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6-1-14 10:34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本帖最后由 史老柒 于 2014-1-28 17:00 编辑 " F$ q5 O' f6 v3 A* u+ A0 G' O
* c( F' N; M6 O: B8 m2 X化妆品护肤品防忽悠小窍门之一,不看宣传看批号。
7 l# Z$ \5 O) ?) z K t' E. |8 k2 F( s: I7 i' r9 n8 G/ W; ?+ ?- N
比如现在化妆品动不动就是进口产品,欧美日本原产巴拉巴拉……
2 X3 g) [ U0 v3 J% a
5 h. U* ?8 y- W) t其实到底是不是,看批号。5 U$ m: @# ] v5 p
2 L0 t/ Z" Z0 m# m @
凡是批号里面带一个【进】字的,才是进口货。
: B. N3 ^/ A1 U7 C: y o# A6 N
3 j6 u/ J: J! Y; n比如卫妆备进字,国妆备进字,国妆特进字,卫妆进字。
0 Y% R% p9 P8 _
9 _/ b2 l/ y9 \6 D# z$ n只有带【进】这个字的批号的化妆品,才是进口货。* p+ q! N& O. m2 j9 f( U: a
/ X" E6 U7 P: g4 s
卫妆特字,国妆特字,这两个是百分百国产货。
4 g U# S: E# g& k
0 ` C/ X" q: v, Q9 Y! L( @7 o什么批号都不带,那叫走私货或者自制货,个人建议,不是非常信任的渠道和人,千万别把这玩意往脸上抹或者往嘴里塞。" I }7 {; ?4 V+ C1 ^+ w7 i* J* `
t; d+ b b* ?( Y. U. T至于纠结于到底有没有疗效的人们。
0 d0 x' O6 I0 k$ f0 b, B* i) u* Z! Y3 T1 S* i
不管噱头是什么,只要打着保健品的旗号的,基本都达不到他们宣传的那个效果,他们也不敢真的达到他们神吹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 a$ I! y& t F( G T6 [' Q& w
3 T9 i% b% n5 ?7 w5 y+ v ?这个要从国家食品安全法和国家药品管理法说起。! g. K' R' }, D/ L
$ o5 }: {7 x+ T; [中国的保健品,甭管是口服液,胶囊,还是外敷保健品,批号逃不脱卫食健字,国食健字,卫进食健字这三大类。+ c2 o, G5 Q; E4 s* }$ {' F
; \, n+ d* @; f6 j
http://www.sda.gov.cn/WS01/CL0064/23396.html
" R; I4 q" x- K7 I+ w' \! a s& m2 N-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号)
# |9 D& i) D0 ?5 t' q2 R, r9 d; h5 i2 g5 R8 k0 k8 j; [
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9/02-28/1582909.shtml% B) J% J, x2 t- N3 c. T2 ?
: `1 _6 X7 l/ t: C+ g1 E2 O*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全文)
* Q7 u5 W' O. C0 v9 D
; v! s6 N( ?2 x) I简单一句话,所有能做用于人体,起到对人体各项生理机能指标实现改变因素的成分,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毒理实验测试和临床症状测试,而且要经过最短三年的观察期确定对人体无害或者副作用可控。
6 x' X- Q0 I- s. U5 k8 w4 X# J) C. r6 x# E5 @
才能正式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 ?+ g& [7 r( E
& `0 f# X# ~0 X这话也就是说,只要有疗效,内就是药而不是保健品,只要是药物,就要做毒理和临床才能投放市场。
6 {. A) `* Y. X* G! @1 p4 e- n" M$ B0 ?" l
但如果是药,还要走药物的审理流程和手续。跟保健品审批的流程和手续相比,药品有三大特点:
# [/ f7 s) {- P$ B
4 B( L3 P5 e i* G% V: x第一是程序复杂;第二是各环节把关严格,过关艰难;第三是整个流程时间漫长。
' Q! i6 a* q2 o# M% X$ Y
$ z+ O2 N) R; D, ~9 A& T而且,一个毒理分析实验室全套设备配备人员至少也要几千万;一个临床检测实验室全套设备配备人员,一个亿也不见得够。4 y( N8 l: b. ]3 K6 A& h
