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卦杂谈] 阿桑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4-6 10: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戏就要开演,吃瓜群众就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8 收起 理由
易水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松叶牡丹 + 6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4-6 11:31:38 | 只看该作者
This man is a son, a father, a brother. He has won dozens of journalism  awards. He's been nominated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every year since 2010. Powerful actors, including CIA, are engaged in a sophisticated effort to dehumanise, delegitimize and imprison him. #ProtectJulia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4-6 23:43:19 | 只看该作者
Makes a marty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4-7 08:43:02 | 只看该作者
厄瓜多尔否认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4-7 11:25:12 | 只看该作者
这事没完,无风不起浪


According to Wikileaks, Ecuador will claim Assange broke the terms of his asylum - with the UK giving assurances it won't let the US sentence him to deat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4-9 11:17:04 | 只看该作者
indy 发表于 2019-4-7 11:25
这事没完,无风不起浪

他的澳大利亚国籍有没有被剥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11:5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ndy 于 2019-4-13 11:54 编辑

@燕庐敕 @老兵帅客 @看客 @李根

(邱世卿:這是一篇長文,請自行斟酌閱讀)

「如果戰爭是非正義的,那麼也就意味著,美國人或自1950年以來受美國人資助的傀儡政府殺害越南人,這也是違背道義的。除了屠殺,我再找不到其他的詞來對此加以形容。這是大屠殺,難道結束這樣一個屠殺政策不是當務之急嗎?」

這是《紐約時報》記者尼爾.希恩(Neil Sheehan)報導了著名的五角大廈文件事件後,丹尼爾.艾斯柏格對於自己決定的一種陳述。

2019年4月11日,英國倫敦蘇格蘭警場進入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逮捕了維基解密的創辦人 - 朱利安·保羅·亞桑傑,以違反2012年英國保釋規定為名。

美國檢方則在今天表示,他們起訴亞桑傑的罪名,是2010年與美國陸軍情報評析官曼寧(Chelsea Manning)共謀侵駭美國政府的機密電腦。美國司法部針對引渡亞桑傑一事發表聲明說,此一罪行可判處最長5年徒刑。

2010年初,曼寧向「維基解密」洩密,內容包括美軍空襲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與阿富汗格拉奈(Granai)大屠殺的影片、超過25萬筆美國外交電報、將近50萬筆陸軍內部報告文件,這些文件被視為伊拉克戰爭日誌(Iraq War Logs)與阿富汗戰爭日誌(Afghan War Diary)。

而因侵駭美國政府的機密電腦罪名被判刑35年曼寧則已在2017年5月17日,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卸任前夕獲得特赦出獄。

如果我們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往回看,引起美國政府與社會決定退出越南,停止越戰的原因很多,但是無疑的1971年6月13日,《紐約時報》開始刊登五角大廈文件事其中非常重要的轉折。

「五角大廈文件案」

1967年國防部長羅伯特.麥納馬拉(Robert S. McNamara)下令,對美國如何參與越戰的過程進行全面評估。一個由三十六個人組成的研究小組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報告,這份報告多達四十七冊,其中有四千頁左右的文獻證據以及三百頁的分析。

麥納馬拉希望留下一份「越南戰爭的百科全書」,並且希望這份文字記錄能夠幫助以後政府免犯政策錯誤,麥納馬拉原本希望這份報告由民主黨人羅伯特·弗朗西斯·甘迺迪(後來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弟弟)負責,但是因為諸多的政治因素,麥納馬拉最後是把研究調查的工作交給助理國防部長約翰·麥克諾頓執行(約翰·麥克諾頓於開始研究工作一個月後死於空難),於是計畫由萊斯利·吉爾伯接管。

參與的36個分析人員,其中一半是國防部雇員,另一半是學術界和公務人員。為了保密,分析主要使用國防部內部的文件,並沒有諮詢軍種以及白宮,包括當時詹森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瓦特·羅斯托。

1969年1月15日,尼克森總統宣誓就職的前五天,這份報告完成。這份報告總共有15個副本,國防部將其中的兩份交給了智庫蘭德公司。

雖然詹森總統對全體美國人聲明,越南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穩固一個「獨立、不親共的南越政權」,但是在這份五角大廈所洩漏的內容中,時任國防部長的麥克納馬拉在1965年1月的一份內部備忘錄中說明了美國發動越戰的潛在理由:

