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杜建英暗线蛰伏三十年,宗馥莉女帝宝座还稳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816 天

    [LV.10]大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微信公众号   伊莎贝拉小星球         该作者是影视圈娱记出身,擅长扒出各类家族八卦


    原文配有大量图片,转帖过来太累了,偷个懒就不贴了,感兴趣的可以这里看原文:杜建英...宗馥莉

    正文如下:



    自从7月11日彭博社刊出新闻“女继承人陷入与手足的20亿美元风波”之后,中国社交媒体已经被老宗家的事刷屏了三四天了。

    关于宗庆后、宗馥莉的人生故事请先阅读这里:宗家风云再起,女继承人馥莉能否赢得博弈?这桩千回百转狗血淋漓的继承大战,以一天一个小瓜、两天一个大瓜的节奏,挑动着大众的神经,最新的消息是凤凰网发布的,说宗庆后“不止四个孩子”。但很快宗家戏份最多的叔叔宗泽后辟谣了,说只有杜建英的三个。

    又有财经媒体报道,说宗庆后根本没有设立信托,让网友们一头雾水。继承大战陷入胶着,到底几个娃?几个太太?众说纷纭。

    网友们热情空前高涨,这其中除了有围观富豪家族争产的好奇心,更有一份被深深背叛的愤怒,想当初,“此生只喝娃哈哈”的战狼口号言犹在耳——现在,则变成了一脚踹死老登:宗庆后“一妻一女一布鞋”的光辉形象已然崩塌,泥沙俱下,群情鼎沸,人们笑称这叫“塌坟”。

    不怪网友讽刺、揶揄,实在是老宗生前把自己立得太高了。主持人说,您的生活特别简单,这点是大家公认的。宗庆后认真地点了点头。现在,去世后的宗老重新定义了“简单”。

    主持人说,您生活简朴,一年的开销只有五万元。宗庆后微微笑:现在连五万都不到啦!现在,宗老去世后重新定义了“省钱”。

    李湘说:您只有一个女儿,她也会继承您这么多财富,宗庆后点了点头。现在,呼呼啦啦冒出来这么多个孩子,重新定义了“独生女”……

    倒是有一句是真的,宗庆后说,等我差不多的时候,我也设个基金。这一点,言出必行了。

    关于这场继承之战,每个网友都有不同的视角,有人看到的是嫡庶之争,有人看到的是国资流失,有人站在“正房打小三”的角度,有人则考虑的是宗馥莉和杜建英到底谁的贡献大、能力强。关于杜建英的存在,其实在娃哈哈内部甚至杭州市早已不是秘密,只不过,以前她只能影影绰绰地出现,而这一次,她主动以宗庆后孩子母亲的身份走到了台前。今天,我们将重点考古杜建英,看看她在娃哈哈曾经做过什么?走过什么样的路?而宗馥莉手里又握着怎样的牌?能否和她一决胜负呢?故事精彩,大家慢慢看。



    杜建英其人其事




    在介绍杜建英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宗庆后的原配施幼珍。在上一篇文章里讲过,宗庆后是知青返城后才结婚,施幼珍也是一样的情况,所以他俩结婚时都属于大龄了,大概率属于经人介绍相识。婚后,施幼珍在娃哈哈做过“供应部部长”。

    从性格上看,施幼珍软弱且传统。她曾经接受过电视台采访,表示非常心疼丈夫,丈夫吃了太多苦,又是老大,家人也不心疼他,“他缺失了太多爱,我必须照顾他”。施幼珍坦言,平时生活中有很多争执,但她总会想到丈夫的委屈,这样一想,她就心软了,也就不吵了。这是非常典型的传统女性在婚姻中的自我PUA,出现问题,先说服自己忍让。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推导出一个结论,婚姻内,施幼珍对宗庆后言听计从,以牺牲为己任,并且不善于争抢利益。

    社交媒体上曾有一位80年代在娃哈哈工作过的老员工叫“阿萍”,写过帖子,深情回忆起1991年左右,宗庆后把新房子让给她和另一位司机班员工,而自己却继续和老婆女儿挤在环境恶劣的“清泰街160号总部”。当时宗庆后是为了招揽人才,舍得让利,宁肯自己受苦,也不能让人才流失。而施幼珍和宗馥莉显然也牺牲了很多,她们配合了他的大格局。这就是当时宗馥莉和母亲施幼珍让了一次又一次,一直住下去的旧房子。隐忍、贤惠、顺从的施幼珍,却生出一个做事狠绝、雷厉风行的女儿,也是很奇妙,这个我们稍后讲。

    原配懦弱,不争不抢,所以,当年轻漂亮能干的女大学生杜建英甫一出场,便有了很大的施展舞台。根据公开报道,杜建英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工程系,她是妥妥的超级学霸天之骄女。

    按照时间推导,她于1984年参加高考。当年的高考发生了一个“全国惨案”,数学卷被称为“史上最难”,全国平均分仅26分(满分120)。所以,那一年的高考成绩普遍不理想,全国录取率约6.58%,而浙大是浙江省的顶尖工科强校,实际录取率可能低于3%。当年考浙大,需跻身全省前千分之一,尤其光学仪器工程系更是含金量十足。1984年参加高考的杜建英毫无疑问是浙江省里的尖子生。也许杜建英本身就是学霸出身,所以她对于培养孩子颇有心得,三个孩子都上了藤校,而且不同于王思聪、秦奋等典型的富二代混个文凭回来继承家业的路径,杜建英的三个孩子都基本融入了西方精英体系,培养得相对优秀,这个我们稍后讲。

    1991年,杜建英从国营单位杭州医用光学仪器厂进入娃哈哈集团工作。这是她“功勋卓著”的第一件事,很多媒体报道,杜建英毅然决然丢掉了手里的铁饭碗,放弃了干部身份,来到娃哈哈辅佐宗庆后。

    从叙事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凸显杜建英因优秀能力被选拔,敢想敢干,毅然放弃铁饭碗,做出了重大牺牲。至于具体什么前因后果,新浪在2007年有一篇名为“精英团队就这么炼成”的公关文中讲得比较细致。需要注意的是,就在这篇报道出炉的前一年,宗庆后已在香港汇丰银行为杜建英生的子女设定了目标21亿美元的信托基金,两个人在此时早已是枕边人身份了。所以这篇文章有通稿的感觉,但即便是夸赞其工作能力的通稿,我们也能找到一些真实的蛛丝马迹。

