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0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原创】回归亚当斯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2:1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马行空 于 2013-8-12 20:39 编辑
+ e- e' I- x* K2 f5 n$ U2 Z
% k7 r6 z1 z- f$ z人们常说经济学无非是要解决两个问题:资源的配置与资源的利用。前者依赖于市场运作,人称微观经济学;后者依赖于政府调控,人称宏观经济学。笔者一直认为所谓的宏观经济学及其政府主导资源利用的核心学说纯粹是扯淡,无奈自己才疏学浅,只是在瞎嚷嚷,却无法使人信服。然而今天看第四期《读书》后更有感于此,还是想嚷嚷几句。6 k' X6 R, V5 S0 ?- k
7 w7 ]2 l/ k. t1 Q! M
人性并不是那么单纯的,即使受再好的教育做事难免站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所谓政府恰是有一帮子社会精英们群聚而成,本来智力层面就高人一等,做事当然先考虑牵扯自己核心利益的方面了。凯恩斯主义理论整好给了精英们一个有所作为的借口,一遇到危机了就开始印钞,既免于因恢复经济不利而被迫引咎,又可带来短期内看似Booming的经济,社会上“钱”一下子多了,人们为了这些多出来的“钱”又开始忙了起来。曾经的平衡理论被丢弃了,也被鄙视了,代之以永远都能保证花不完的钱的“财政赤字理论”。然而一段时间以后的通货膨胀却是必然的,等到滞涨,那只是下一场危机,虽然可能更严重,但毕竟与此刻的“刺激”政策相去日多,烂摊子撂给后人也无妨。反正人民群众智商低,反应不过来,只知道谁拯救不了危机谁就是王八蛋。
6 G& v6 c9 c( h3 y" V8 `/ p1 r' z' w' h1 U3 I. j; f
如此,凯恩斯当成为政府官员膜拜之偶像,而凯恩斯理论也当成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了。而亚当斯密这个老古董,太保守、无为、消极与放任,实当被砖拍死。- [- c* t3 ?* _6 i. N/ ?5 {( f7 D

8 b4 b* `8 r5 K' q- m  [. K6 \其实半个世纪前我们对待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想法于此如出一辙。就像资本之于人是不可分割一个元素,市场及市场经济之于社会也是不可分割的。市场靠的是一种平衡,既然说平衡就不是不动,有危机和有发展一样不可或缺。人不可能把明天的经济发展预测得比上帝还准——真那样股市上就只有赢钱的份儿了——所以不如靠“上帝(市场)”来得更保险些。这就像我们的生态系统,它在一直的演化之中,但它也是动态平衡的,而一旦自以为是的人类参与进来,唉,后果我们今天已经看见了。其实这些道理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往往是通用的,我们还是应该尊重上帝,尊重那只驮着我们的乌龟,毕竟它们该是比我们聪明的。; O4 b' F# x5 \

( N  G* T; ?5 A+ H. p# @  ?斯密的精神在于自由,他追求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大同。也许有一天我们能走到马克思预想的共产主义大同,那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那需要我们所有人、或者说大部分人、应该说还是得所有人都像马克思一样天才,智商情商都很高,但那太难了,太遥远了。而亚当斯密的精神倒应该能给我们现阶段并不聪明的人类以引导和启发。这其实就像是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无不为。有许多人说老子消极避世,孔子热衷功利,我非常不同意。孔子和老子都是我很崇拜的人。其实老子和孔子都是非常积极入世的,这种积极入世是在经历了避世的思想后更进一步的精神,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非常难得的,尤其是孔子,智商那么高,可是直到现在能真正理解他的人仍然少之又少,我们天天对其进行所谓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殊不知孔子的思想是几乎无糟粕的,只是因为大家理解不了所以以之为“糟粕”矣。这两位大师的思想又恰好启示了我们如何真正有效地“入世”——政府所应做的是在一些公共事业上的“投资”,比如立法、社保、医疗、教育等。这是社会的润滑剂,但不是来引导市场方向的,更不是用印钞来制造“繁荣”。市场的方向市场自己会找到的,而这个方向恰有社会成员共同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  y  J, w; c2 J% m% v6 M