「不是為了幫助夥伴,而是為了圍堵中國。」

當時在蘭德公司工作的經濟學者丹尼爾.艾斯柏格(Daniel Ellsberg)因對越戰感到幻滅,便複製了報告中的主要部分交給媒體。

「從1964年中期到1975年戰爭結束,整整十一年,我跟其他美國人一樣,身心全都投入到越戰中,戰爭一開始,我只認為越戰不過是個問題,到後來意識到越戰可能會演變成一個僵局,最後我才認識到這是一場道德和政治災難,是一宗罪行...」

這是艾斯柏格在《吹哨者的自白》這本書裡對於自己私自複印了存放在蘭德公司內部五角大廈文件後的自述。他原本是個不折不扣的「鷹派人物」,精通冷戰,反對共產主義,尤其專門針對「遏止蘇聯的核彈威脅」。

他希望美國介入越南能讓蘇聯支持的共產黨會在越南失去領導地位。當時的他僅關心戰爭勝負,而非作戰的對象與原因,他認為這在當時理所當然,因為這種觀點是二戰與冷戰的遺產,而當時的政治菁英、學者專家以及美國的普羅大眾們則普遍認可這樣的觀點。

「在那段時間裡,我無時無刻不在尋求各種方法,以避免衝突不斷升級,因為我在1969年後其所進行的活動,1973年初期我受到聯邦政府的刑事訴訟,可以說,我個人以及其他人所追求的目標和以此所做的努力,均以失敗告終。人們對打贏這場戰爭所做的努力讚賞不已,但對於那些為結束越戰所做的努力嗤之以鼻,有人視其為失敗的嘗試,有人認為那些行動只會讓這個國家裹足不前,還有人認為越戰只是一次錯誤的道德實驗。」

艾斯柏格後來在自己的書中寫道:

「人們以為,在華盛頓或一個民主政權中根本無法保守秘密,不管這個秘密有多敏感,你都可以在第二天的紐約時報上看到相關說法,但他認知到的現實並非如此,媒體上刊登的都是政府捏造的故事,是用來蠱惑、誤導記者和廣大讀者,混淆視聽正是保密程序的一部份。當然,美國畢竟不是集權國家,有些機密最後還是會昭示大眾,但即使這些資訊與人民息息相關,政府不但不會主動告知美國公民,還會塵封起來,一封就是十幾年。」

「作為政府一員,我親眼目睹國會、記者與大眾是如何輕而易舉地被愚弄,所以我一直無法尊敬他們,也不認為這些人可以領導國家,採取更有效的政策,正因如此,當政府散佈謊言,繼續愚弄大眾時,我要不保持緘默,要不直接參與或表示接受,總之,對於決策者們關心的真正問題,廣大國會議員、新聞記者和公眾一無所知。當時政府內部普遍認為,這些人愚昧無知,所以理所當然,應該由我們來處理關乎國家安全的大事。」

艾斯柏格知道在政府體系的內部是無法改變這樣情況,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一般的美國國民更無法得知政府的錯誤到了何種程度。

民主制度的假設是,人民可以透過民主體制為自己以及國家做出最有利的決定,但在這裏有個弔詭的地方 - 人民首先必須知道現在發生了什麼事,然後他們才有辦法做出正確的決定。

是誰決定人民要知道哪些事? 或是讓人民知道到何種程度?

這個決定並不需要投票。

「當我親手拿到泰勒交給總統的建議書,親眼看到他下的判斷時,以前的困惑全迎刃而解,所有媒體報導都與現實不符,所有官方的聲明都是騙人的謊話。」,這是艾斯柏格目睹當下的震撼。

於是艾斯柏格試著將一些機密文件的內容洩漏給國會議員或官員,想要揭露總統隱瞞欺詐的行為,他也將美軍關於春節反攻的資料偷偷傳遞給《紐約時報》的尼爾.希恩(Neil Sheehan),讓他能有有所憑據撰寫報導。

