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袁殊自己的回忆,他的入党道路是这样的:
4 ^0 h3 k. W/ Z0 c7 ^8 f" F6 {! M. _
某次,袁与左联负责人朱镜我外出,袁见四周无人,即问:“加入‘前卫’的条件是不是很高,我能否加入‘前卫’?”. e6 f$ S- V: \5 i+ j
0 P* ^& W1 O* h- [
朱回答说:“这要看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周围环境的人对你的评价。” }! s/ W# s( b( _1 T
: k1 a. G) S3 C3 H" ]" l' ^( L
袁龙说:“四个月后,潘梓年通知袁殊说某天中午12点到静安寺路爱文义路口一家高级咖啡店去,有人要找袁殊谈话。袁殊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后,走进了以前从没进去过的高级咖啡店。12点时分的咖啡店内空闲寂静,除白俄女招待外,只有角落的一张桌旁坐有两个人。袁殊认识其中一人,另一人不认识。”
- q- @3 |) f- I; `
: H( I1 c8 m1 G2 f0 \2 A9 V) C! f/ L认识的那人就是潘汉年,据袁龙说:“以前袁殊只闻其名不知其人,有一次袁和冯白驹(冯铿之兄)在良友图书公司时看到一个人,冯指告袁说他就是潘汉年。后袁殊到一个国际商会去看辛酉剧社袁牧之等人排戏,进去时恰逢潘汉年出来,两人打了个照面。但是潘、袁两人从没讲过话。”$ H6 R: ?% ~9 V9 E
. A8 u q! o' K& \# ^" ]8 w见到袁,潘请他坐,侍者端上咖啡后,潘即说:“你要加入前卫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我们认为你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 L0 N+ T2 y! Y& Z' x, S8 `$ H
1 p7 V; f, i) x说着,潘指着另一人介绍说:“他就是今后和你单线联系的王子春同志。”
% k" ^8 M" b+ o. V; ` ( W8 t J* c( I# E. Y' n7 S
袁回忆说:“王子春长得又高又胖,后来袁殊和马景星私下常称他为王胖子或大块头。”) ?+ z4 ^' c8 P; n* o
) h# ^1 k# o" g" O接着,潘问袁殊:“生活过得怎么样?”袁殊回答说:“马马虎虎可以应付。”; q7 W3 p2 s# I0 W8 A
' Y# D* D, r/ } q2 Y袁龙回忆说:“其实当时袁殊仅靠卖文为生,要养活母亲、弟弟和自己,生活是非常不安定的。当时的袁殊有小资产阶级的面子观念,怕说生活不安定遭人笑话,反映出袁殊当时思想上尚存稚气。”* k# O$ z1 P, C; {0 m
; [* v) H' Y4 w7 R! m# |' }接下去,潘、王二人开始“轮流谈话”,袁殊只是“默默地听着”。. W+ O$ s: @/ u0 ?: k
! w) |, s' ]4 x# m这是一次非常严肃的谈话,其中有些内容,给袁殊的一生都定了调子。/ E; u z$ Z% _
+ r% ]1 `1 U x x8 B0 M7 a' T7 `
潘说:“你加入的是秘密前卫组织,普通的组织成员是不知道你的身份的;你要做的工作是保卫组织的秘密工作。参加这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坚持到底,一定要保密。”; I f2 h; y# }1 S8 i- X" z% P
8 \9 S: z% B; Z% I5 i! @ o7 d在谈话中,潘向袁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要求:“从今以后,你要慢慢褪掉红颜色,伪装成灰色小市民,再寻机打入敌人内部。”
5 Z9 h6 i4 G' P6 m
6 f) i9 q7 L: ]& q8 g王子春进一步警告说:“在敌人内部做分化瓦解工作是危险的事,你可能被捕入狱,也可能亲眼看着组织成员被敌人严刑拷打,但无论怎样你都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D# p' Q8 o% e/ `6 m. S
7 [1 r$ }# U9 t这时,王很严肃地提示袁殊:“你甚至可能永远背负反动分子的罪名而死去,但党是知道你的。”
+ M c7 _( c; U1 h3 k/ C