    文中说:毕业三年的杜建英,当时是杭州一家国营厂的技术员工,和她的“光学仪器工程学”专业很对口,但在这家单位“没活干,2/3的时间都能看报嗑瓜子,下班也早。”当时娃哈哈更希望招收一些质检、科研、市场方面的人才,杜建英所学专业和娃哈哈当时的需要并不是很匹配。即便如此,为了表达诚意,宗庆后把投了履历的20来个人拉过来,听听大家的意见……就这样,从“没活干”到“热火朝天”,杜建英已经在娃哈哈干了16年。

    其实结合时代背景,1992年到1994年期间,国企“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运动在全国铺开,东北、上海等工业重镇率先裁员,1993年吉林钢铁公司一次性下岗超10万人。国营企业的铁饭碗,能捧多久并不确定,企业倒闭后,“干部身份”也会成为昨日黄花。查询杜建英所在的杭州医用光学仪器厂,这家国营单位于1993年私有化改制,以“杭州桐庐医疗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名义存续运营。

    换句话说,成为私企员工,对于当时的杜建英来说是必然结果,要么待在老单位变成私企员工,要么选择娃哈哈变成私企员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再回看1991年杜建英的选择,从效益不佳、没工可开的医用光学仪器厂辞职进入上升期的娃哈哈,是一次大胆而正确的决定,并不算很大牺牲。

    第二件功劳,是杜建英挑大梁化解了娃哈哈果奶被南京地方标准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后的公关危机。据娃哈哈官方公众号回忆,当时娃哈哈在全国的销量势如破竹,而到了南京却“遭遇地方保护主义”,被《南京日报》点名通报,整个品牌近乎遭遇“灭顶之灾”。这件事对娃哈哈来说生死攸关,一个公关部长甚至吓得要自杀。


    从这个事件中可见,民营企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很多,国家标准也不清晰,需要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杭州市政府对娃哈哈提供了大力支持,派人与杜建英到北京一起协调,使得“卫生部专门出具了一份正式的函来说明此事”,化解了危机。报道中强调,“于是杜建英跑到北京,一天一天地跑,到各个部门去做协调工作,陪着笑脸,一再解释,一再说服,一再证明……”前后待了好几个月,颇有苦劳之功。此时杜建英入职刚一年,年仅26岁,代表娃哈哈集团多方斡旋,赴北京与卫生部协调。一战成名也好,出尽风头也好,总之,此后杜建英开始获得宗庆后的赏识。

    年轻的杜建英。娃哈哈果奶最终解决了南京危机,宗庆后邀请当地媒体和央视记者赴南京开媒体见面会,以正视听。

    第三件功劳:筹建娃哈哈的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而言之,这是传统企业转型的必经之路,从纸质办公转成数字化、自动化办公,搭建整合企业内部所有核心业务流程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

    有过数字化办公经验的读者会知道,ERP系统的实施落地需要企业各部门精密配合,下至工厂流水线普通工人,上至CEO,都必须参与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走出舒适区,熟练使用系统,不断磨合。即便如此,很多企业生产线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成熟落地管理系统,很多小企业小工厂至今都未完成数字化转型,原因就是工作习惯和惰性,需要公司实控人拍板,费心费力巨额投入大力推动。就像餐饮后厨,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熟悉的锅具刀具和工作习惯,只有老板亲自下决心,扔掉旧锅具刀具,统一使用新锅具刀具,怎么出菜,怎么保养,全部流程化,每天盯着监督大家使用,才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后适应新工作流程,保证出菜效率。

    根据娃哈哈的官方公众号“哈哈号角”2017年12月22日的推文,娃哈哈的ERP系统的决策与筹备,是2003年-2004年开始的:

    ERP系统上线是宗庆后打头,从各部门调配负责人与实施方埃森哲对接,财务板块负责人回忆这个项目技术难度很高。而“精英团队就这么炼成”的公关文并未明确杜建英在有80名成员的ERP项目组中的具体职责,只提到“杜建英希望有这样一个管理系统”:其实职场人能品出其中的潜在语境,在一个复杂程度高,需要跨部门配合的项目组中,只谈愿景而不提具体工作,对项目的贡献程度其实并不高。

    有意思的是,财务负责人之所以说这个项目难度很高,就因为老板宗庆后本人对于ERP系统是有抵触情绪的,践行并不彻底,这也是老一辈企业家的通病。近年来中的采访中,娃哈哈方面透露:“宗庆后喜欢看打印出来的报表、资料;反而是宗馥莉要求全员数字化,娃哈哈的桥南基地几乎是无纸化办公。” “员工每天都要等宗庆后发传真下命令……”

    显然,宗馥莉比她父亲,更能践行ERP系统的数字化要求。宗庆后带头使用打印材料,发传真,这个习惯持续到他工作阶段的后期,作为“总经理办公室”的第二把手的杜建英,其实一直会配合其工作习惯,那么这件大功“筹建娃哈哈的ERP系统”就显得有些过于牵强了。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看这篇报道中的其他人物,如销售总经理刘智民“提出扩面扩种联销网络方案”,生产技术专家张宏宇“儿童营养液配料生产过程”,则明显责任清晰,真实性强。具体做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都很清晰:

    所以,直到2007年,杜建英作为娃哈哈“功勋卓著”的元老,发了一篇通稿表扬自己的成绩,盘算来盘算去,也只拿出这三件大功,还有一件是掺了水的。


    但这篇报道最有趣的地方有两处。

    首先是下面的这处闲笔,讲的是宗庆后的人格魅力,编辑可能故意调侃了一下:宗庆后穿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圆领汗衫……年销售额破1亿元的经理,穿着如此随意,这让从国营厂出来的杜建英,一下子喜欢上了他,一下子喜欢上了种轻松、亲和的环境。

    第二个有趣之处,文末还提到了一位女性高管叫杨秀玲,杨秀玲透露1998年曾与杜建英同乘出租车时听到粉丝致电电台点播王力宏歌曲,受到启发,才发掘王力宏做代言人。所以,为什么宗馥莉刚一回国,就不顾万千粉丝的愤怒和反对,执意要换掉王力宏,核心原因就在这里了。而新浪报道提到的这位普通的女性高管杨秀玲,其实可以看作杜建英的对照组。


