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5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唐诗论情之罗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6:12: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唐诗论情之罗隐+ z# |! L8 s  R6 P& }5 J
    3 ?. w' T; I8 {  o0 _8 E1 b! \
    为了遣悲怀写元稹,不小心开的的唐诗论情的话题。开了之后才发现这个也是个大坑,和雄心勃勃的梳理近现代武侠小说大家的思路相仿。但是,最为一个近体诗的深度爱好者,对于唐诗的热爱和对于诗人的求索,都让我在无意之中积攒了不少的素材,不写一写实在是有些可惜。而且,写唐诗论情也有一个好处,可以借机看看当年的那些锦心绣口的诗人们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至少,上次写元稹的时候,揭开遣悲怀的无尽感动和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脉脉温情之后,看到了一个更真实一些的脆弱文人。可罗隐显然不是这样的,可以从弱冠之年开始考起,二十七岁才入贡籍,十次落地。看人变化,穷途困顿的直到五十五岁。这样的人物怎么说都不会是脆弱的。本来打算写刘禹锡的,虽然刘禹锡也是洛阳人,而且也是一路蹭蹬仕途;但与晚唐的罗隐比起来,刘禹锡的“前度刘郎又重来”的气度也不过尔尔。于是就先从这个晚唐的奇葩诗人说起吧。
    8 e& J- C1 S7 c1 _
    & |5 |+ ?+ A% G$ b罗隐,原名罗横,十次不第之后怒改为隐,是啊,要是俺考十次高考都没考上,别说改名了。找个大仙改运都是有可能的。不过罗隐的偏激乖张也可见一斑。罗隐的出身一般,曾祖罗僊,祖父罗知微。官不过县令。但是他的曾祖是从长沙迁出来的罗氏。罗氏的郡望是豫章,有唐一朝的望族也多出自那里,长沙的罗氏就比较平民化了。所以罗隐的出身并不出色,没有什么名门望族的背景。就算是后来与魏博节度使罗绍威联宗,自认叔父,但罗绍威父亲罗宏信的出身也只是行伍,并无望族背景。曾经有人把罗宏信之父罗让和中唐名臣罗让(曾经与元稹和白居易一起参加了元和元年的那场著名的考试)混淆了。得出了罗隐也是士族的错误结论。
    & k2 w& F5 N* D6 j+ n所以说罗隐出身寒门是个确定的事实。而民间对于罗隐的评价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说法,很是一针见血——讨饭骨头圣旨口。这个说法太过俚俗,我转化了一下,其实也就是看人变化与言必有中。看人变化呢,嫉妒的意思相当明显;言必有中就颇有些魔幻色彩了。所以在民间传说中对于这种魔幻色彩的爱好渲染也使得关于罗隐的传说都有颇有些神话色彩。而这个说法在前段时间抛弃了张爱玲的胡兰成大火的时候,他在《今生今世》里关于有着讨饭骨头圣旨口的罗隐的说法也随之火了起来。以罗隐的文学地位,其实在晚唐也算是独步天下。当年也颇为显贵的魏博节度使罗绍威甚至专门仿写了一本诗集,名曰《偷江东集》。意思就是偷了罗隐的创意而成的诗。* ?' H9 ~7 N4 b7 V3 T

