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0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对联故事(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胜棋楼

(一)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二)
湖本无愁,笑南朝迭起群雄,不及佳人独步
棋何能胜,因残盘误投一子,致教此局全输
(三)
古画一轴,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胜棋楼在莫愁湖公园内,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重修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相传朱元璋以莫愁湖作赌注,若是徐达赢了,便把莫愁湖赐给他。两人棋逢对手,后徐达站立起身,对皇帝说:“陛下,这局棋已经和了。”朱元璋求胜心切,不愿和局,徐达躬身行礼说:“请陛下到这边来,细看臣的棋势。”朱元璋走过去一看,不觉又惊又喜。原来徐达用的黑子在棋盘上摆成了“万岁”二字。朱元璋这才明白,自己不是徐达的对手。于是便把莫愁湖送给了徐达。此楼被称为"胜棋楼"。楼前题了一副对联: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秋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徐达自投靠朱元璋后,被封为大元帅,战功赫赫。建立明朝后,被封为中山王。今日弈棋胜了皇上,赐湖建楼,更是不可一世。
    “胜棋楼”落成之日,徐达宴请同僚,饮酒作乐。席间有一道长见徐达如此张狂,便说:“王爷,官场如棋局,荣辱祸福,瞬息万变,错投一子,全盘皆输。在下有一副有关对弈之联,愿献给王爷。”道长之联是:
    湖本无愁,笑南朝迭起群雄,不及佳人独步;
    棋何能胜,因残盘误投一子,致教此局全输!
    徐达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哪里肯听?看到堂上有幅《龙吟虎啸图》,灵机一动,朗声吟道:
    古画一轴,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刘伯温在旁边看得分明,也明白老道长有心点拨,但见徐达不仅不予理会,还盛气凌人,心中觉得十分不安。刘伯温与徐达一同出生入死,感情非同一般,此时也深为徐达的处境担忧,便接着徐达的话头道:
    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不久,徐达果然被洪武皇帝朱元璋所杀,应了老道长预言,老道长在对联里,上联把“美人”置于“英雄”之上,下联演绎“一子投错,满盘皆输”的棋理,暗示后来徐达被杀的政治哲理,虽然这历史事故缘于“兔尽烹狗、鸟尽弓藏”的哲理,但是也说明棋理即哲理,可见老道因为淡泊人生,所以看破官场仕寰的风云幻变,早知徐达仕途暗藏着危机。而刘伯温则审时度势,淡泊名利,急流勇退,得以保存。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3:36 | 只看该作者
2 蒲松龄

(一)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
左右友, 沽清酒, 今日幸会左右友, 聊表寸心沽清酒
哭咒骂, 狼猿猴, 山野声声哭咒骂, 只因道多狼猿猴

    蒲松龄(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年届卅一, 还只是生员. 往后的十几年, 也是屡试不中,终生不得志。这令他看透了考场腐败,为生活所迫,蒲松龄只好去做私塾先生。他对仕途失落同时,便把精力转到写作上去了。他一边教书,一边开始了文学创作。 他为了激发自己发愤写作, 在铜镇尺上刻上: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该自勉联,引用两则典故,表达了作者锲而不舍的坚强决心,具有震聋发聩的力量。
    还有一次, 蒲松龄和一些朋友饮酒, 席间, 一位朋友提出对联, 众人都说好. 但那人提了一个苛刻的条件, 就是联中要有三字同首, 还要有三字同旁. 众人想了一会, 其中有一人道:我想了一上联, 请各位不要见笑. 之后吟道:
    左右友, 沽清酒, 今日幸会左右友, 聊表寸心沽清酒
    众人都称妙, 可是想了很久, 还没人想出下联, 大家不期然都望向蒲松龄. 蒲松龄说道:蒙诸位错爱, 自当尽力, 小弟才疏学浅, 请勿见笑. 说完便道出下联:
    哭咒骂, 狼猿猴, 山野声声哭咒骂, 只因道多狼猿猴
    到蒲松龄40岁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一书的大部分已经完成,这部小说凝聚了蒲松龄一生的心血,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写了一幅对联,联曰: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判贪刺虐入骨三分。
3 联讽洪承畴