    同样是1991年离开国营单位华东药厂,作为技术人员进入娃哈哈工作,杨秀玲在初期被求才若渴的宗庆后任命为质检部副科长;1993年被任命为公关部长,负责广告和招商,又在2004年负责兼并后的市场部,与杜建英在集团内的上升轨迹有多次交叉。一个值得思考的细节是,1992年杜建英替代“自杀未遂”的公关部长去北京“记大功一件”,1993年公关部长的职位却仍任命杨秀玲,杜建英仍任总经办主任。

    同为1991年进娃哈哈的技术背景老员工,2007年,杨秀玲的时任职位为市场部部长,在娃哈哈的公关文里排在最末位;而杜建英排在首位,时任党委书记,工作直接对接宗庆后。同样的起点,截然不同的结局,这意味着什么?很多人说杜建英在娃哈哈功勋卓著,诚然,杜建英是浙大高材生,谈吐优雅,气质高级,又会外语,工作能力当然也是有的,在“泥腿子”遍地的娃哈哈,她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所以很多重大场合,宗庆后愿意让她充当门面。宗庆后站在杜建英身后。但这里面也有一个“因果顺序”的逻辑问题,到底是能力强还是贵人强?到底是高知身份得到重用,还是因为有男女之情才得到特殊照顾、凡有功劳都记上?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只不过,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



    资本运作,战绩如何?



    说完了在集团中摆在明面上的功劳,当了母亲以后的杜建英,人生走向另外的方向,她无需在娃哈哈辛苦工作了,转而进行资本运作,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2008年,卸任集团党委书记职务,专注离岸公司运作,通过香港、维京群岛的公司(如香港荣泰)参股娃哈哈子公司,控制陕西乳品厂60%股权等资产。截止目前杜建英实控的娃哈哈关联企业情况。

    2010年,创建三捷投资集团,明面上投资教育产业与生物医疗等行业,同时也通过三捷控制娃哈哈多地工厂股权,如重庆饮料公司(境外资本控股50%)、衢州娃哈哈(广元金信持股40%)三捷投资集团的重点投资项目与投资情况总结。本号做图。三捷公司的投资战绩,算不上亮眼,失败居多,比如下面这两家,要么终止上市,要么成为失信人限制高消费。杜建英曾经很看好下面这家生物制药公司,是众多对外投资的公司中的重点,不但投资占股75%(很多其他投资企业仅投几百万元或占股比例低),还亲任董事长:

    2021年以前主营健康食品;2021年后转型研发肺癌药物。在天眼查能查到的三捷对外投资中,这是唯一港股上市的公司。但这家公司在2024年上市时仍处于亏损状态:

    2014年-2015年,杜建英有个大动作,就是创办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同时,成为美国康科德学院校董(她三个孩子都毕业于这所高中)。根据市场同类学校的举办资金需求,每一所娃哈哈授权冠名的学校的筹建资金可达3-4亿人民币之间(包括土地出让,校舍建设,人员招聘等)。但在天眼查里也看到三捷投资集团、娃哈哈双语学校、娃哈哈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陷入了与施工方的款项支付纠纷,有一笔1819.19万元的款项,从2018一审拖到2020年二审仍未支付,从判决结果看,法院支持施工方获得款项。

    杜建英对娃哈哈冠名的两所学校参与度很高,常参与活动。(图源:娃哈哈双语学校公众号)网传娃哈哈学校的设立是为了杜建英子女的教育,从学校设立时间线来看,这种说法也是有点牵强的。首先,娃哈哈学校的学费档位未超过20万/年,在全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中属于价格中等偏低的“高性价比”学校,目标客户应该是杭州的中高产家庭;

    此外,在杜建英自述中,2014年,两个儿子已经在美国读书。虽然民办学校原则上属于非营利性组织,结余不得分配,但实际盈利很高,预付款模式现金流充沛,针对杭州庞大的中高产人口基数,生源稳定。这应该算是杜建英最有眼光的投资。

    2019年,杜建英退出娃哈哈董事会,但仍通过三捷控制18家核心工厂股权(如陕西乳品、深圳荣泰实业)。2020年,在美国波士顿创办“纽英创新学院”,对母校浙江大学慷慨捐款。

    通过捋顺杜建英34年在娃哈哈的工作经历(1991-2025),可以清晰看出:三个子女是杜建英手里最重要的一张牌。生孩子之前,她是娃哈哈的得力战将,生孩子之后,她变成了资本。


    这是流传于境外社交媒体的一篇爆料文,配合7月16日凤凰网财经报道,总结起来就是:作为宗家长孙,宗继昌是爷爷爱,奶奶疼,叔叔支持,姑姑帮衬,有资格手捧骨灰盒的继昌本是天命之子。在几十年的布局中,她最终为自己和子女争取到了通过三捷集团搭建娃哈哈体外分公司的机会。自称娃哈哈内部员工的消息来源称杜建英实际与宗庆后在境外结婚,或施幼珍与宗庆后于2005年已离婚,这种说法尚未得到权威消息的证实。且经过许多律师分析,宗庆后去世时,若与杜建英处于婚姻关系中,那么权力交接与遗产分配,按照法律规定就会让杜建英有争权之力(参考杉杉集团现妻携三幼子掌权),不会仅通过体外分公司的方式,坐在桌边的暗影中。



    国资与民企的纠葛




    关于娃哈哈集团的体外分公司,不得不触及到一个复杂而有雷点的话题:国企私有制改制。这也是许多网友非常关心的话题。

    在这里,尽可能简单追溯一下历史:如果把今天娃哈哈体系的公司比做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那么当初那家“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就是这颗大树的种子。这颗种子当初是百分百国有资本,不过1987年对外承包时,已连年亏损;

    宗庆后勇敢下海,承包了经销部,开发了爆款产品“娃哈哈营养液”,很快有了资金,兼并了同是国营企业的杭州罐头厂。如果一定要溯源这棵大树属于谁,则涉及到极为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两颗作为种子兼并到一起的企业都是国有性质,但若没有宗庆后开发爆款产品,铺设销售渠道,也不会有兼并的资金,更不会有后来的大树。

    简单点说,国资是种子,宗庆后是阳光雨露。所以,这棵大树的归属权到底该怎么算?