「如果戰爭是非正義的,那麼也就意味著,美國人或自1950年以來受美國人資助的傀儡政府殺害越南人,這也是違背道義的。除了屠殺,我再找不到其他的詞來對此加以形容。這是大屠殺,難道結束這樣一個屠殺政策不是當務之急嗎?」

在那段時間裡艾斯柏格不斷與自己的道德良知奮戰,每一個傷亡,每一個疑問都是對自己靈魂深處某一個傷口的一種撕裂,就像是一種永生的折磨,從白天到黑夜。

這是艾斯柏格讀完五角大廈文件的感受,並讓他產生了一種迫切的使命感。這個時候的他不僅希望避免戰爭升級,而且渴望全面地結束這一場戰爭。

最後,艾斯柏格發現自己無路可走了,於是,他再次找上《紐約時報》的希恩。

後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1971年6月13日,《紐約時報》開始刊登報告內容,而尼克森(Nixon)政府立即試圖停止進一步刊登。

最後紐約時報獲勝。

大法官雨果.布拉克(Hugo Black)在這場訴訟的判決中這樣寫道:

「只有一個自由和不受箝制的新聞界,始能有效地揭露政府的欺騙手段...。」

最高法院共同決議:

本院同意審理以下案件﹕美國政府尋求禁止《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刊載名為《美國越南政策決策過程史》(History of U.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n Viet Nam Policy)機密研究報告的內容。

「任何對言論事先設限的制度上訴至本法庭時,均承受執行此種限制的正當性,在憲法上站不住腳的嚴厲推定。」…審理《紐約時報》案的地區法院與《華盛頓郵報》案的地區法院與上訴法院均判決,政府未盡到舉證責任。

然而,尼克森政府並沒有為此道歉,越戰也沒有因此而終止。但是這份長達7,000頁的五角大廈文證明了白宮對人民的欺瞞,並在反戰怒火上再澆一大桶油。

而在這起事件中扮演關鍵性角色的艾斯柏格,則成為華府的眼中釘,尼克森不但派人潛入精神科醫師辦公室,從中竊取了艾斯柏格的病歷,還竊聽他的電話,為的就是要「詆毀他的形象與可信度」。

因為尼克森政府仍然擔心他手上還有其他機密將會洩漏出來。

接著發生的事,大家也知道,隨著水門案爆發,尼克森陷入醜聞,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最難堪下台的總統。

許多人將這件美國新聞媒體對抗政府勝利的故事當成是美國式民主與自由體制的優異之處,但事實上這僅僅只是特例,是極少數少有打破政府與人民之間資訊不對等之後,從而使人民做出正確選擇的案例。

48年後,維基解密的創辦人在倫敦被逮捕,而他所做的事情就像48年前丹尼爾.艾斯柏格所做的一樣,差別是一個是美國人眼中的英雄,一個則是電腦犯罪的罪犯。

如果說越戰是一種錯誤,那麼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敘利亞...這麼多美國介入的衝突是不是也同樣有被質疑的空間呢?

如果我們要說美國政府從五角大廈文件案中學到甚麼,那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 控制媒體,控制資訊,控制宣傳。

對於亞桑傑被捕的事件,我最訝異的是台灣這些平日在媒體上以自由以及民主進步思想自居的政治人物、學者們以及充滿戰鬥力,超級愛開記者會的政治團體竟然都保持沉默,沒有對這個事件表達意見,彷彿就只是這個季節中,隨風飄過的木棉棉絮,輕輕的...毫無重量。

我原本還以為會有人到AIT門口抗議...但,顯然的我也高估了他們的...良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4-13 19:04:09 | 只看该作者
很正常,需要决定供给,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场。

至于台湾香港的民主声音,主人都表态了,他们自然不会乱来,否则你看会如何?一个地区领导位置候选人,首先要做的是到美国朝拜取得认可的地方,能指望什么违反主人意愿的事情发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indy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22:16:27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4-13 19:04
很正常,需要决定供给,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场。

至于台湾香港的民主声音,主人都表态了,他们自然不会 ...