    ' U' v+ O/ @; d' V( l% c- Z而我的这篇文字却也并不是为了评述罗隐的文学成就或者诗词优劣,虽然我也确实很喜欢罗隐的不少诗文。但是切入点不在此。既然是唐诗论情,自然是从感情生活说起的,而对于感情的态度其实也是这篇文字臧否诗人的维度之一。0 q% y0 j# N- T% U
    罗隐一生前后娶过两个女子,先是吴兴沈氏,继娶钱塘杜氏。沈氏二十九岁时因病而亡。罗隐后来有悼念前妻的《乌程》诗一首:“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一瓶犹是乌程酒,须对霜风度泫然”。而乌程是古地名,也就是吴兴的别称。得名也是因为当地土著越人有乌巾和程林梁氏擅长做酒。这首小小的绝句意趣颇平淡,但仔细分析其中意味却远比遣悲怀的情绪饱满。遣悲怀的主要情旨是忆苦思甜,从野蔬充膳甘长藿到而今俸钱过十万,还颇有些炫耀的意味;这其中的主要情绪似乎是自怜。而乌程这篇也是悼念前妻的绝句,却平时而悲痛的多。首句是念及当初这十五年的相伴,往返于杭州和湖州之间。二句的两个比兴“郡中甘雨”和“幕中莲”就很有意味,有兴趣的可以查查典故。这两个典故的原本都是用来形容官员的,但是罗隐拿来代指妻子,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等态度。而且,郡中甘雨是形容妻子对自己如旱地逢甘露一般珍贵,幕中莲形容的也是妻子绝美的形象和人品。这一句便远胜却了遣悲怀中元稹对于韦丛的评价。也可以说罗隐有这一句的悼念,很能说明他和吴兴沈氏当年相互欣赏、相濡以沫的情况。比起贫贱夫妻百事哀、自嫁黔娄百事哀的这种自怨自艾的情绪显然不在一个境界。绝句的结句,也是睹物思人;一瓶当年前妻家乡产的乌程美酒,便足以让罗隐在霜风中泪流满面。抛开其他因素,至少这首乌程诗的情感要比遣悲怀中的情感强烈得多。
    + t5 M7 c$ j: t! j6 Q5 A其实,按照我的推测和感觉。对于吴兴沈氏的怀念诗不仅仅这一首。那首更出名的《中秋不见月》也很有嫌疑。- N( _! \3 T5 A4 k, Y4 k1 q$ q/ y
    中秋不见月
    + K6 T# o3 T& P$ Q% c  N% v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 K, }- m  Q, b0 w' t7 ~* L6 P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5 K3 F! m  c; j8 X/ W: n
    沈氏生辰正在八月十五日卯时。所以这首更出名的中秋不见月表达的情绪也似乎很有些蛛丝马迹。尤其是分秋光的说法很有些语带双关的含义。并且借素娥孀怨借指自己也很像是对于亡妻的深切怀念。所以这首诗也很有可能是罗隐在前妻亡故之后回到长安时所作。+ e, j1 P' N! _) w3 R
    沈氏亡故是在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所以也还有一首非常出名的七律疑似是当年罗隐从屡试不第、看人变化的长安返回故土的时候所作。也许就是唐咸通五年的沈氏去世的那个中元节吧。那一年罗隐春试不第,东过扬州写了借古讽今的迷楼赋……
    " V2 q0 `6 L; |0 e: t1 x8 \2 g中元夜泊淮口; O: Y# E7 ^8 K( \3 m3 d  O) v
    木叶回飘水面平,偶停孤棹已三更。
    : K7 ?, j8 n9 [2 W6 M秋凉雾露侵灯下,夜静鱼龙逼岸行。
    ) E! ], H: z: w6 @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V" r; K* A; d- q: V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
      A% y( W1 ]( l6 V, r
    2 o/ F2 c* r" z# L9 H2 r1 m罗隐续弦娶得是钱塘杜氏。这个杜氏却是相当长寿。小罗隐六岁,却比罗隐还多活了两年。所以说从这角度看起来,罗隐与续弦的生活过的也应该不错。只是找不到任何有关的诗文佐证和蛛丝马迹。
    4 [( P. f% w& d罗隐的这两任妻子有一个非常诡异的共同点,这个角度似乎并没有多少学者注意。不管吴兴沈氏还是钱塘杜氏,都是东晋发端的天师道世家传人。而罗隐本身也是著名的道家学者,有长期访道的习惯。所以以这一点来说,罗隐和两任妻子应该是同教中人,三观中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自然一致。这个似乎也是琴瑟和谐的可能性之一。
    ' `! m! k9 f% p2 h$ M7 A6 Z2 g
    : T% I% S/ @4 O; K说完罗隐的两任正妻,该转到他的轶事上来了。但至少从罗隐与正妻的关系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联姻利用和政治企图。这个就已经和元微之不在同一层面上了。
    % W( E3 t/ H8 y" U9 d4 K  q) m  s" U# T9 j
    关于罗隐的情感最出名的轶事应该是跟那首落第诗有关。这个典故出自五代的《鉴诫录》。" f% d4 T/ Y7 A3 g