" {( H0 D1 s5 y如此,亚当斯密亦当为可贵的贤者!先哲远去,精神永存,后人当思之。
/ _9 ]. t  X4 s4 f9 S- i+ K: J+ R1 M% E
& f5 [  L  o# @* y4 B" M0 h% S

+ X/ u2 N; s! C0 `
- ^9 I( E% E8 B6 V& r0 Y  j  Q$ \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3 捐资 +1 学识 +1 收起 理由
万里风中虎 + 3 + 1 + 1 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3 00:41
  • 签到天数: 641 天

    [LV.9]渡劫

    沙发
    发表于 2011-10-11 18:27:01 | 只看该作者
    你是写西游的那个天马行空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8:44:28 | 只看该作者
    鼎革 发表于 2011-10-11 18:27
    ' g- S- f; X5 ]! f$ T5 }+ F你是写西游的那个天马行空吗?

    & L0 p' C" @& |1 k! O) t不是……看来“天马行空”这名太受人青睐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1-10-11 22:16:47 | 只看该作者
    即使按照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最终结果一样是大鱼吃小鱼。西方文化崇尚丛林法则,有没有政府监管都是一样的结果,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

    点评

    政府是大利益集团的代表,并不是政府本身在乱搞,是它替利益集团在乱搞。如果没有政府,大利益集团自己也要搞,而且可能更狠。  发表于 2011-10-12 22:30
    感觉政府已经不是监管的任务了。政府是在打着凯恩斯旗号乱搞,而且人民看不出来……政府是最大的权力垄断者……  发表于 2011-10-11 23:2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7 14:41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辟谷

    5#
    发表于 2011-10-15 02:19:35 | 只看该作者
    魔术师 发表于 2011-10-11 22:16
    $ [7 K3 c0 A* t; I2 \& k  p5 V即使按照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最终结果一样是大鱼吃小鱼。西方文化崇尚丛林法则,有没有政府监管都是 ...

    . T2 X! w* \2 ]政府在市场上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公共产品(国防),解决市场失灵(外部性如污染,强制保险如逆向选择问题,市场监管如道德风险问题等)和限制垄断(鼓励中小企业创新)。这在理论上已经没有争论的必要了,这是会不会去干,干得好不好的问题。
    ' v# i3 `& u* J+ C: j/ j6 U
    7 @2 \+ M) a( ~) p# W4 h: @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对微软的限制,微软早就把苹果干掉了。所以,苹果的今天创新是政府一直保护创新小企业下的结果。政府自己搞垄断企业本身就应该限制在市场不能干的领域(比如军工)里面。但是,美国政府在市场监管如道德风险问题上犯了大错,才有今天的经济危机。而我们主要是政治问题导致的政府职能错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1-10-15 04:22:41 | 只看该作者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1-10-14 13:19 ' ]+ l5 m1 C) T2 N5 R1 v
    政府在市场上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公共产品(国防),解决市场失灵(外部性如污染,强制保险如逆向选择问题, ...
    % Y3 g6 u0 A3 k8 Z& {
    “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对微软的限制,微软早就把苹果干掉了”,能否说明一下这句话的出处何在?
    ; [8 K* _' q! O' Q: }8 y6 Y, p- L/ y1 e+ a3 }
    按照我的理解,二者属于完全不同市场段,在对方的地盘都没有机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2-3-21 23:05:41 | 只看该作者
    游学中。。。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3 15:36
  • 签到天数: 5 天

    [LV.2]筑基

    8#
    发表于 2012-5-3 11:58:15 | 只看该作者
    屁股决定脑袋,丛林法则,这些才是真正的普世观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2-8-25 17:15: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赞一个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6-30 12:31
  • 签到天数: 199 天

    [LV.7]分神

    10#
    发表于 2012-9-9 23:42:0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3 11:08 , Processed in 0.04269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