; A4 l8 v. Q4 A; ]+ m
拜托,俺们是做保健品的,有必要养活这两套班子么?" B; g! C9 s% S! S& l
8 R w, j( f- s1 r+ o4 _; `你们觉得,有必要么?
7 [( d/ j, c7 P9 W
7 S2 l' R/ x6 o- y5 U9 y有人说我的面膜就是有疗效,我的毒理和临床可以外包给研发机构啊?
6 [# ~( B3 u4 M$ E, P4 s1 R3 J, M, z2 M# k7 V; V4 v; e! M
对,的确可以外包,但生产你怎么外包?4 ~7 g/ }! f4 ]5 E$ O
" X4 W. A5 s: g! w3 l( |% y, E" U举个例子,A面膜本来是外包给A厂的,但合同到期或者人家要涨价等等原因,不做了,你转给B厂做,因为是面膜,没问题。
7 H2 P1 W1 {+ ~. E
) u, N. `' V; x% }说句不好听的,找个农家院支几口大锅熬制也行,只要卫生达标。4 W! y6 r; y0 {4 x7 i' w5 ^! `
6 [+ q5 O, n# w
但药品生产,别说A厂转给B厂,就算A厂的一号反应釜转到二号反应釜,甲车间转到乙车间都需要重新申报全套GMP手续。, Y Y* c; }6 d+ r5 p. P
' P+ j+ Y; f. B: Z& S- S
有疗效,不是那么简单你说有就能有!+ b% H6 i) P N/ t8 O7 I
. s: ?8 [! K, [% O7 B: O$ ~" T* i$ v
所以,绝大多数的保健品,都不走这条路,他们没时间,没精力,没钱走这条路。) n$ N. `5 }/ P9 ^, y3 w
, G6 N- P( q; T" k1 X- e6 k Q所以,绝大多数的保健品,都是哪怕拿来放饭吃,当水喝,倒满满一浴缸跳进去泡俩仨钟头,也不会出现药理反应的东西。
$ L+ C3 z( q6 T( R
' D# U: l( N% S" s$ N: Y% D3 L" N比如胶原蛋白。
5 N$ B0 ?/ I( b' U/ T2 T
- {2 x, _0 |7 O* X' o& n具体到面膜,就更有趣了,面膜里面,相当一部分,是根本就没有国家食药局批号的。
( Y, X0 D4 {- L1 G) K6 {( P# u5 `! m5 d: W5 h) l x
换句话说,这玩意按照法律,是根本不能敷在脸上的。; j( ~7 C1 r2 `8 Q) I
' M1 w3 G# z3 n6 Q( T* v9 G+ @另外一部分有批号的,化妆品批号和保健品批号都有。2 X! l, r& S) y: \" I2 ~1 S
! H8 u0 g' \# u
但,唯独没有的就是药品批号,也就是现在唯一的【国药准字】(卫药准字已经合并)。2 h# G& T- x7 ]: Z* R; b/ U
1 {! v4 [: s9 V% ^' o( B# r/ A6 U中国没有任何一种面膜是国药准字的。& w+ P1 b: |0 t+ e$ ?' x# G
4 m! G9 @5 ~( M" l前面我说的很清楚了,只要面膜的有效成分能够透皮,能够达到他们宣传的神奇效果,那么那就属于药品,就要严格遵照药品审批流程进行审批与考核。
6 T/ D3 c! d- |
8 H7 a) b! R0 ^5 l3 K. |7 r有效果而非国药准字的产品,属严重违反国家食品安全法和国家药品管理法的行为,追究法人代表及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企业查封,处以巨额罚款是铁打铁的。
% e0 E3 D- i5 f# d9 E7 l3 E
1 h, N3 a: i/ `0 W) A! p现在,我想请问那些继续号称面膜有宣传的神奇功效的专家们,您们还依然打算继续吗?/ e. B4 T" w5 \: ^" K0 a4 p4 W' N
/ |/ `: I4 y; R {) |年底了,我想AQSIQ和CFDA肯定不介意多收一大笔罚款来充实国家财政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