    罗秀才隐,傲睨于人,体物讽刺。初赴举之日,于钟陵筵上与娼妓云英同席。一纪后,下第,又经钟陵,复与云英相见。云英抚掌曰:“罗秀才犹未脱白矣。”隐虽内耻,寻亦嘲之:“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 A; ~' s9 K, S# t% x这个典故也算是不少人耳熟能详的内容了。一句我未成名君未嫁,寒了多少累试不第的书生的心。但是这个故事描摹的场景也很能说明罗隐的一些情感模式。罗隐貌寝,也就是天生的丑八怪。一般来说这样的人物又有相当出色的文采的话会显得情绪应激性很差。往往平常看起来沉闷不言,但是一旦触到了痛点却会有惊人之语。罗隐当年刚刚赴京赶考,经过钟陵时席间有娼妓云英。这个场景应该是初出茅庐的书生偶然被拉到了这种风月花酒的场合。所以虽然并无赘述,但能被云英记住十二年确实也很有可能是因为丑的出奇却又颇有才学。而在一十二年之后重逢能够抚掌而言尤未脱白,要么就是老友——这不太可能;要么就是大惊而问。试想一下这个角度,十二年前看到的那个丑的出奇但却文采也出奇的小伙子,十二年之后又看见却还是白身。这种大惊而忍不住问询的感觉如果没有私情的话确实也是非常正常的。而反过来看,云英也是十二年未嫁,这个也能侧面说明似乎并不算是什么漂亮女子。而罗隐的反应,个人以为还是大了一些;可能俱是不如人,自嘲也就罢了,但是对于一个女子来说还是很有些残酷的。有后人试图附会演绎成罗隐留情十二年后相认的戏码,这个就有点自行加戏的毛病发作了。十二年重逢的恋人恐怕不是这个状态的吧。所以这个轶事也只是罗隐的一个故人重逢的调侃罢了。有情却只是友人之情,而不是男女之情。
    * ~! G) C9 s5 S5 k$ j
    + i6 P9 v, Y7 z- A& l, h. X另外一个故事就更离奇了。也是鉴诫录里的。
    5 e' _  R! u4 ^6 f- Y  H/ Y隱常獻卷於鄭相公畋,鄭女妙於篇什,每讀隱詩,至「張華謾出如丹語,不及劉侯一紙書」,未嘗不於父前三復,似慕其才。相國或一日,因隱到宅,遂留從容,命女下簾窺之。女見隱為人丑陋,永不復吟隱詩矣。
    1 F' q7 b: g& J+ t2 z4 T+ q郑畋是晚唐名相,也是抗击黄巢起义的主要将领之一。残唐五代史演义中还曾经是与后梁太祖朱温大战百合的武将。但是在正史中是个试图力挽残唐于即到的书生。鉴诫录的这段轶事,推算起时间来颇为可疑,郑畋初拜相已经是乾符元年,这个时候的罗隐已经是四十四岁的中年老贡生了。而且此时的罗隐早已因前几年的《谗书》名满天下。谗书的性质其实就相当于一个被连续落第打击疯了的书生对着各种官场和社会现象吐槽的一个段子合集。尖酸刻薄,妄议朝廷。就算是郑畋真的有心让女儿见见当时文坛人物,又怎会做如此政治不正确的安排。( w8 n; Y% J! e6 `1 u, Y- y
    但是这个轶事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很能说明问题。罗隐的相貌实在是过于丑陋。连他的女性倾慕者都无法克服。这个对于罗隐的情感分析来说,这就是一个绝佳的简化推断。由文采到真人的这个爱屋及乌的可能已经被彻底否定。所以唐代不少寒门的诗人才子步入仕途,其实都是借着士族的联姻而攀上世家豪门的,如元稹、李商隐等等。而对于罗隐来说此路显然不通。说句题外话,罗隐蹭蹬长安二十多年里,写了无数的投XX书。我大致翻过,其中虽然辞藻华丽,言语谦恭;但是却总是透着一股傲骨。有唐一朝,最出名的这种文章大约就是李白——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与韩荆州书》里透出来的趋炎逢迎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然”的呐喊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同一个没有人格分裂的人。和名满天下的谪仙相比,也许罗隐的丑陋皮囊反而成就了他的傲骨。
    ; U/ H" a$ _/ g2 W+ e: Z& r2 p, j
    * Z+ q1 w2 e( L% q* |- W+ m最后一个故事,也是关于罗隐和娼妓的。姑苏真娘墓,是一个中唐吴兴名妓的葬身之处。有唐一代,不少大诗人都题诗纪念。真娘的身世如下:$ N& d! L! u0 b2 f7 H1 U
    真娘,本名胡瑞珍,唐代蘇州名妓。出身京都長安一書香門第。從小聰慧、嬌麗,擅長歌舞,工於琴棋,精於書畫。為了逃避安史之亂,隨父母南逃,路上與家人失散,流落蘇州,被誘騙到山塘街「樂雲樓」妓院。因真娘才貌雙全,很快名噪一時,但她只賣藝,不賣身,守身如玉。其時,蘇城有一富家子弟叫王蔭祥,人品端正,還有幾份才氣。偏偏愛上青樓中的真娘,想娶她為妻,真娘因幼年已由父母作主,有了婚配,只得婉言拒絕。王蔭祥還是不罷休,用重金買通老鴇,想留宿於真娘處。真娘覺得已難以違抗,為保貞潔,懸樑自盡。王蔭祥得知後,懊喪不已,悲痛至極。斥資厚葬真娘於名勝虎丘,並刻碑紀念,載花種樹於墓上,人稱「花塚」,並發誓永不再娶。文人雅士每過真娘墓,對絕代紅顏不免憐香惜玉,紛紛題詩於墓上。傳說茉莉花在真娘死前沒有香味,死後其魂魄附於花上,從此茉莉花就帶有了香味,所以叫茉莉花又稱香魂,茉莉花茶又稱為香魂茶,虎丘周邊的花農以此窨茶製成茉莉花茶。# x" E/ {5 G# Q$ E3 y
    ( s6 M1 Z& v7 A9 G8 u" d& D  y