特别一仆双主的时候做奴才的很难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4-13 22:22:08 | 只看该作者
indy 发表于 2019-4-13 09:16
特别一仆双主的时候做奴才的很难办

台湾哪里有一仆二主的事情啊,就是一主,美是主,他是仆。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indy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22:51:43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4-13 22:22
台湾哪里有一仆二主的事情啊,就是一主,美是主,他是仆。

不管蓝绿上台前不是也都要到大陆密谈沟通才能安心做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9-4-13 22:57:55 | 只看该作者
indy 发表于 2019-4-13 09:51
不管蓝绿上台前不是也都要到大陆密谈沟通才能安心做下去

蔡英文当选总统前来过大陆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indy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23:17:55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4-13 22:57
蔡英文当选总统前来过大陆吗?

参见第八楼


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9-4-15 10:54:55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9-4-9 11:17
他的澳大利亚国籍有没有被剥夺?

阿桑奇老爸都出来说话了。

对了,他有娃没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indy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4-16 07:49:11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9-4-15 10:54
阿桑奇老爸都出来说话了。

对了,他有娃没有?

可怜,只有一只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9-4-16 09:53:42 | 只看该作者
indy 发表于 2019-4-16 07:49
可怜,只有一只猫

似乎以前和女友争过一个娃的抚养权,且输了?微信看来的,不确定。说他因此白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16 10:12:43 | 只看该作者
自由即免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9-4-18 13:58:56 | 只看该作者

也没啥太大动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08:47:12 | 只看该作者
https://mp.weixin.qq.com/s/N6LmMXTgqgZM8Xk0fOObgQ
阿桑奇是好人还是还是坏人[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rgba(0, 0, 0, 0.3)]懂酒尽在 [url=]红品会[/url] [color=rgba(0, 0, 0, 0.3)]昨天

信息的传播可能会揭发犯罪,或使一个制度难堪,但我们视之为一项权利、一种责任。”——朱利安.阿桑奇
多年以后,阿桑奇终于还是被英国警方带出了他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的暂住地。
阿桑奇自称是记者,有人说他是网络世界的自由斗士,也有人说他是反社会的危险人物。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阿桑奇2006年创建维基解密, 2007年开始在网上活动。号称自己是国际性非营利“媒体组织”的“维基解密”目前已经公开了超过1千万份文件。

阿桑奇在2010年奥斯陆自由论坛上,曾经解释过他创办“维基解密”的宗旨:维基解密的目标是实现公正的社会文明,而“透明公开”是公正社会文明的必要条件。但“透明公开”本身并不是维基解密的追求。只不过是“透明公开”可以更好地实现公正,而且也可以使社会避免犯大的错误。阿桑奇说他的意识形态是跨越政治的,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他只关注对世界真相的认知。
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在真相面前一律平等,谁欺骗世界,维基解密就揭露谁。
据说“维基解密”是由几十个国家志愿者组成的,没有办公桌,也没有开工资的雇员,日常经费就要靠志愿者和个人捐助。阿桑奇是维基解密的9个核心顾问之一,也是“维基解密”的发言人和主编。“维基解密”允许用户匿名上传材料,维基解密进行核实,之后存档发表。

维基解密这些年干了不少的大事:
2007年“维基解密”曝光肯尼亚高层腐败证据,直接影响肯尼亚大选;
2008年报道“肯尼亚警察滥杀事件”,获《经济学人》新媒体奖;
2009年8月,披露Kaupthing Bank (冰岛最大的银行)内部文件,直接导致了2008-2011年冰岛金融危机;
但是以上这些,和阿桑奇揭露的美国那些事比,都算不了什么。
2007年,维基解密首先曝光了美国《关塔那摩监狱管理指导手册》;
2010年4月,“维基解密”在网上公开了2007年美军在伊拉克空袭时杀死无辜平民和两名路透社记者的视频;同年10月,“维基解密”和主要商业媒体公司合作,又公开了超过40万份文档,称为伊拉克战争记录,被BBC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维基解密’文件”;
2013年帮助“棱镜门”主角前中情局雇员斯诺登逃亡;
2015年多次曝光美国监听包括德国、法国、英国这些美国盟国在内的多国高层领导人资料,;
2016年曝光民主党高层邮件往来记录,直接在大选前把民主党主席舒尔茨搞下台了,并间接影响了希拉里老太太的总统竞选。