    这是宗庆后自传《万有引力原理》中的说法。1999年,经过长时间的博弈和商榷,娃哈哈的财富帝国有了一个正式的分配:上城区国资局成为第一大股东,持有46%的股份。宗庆后家族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在这次改制中,国资局希望盘活国有资产,让国有资产增值,成就地方政绩;而宗庆后家族虽然并不太满意股权划分,但仍希望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把企业做大做强(之前的娃哈哈果奶在南京的危机公关可见杭州政府支持的重要性),所以双方对股权分配,明面上没有异议。

    问题出在资金上。援引元素Elements消息:上城区政府以5.15亿的账面估值获得46%股权,却未按时支付2.6亿元出资款,更允许5%的股份无偿流入职工持股会,这笔出资款在协议里写得明白,却一拖就是25年,至今未付

    宗庆后以“国资未付清2.6亿转让款”为由未分红,法律上站得住脚,再加上宗庆后本人擅长协调和国资的关系,所以大家也就达成了利益平衡的沉默。

    根据公开信息,2003年宗馥莉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恒枫贸易公司,同年10月,施幼珍和宗馥莉注册成立了杭州宏胜饮料有限公司(此时宗馥莉还未大学毕业,该行为应该是宗庆后授意)。
    从2003年到2024年,娃哈哈大量代工厂被装进“宏胜体系”,这些企业注册地分布在河源、重庆、昆明、拉萨,大多归属于恒枫公司名下。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很容易推测出——1999年的改制,宗庆后的内心深处并不满足于29.4%的持股比例,认为宗式家族贡献大于持股比例(读者认为是否合理,可独立思考理解),因此决定以创建体外供应链的方式,把利润留在体外:

    既然自己认为蛋糕分得不公平,那就把蛋糕换自己的盘子装。这样的做法符合宗庆后的一贯个性。从宗庆后做出的几次重要决策中可以看出,宗庆后明面上能协调关系,谈判桌上敢于大幅让步,让国资成为大股东,员工持股方便制定激励政策,为自己快速争取到最大支持,一口气做大做强。但表面上让步,把国资奉为座上宾,但实际上偷摸摸地运作家族财富,把利益最大化放进自己的口袋,所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里和宗庆后本人的性格也有了呼应,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宗老不也是这个套路吗?可见,太阳背后有阴影,为了员工和企业可以大义在先;而在谈判桌下,做小动作保住自己不吃亏,才是宗庆后的真实想法。

    宗庆后在境外的利益,基本是都给了杜建英去操盘。所以,在这块截留出来的蛋糕中,截止到2024年——

    宗馥莉分配到的蛋糕有:宏胜集团拥有19个生产基地、104条生产线,年产能占“娃哈哈系”总产能的约1/3,2024年营收达104亿元。

    而杜建英分配到的蛋糕是:通过关联公司(如广元金信、香港荣泰、红安永盛)控制至少18家核心工厂,覆盖陕西乳品、深圳荣泰、衢州启力等生产基地,产能也很高,有部分舆论认为,能占总产能的四分之一。

    这也就能解释,为何一年前宗馥莉在公开舆论场中被定调为“唯一继承人”,没有遭到杜建英及其子女的公开反对。除了为保全宗庆后的名声,也因为杜建英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一直被默认其作为"影子夫人"的地位和利益——宗家人在体外建立的这块蛋糕,杜建英一直都有分到。

    而国资方显然也不想去争太多,保持现状就好了。毕竟,当年若没有宗庆后的阳光雨露,杭州罐头厂可能早就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三十多年前,上城区政府为何允许杭州罐头厂被兼并,可从现在存留的图片中感知一二。图源:哈哈号角公众号。

    从文中意思理解,罐头厂破败不堪,是娃哈哈兼并罐头厂后投资建了新楼。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国营单位因经营不善倒闭。电视剧《小巷人家》中国营棉纺厂发不出工资,用布来抵工资,主人公家里闹饥荒,是那个时代的独特记忆。从这个角度理解,杭州罐头厂被效益好、产品畅销、订单多的娃哈哈兼并,无论对于罐头厂员工,还是当时的杭州上城区政府来说都是件好事。从图中可见当时各方力量,从员工、管理层、到地方政府,都往一个方向努力。只不过,三十多年过后,随着宗庆后的离世,这种“分配默契”被打破了,毕竟——“家”,不是一个只讲理性的地方。



    杜夫人的三个孩子




    这里我们要讲讲三个孩子的信息。根据杜建英在康科德学院简介中的信息倒推,三个孩子的出生年份应该是1996,1998,2005。

    大儿子宗继昌,是杜建英悉心栽培的,高中毕业后考进藤校康奈尔大学。又在全美知名的乳品公司实习,然后回国进入娃哈哈。友人的社交媒体上出现宗继昌。关于儿子,还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流言,说他和宗庆后的弟弟宗泽后有关,网友们还说美国就是凌云峰……但是网友推测的是小儿子的出生年份,可对比照片中是大儿子,所以这些流言没有实证,有点张冠李戴。

    但这里不得不说说宗泽后,宗泽后在这次事件中,出来说话最多、戏份最足。他先是在宗庆后去世时警告侄女宗馥莉要夹着尾巴做人:后又说她六亲不认:现在则接受财经媒体采访,明牌了,站在杜建英这边,对抗宗馥莉:

    为啥叔叔对侄女如此刻薄和攻击?他到底什么目的?很难不让人有所联想,所以有人祭出了《知否》的经典台词:


    继续说杜建英的孩子们。女儿宗婕莉高中毕业后考进了“被公认为全美最美丽的校园之一”的布林茅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学习。这所学校风景优美,哥特式建筑。在大学,宗婕莉进入排球社团,并且表现良好,在一则体育报道中如此描述:周六下午早些时候,布林茅尔学院排球队客场挑战乌尔西纳斯学院,为2018赛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猫头鹰队(宗婕莉所在的队)全场奋力拼搏,宗婕莉和妮可伍德各自贡献了7个扣杀,领先全场得分王……布林茅尔学院开局表现出色,首局5-0领先。伍德开局即打出精彩的一局,宗婕莉拿下当天首个扣杀。在各路友人和排球社团官网晒出的照片中看到,宗婕莉性格阳光开朗大方,很典型的华裔气质,交的朋友也几乎都是美国人,很少华人,她已经完全融入美国社会。图源水印。据网友的爆料,宗婕莉回国后进入娃哈哈学校当了老师。


