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1-28 14:10 编辑 7 F6 G1 X; y% Q: b, W; x
$ H! a) Z% H- v/ t) G* g
1月23日,澳大利亚国防部宣称,正在加速订购智能水雷,以保障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澳大利亚意图在海峡和港口等关键咽喉布雷,这些水雷能区分军民目标,并可远程启停,容许友好舰船安全通过。澳大利亚最终可能订购1000枚,据称正在向意大利和西班牙接洽。欧洲在智能水雷方面领先。
" h' H5 M& y+ ~; _* L0 i+ \0 ^# q# z
2022年12月,有报导台湾也在试图订购智能水雷,但美国拒绝提供。
& s0 i$ }, E' i* S) x5 E/ e# ]8 k( V3 N7 ?! U9 N
其实,中国更需要先进水雷。之所以先进,是因为不仅需要智能,还需要强大的自航能力。1 H. H. f# m/ g; x4 Q( F4 x" a# [ K: g
/ `$ x( w! g& H0 F m
水雷是早就有的海战大杀器,成本低,威力大,不容易反制。历史上水雷有锚雷、漂雷、沉底雷,现在国际公约禁止漂雷了,所以只有锚雷和沉底雷。在锚雷和沉底雷之间,还有上浮攻击水雷,还有从鱼雷改装的自航水雷,进一步细分还有自航布设水雷和自航攻击水雷。
& V! h# g0 e9 q' M8 M; h; a- P- C
6 m T4 E& X* W" n4 }& @8 _+ F. D水雷在传统上是防御性武器,可由舰船、飞机、潜艇布设。但在现代作战中,水雷也成为攻击性武器。美国在二战中对日本沿海的布雷可算早期攻势布雷的例子,但最成功的攻势布雷是1972年越战后期的空中布雷,1小时就完成对海防的首批布雷,3天后完成对海防、鸿基、锦普、会江口的布雷,10天后完成对北方所有主要港口和江河地区的水雷封锁。
) X+ }3 r" y h$ n8 B0 ?$ f- n1 J$ L6 H8 f7 T5 c" s
海防港占越南北方85%的吞吐量,也是接收苏联和中国军援的主要入口。布雷后,海防港有300天不能通航,因为疏浚受阻,水深也因为淤积而减少了2米。
0 g6 `9 M! d+ ~. O) G9 S( k
& j T1 _, [2 F澳大利亚要买智能水雷的意图有点费解。澳大利亚港口受到两栖攻击的可能性太低了,中国舰船对澳大利亚海上封锁的可能性也太遥远,前出到印度尼西亚的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以阻止中国海军进入南太平洋有可能,但这要引起国际纠纷,而且千岛之国的水道众多,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只是其中水深、宽度较大的水道,还可以绕道苏禄海和苏拉维西海,水道太多了,根本通过没法瓶颈来封锁。
2 Z9 i! z1 o8 [' B) d
2 b1 q0 J0 a+ e" }5 c台湾的目的就明确多了:保卫台岛西海岸,反登陆。
% [1 J. S* H) W9 c9 H" _" J8 v; R6 |* |" Q" x3 g: }
中国要是发展先进水雷呢?那用处可多了。具有强大自航能力的先进水雷将成为进攻性海军的有力武器。/ T0 R E1 Y" L
! [* r5 p2 }- l5 }" c3 C3 ^- j有意思的是,中国空军高调宣称“攻防兼备,首战用我”,全力向进攻性空军转型,中国海军倒是悄没声的。其实中国海军也在向进攻性转型,航母和大驱肯定不是守卫海防的,大概是要避免刺激邻国,才不提进攻性海军的。
, J$ j' `0 H: @; N( Y9 [$ ~& U& S* u4 m' ?3 B& W- \
但进攻性海军不只是用在台岛和南海,进入西太平洋作战是第一步,但最终还是要按照马汉说的:控制海洋,不让海洋被敌人用于军事和商业目的。就像空军作战以把敌机消灭在地面为优先一样,海军作战也要把敌舰堵在敌港之内。不同于空军的是,海军还需要阻断敌人的海上交通。+ J/ w m( ~5 T5 v+ w
* ?. q a( n3 P' h$ _$ D具体来说,台海战争早就超出台海了,需要阻断美军从日本、关岛、澳大利亚的出击通道。直接打击是最直接的,但中国还没有全面出击的把握,也没有这个必要。美国要对中国实行远程封锁,已经退到马六甲海峡和西太平洋了。中国要对美国远程封锁,只有逼近一步。" I3 w3 [) O/ C# k1 m8 `
- n5 m+ C3 {5 G a4 D用水雷封锁日本、澳大利亚、关岛、夏威夷甚至美国西海岸,这是主动积极的反制。水雷不解决一切问题,但水雷能解决大问题:主要是封锁海运,其次是阻滞舰队行动。