(一)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二)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三)
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
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洪承畴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到崇祯时已是兵部尚书,同时封为蓟辽总督,崇祯把一个朝廷的命运都交到了他身上。他也感戴崇祯知遇之恩,素以忠节自命,在自家客厅上悬挂了自撰的对联一副: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崇祯十五年,督师与清军死战于松山,兵败被俘,消息传到京师,说洪承畴已经殉国,崇祯大痛,亲自设灵祭悼洪的亡灵,不知此时洪承畴被俘已经降清,并为清廷筹划开国规划,一时京城士人大哗。洪承畴后来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七省经略,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及抗清活动。有一年春节早上,洪府大门上贴起了副新联,上下联均是当年洪承畴旧句,不过后面各添了一个字,两句成了: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两个虚词眼,一叹一问,极尽讥讽。洪承看着也是无可奈何。
    这年,正好洪承畴60生日,这一天洪府车水马龙宾客盈门,正这时忽然闯进来一个披麻带孝的人,人们看时却是洪经略的门生,到大厅之后号啕大哭,边哭边大声朗读当年崇祯祭洪诔文,一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洪承畴被弄得无地自容,那门生哭罢,把手中一副对联在桌上摊开,扬长而去,大家偷眼看那对联,见上面写的是: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上联嵌抗清名将史可法姓名,下联“成仇”谐音“承畴”,一褒一贬,跃然纸上,洪承畴面红耳赤,呆若木鸡。此联后被扩展成为:
    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联语虽有扩有改,基本意思和手法未变。
    洪承畴以先朝重臣降清,又死心塌地做了清廷鹰太,连他的家乡人也很看不起他,他致仕回到福建南安老家,一年“谷雨”日,他寂寞难耐,拉了一位氏族弟子下棋,洪承畴难得高兴,棋子下得很顺手,一时想起今日谷雨,便拈须吟道:
    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
    他那位小辈把他看看,缓缓对道:
    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洪承畴听了,一张脸胀得绯红。
4 曾国藩与左宗棠

(一)
代如夫人洗脚
赐同进士出身
(二)
季子自命太高,与我性情相左
藩侯以身许国,问他经济何曾

  曾国藩、左宗棠都系湖南人,又都是清廷重臣,二人因政见不一,相互间不时戏谑嘲讽。
  传闻曾国藩宠爱一名小妾,每天晚上都帮小妾洗脚,这事传到了左宗棠耳里。一天,两人相见时,左宗棠微笑着对他说:“我想到一个上联,请大学士对个下联,不知肯赐教否!”曾国藩回答说:“季高(左宗棠字季高)请勿客气,只怕对得不妙。”左宗棠说:“过谦过谦,以大学士之才,无有不妙的。”于是说了出边:
  代如夫人洗脚
  如夫人:即妾之雅称,曾国藩一听,好家伙,心想你既然无礼,就休要怪我了。他略一思索,随即对道:
  赐同进士出身
  左宗堂一听,就面红耳赤。不是进士出身,以前一直是左宗棠的心病。那年进士考试时,左宗棠正在新疆平乱,他请求回朝应试,朝廷不同意,要他继续平乱。为了安抚他,皇上搞了个“赐同进士”。“赐”,就是皇帝给的、封的,“同”,即“准”、“相当于”,当然不能与正式考取的相提并论。而那时的官员,看重的偏偏是这“进士”出身。对边还将他这个“赐同进士”视同“如夫人”,就更低贱了。左宗棠气得说不出话来。
  吃了这个哑巴亏后,左宗棠一直耿耿于怀。一天,他与曾国藩同到一官员家做客,左宗棠想报复一下曾国藩,又提出对联,这回曾国藩先出对:
  季子自命太高,与我性情相左
  这出边说左宗棠自命不凡,又将“左季高”这姓字倒嵌进去,要应对委实不易。可左宗棠也是高才,略一寻思,就对出来了:
  藩侯以身许国,问他经济何曾
  对边也将曾国藩的姓名倒嵌进去了,且对得工整。意思是说你曾国藩要报效朝廷,可是你有什么经国济世的才能呢!
  曾国藩一听,犹如吃了一闷棍。两人两次联对,双方都是一输一赢,总算扯平了。