    小儿子jerry,走的是艺术路线,他曾经就在妈妈办的娃哈哈学校上学,当时学校官方公众号还专门出了一篇文章夸他。感受下杰瑞的作品:



    狠人宗馥莉




    说完了杜建英这边,我们要来聊聊宗馥莉的牌了。有多少年的隐忍,就有多少年的委屈。

    按照宗庆后的规划:宗馥莉接位干活,联合杜建英一起做大体外公司的蛋糕,与国资周旋;作为婚生女儿拿大的一块,(疑似)非婚生的三个子女一起分小的一块,老父亲觉得很公平

    宗庆后把董事长的位置和大部分资产交给了宗馥莉,固然是对其继承人身份的认可,也把最重的担子交给了她,但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也许在宗馥莉看来,这是——“我把责任给了你,私心给了她。”不少知情人觉得老宗做得挺公平。但宗馥莉觉得:不公平。

    在宗庆后去世之前,杜建英和宗馥莉就在暗暗地较劲,上篇文章中讲了,杜建英的主要动作是空降宗继昌到各个公司,以及买了很多通稿,暗戳戳地点明了“影子夫人”的存在。2024年,宗庆后去世后,二人的战争白热化。

    宗馥莉行了一招险棋,把杜建英控制18家核心工厂全都停工了,正式掀桌。

    这一招的确狠,因为18家工厂的背后是数以千计的工人和家庭,他们突然间丢掉了工作。尽管据内部文件透露,宗馥莉给予了安置,但安置待遇比起以前的工资还是少了很多,员工们仍然很愤怒,出现了大规模维权事件,“有超过1500名员工加入维权行列”。娃哈哈当时的安置文件。

    宗馥莉掀桌,杜建英被迫迎战。杜建英毕竟在娃哈哈深耕了几十年,有些老臣关系,也善用舆论。所以我们能听到一些声音,比如质疑“谁才是娃哈哈的主人”,认为杜建英是娃哈哈的二号人物,又比如“娃哈哈员工透露杜建英不满宗馥莉‘折腾’娃哈哈”才不得不出手”等说法。江湖传言,杜建英的大儿子宗继昌毕业之后进入了娃哈哈食品研究所担任研究员,而宗馥莉为了铲除杜建英的势力,直接把食品研究所这个机构给砍掉了,这也是宗泽后评价她“六亲不认”的原因之一。

    同时,宗馥莉加快了对娃哈哈的“换血”,该砍的公司统统砍掉,该换的老臣统统换掉,她甚至把娃哈哈的公众号都改了名,从原来的“娃哈哈家园”改成了“哈哈号角”。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的行事风格非常果决有魄力,她大力吸收年轻人进来,每年从浙江大学等顶级学府招收优秀人才。她践行一直以来设想的年轻化路线,发动了一个项目叫“葡萄计划”,亲自培养年轻一线员工。公司的风格坚决贯彻宗馥莉本人的意志,年轻,朝气蓬勃,平等化。对内,她延续了父亲的做法,走的是亲民和收服人心的路线,逢年过节和员工一起吃饭,和男人们一起喝酒,她给他们发大大的红包,送车送手机送各种东西。甚至送房子:她也会树立自己的权威,作为一把手,气势上从不输:


    看她的发言,对公司管理和发展方向是明确的,言之有物且逻辑在线:曾经她不太喜欢的中国国情,不喜欢与官员打交道,现在也很熟稔了: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的业绩依然不错,宗馥莉获得了很多荣誉,比如“杰出浙商”“青年榜样”等等。宗馥莉有魄力有执行力也有勇气,作为富二代接班人,她在全国都是独树一帜的,有勇气接下父亲的事业帝国,并且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规划重新洗牌,企业还没垮,这没有几人能做到。

    但宗馥莉唯有一点做得很危险,就是对杜建英太恨了,呈现“赶尽杀绝”之势,当然,史书由胜利者书写,如果她赢了,这便是“九子夺嫡”的成功叙事了。


    宗馥莉对杜建英的赶尽杀绝,便是如今争产大战的导火索,她以越南工厂名义从杜建英三个孩子的信托中转出110万美元,意思就是要推翻父亲生前的财富分配。双方私底下博弈,谈判失败,杜建英马上把她告上法庭。这是二人第二次正面开战。

    从法院透露的信息看,杜建英也是下了血本了,找的律师是香港最擅长打遗产、遗嘱官司的大律师。不可否认,这次舆论层面的麻烦不小,因为她把整个家族的老底都晒出来了。老父亲的身后名算是没有了,对娃哈哈的品牌价值有损毁,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海外信托的存在,自2003年转出去的18亿美元的资金,这些事实会引起民族情绪高涨的公众舆论危机,加上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内忧外患,对娃哈哈产品的品牌无疑是有负面影响的。

    至于遗嘱效力方面,双方预计会进行各个角度的司法鉴定,作为全国瞩目的案件,程序冗长。目前,杜建英方没有提交能直接亲子关系证明的材料如国内公证书,如DNA鉴定等,需要进行下一步的亲子关系鉴定,这会是一个非常消耗程序的过程,不确定性高。

    而根据《民法典》1123条:“遗嘱效力高于法定继承权”,如果三个子女的亲子关系被确认,大概率能主张的抚养费和部分遗产补偿(当然这个小部分也是以亿计数的)。至于分割股权的主张,目前还未看到双方提交进一步证据。

    目前看来,宗馥莉在关键因素上都有布局,如员工激励方案,扶植宏胜派心腹进入集团核心等,而杜建英也有一定的筹码在手,如掌控了关键原料的生产线等。若诉讼时间冗长,以时间换空间,足够宗馥莉进一步布局供应链的调整。

    此外,作为非婚生美籍子女(宗杜二人的婚姻关系仍没有确切证据),法定权利固然受法律保护,但公序良俗这股看不见的风,吹动万物生长。法院审理,股权归属虽明面排除舆论干扰,独立审判。但作为一个变量,舆论会影响其他因素,部分消费者已经决定用购买行为投票。



    当女帝掌权,她面对的是什么?