    2 g/ P1 O/ |" ?* {1 |- A- Z身世凄惨,而且从长安流落这一点倒是似乎很触了罗隐的愁肠。所以罗隐的题诗也很有些味道。姑苏真娘墓
    ) y0 n% I) x7 Y; o. ]4 z% Z2 ~- T! u# |罗隐
    $ J5 m' ^( y- j, W3 a: W4 ^; G春草荒坟墓,萋萋向虎丘。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 $ H7 g7 t' D# v/ ~$ K
    皎镜山泉冷,轻裾海雾秋。还应伴西子,香径夜深游。
    8 l. k# q" [8 B/ t5 Y$ |6 R一句“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结合罗隐的身世真是令人颇可玩味。罗隐借此弱女子自况的意味也就不言自明了。再看看白居易和刘禹锡的题诗,你会感觉到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
    $ v( ^0 _/ L. M& [7 a
    $ A3 q% E2 X2 e真娘墓
    6 u# C6 K' s- P/ ]5 T( z# P+ x白居易
      p, W& P$ |2 ^  T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 , x& T3 T: t) j8 N1 Z6 ]
    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 8 h& o- l5 }$ \9 `0 W  r% N
    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 d" p, g+ V. N3 u) b  y+ K1 R  x" G8 G* @" `% W
    和乐天题真娘墓+ X. C# h. f( [. ~3 E
    刘禹锡
    ' {; H; B$ F1 V: ~* O0 z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襦绣黛已成灰。芳魂虽死人不怕, * G: ^  |$ S' r! \, I
    蔓草逢春花自开。幡盖向风疑舞袖,镜灯临晓似妆台。
    9 \1 E- {6 ?8 |; s- P1 Q# `吴王娇女坟相近,一片行云应往来。
    4 {: o: ]$ L/ ~ 2 M  ]+ A, Q9 L5 \
    白乐天的题诗是恨不能见其人的惋惜。刘禹锡的诗句却是典型的凭吊。相形之下,罗隐的代入感非常明显。不仅仅有“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的愤懑,还有“还应伴西子,香径夜深游”的孤高。
    % N. \/ o; A$ s$ y4 [9 V) B- q, w/ a: M: l9 s; F" i
    综合以上的拉拉杂杂的文字,可以做一个结论了。相较于既有文才又有颜值的元稹、白居易等人,罗隐的情感生活要匮乏的多。但却也幸福而安定的多,两任妻子,一个鹣鲽情深,一个长久陪伴。对于罗隐一生的蹭蹬仕途,漂泊生涯也确实是一个最好的弥补。所以在有唐一代,虽然长寿的诗人不少,但是在晚唐的那个蹉跎乱世,以罗隐七十七岁的寿数,也算的是最长寿的晚唐诗人之一了。由此可见安贫可以乐道,安丑则足可以养生了。8 c% u2 E4 {% ]* M4 }) u
    $ p) F# ]2 E' h3 X
    * c5 [1 X. O9 T; q. R
    ; X" Y! _' }( _" z- h5 _( k