8 t2 c7 \4 z0 q8 q9 c# M' \1 C1 x) ?: G4 x: c3 O, n& b
尽管有水雷,舰队要自卫扫雷还是有办法的。但海运船队就没有办法了。区域扫雷是大难题,各国海军的扫雷力量也在历次裁军中裁减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也是最不受重视的。现代扫雷技术也没有太大的突破,还是靠力气活扫雷。
, g: j! `' H' }8 x6 a& m
- B8 G+ ~0 d; s) ]但日本的生存高度依赖海运,切断海运后,除了饿不死,其他都停摆得差不多了。澳大利亚没有日本那么敏感,但切断海运通道也严重损害澳大利亚的战争潜力。 P, Y' O: P' {* i: C) B, |5 U
# A' }7 o4 k- Q4 y5 Z夏威夷、关岛的人口少,海运通道关闭后,还可以空运。但空运不仅成本高得多,运量也小得多。要是美国的空运力量被支持关岛、夏威夷,其他地方就没有空运运力可用了,这也是可观的间接作用。
( s4 u1 `' _# `' U$ ?5 L. k$ U @0 ^8 q9 c* l! q- a
要是美国西海岸受到封锁,哪怕是漏洞百出的封锁,对美国的精神和经济压力不说,也将迫使美国海军兵力大量回防,既用于扫雷,更用于防止更多的布雷。; b& {! Y$ l" Z) v
+ `* ], {" r' D
当然,问题是水雷怎么布到那里去。' v; P, B' P" l8 ^
x# ?! M! b% G
舰船布雷需要舰队远航到目标海区,目标大。更重要的是,中国舰队的任务繁多,不一定顾得上布雷。空中布雷也有问题,日本已经很勉强了,关岛、夏威夷、澳大利亚、美国西海岸更不现实。
3 i7 l- w. @- Q! m: P* V* o2 F
E6 _2 m7 ^( ?+ V) Q2 W6 p自航水雷早就有了,基本上以鱼雷为基础。这样的自航水雷航程注定有限,相对于目标海区的距离,还是需要抵近布雷。成本也很高,鱼雷可是不便宜。7 t% R$ Q; e& }- o
5 x* U! s8 z6 ?
但是,新的水下滑翔机技术可以解决航程和成本问题。水下滑翔机不复杂,还真是利用滑翔机的原理。在深水深度从高压油箱里向弹性内胆注油膨胀,利用油水的密度差产生浮力上浮到接近水面的高度;然后将油压回油箱,撤销浮力,利用重力和“机翼”的升力在滑翔前行的同时,深度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下降;直到下一个“充油上浮”,再开始下一段滑翔。
$ g1 U c3 m( O: U* _. p7 \: M7 b4 j, {' F
这样的水下滑翔消耗的动力很少,电池驱动就能维持几千公里的航程,不需要空气。定时上浮到海面,用卫星导航校正,导航问题也可以解决。需要对海底地形有精确了解,避免在浅海撞山和搁浅。其实搁浅问题不太大,充油上浮就可解困,但撞山就可能造成足够大的损坏,没法继续前景了。8 K# B* M$ ?/ B; Y' R) z
5 r6 P5 U5 @! o! A" i/ `& q$ r
由于是无动力滑翔,噪声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目标小,使得主动声纳搜索都受到距离限制。常用的区域反潜手段都不顶用。( X% ^0 N$ r' c+ \' z3 K* F" t
4 X% P. w3 O8 a M5 Y2 d9 @* n4 w
水下滑翔机的缺点是速度很慢,一般只有3-5节,8节就是很快的了。但用于布雷作战的话,只要留有足够的提前量,这不是太大的问题。用舰船运到尽量靠前的位置布防,也能缓解自航时间太长的问题。
. G8 W; v( o& {5 u+ {9 _7 ]1 Y4 C9 \( f0 n
但这解决了中国海军的大问题:如何把战争引向敌人。2 I* ]- q2 r- _' z L) R* q0 @
- }+ D0 z2 K, j6 p! V
水雷的实际毁伤效果是一个问题,心理威慑是更大的问题。只要有明确、可行的水雷威胁,商业航运就很难恢复。海防被水雷封锁的300天里,除了第一天在水雷引信还没有到时间解除保险时冒险冲出的几艘船,没有船只进出。" [* ?! r! Q) w- v& L- C
$ S6 i& {/ ?6 e6 j+ s
水雷的的毁伤效果也随着技术进步而大大提高了。传统锚雷依靠碰炸,这早过时了。沉底雷依靠磁性或者音响引爆,已经比触发的锚雷难扫了。现代电子技术不难做到磁性、音响、水压复合引信,在互相验证中增加引爆的可靠性。在海防布雷中,有十几枚磁性水雷因为太阳黑子活动和地球磁异常而引爆。水压和音响也可以辨别大船、小船,抓大放小。结合声纹特征的话,还可以辨别船型,针对性引爆。+ Q3 |7 y' l% U% a2 S
