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22-6-19 00:00 |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1-7-23 02:39 编辑 + |0 S0 q4 u7 i$ w$ N7 g2 j6 H
4 {8 Q, P% M- F8 m# j, B& k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 i5 g6 e. ?. t1 U, R( n7 q! P7 _( }1 u1 z. h/ P
为了不让老兵兄太寂寞,俺来胡抡一把
( Z& P+ ^( L; w- J6 T+ u# z6 _ {; p$ e1 u) |
首先感谢老兵对这段历史所进行的科普工作。此前我只知道石敬塘割让燕云给契丹时的历史背景纷繁复杂,但具体咋回事儿却是稀里糊涂。
/ s" G: f% q- n2 ~
* R( W( n- d* {5 o然后再说说俺的读后感。我觉得对某个历史事件的判定,也就是证实或证伪之,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过程;但对一个历史人物或某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举措的评定,也就是俺们常说的“盖棺论定”,则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立场、一个出发点,然后再进行分析和评定。1 K/ P0 b& D8 ]1 d$ j2 D2 A
( b$ k2 k# ?4 l6 B
对石敬塘割让燕云这一历史事件,乃至石敬塘这个人的历史地位,官方和主流的评价,立场和出发点是汉民族的(古代)或中华民族的(现当代),不是石敬塘本人或一个泛泛的蕃镇割据者。从这个立场出发,石敬塘出于个人利益而损害民族利益这个判定是完全成立的。
5 n# n8 \% L, S4 b5 X- G9 o
9 N/ j) w* G8 y9 Z& ]: i老兵兄此文,并不是从同一立场 (民族立场) 出发,而是完全从另一个立场 -- 石敬塘本人或一个泛泛的蕃镇割据者的立场 -- 出发的。所以兄此文对主流的盖棺论定起不到否定或弱化作用;它只是提供了另外一个思考角度而已。简单来说,兄此文只是肯定了石敬塘这一举措 基于其自身利益的必要性和逻辑合理性,但此举再有必要性再有合理性,也无法否定掉该举措严重损害了民族利益这一判断。
7 k/ b1 I$ K6 E+ c* c. r4 A6 c7 N! S6 X
元前五世纪末希腊海军歼灭波斯海军之后,希波战争完全在波斯境内进行。对此后的希波战争,主流的评价已不再是希腊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而是希腊实施侵略(或希波争雄)的不义之战。虽然我们可以站在古希腊的角度上轻易论证希腊乘胜不断打击削弱古波斯在军政逻辑上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你无论怎样论证,都无法让这一阶段的希波战争重新戴上义战的桂冠。& C. V' C2 J$ }
7 e8 ]2 [4 y6 ]当然,老兄在文首已经说明:不是要为石敬塘翻案。不过如果能在点明“我是从他的立场出发来分析其此举的必要性合理性”,就更好啦。0 X$ G- }- t5 {3 {) ~' }" a
& S" w5 I- K# a% E# C- y另,兄还谈及石敬塘此举在主观动机上并不是甘心永久失去这片土地,并且分析了夺回此土的可能性。只是,依靠分析人物主观动机以及依靠假设的历史评论,容易开启所有人的无边想象之门,最后的结果就是莫衷一是。所以这恐怕也只能算是一种有趣的思考,却无法替代历史判定。无论石敬塘主观上是否甘心永久失去此土,历史事实是,终宋一朝,幽云始终沦于契丹、女真、蒙古。假设石敬塘没有割让幽云予契丹,最大的可能性仍然是幽云沦于契丹之手 (石敬塘的景况很可能不如历史上的实际景况),但无论如何,卖土投敌的历史罪名却不会落到石敬塘的头上。你不可能又做了婊子又立牌坊。要么你当时爽了 然后青史留骂名一辈子翻不过身,要么当时坚决不做婊子而日后也不会永世遭人唾骂,没有两边儿都占着的便宜事儿~. R3 T" h" I2 o7 b; x; } z
* B, H1 _' H0 X5 n: R3 S8 @2 E' f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