5 欧阳修  

(一)
眉先须后, 先生何似后生长, 后来居上
齿刚唇柔, 刚者不如柔者久, 柔能克刚
(二)
酒沾衫袖重
花压帽檐偏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 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永丰县)人。4岁丧父。母贤淑,亲自教其识字. 因家贫买不起纸, 以芦荻划地成书,留下“画荻教子”的美谈。 贫苦的生活, 令欧阳修磨练出刚强的个性, 从不向恶势力低头. 一年, 街上来了一买卦者, 童颜鹤发, 望之有如神仙. 其实那老者是一个退官的读书人, 因看破世情, 隐于市井, 并精研出一套处世哲学, 柔能克刚. 他见欧阳修天庭饱满, 他日必成大器, 但过于刚强, 日后仕途恐有挫折. 老者有意开导他, 便说道:看你的机灵模样, 想必读书不少, 能对句吗? 欧阳修当然不会在乎, 老者便道出上联:
    齿刚唇柔, 刚者不如柔者久, 柔能克刚
    欧阳修年纪还小, 一时不明老者之意, 还以为老者讥笑于他, 于是答道:
    眉先须后, 先生何似后生长, 后来居上
    老者点头称赞, 但不禁心中暗叹. 后来欧阳修果然大有作为, 但由于数以直谏逆旨, 屡遭贬谪, 晚年才锐气尽消. 
    欧阳修举进士科甲于仁宗天圣八年, 直言敢谏, 数被贬官仍不改初衷. 嘉佑年间, 他官拜参知政事, 与韩琦同心贡献国家. 欧阳修官越大, 越注重品德修养. 一次, 他与数友人行酒令, 以徒刑以上的罪行入联, 有一朋友道:
    持刀哄寡妇
    下海劫人船
    大家都认为这种罪行判个徒刑是绰绰有余, 通过到下一人接道:
    月黑杀人夜
    风高放火天
    大家都认为这种罪行极重, 岂只判个徒刑, 临到欧阳修, 缓缓说道:
    酒沾衫袖重
    花压帽檐偏
    友人们不解, 问道:这又不犯法, 如何可以判刑? 欧阳修说道:人修心养性, 须从小处做起, 如果酗酒好色, 不要说徒罪, 多大的罪也会犯. 友人们听后, 皆点头称是.

6 李梦阳 与 于谦

(一)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二)
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
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李梦阳(1475年-1531年),明代文学家。字献吉,又字天赐,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弘治进士,曾任户部郎中,有《空同集》。
    李梦阳性格诙谐,非常爱才,常出联命对,借以考试后生们的才华。他在江西督学时,有一个童子和他同名同姓。在唱名时,就开玩笑说:“你怎么和我同名呢?现在我出联让你对,对不上,你就改名,不要丢‘梦阳’的人。”于是他随口念道:“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分明是借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和西汉时期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同名作文章,以其名同人异,切合当时的现实。当然蔺相如的文采比起司马相如差得很多,言下之意是说李梦阳这个童子比不上他这位大文学家李梦阳。其实,李梦阳这个童子也很有才学,他略假思索即对:“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魏无忌即战国时期魏国贵族“信陵君”,就是窃符救赵的公子无忌。长孙无忌是唐代大臣,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此联以其“无忌”,双关两人不要顾忌,李督学觉得有理,非常赞赏这位童子的才智,于是马上改变了态度。经细心考察,证明确有才能,于是亲自推荐,予以重用。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名将。   
    于谦十四岁时,去杭州应试,杭州知府姓虔名谦,与于谦同名.点名时,于谦躬身而起,却不做答,知府怒曰:何以不应?于谦说:学童与大人同名,故不敢应.知府见他懂礼,沉吟片刻,巧出一联:
    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
 何无忌是晋朝大臣,魏无忌是魏公子信陵君,长孙无忌是唐朝功臣.这个无忌的另一个意思是说,你不必那么忌讳.于谦也就解除了顾虑,答对道:
    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张相如是汉初东阳武乡侯,蔺相如是赵国名相,司马相如是汉代名赋家.于谦的意思是,我和你的名字相同,其实你高高在上,哪是我所望及的呢.知府对于谦的才能十分惊讶,赞叹地说:你这个学童,可真是聪明.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4:09 | 只看该作者
7 联语亦伤人