    在多次的公开访谈中,宗馥莉展现了她的性格特质,坚定,有主见,刚强。面对经验丰富的访谈主持人,她仍然可以掌握谈话的节奏,给出的回答不藏不掖,却总落在观众的意料之外。面对父亲半认真半玩笑的吐槽她,她在节目中仍会坚持自己的立场 —— 作风非常之稀有,没有一点东亚女儿“要给面子装一下”的乖顺,我们曾以为,这是她作为百亿集团唯一接班人独生女的底气,不少人艳羡无比。


    直到几天前,公众才知晓,她不但要面对潜在男性继承人的权力挑战,更要在日常工作中拉起自己的队伍,要摸清杜建英主掌荣泰系体外公司的底牌,二十年来草灰蛇线,伏脉千里地布局,直到最终摊牌对抗。超级自信的宗馥莉。

    我们在这个故事里看到了什么?抛开国资民资的问题先不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女性如果想掌权,将会多么难。

    如果把宗家比作封建王朝,那么宗馥莉无论在法理还是正统上都是毫无争议的继承人,因为她是所谓的“嫡长女”,她的妈妈是宗庆后明媒正娶的原配妻子。但她之所以被叔叔、姑姑、小妈、弟弟联合围剿,甚至父亲在生前也对她进行了潜意识上的“背刺”,很大一部分原因:她是女性。历代王朝没有把皇位传给公主的,这本身就是宗馥莉身上背着的最大障碍。尽管她的能力已经有目共睹了,杀伐决断,她具备;心狠手辣,她也有;笼络人心,她学会了;对企业管理的认知,她不比爸爸差。如果她是一个男人,可以想象她将会多么肆意地大展拳脚,成为闪亮的“新君”。但很可惜,她是女性,她要付出的心力将比男性多出许多倍。叔叔攻击她最大的一点是说她六亲不认,对同父异母的兄弟赶尽杀绝。但是,别说是同父异母了,就算是亲兄弟,历史上杀兄弟的皇帝还少吗?可是,“九子夺嫡”“玄武门之变”这种被世人膜拜的慕强剧本,为什么到宗馥莉身上就成为六亲不认的罪名了呢?这和武则天的故事又多么相似啊,骆宾王《讨武曌檄》中明确指出她“虺蜴为心,豺狼成性”,可反过来说,这不就是君王的雷霆手段吗?

    作为长辈,作为亲戚,作为叔叔,他们从来不会感同身受宗馥莉这个幼小女孩一路走来的心情。宗馥莉有什么呢?隐忍没有主见的妈妈,缺席的爸爸,一再被蚕食的利益,从天而降的小妈,虎视眈眈的弟弟。有人问,1996年,当宗馥莉只身一人赴美国求学,那年,她是什么心情呢?父亲安排了小妈随同,但同年,小妈生出了弟弟。父亲的安排到底是为了照顾她?还是为了让弟弟顺利出生?“独生女儿”宗馥莉心中有多少滔天恨意,她不会说,也不会被认为是左右企业进程的关键因素,因为它好像太儿女情长、太小家子气,太不值得被正式书写了。但我认为,它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太少人了解这种恨意,而几乎没有哪个“女儿”能像她一样有机会用行动抒发出来。当这个“独生女”掌握权力,她会变得像男人一样残暴无情,男人把恨意献给敌人,宗馥莉把冷漠献给天上的父亲。她想要把这一切不公平通通埋葬,亲手送别青少年时期那个委屈的自己。


    至于这场豪门战,我们该如何看待?大家已经上过一次当,不值得再上一次,

    宗馥莉说到底是巨富之家的孩子,一切行为都有利益出发点;但作为围观者,我们好奇的是一个女人能否赢得这场残酷的战争?这不仅关乎他们家的利益,更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映照。女儿身,想要扭转乾坤,何其难也,但扭转乾坤又如何呢?

    作为皇帝,武则天的政绩是很不错的,但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仍是她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当武则天垂垂老矣,这位杀伐决断的女人竟也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功过是非,她只是默默地立了一块无字碑,千年来,女皇的功绩最终化作一片沉默,风雨任西东。





    ***   ***   ***   ***   



    转载这篇文章,未必代表赞同作者全部观点;只是增加一些信息和背景,继续围观吃瓜就好~





    来自群组: 万水千山走遍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47 收起 理由
    helloworld + 10
    landlord + 12 涨姿势
    常挨揍 + 15
    龙血树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7-1 17:22
  • 签到天数: 2652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金句重点哈哈哈:

    网友们热情空前高涨,这其中除了有围观富豪家族争产的好奇心,更有一份被深深背叛的愤怒,想当初,“此生只喝娃哈哈”的战狼口号言犹在耳——现在,则变成了一脚踹死老登:宗庆后“一妻一女一布鞋”的光辉形象已然崩塌,泥沙俱下,群情鼎沸,人们笑称这叫“塌坟”。

    不怪网友讽刺、揶揄,实在是老宗生前把自己立得太高了。主持人说,您的生活特别简单,这点是大家公认的。宗庆后认真地点了点头。现在,去世后的宗老重新定义了“简单”。

    主持人说,您生活简朴,一年的开销只有五万元。宗庆后微微笑:现在连五万都不到啦!现在,宗老去世后重新定义了“省钱”。

    李湘说:您只有一个女儿,她也会继承您这么多财富,宗庆后点了点头。现在,呼呼啦啦冒出来这么多个孩子,重新定义了“独生女”……

    倒是有一句是真的,宗庆后说,等我差不多的时候,我也设个基金。这一点,言出必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helloworld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政治联姻一事真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6-4 12:20
  • 签到天数: 803 天

    [LV.10]大乘

    地板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新中国的起点,我一直好奇大批钱权背后的私生子们会如何争取社会认同感.

