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空军在57空战中犯了战略和战术错误。如果是正常情况下,空中作战有三部曲:
( L* G3 ^/ ~" O: g# w
* o& {: t% R' N$ j1、压制机场,至少打乱巴基斯坦战斗机的后续起飞和可持续战斗能力0 W% i2 f5 l3 W8 L; k; z& V% U- Z
! u& i. K/ c2 N2 T$ n
2、压制防空,包括防空导弹、雷达阵地、指挥通信中心
' K4 M( w, `4 r* e4 ^0 ^; s$ g* v6 M. n& n" t4 Q2 N$ P5 L/ \4 I
3、在制空战斗机掩护下,打击战斗机出动打击一般地面目标,完成空中进攻的主体
+ B$ ^" L9 A& V6 J: I
; R( |3 v' P9 w1 \空中进攻首先要压制住对方的防空,战斗机而不是防空导弹才是最强大的防空武器,把敌人的战斗机压制在地面上才是最有效的制空。不能让对方轻易打机场,这对任何空军都是显而易见的,要打成自然是非常难以做到。8 ]5 F" x9 C6 `* c/ Z
9 h4 H! E' m; ?7 a
在第一波就用炸弹炸,这需要隐身飞机,印度做不到。不行就需要用巡航导弹(包括空中和地面发射的)和弹道导弹,印度能做到一点,但能力不够,导弹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足。
+ d" X" T+ U" I1 q* T( T- `$ y z% f! l6 @% U; _! } ?& y# C
防空压制(SEAD)与压制机场也很多相似的地方,目标都是固定的(机动防空导弹的机动能力对于战斗的短暂窗口来说也可看成固定目标),但需要用反辐射导弹再加巡航导弹、弹道导弹,有条件的话可以逼近追加制导炸弹。这需要专用的SEAD战斗机,并得到电子战飞机的掩护。SEAD战斗机是打击战斗机为SEAD高度优化的,加强自卫电子战能力,强化反辐射导弹的挂载能力。电子战飞机当然是专用飞机。印度只有一般打击战斗机充当SEAD任务,在这方面也是短板。
2 e: o* ?4 ] m
2 _/ m- ?* x" T所以印度空军选择直接跳到第三步,而且是不越境的视距外打击。结果已经写进空战教科书了,成了what not to do的范例,尽管印度人兴高采烈的大事庆祝十天。很好奇印度方面对空战结果是怎么陈述的。
7 F4 ^" l D- t' F. a D& Z6 c, I \+ B- [7 [
在战略上,印度不该在大国之间搞偷鸡的名堂。印巴不是实力相差悬殊的敌对邻国,4.22之后,巴基斯坦对防备印度突然袭击也高度戒备,印度要是下不了决心、不惜升级,就根本不应该打。这是最典型的六心不定、输得干净。
{; n$ t, b( }, d. N9 [' d6 P
! N w- h( D) b8 u9 A印度下得了决心吗?这是印度的问题,不是我们的问题。下定决心就等于核互毁吗?这是巴基斯坦的问题,也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问题是:如果保持常规战争,印度空军是否还有其他选择?有的。
j l5 ~2 q! g9 d$ E0 }5 L+ {6 l1 ~' S: i3 m7 E# C3 l4 Y. G* ^
实际上,曾经有一个时候,解放军空军对台湾空军有类似的问题。解放军空军有决定性的数量优势,但在机场压制和防空压制方面,缺乏必要的技术装备,只有用数量优势、不惜牺牲,坚决进攻。这当然是指在最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武统命令下达了。
) ~, o9 I: l2 v4 D9 W% K* s& X# i C0 F7 e% k+ ^& C
实际上,在那时的条件下,解放军依然不一定有足够的条件实现第三步,缺乏必要的空中打击力量。制空的目的更在于防止台湾空中力量对登陆大军造成过度困扰。
/ Z% s- L, [, |; |
! C: K n/ b. z8 ^8 k) P" {; X! ^这就是战略决心下达、战术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情况。军队的任务就是保卫国家利益,在必要的时候不惜牺牲。这也正是军人的崇高之处。
- ^# {5 n% L6 \8 q( i6 |+ k7 a- c
7 [1 |! K0 C0 N( \! Q& k印度军人是否有这样的决心和素质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印度空军对巴基斯坦比中国曾经的解放军空军对台湾的条件还是要好太多,并没有那样的技术代差,但还是惨败了。
7 b" M% t& y0 |
- h9 ~+ X& b6 \: G; S6 j在战略上,印度最高层需要搞清楚:打掉巴控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分子基地是否值得国家做出重大牺牲?看来这个问题并没有搞清楚,才会有这样的偷鸡思维。
5 t' V+ q1 e7 r/ @0 T* W, r% j: h1 Y3 S* ]& x
假定战略决心已下,在战术上,印度空军有什么选择?