胡自玉理学好色
罗贞松名士爱钱

  民国初年,贵州的夏瑞符是一位心直口快,喜欢玩笑的人。一次在闲谈中,他开玩笑似的作了一副对联:“胡自玉理学好色,罗贞松名士爱钱。”为这副对联,夏瑞符失去两位朋友。
  “胡自玉理学好色”说的是清末旧臣胡嗣瑗。此人常以理学兼才子自居,还爱好看戏,一次看上天津一位叫陈玉秋的女演员。陈玉秋当时只有二十来岁,长得美丽动人。胡不顾自己已是垂暮老头了,还托人去说合。陈回答说:“我东厢房也不住,西厢房也不住。”言下之意要当正房太太。而胡正妻健在,好事是以不成。胡嗣瑗为此自取了一个别号叫“自玉”,以示念念不忘陈玉秋。夏瑞符是胡同乡,两人关系甚密,平时无话不说,但这联语可伤了胡的感情,二人从此绝交。
  “罗贞松名士爱钱”是指罗振玉(字贞松)因索债逼死王国维之事。罗振玉是清末大臣,常以名士自傲。王国维是一位著名学者,至今他的《人间词话》影响犹深。他22岁独闯上海,开始在《时务报》馆司书记校雠之事,后入罗振玉创办的文学社。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随罗振玉东渡日本。王国维从事学术研究,但没经济来源,完全由在日本做字画生意的罗振玉解囊相助。两人志趣相投,回国后,结成儿女亲家。罗振玉追随溥仪入宫任南书房行走,又推荐王国维在南书房担任古董书画的鉴定工作。王为感恩知己,便把自己的著作以罗振玉的名义发表,如《殷墟书契考释》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王国维到清华任教,罗振玉随溥仪去了天津。1927年,罗振玉不知何事与王翻脸,秋后算账,向王国维逼债要钱。王国维一介书生,无钱还账,一时想不通,竟投昆明湖自尽。当然王国维的死因并非这么简单,至今说法不一,但罗振玉为此联对夏瑞符也恨之入骨。
    联需有度,善用则利,偏用则害。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4:26 | 只看该作者
8 周起渭联对服众

(一)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枕耽典籍,与许多贤圣并头
(二)
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三)
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洞庭八百里,波涛涛,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周起渭是清朝康熙年间的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提督等职。
    一日,康熙皇帝到了周起渭的居室。他见周起渭床上枕头底下压着许多书,翻了一下,又多是古籍,蓦地有感,即出一联道:
    枕耽典籍,与许多贤圣并头
    万岁突然而至,周起渭已是心头一惊;又见康熙帝出联考他,更感突然。他忙跪倒在地,口称:“臣接驾来迟,罪该万死!”康熙忙说:“爱卿请起,朕无事,随便走走。”说着,把周起渭扶起,问:“刚才朕出的联,卿能对否?”
    也是周起渭情急智生,他见康熙手摇扇子,就忙对道: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一时博得龙心大悦,康熙频频颔首道:“卿有才,爱卿确是大才。”第二年,康熙亲点周起渭为浙江主考官,这一年,周起渭只有23岁。
    据《玉堂巧对》所载,以书为枕,并与朱元漳对“扇写江山”的不是刘伯温,而是陶庵。此系传说,勿须更多考证,欣赏对联,却是意趣所在。
    周起渭接到主考浙江的圣旨后,就顺道先到镇江,去游金山风景和古刹金山寺。金山寺方丈也是一个满肚皮学问的老学者,他见周起渭来游山景,连忙殷勤招待。老方丈曾耳闻过许多有关周起渭“巧联妙对”的轶事,今目睹风采,见是一个似乎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心里想:会不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老方丈毕竟上了年纪,陪着周起渭游了一天,脚头也觉得有点重了。傍晚,老方丈陪着周起渭在喝茶,这是一间傍山面江的僧房,望出去一览无余。方丈傍窗而坐,一边细细品茗,一边海阔天空聊天。窗外暮色苍茫,只见沙滩金黄一片,水天一色。突然,一阵暴雨袭来,豆大的雨点砸在沙粒上,似乎嘣嘣有声。老方丈兀地有感,就随口出一联道:
    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这是一个比较难对的联,“沉”、“陈”两字,读音相同,其意相反,老方丈有意要考一下周起渭的才学。周起渭心里有数,这时,刚好小沙弥捧来一对大红烛,摆在窗口,烛光被风一吹,火焰立即倾斜,周起渭灵感一动,随即对道:
    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老方丈佩服的五体投地,忙道:“大才,老衲不敢得罪贵人了!”周起渭却很谦虚,说:“小可蒙高僧夸奖,不胜荣幸!”
    后他任浙江主考时,众考生纷纷前来拜见。其中有姓朱姓王的两位贡生,欺他远道而来,想当面来难难周起渭,考查一下周起渭的真才实学。出一联曰:
    洞庭八百里,波涛涛,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周起渭微加思索,凛然答道:
    巫山十三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联语气势磅礴。这群考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为他们莽撞的行为后悔不迭。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4:43 | 只看该作者
9 巧对药联