    没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不离开卑鄙的路上,就会一直卑鄙下去. 抛开盖子,晒晒才会更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前天 12:37
  • 签到天数: 2127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大公文汇这个有点狠哦。
    https://weibo.com/7476748260/PBwAEshnc#comment
    争的是家产,还是流失的国有资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816 天

    [LV.10]大乘

    6#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龙血树 发表于 2025-7-18 16:02
    金句重点哈哈哈:










    宗馥莉




    杜建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龙血树 发表于 2025-7-18 16:02
    金句重点哈哈哈:

    宗庆后刚死掉的时候,有人说他不是资本家。现在看来,他不但是资本家,还是损公肥私的资本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8 04:51
  • 签到天数: 1811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看到金句段落里面的“战狼口号”就不想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2 23:5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9#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公开信息太少,不好判断。

    现在部分舆情指向了国有资产,还有一个税务问题没有提。这两样都是特高压电线,沾着就死。

    似乎双方还停留在“政府那里很好说话”的上古思维。这种误区会死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国有资产流失,杜是不打算能要回来那18亿绿纸了。主要的是体制外循环的宏胜,某种程度也可以说是流失的。当初宗女以退为进要挟政府,就是宏胜筹码。清打清算,政府可借机切入。
    宗家3子,恢复中国籍是分分钟的事。每个孩子都有继承权,政府可以总控。杜和宗女,谁对政府来说好合作,一目了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sb 于 2025-7-19 17:55 编辑

    撤回原来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sb 于 2025-7-19 17:55 编辑

    撤回原来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816 天

    [LV.10]大乘

    13#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25-7-19 17:20 编辑
    hsb 发表于 2025-7-19 14:42
    浙江省纪委监委省审计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联合通告

    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止国有 ...


    这个通告的原始链接在哪里还能找到么?


    搜索了一下,新浪财经曾转载这个主题,但现在这篇文章显示页面已经不见了: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 ... ffynpv5620837.shtml



    在你提到的浙江省纪委监委等单位的网站上也没有这篇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老票 发表于 2025-7-19 17:18
    这个通告的原始链接在哪里还能找到么?

    票兄严谨!都消失了。我也撤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7-1 17:22
  • 签到天数: 2652 天

    [LV.Master]无

    15#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老票 发表于 2025-7-19 17:18
    这个通告的原始链接在哪里还能找到么?