, r& @1 x4 n0 A+ I, M: W. i5 V ^* n& k/ S
老实说,除了不怕牺牲、硬拼死啃,没有太好的选择。换句话说,用第三步做第一步、第二步的事,然后再回过来做第三步。这需要印度空军有限的导弹攻击同时,在空中掩护下,首先硬啃巴基斯坦机场、防空阵地。空中掩护用于拼掉巴基斯坦已经升空的戒备战斗机和紧急升空的后续战斗机,打击战斗机的重点则在于巴基斯坦机场和防空阵地,而不是一上来就攻击恐怖分子营地。5 D! U0 v; g( B
* v. g @, j1 @ E% _6 d巴基斯坦的态势并不想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云淡风轻。预警机监控空情当然是关键,但山顶雷达站就不能神化了。高原到低地的过度不是悬崖式的,山顶雷达受到前方山峦的遮挡,盲区并不小。利用谷地、夹缝偷袭的空间不小。& j1 @, u1 y/ k
+ ^/ T7 m- s/ a2 D* ~ A
不顾边境线限制的大规模空战也不是超视距点名那样的儿戏,就像在机枪火力下,步兵依然有跃进穿插突破的机会一样。但要是步兵被限制在河对岸,不准渡河,那就只要挨打的命了。空空导弹也远不是锁定必击中的,在超视距上尤其如此。空空导弹和战斗机之间的相对能量优势是个复杂的问题。在导弹的动力飞行段,导弹的能量更大,但尚且远离目标,制导不够给力,也容易受干扰。中继制导的数据更新率远远低于末段制导,相对容易脱靶,在复杂、密集空情时尤其如此。在导弹的惯性飞行段,战斗机的相对能量越来越占优势,用速度和机动甩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未必能确保甩掉导弹,但至少降低命中率。命中与甩脱本来就是概率的游戏。
# j/ h" u9 p8 ?& X% C) J" _
7 @6 u) R* W$ S6 G( U但在视距内,导弹主要在动力飞行段,制导也能可靠锁定,干扰反而缺乏时间和空间作妖。一旦进入视距内空战,飞行员的作用显著大于战斗机与导弹,数量优势也容易发挥出来。这里有一个典型误解:视距内空战只是指距离,未必就是航炮空战。航炮只是视距内空战的一个手段,但视距内空战也进入了以导弹为主的时代了。视距内空战实际上也扩大到“浅度超视距”,30甚至40公里也可看做视距内空战了,很多视距内空空导弹确实有这样的射程。' a' q. j( z$ S) K& C, `& U
3 G0 v) P& k) p+ |7 Y J n) z( C
数量优势不是密集冲锋,而是小群多路、互相掩护、滚动进攻,在波次中不怕牺牲,保持压力,直到压裂对方的空地一体的防空体系。
# {7 C2 o6 |, R" O& ]9 A5 w. I( |( C, T8 h' K( A! I
空战已经进入全新时代了。但只有在强弱悬殊的时候,才存在超视距吊打的情况。强强对抗时,超视距解决不了问题,打到视距内,是必须有所准备的情况。+ ~/ L% F' q3 N E5 Y; H6 U! E
# ?3 t& Y9 s) L5 D巴基斯坦的防空导弹在实战中并没有参战的可确认报道,其实是幸事。防空导弹与战斗机在同一空域作战是最先进空军国家都头大的问题。如果发展到有限空域的视距内空战,敌我识别就是不可承受之重的难题。谁要是相信现有敌我识别技术可以解决问题,那真是“图样图森破”了。4 A2 S$ P$ D% {. @' B' A
; t' u! a2 z5 M# e印度空军并没有条件发动出乎巴基斯坦空军意料的进攻,也没有太大的战场空间拉开缺口,只有用笨办法打,用战术克服PL-15的射程优势。; b# s8 s7 @- |3 o, A
8 `9 ?4 n: J& z; ?0 W$ B) C. v
但印度空军最后选择的是比笨办法更笨的办法,取得了值得全国庆祝10天的胜利,犯错误才是印度本色。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