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6-27 14:41 |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辟谷
|
本帖最后由 万里风中虎 于 2011-7-8 23:19 编辑 # r9 N4 _2 y; X4 [# j+ O
6 a0 ?1 g' G4 ?7 b0 d
国家财政和家庭或个人的财务不同之处是国家拥有货币发行权。- `4 G8 s' d; s5 Q9 e! d
8 L0 O6 D2 F( @ L% Q
对个人而言,丰年储蓄,歉年支出的财务安排是合理的,因为个人不可能通过向其他人发行货币来应急。但是,中央政府是可以通过发行货币来直接收税的。4 d/ ?. q: s/ m; I( _
) y7 q2 m$ r- a& T% U* d- F- k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质上根本就不存在财政赤字和盈余这两个概念。
5 g. q, }, }3 T9 `- J7 d6 k$ ?6 L" t2 q* T4 T3 p
举个反例来说明,假设2011年的财政结算是-2000亿的赤字。这些赤字是由于2011年公共收入小于支出所造成的,可是钱没收上来为什么会就支出去了呢?
! G* U w+ p+ b/ `" `
5 G% I% y" B2 H1 y+ L因为收支是两条线,财政部花钱不是根据收入情况走的,只是通知中央银行印钞票就可以了。人民银行以前就是财政部的一个处,现在也不具备独立性。% n. z, \& [ o+ Q- J3 a: A& h
; f. T+ Y4 d I# H$ K
所以,财政不管收入是多少,最后财政赤字是多少,财政从货币上说始终是平衡的,只是货币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流入流出的差额不同。2 d" H, V0 y4 k( i& B, x. @" l! _
; v' X e+ c$ ]+ n
中央政府会存储经济资源来应付经济衰退的做法在实物经济年代中是可行的,在现代信用经济中就没必要了。
0 w7 O& l- Y7 M2 Q( M+ M$ c* V
4 F5 S3 g# d: ^1 H" ?0 T7 ]$ f中央政府需要物资的时候就多印钞票就可以了。而所谓的巨额财政盈余,其实就是公共部门对私有部门的巨额货币回笼。
2 z, j: l% H! H0 _3 ?
+ Z( J$ ]3 A# s6 d# B( J6 r X中央政府是不从事生产活动的,从事生产活动的是私人经济部门,货币的减少就是私人经济活动的减少。所谓的巨额财政盈余就是紧缩的财政政策(增税+公共支出萎缩),简单地说就是:政府有病,人民吃药!: J4 i: B" M5 X) E" b# I( H/ F
/ E, w% E8 h7 E1 J) _0 `1 q8 Q即使下面几年用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也只是现发货币来挤压私人部门的物资,不是用以前年度的财政盈余,因为财政盈余只是货币回笼,不是物资储备。
5 _9 d/ r) G! a) e) e! ~0 ]$ f) D( Z" @8 P- g
关于财政和货币幻觉的问题,我们持有的人民币,是中央政府对我们的负债。因为我们相信政府,所以它印刷的纸可以接受作为我们劳动付出的报酬。政府必需保证人民币的购买力稳定,否则我们会要求兑换成黄金或物资,政府信用就破产了。
: s. x( F% [0 D% Q8 }& I
4 f/ f2 r# v6 h+ @- u7 {& H这就是国民党政府在大陆最后几年的情况。 ^; F" S9 r8 Y1 ?- a0 G- e0 R
" D/ D' ~ M% g" V/ c6 b' U9 x只要你不去兑换实物(消费),政府的这笔债务就不需要偿还。现在通过巨额财政盈余回笼大量货币后,私人部门持有货币减少,相当于政府减计了大量的债务,政府信用风险下降了。可是,经济衰退的苦果却要老百姓来承担。
- m, b" A2 ~ [6 Z2 e+ r J; Q
* C+ q) s) C" ]* X- J如果一个国家不存在外在的监督和管制,就要靠内部的权力竞争对手监督,所以中国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管制是以政治人物的权力为基础的。我们对政府信用不害怕,不担心,是因为个人只是13亿分之一,再大的损失分摊到个人头上也是个小数目。/ u* q& S( H# [1 X
; S4 h( b5 a% E& s0 y
而且自己的意见只是13亿分之一,反正也没人听,还不如不害怕,不担心得好。所以,人们不害怕,不担心也是一种理性选择。
! R: \# J/ R* W0 q
. K. K0 h& h7 q6 ^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t9 z! |- F# f) @5 z& N! `9 H
0 `* O% `% E0 z; X比如说动用外汇储备对黑石的投资,对美国房地产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投资,这么庞大的损失,换一个国家,国家领导人必须率内阁引咎辞职,在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
, l0 ~2 y* ~- M, ^$ t) l
! \4 @. ~* b' k/ M: p. U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f0 u6 \* k a( O2 D( K- Q5 t9 k* h: I0 t( g
除了香港一个不合时宜的专家痛心疾首地大喊了几声,中国的报刊新闻和经济学家们连个泡都没冒。反正外汇储备想怎么花都是国家的事情,可是如此卖国是不是太快了点。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
2 p! @* x* Y7 W& k: t% X. l) T
+ t. x7 l b4 `国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国大而民弱,就是该拿刀来杀的时候了。7 @& r# I7 Q3 X' p
. m4 I ~+ X+ [8 F. M! @到那个时候,我们还是别无选择。
4 V- M- j: Z, Z
/ [9 ?, Y8 m. u+ ^3 ?! u5 M9 l! g4 K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