在一次接受CNN采访时,阿桑奇说:他准备披露更多和美国大选相关的秘密, 并声称他手中的邮件资料很可能会让希拉里进监狱。他说希拉里的邮件内容涉及美国与伊斯兰国和利比亚的军火交易。
阿桑奇说过,如果他被暗杀,维基解密的核心机密会被他的支持者继续公布。
但是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维基解密以揭露别人的机密为天职,但他们从来没有公布自己的办公地址和电话号码,也没公布网站主要运营者的姓名,甚至连办公邮箱都没留。美国天天倡导言论自由,但是却把阿桑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得要命。
早期瑞典起诉阿桑奇的性侵犯,也只是一个引渡他回瑞典的借口,因为瑞典和美国在1983年签订过引渡条约,所以最终的目的是把阿桑奇引渡到美国。
但《镜报》曾经有过一个报道,2013年美国司法部前发言人说,因为美国并没有类似拘捕记者的案件,所以美国不会因为阿桑奇向公众公布信息而起诉他。

我们先捋一捋美国倡导的言论自由到底是什么,可能对理解阿桑奇的行为有些帮助。
人民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应该让他们听到一切真实和虚伪的东西,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倘使让我来决定,我们应该是有一个政府而不要报纸呢,还是应该有报纸而不要政府,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杰斐逊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着多种族与多元文化,客观上需要一个相对宽容的言论氛围。因此美国在法律上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范围,从形式到内容都比欧洲更大。内容上可以随便批评政府和官员,形式上不限于语言与媒体,行为也可以,如行为艺术,如焚烧国旗。
美国和欧洲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由于欧洲经历过纳粹种族清洗的惨痛历史,所以对煽动种族仇恨的言论会被宣布非法,但是在美国一般性的宣扬仇恨的言论也会被看做言论自由的一种。
当然在美国,言论也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最著名的限制原则就是能引发“明显而即刻危险”的言论会被禁止。
另一方面,美国宪法规定,政府不能有任何钳制与束缚言论的政策、规则和举措。包括强制人民宣誓效忠、政府规定教科书内容等也都不行。
为了避免政府向人民发布对政府有利的信息,妨碍人民对政府的批评和判断。美国法律甚至禁止政府搞新闻和媒体,因此美国全部的报纸和电视台都是私人办的。只有一个例外,就是美国之音电台是美国国务院办的,但是它也不能在美国本土广播。所以你在美国是听不到美国之音的。
由于美国电视都是私营的企业,一切的播出都按照收视率等商业因素来考量,所以就算总统发表讲话也要看电视台愿不愿意放。有一次奥巴马发表宣布移民新政策的讲话,就由于大部分的媒体都不支持他,居然没有什么大电视台转播。其实这也妨碍了人民的知情权。

看完了这些,是不是觉得美国政府对阿桑奇的态度其实特别的分裂?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国力的增强,美国开始给自己不断加戏,还找了个世界警察的工作,戏多了的结果就是“故事”也越来越多。
这些故事就成了阿桑奇揭露的对象
其实阿桑奇的命运早已注定。由于其无差别的揭秘手法,世界上的大国没有一个敢去庇护他,因为没有一个大国自己是没有秘密的。而事实又证明了小国即使想庇护他也缺乏足够的实力。所以阿桑奇被捕后,没见到几个国家真正出来谴责的,大部分都暗自松了一口气。毕竟除掉了这个不定时炸弹,同时又再让美国做了一次恶人,也是极好的。
维基解密的受益者,并不是美国的敌人,而是全世界需要真相的人们。
明知不可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阿桑奇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唐吉坷德,疯狂可笑又有着高度的原则和大无畏精神。这个时候,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往期回顾:

红品会致力于为大家挑选性价比超高葡萄酒,我们不唯名庄、不唯年份、不唯评分,只关注口感与品质!专有进口渠道成就超低价格!酒款均限量供应!





懂酒尽在
喜欢作者
3 人喜欢




[color=rgba(0, 0, 0, 0.3)]阅读 1002
在看16




作者已设置关注后才可以留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8 02:38 , Processed in 0.05293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