# [: K. |" s/ U4 e+ W( d. ?
另外,锚雷和沉底雷的有效杀伤范围都有限,水雷作为载具,用自航游出的自导鱼雷作为战斗部,可以降低布雷密度,既大大增加控制范围,又增加扫雷难度。锚雷也不必漂浮在水面以下很浅的地方,系留在水面以下几十、上百米的深度也不影响攻击效果,尤其是采用电动鱼雷的话。这还扩大了雷区的水深限制,否则太深的海底上沉底雷不好用。电动鱼雷把上浮攻击和水平攻击一起解决了。
5 J: t5 K9 e, U1 w) f$ T: P! o4 o0 h4 B i U' G) k& h, R
只要引信合用,这样的水鱼雷还可以反潜,伏击过路潜艇。对于扫雷舰艇,要是对方粗枝大叶的话,被反击一下也是很可能的事,大大增加扫雷难度、延长扫雷时间。1 \" i, \7 J; q6 B: I3 L
2 v4 h% p `- O2 w
水雷打的是伏击,只需要打周围几海里内的目标,商船的速度也不高,巡航状态下的军舰速度也不高,不需要像正规鱼雷那样的高速,可能20来节的最大速度就够用了。这样,电动鱼雷作为战斗部的动力性能要求不必太高,只是战斗部需要比常见的320毫米电动鱼雷加码。320毫米的Mk 54只有40多公斤,打舰船是不够的,533毫米的Mk 48那样的300公斤级才够意思。用节约下来的动力系统重量换战斗部重量可能还不够,还是要加大。
- c5 I9 G* V+ F4 q8 M k- \7 E, q9 O
水下滑翔机的成本很低,水下滑翔机-电动鱼雷组合的成本大头在电动鱼雷。Mk 54鱼雷现价90万美元,在此基础上改装水雷,假定150万美元,那还是低于“战斧”Block V巡航导弹 的200万美元。在战争中,1000枚巡航导弹很厉害,但还是短痛,而且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的时候,美军就发射了802枚“战斧”,这还是在有大量战斗轰炸机同时出动的情况下,对付日本的话,1000枚巡航导弹肯定不够。但1000枚水鱼雷就是长痛了,而且可以把横滨、名古屋、长崎、神户等主要港口封锁得很死。
6 Q5 O$ z$ m- {+ _* B5 u
% `7 Z# l3 F( W U6 d8 z5 |5 O2 ]还可以超远程部署到关岛、夏威夷,那些岛屿对港口的依赖更大,封锁航运的话,单靠空运就蹦跶不高了。
1 g( u. ^1 S, ]) @5 k& n8 n, d' D
远程控制启停其实不难做到,水雷定期上浮通信浮标,接受卫星指令,不难做到。只需要在海面上漂浮很短时间,完事后用电动绞车把通信浮标拉回来,以备下次使用。0 b# t0 R+ `1 n8 |2 i
6 H2 A7 ^+ J/ i% W* e
敌我识别可能也只能用遥控启停来解决。水雷的自主的问答式敌我识别只能是全被动的,避免暴露目标。那就需要过往船只发送声识别信号了,可能较难做到。民用船只这样全面配备不仅成本高,也容易泄密,被截获就破了水雷阵了。军用船只更不愿随时发送声识别信号,以免自家水雷没有接受到,反被敌人潜艇截听到了,暴露行踪。) y" T8 V: n$ x9 `# h) n8 O
1 Z( c/ S$ \- y: j5 H' ]但攻势布雷的敌我识别要求较低,反正顶着敌人的鼻子布雷,就当都是目标了。宣布布雷区后,擅自进入的中立国船只就要自冒风险,那就没办法了。' h% H( R; _. a/ O X. [; |& O
$ h, O+ @/ `% T4 f" T! j对了,国际法规定,海上布雷必须对时间和区域公而告之,有助于中立国船只回避。不许用漂雷是因为漂雷随着海流乱漂,根本无法控制布雷区。
/ ]: i* z) F2 y- ^& [1 D1 B& i+ F5 K8 G) \" i! K" k
中国要是研发和装备了大量这样的具有超远航程自航能力和先进引信、遥控技术的先进水雷,对可能到来的西太平洋战争是非常有用的。1 \; Y5 B5 E& _. H9 h
% e, U$ ^8 @ u8 d6 J6 }5 V R当然,美国也可能动这个脑筋。实际上,美国人要用这一招比中国还方便,毕竟日本离中国东南沿海比中国离美国西海岸近得多。大量装备先进水雷也有助于中国提高认识和反制能力。而且,到了这个时候,就要拼产能和成本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