    评分

    参与人数 12爱元 +78 学识 +2 收起 理由
    旺旺的考拉熊 + 10 涨姿势
    helloworld + 10
    长叶林 + 8
    李根 + 8 谢谢分享
    老票 + 2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1 00:00
  • 签到天数: 793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18-2-22 22:26:02 | 只看该作者
    “雄心勃勃的梳理近现代武侠小说大家的思路”
    ; z, U# D, d1 }2 W1 d9 B* K- [" T/ j1 x* O
    请问一下这一块有什么帖子已经出来可以看了& l5 O& g$ n) }' w" ]
    - D3 o4 ?2 f9 h+ P$ r, X7 B. U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8-2-22 22:44:17 | 只看该作者
    你说起罗隐长得丑,我倒想起罗尔来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2-23 08:58:07 | 只看该作者
    indy 发表于 2018-2-22 22:26# B7 h: M# R& V: w! J9 s
    “雄心勃勃的梳理近现代武侠小说大家的思路”1 c2 R# v; y$ x8 C  @
    * X0 d5 M1 X! h3 U7 v9 {
    请问一下这一块有什么帖子已经出来可以看了

    4 Z( s7 [" I5 I. |. L: U% z8 J黄易
    % V" k7 D! m( i+ ]
    - t/ g4 H5 {3 i9 C4 A# |近现代武侠小说的发端0 ~% `* T4 s( z, ?, Q# ~
    4 n- I0 Z9 M% G. ^# [
    正写到南向北赵,业余整理,如果有时间我会发到坛子里供兄斧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29
  • 签到天数: 2407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8-2-23 09:1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5-3 21:39
  • 签到天数: 309 天

    [LV.8]合体

    6#
    发表于 2018-2-23 12:57:0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涨见识,痛快!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29 10:01
  • 签到天数: 334 天

    [LV.8]合体

    7#
    发表于 2018-2-23 13:47:17 | 只看该作者
    Good rea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1-1 00:00
  • 签到天数: 793 天

    [LV.10]大乘

    8#
    发表于 2018-2-23 19:46:57 | 只看该作者
    xiejin77 发表于 2018-2-23 08:58
    ( \0 |1 I7 Y3 A: B5 X5 m黄易
    ' n8 @# b6 ^7 z" J1 [; m# W, C
    & y: s8 c, N6 e8 J近现代武侠小说的发端

    2 T1 |( Z9 F7 K) r一定拜读。。。1 F, d9 \/ ]# Z
    : L  D& u* m% I$ B# I7 H# z
    想起来记得爱坛还是有喜欢武侠玄幻的,每回地主书单一出响应者甚众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22:30
  • 签到天数: 781 天

    [LV.10]大乘

    9#
    发表于 2024-12-4 19:24:10 | 只看该作者
    xiejin77 发表于 2018-2-23 08:582 E, b' l' C' R
    黄易" A3 G, w9 R; |( f/ Z0 z
    # H% m* V& i0 T0 ~9 s
    近现代武侠小说的发端

    # z# [" {1 J. `  i2 c期待......啥时候发啊?0 x0 X$ E8 y, r

    , F/ m6 Q7 E* f; N+ [& q. B6 P3 n% K$ n8 {( e1 ^# n* R: @! J6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0:22:39 | 只看该作者
    老票 发表于 2024-12-4 19:24) Q& M& M; I: u* l) R
    期待......啥时候发啊?

    : L9 J* c5 k& r1 @: I6 `6 C票兄,坛子里发到南向北赵,实际写到了后来的三剑客文公直。但因为不够专业,被专家打了脸。你要是想看,我转到坛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22:30
  • 签到天数: 781 天

    [LV.10]大乘

    11#
    发表于 2024-12-5 13:12:53 | 只看该作者
    xiejin77 发表于 2024-12-4 20:22
    / u# R1 Q0 q/ d4 F- D/ P票兄,坛子里发到南向北赵,实际写到了后来的三剑客文公直。但因为不够专业,被专家打了脸。你要是想看, ...

    & }" p+ P1 a( P6 W/ n2 x5 ]当然要看,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14:50:00 | 只看该作者
    老票 发表于 2024-12-5 13:125 \' s' b& N! q; ~% J; m
    当然要看,认真学习~
    7 M0 l8 I: V) C
    @老票  票兄,我记错了,这个系列坛子里都有的。我把链接放到后面:5 x8 A0 j3 i$ s  D9 u

    * v7 v$ v+ M7 c/ W) \2 a. D向恺然" y0 T- i7 F8 q: U
    赵焕亭. W* N- Q1 d5 F2 T6 u
    姚民哀
    ' ^3 v# I7 U- n* u+ s文公直与顾明道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28 学识 +2 收起 理由
    helloworld + 10
    老票 + 18 + 2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23 05:50 , Processed in 0.04970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