:1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5-12-11 02:28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0 22:28
    问题是它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给刻意重新安排了,于是无论是什么样的论点都可以得到证实。

    这样的文章, ...


    这样的文章,就是高考的高分作文啊,下面从今年的高考高分作文里抓两个例子。这样筛选出来的,也只能是习惯喝心灵鸡汤的读者和借机灌迷魂汤的作者。

    新浪教育:2015广东高考高分作文:科技拉近人与自然距离(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5-07-02/1447476304.shtml

    原题回放: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广东考生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电视等的出现使“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成为了可能。通过科技,我们不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还能更深入的探索自然的奥妙。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让我们更好的感知自然。

      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见了世界的壮美与辽阔。目前,一组“世界与内蒙古撞脸”的图片在网络上走红。从图片中我们能看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景点在许多地方与内蒙古有异曲同工之妙。网友们纷纷感叹,要是没有科技,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现内蒙古那具有“国际范”的美。的确,如今的人们处在边界的互联网时代,不出家门,我们就可以看见内蒙古广阔无垠的草原,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气势。这要放在古代,人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惫。在偌大的世界里,人是渺小的,只有通过科技,才能满足我们对自然无限的好奇心。

      科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通过科技,我们无需实地考察,就能从宏观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尼泊尔发生了8.0级大地震,令世界为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们得以换一种方式心系灾区。通过电视,我们了解到灾区的各方面情况。通过上网,我们还能了解到尼泊尔此次灾难发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气象灾害等等。科技拉近了我们与尼泊尔的距离。我们无需亲自前往灾区,便能够感受自然的巨大威力。有了科技,我们对自然的感知就不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我们能更加理性地面对自然,对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间。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在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科技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想象,推动了我们去探索。回首在科技不那么发达的时代里,哥伦布历尽艰险发现新大陆,却未发现那不是他所向往的亚洲;近代中国人因为科技落后而缺乏对世界的了解,妄自尊大……我们要好好利用科技,开眼看世界,更好的感知自然,利用自然。

      日前,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师辞职信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辞职信。我们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同时,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看看,生活,毕竟还有诗和远方。

      总而言之,在这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里,科技的出现总是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感知自然的。我们应感激:科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本文完全符合题意,观点十分鲜明。标题“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全文围绕此分别从“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和“科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两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层次清晰,论证严谨,观点突出。

      本文立意深刻,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作者反复强调“科技”能“让我们更好地感知自然”“利用自然”,“更好”二字体现了小作者并不否定亲身感知自然的重要。文中倒数第二段,作者借用时下流行的教师辞职信,提出了“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看看,生活,毕竟还有诗和远方”,可见其论证思维的严谨、辩证,值得点赞。

      全文用例恰当,中外并举,引古说今,详略得当,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论证能更深入一点,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会更精彩。




    新浪教育:        2015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生命的本质更在于过程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5-06-30/1344475835.shtml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生命的本质更在于过程

      这让我想起韭菜与韭菜兰的故事。韭菜兰作为兰花的一种,因极其类似于韭菜,故得名“韭菜兰”。倘若区别二者差异,仅存在于长熟待取阶段,不仅破坏了世间万物自然规则,也会造成美食的难以下咽。

      世间万物在成长阶段都是以“简”存在。以人为例,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人在成长过程中,身体构造已然完成,内心和思想内涵的填充才是人“成熟”的标志。倘若以“人的存在仅为存活定义”这是对神圣生命的践踏。如果以这样的规则宣讲传世,缔造出来的只是“活人”。

      人,存在固然是有着本质区别和探索的。以完成某项成就某项工作某种生命为基础。若,仅仅以人活着等死校正其意义,这违背了人存在和存活的理解。

      显而易见,乾坤万物、日月星辰都有着存在的意义,并非仅仅是生存、繁荣、湮灭的生理代换。探索万物更应该从本质和存在过程出发,生命的结果也只是存在过程中磐涅的另一种“新生”。

      万物或许以不同形式存在、或许存在于不同状态、或许相同形式和相似状态存在,这些都不影响对其生命结果的探索。归咎其源,这也印证了生命过程存在的意义。

      既然,万物本身都有着自身的意义和本质追求。那么,对万物结果的探索,不能止步于生命的终结。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关爱,丝瓜和肉豆的藤须虽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两者生命的结果却差异较大。

      不论是肉豆和丝瓜、不管是韭菜与韭菜兰。在生命过程中都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些因素极易被诱导成另一个生命结果。但是,出于对生命探索的尊重,你会发现,很多时间,相似的个性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感同身受,诞生的却是差异较大的人生。比如,现代社会下,相同的人相同的社会接触相同的时间,却成不了优秀的“人”。囿于,这是个人对生命本质过程的探索结果。

      现实中,人们往往追求过于完美的结果,却常常忽略过程中存在的美好。韭菜与韭菜兰是最好的佐证,虽然两者结果有异,过程展现有差,但是都是完美的人生。

      不管是丝瓜和肉豆、韭菜与韭菜兰,每个生命的过程中都存在某些特性,这些有可能导致不同生命的相似程度,但要记住:生命只有一次,比起不离其宗的结果,追求过程的探索才是人生的意义。


    还有好多,尽在”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http://edu.sina.com.cn/gaokao/gkmfzw/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15 07:30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20#
    发表于 2015-12-11 09:5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齐的隆冬强 于 2015-12-11 09:54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0 22:33
    才不是呢,国内是人精太多,个个以为自己是做老大的命,于是一旦做不上就要撒泼打滚。这不,前两天,飞机 ...

    我们把这种人人以为自己是做老大的命的现象统称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06:00 , Processed in 0.05368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