    https://finance.sina.cn/chanjing ... 7%B3%BBTG



    娃哈哈大股东,不忍了市场资讯07.1815:04
    [size=0.24][url=][size=0.2][/url]
    [url=][/url]
    来源:金角财经
    作者 | 角爷
    宗庆后遗产之争仍在持续发酵,剧情却悄然迎来拐点。
    7月17日,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回应媒体称,已就宗庆后遗产相关纷争“成立专班,介入处理”。这意味着,一直沉默的娃哈哈大股东——持股46%的国资方,终于不再冷眼旁观,迈出了关键一步。
    而就在三天前,娃哈哈方面还在坚称“家族事务与公司运营无关”,拒绝提供任何回应口径。
    从“公司事不关己”到国资下场“专班介入”,这场宗家纷争的性质正在发生转变,不再只是家族内部的权力博弈,而是正一步步演化为牵涉公共利益、企业治理的风暴核心。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金角财经,我们将为你剖析更多社会热点,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
    大股东变脸
    很多人并不知道,宗家掌控多年的娃哈哈,其实是一家国资与家族混合持股的企业。
    根据企查查资料,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隶属于上城区财政局,也就是说,娃哈哈集团46%的股份为实打实的国有资产。
    但几十年来,这位持股近半的大股东几乎“隐身”。
    宗庆后主导着娃哈哈的经营与战略,强人文化与家族治理形成了完整的闭环体系。国资方则不插手经营、不参与管理,更像一位“隐形投资人”,对外声称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对内则放手让宗庆后“一人定乾坤”。
    这种“强人主导+国资托底”的结构,在宗庆后时代运转良好。但当宗庆后去世,治理重心出现真空,继承人争夺激烈,问题的复杂性和风险才真正显现,国资大股东难再保持沉默。
    2024年7月,网传一封宗馥莉辞职信,其中提及“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及娃哈哈集团部分股东就本人(宗馥莉)自宗庆后董事长离世后,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宗馥莉决定自即日起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其经营管理”。
    由此引发轩然大波,加之当时的舆论风向,形成了类似“长公主孤立无援”的声浪,对此国资大股东罕见仓促回应称“对宗馥莉辞职并不知情,惟领导正在核实中”。
    如果说这次回应只是打破以往沉默的态度,那么接下来的商标转让事件则更值得玩味。
    2025年2月,杭州娃哈哈集团发布关于“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声明称,“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换言之,就是从国资大股东手上转给宗馥莉控股最多的公司。
    然而,此事到了5月发生了变化。凤凰网《风暴眼》报道称,就娃哈哈商标事宜,上城区文商旅集团与宗馥莉持续谈判,有意将持有的46%“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至宗馥莉,但价格未谈拢。
    这就有意思了,从“转让387件商标”升级为“转让46%的股权”,娃哈哈大股东这步子也跨得太大了,一下子就要把娃哈哈从国资变成民企。
    在宗庆后时代几十年里相安无事,为何在宗馥莉继位不到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杭州国资就着急脱手呢?
    更进一步的疑问是:在脱手未成功后,为何如今又要下场介入宗家的遗产恩怨呢?
    不再隐忍
    娃哈哈大股东,其实一直都有自己的苦衷。
    从娃哈哈的营收来看,算得上是非常优质的资产。以最近3年为例,销售额均超过500亿,其中2024年业绩规模预估回到了700亿,同比暴增了约200亿元。
    照理来说,手握46%股权的杭州上城区国资,每年分红应该是相当可观,但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
    根据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发布的《国有股东和职工权益涉嫌受损,娃哈哈“体外”迷局待解》一文称,截至2022年底,境内“娃哈哈系”(包括体外公司)总资产为370.47亿元,净利润为47.67亿元;而国资参股的娃哈哈集团资产总额仅为58.07亿元,净利润只有1871.28万元。
    也就是说,这个体外公司的规模要比国资所在的娃哈哈集团大得多,前者利润是后者的254倍,由此可以推算,国资大股东能获得分红相当有限。
    需要指出的是,超过100家的娃哈哈体外公司与国资无关,但它们围绕娃哈哈产品开展商业活动,背后控制权指向宗家。
    [url=][/url]
    | 宗馥莉名下独立于杭州娃哈哈集团的企业多如牛毛。
    该报道还进一步表示,2008年至2022年末,娃哈哈集团未与上城区政府签订优惠政策,娃哈哈集团账面不进行利润分配,但每年出具形式上的股东会决议,管理层和职工持股会的分红以“资金往来”名义拿走,国有股东则不分红。
    而据多位持股会员工介绍,在改制后,娃哈哈管理层和入股的职工每年分红都不低于每股0.8元,如果按照此比例,身为第一大股东的上城文商旅(持有2.42亿股)每年分红应当为约2亿元。
    那么话说回来,既然国资大股东多年来一直未获得公平的分红权益,为什么在宗庆后时代可以相安无事,而在宗馥莉继位后却不再隐忍?
    有业内资深律师认为,这是因为企业税收已经逐渐取代国家股(全民股)分红,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辖区内企业缴纳的税费才是对地方财政增量有更大影响的重头戏。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对于国有股东在娃哈哈集团中是否能获得足额分红的关注度相对降低,而地方政府在面对其他地方政府对本土明星企业的招商引资压力时甚至是弱势的一方。
    换言之,只要企业在本地稳定发展,贡献纳税、创造就业,就是对地方政府最大的贡献。在宗庆后时代,企业稳健、治理强人主导,地方政府选择“默许”,甚至可以容忍存在家族控制越来越庞大的“体外公司”。
    一句话:创始人管得好,就让他尽量放手去干;出现风波,也希望“家事家解决”,别引来更大的动荡。
    那么现在国资站出来,说明出现的风波已经开始不只是“家事”了,有可能会影响到娃哈哈的稳定发展,进而波及地方的税收、就业。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一名娃哈哈经销商表示称娃哈哈家族纠纷事件对于产品销售及市场信心都有影响,“作为经销商,我今年还干得下去吗?”
    从产品销量上,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娃哈哈家族纠纷事件曝出后,7月14日、15日,电商平台娃哈哈销量下滑,日销量从1万-1.2万区间下滑至5000-7500区间,关联直播数从7月12日的317跌至7月15日的91,直播达人从此前的超200人跌至7月15日的75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这一次的舆论危机对于整个娃哈哈的未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对于娃哈哈未来的销量以及整体的发展也带来了危机。
    更可况,娃哈哈本身已经成为了民族品牌的象征,国资也无法承受民族品牌坠毁在自己手上的后果。
    专班为何而来
    从“脱手未果”到“下场介入”,国资大股东态度的转变,背后有一个更现实的考量:娃哈哈的股权结构,已经变得太复杂了,复杂到他们再也无法袖手旁观。
    这或许也是杭州上城区国资曾试图脱脱手清仓的原因所在。“娃哈哈有太多股权结构复杂的工厂、公司”,如果有第三方公司接手,理清要耗费极大的心力。一位娃哈哈老员工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到,不是说股权卖掉以后,问题就随着交易的交割而被掩盖,这46%的股份,是“带着病的”。
    娃哈哈的股权结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娃哈哈集团,前身是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1991年兼并罐头厂后更名为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由杭州市上城区国资局100%持股。1999年,娃哈哈改制,在几番股权转让下,娃哈哈集团变成由上城区国资局持股46%,宗庆后持股29.4%(后由宗馥莉继承),近2000名正式职工持股24.6%。
    [url=][/url]
    但在2018年,宗庆后仍在掌舵时推动了一项股权“回购”方案,将员工持股转为干股,换句话说,股份收回了,但分红还在。然而近几年,随着公司分红减少,部分员工对这份“被回购”的协议不再买账。2024年开始,部分老员工组建维权委员会,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推翻当年协议,恢复股份。
    这还只是其中一根导火索。
    真正让局面雪上加霜的,是宗庆后去世后浮出水面的遗产之争。以“影子夫人”杜建英所生三子女为首的宗家“第二梯队”,已经在香港和杭州发起多起诉讼,除要求清算信托资金外,还试图分割宗馥莉所继承的29.4%公司股份。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继承权,若诉求被法院部分或全部支持,宗馥莉手中的股份很可能将面临拆分。
    这意味着娃哈哈原本就复杂的股权结构,将变得更加混乱。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失控的股权结构都是治理的大忌;对以稳定为最高优先级的国资来说,更是一种不能接受的局面。
    有业内人士判断,在这种背景下,不排除国资大股东会强化自身话语权,甚至推动治理结构重塑。有消息显示,员工持股会中的5%股份,原本就是上城区政府转让而来。倘若政府有能力将这部分股份回收,再加上现有的46%,国资就能实现对娃哈哈集团的绝对控股。
    当然,这一切仍无法回避一个现实:庞大的“体系外娃哈哈”依然存在。宗庆后生前曾布局一系列体系外资产,如今宗馥莉强势清除异己,将娃哈哈核心资产装入“宏胜系”,为此不惜关停18家工厂,引发“代工门”事件,激烈争斗对娃哈哈的品牌声誉和稳定发展造成剧烈冲击。
    以此观之,国资大股东此次成立“专班介入”处理宗家纠纷,未必只是为了“协调家事”。也可能是国资在为更深层次的目标做准备:借助当前局势,厘清股权,重整治理,重新确认自身作为国有控股股东的战略角色。
    接下来,关键要看三个动作:专班是否会公开表态、是否介入股权协调、是否推动治理结构重整。
    无论结果如何,那个由宗庆后一手缔造的家国情怀浓烈、个人意志高度主导的娃哈哈,已然成为过去式。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老票 + 8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海航陈峰被判12年,引人联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龙血树 发表于 2025-7-19 20:03
    https://finance.sina.cn/chanjing/gsxw/2025-07-18/detail-inffwpwq4187884.d.html?oid=%E5%BA%94%E7%9 ...

    最后一句,家情怀也就罢了,那个国字实在有些扎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7-1 17:22
  • 签到天数: 2652 天

    [LV.Master]无

    18#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hsb 发表于 2025-7-19 22:54
    最后一句,家情怀也就罢了,那个国字实在有些扎眼

    哈哈同意,这作者可能习惯性笔瓢。我没买过也没喝过任何哇哈哈,也不懂利润颇高的饮料生产业有啥情怀。

    忘记在哪篇正文还是评论里见到一句:他晚上不能只刷刷手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1-2 05:43
  • 签到天数: 886 天

    [LV.10]大乘

    19#
    发表于 前天 21:53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没有新鲜事,"三反五反"很有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518 天

    [LV.Master]无

    20#
    发表于 前天 23:25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故事啥情节, 坚决支持婚生子女的利益! 私生子女享有同样利益是文明的倒退!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johnsonjian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2 20:47 , Processed in 0.04814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