0 ^5 \. F0 X0 \3 Z# A听到这里潘接着说:“只要始终守着信念,纵使牺牲也要无所顾及,敌人现在有政权势力会使用金钱美女手腕,我们只有最坚强的马列主义,但是我们能挫败敌人对前卫的阴谋。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我们今后就是要做这样的无名英雄。”. A( d3 F5 K$ ^; g
) U P3 A! |2 O7 K王子春说:“今后在你所遇到的反动环境里如需要花钱买对组织有价值的材料消息,组织是不吝惜金钱的,但一般情况下组织不会给钱。记住,从今以后你要做白皮红心萝卜,在反动环境中爬得越高对秘密工作越有利。”6 T% f$ T3 f0 v$ P! w9 Z4 v
8 t" b* s) f) g; m6 h( z8 D
……………………………………………………………………………………+ r8 |! f3 i" v; n7 X# L" C& m/ E. d
/ Q; p* G' t, L: T袁殊在特科第一次做地下工作,就把事办砸了。地下党好容易找王亚樵筹了一些钱,准备印传单。袁殊找了一个印刷所,结果这个印刷所被查封了,钱也就打了水漂。
% ?! f6 X; {5 ?# _; [7 J' _0 T' I0 C9 X* z
这件事看起来并不起眼,我这里着重讲出来,是因为这件事牵扯到的人很重要。给钱的是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直接找王亚樵要钱的是后来主谋刺杀汪精卫的华克之,托华克之帮忙的才是地下党。华克之和袁殊的就此纠缠了一辈子,当后来袁殊在岩井英一手下为日本人做事的时候,华克之就潜伏在他的周围。1946年袁殊重新入党,华克之是极力反对的人之一;甚至老年后两个人住在同一个大院,华克之依然反对给袁殊平反,认为袁殊是真心给日本人做事,是真汉奸。! F" t+ @# f' y. q
/ k( |& a: @( B1 ~: V ^! Q6 @5 ?按照潘汉年的指示,袁殊借助于表哥贾伯涛的关系,结识了中统高层上海社会局局长吴醒亚。吴醒亚的发迹道路上也得到过袁殊父亲的指点。既是故人的儿子,又有才气在身,袁殊就此成功打入中统,成为沪上有名的新声通讯社的记者。
' i. _' ^, D+ C9 Z( ~5 E7 O5 ]9 o! n; j+ w- V! D/ ]
袁殊情报工作方法很巧妙,吴醒亚安排袁殊进了中统反特工小组,公开身份是新声通讯社记者。袁殊一方面利用记者身份进行采访,一方面将采访中获取的情报和中统反特工小组的一些活动报告给潘汉年。4 s. I* y _$ A+ b
6 @0 e! S, G1 ]$ s3 Y/ o5 t袁殊还建议吴醒亚收购汪精卫手下频临破产的外论编译社,用来收集整理国际情报,主要工作是整理翻译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的资料。吴醒亚担任社长,整理的情报他拿去中统邀功;袁殊担任副社长,同样的情报交给中央特科。
9 W' p+ k6 y! D l- B: b
1 O) N2 A% h5 b( {% {# | Q& W6 ~' H- d袁殊鼓动黄埔四期生郑国之办了一个军事画报,刊登有关国军的军事方面的摄影报道和高级军官影像,此举在国军内部大受欢迎,袁殊也把拿到的照片等资料整理后上交特科。
) o3 v$ R+ k7 K2 T4 o
, W( z- V, q: |+ g; z3 ^& g( j* d0 M
因为在吴醒亚手下的突出表现,袁殊成为吴醒亚手下秘密情报团体“干社”的成员,并担任情报股长。当时他有个同事,叫李士群。当时的李士群刚刚做了叛徒,并不知道自己十几年后后成为一代杀人魔王。虽然级别相同,但是袁殊是吴醒亚的同乡、亲信、故人之子,比李士群要强不少呢。
8 w) w2 E, H, W. V! ~( C2 b! }4 a' P9 j2 s7 q: D/ ^. B
……………………………………………………………………………………
6 ~9 L' v- H& h9 o0 g% p6 |" z0 v$ I1 ^( F2 x
以记者的身份出入于各种高层社交场所的时候,袁殊结识了时为日本驻上海副领事的岩井英一,为岩井赏识。岩井实为日本外事厅负责战略情报的高级情报官,不久袁殊就成为岩井的得力手下。通过岩井英一,袁殊又结识了日本陆军方面的影佐祯昭。这两个日本大特务,当时也正处于事业的爬坡期。利用独特的优势,袁殊源源不断的国民党和列强高层的情报引起了中共高层的注意。& s5 G' d( x7 R1 c: M! Z) j
6 x8 J8 L9 T+ ]+ V& A# k袁殊结识岩井英一是1933年初,正式成为岩井英一的特工是半年以后。
1 z$ t3 P0 n7 h$ M8 _- a9 Z; H! ^6 ^! u: T% G& A/ k& _6 E
土鳖继续抗铁牛# _5 }! t3 K# ]* H* v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