    从前,粤西回春堂药材店,店老板姓洪,膝下只有一女,洪老板以‘洪’‘红’谐音,取中药‘红娘子’之名,将女儿取名洪娘子。
    洪娘子年方二八,并常常和人对联。一日来了放牛娃,遂出了个上联:
  白头翁
    放牛郎对以:
  红娘子
    洪娘子听了大吃一惊,一下子脸红到了耳根。洪娘子接着出一联:
  鼓架架鼓,陈皮难敲半下
    放牛郎对道:
  灯笼笼灯,纸壳原以防风
    自此之后洪娘子对放牛郎改变了那种居高临下的骄态,虚心向放牛郎请教,两人互相切磋。洪娘子与放牛郎之间的感情与日俱增,两个小青年相爱的事,不久便被洪老板发现了。于是他决定征联选婿试试放牛郎的才学。这第一关联是:
  冬虫夏草九重皮
    放牛郎一见便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高声对道:
  玉叶银花一条根
    放牛郎进入了第二关,见那上面挂的是:
  烦暑最宜淡竹叶
    放牛郎又微微一笑,答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放牛郎信心倍敷,又进入第三关,这一联写的是:
  金银花小,香飘七八九里
    放牛郎略一迟疑,便对了出来: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放牛郎来到了第四关,这上面写的是:
  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
    放牛郎思索了好半天,即诵出下联: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过了很久里面才传出洪老板冷冷的声音:“进来吧。”放牛郎进入厅堂,来到最后一关。只见那墙上挂的是一副四十三字,内嵌十二味中药名的长联,不禁愕然惊叹:“啊呀!绝对!绝对!”这联是:
  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放牛郎目瞪口呆,汗流浃背,无言一对。他回家后决定去山西寻找师傅苦学半年再来对。
    洪娘子于是送放牛郎远行,她顺手在路边折了株草放在放牛郎手上,放牛郎一看是株相思草,他知道这是洪娘子和他‘物对’表心意,作临别的最后一次对。他想了一会,忽然上前几步从路边采了一朵花,插在洪娘子髻上。洪娘子惊喜地叫了起来:“啊!合欢花。”接着道:
  放心走吧,此去不论生地熟地,远志莫怕路千里
    放牛郎洒泪而别:
  挥泪去矣,将来但闻藿香木香,桂圆时节早当归。
    放牛郎日夜攻读,精心应对。冬去春来,转眼快半年了,四十三字长联中的十二味药名,还只能对上六个,他心里甚是着急。这天,他忽然接到洪娘子托人带来的信件,打开细看,上面这样写着:
  白头翁:
    忆自金闾相会,只望恩泽长流,竟匆匆别去,怜奴只衾寒,红泪枯罄,今老父如子龙年高老迈,想君蜜愿应酬矣;望九九归一,荣旋梓里,一家老少笑开颜。素书递到,即为裁答。努力自珍、珍重加衣!
                                   红娘子于端阳后十日
    放牛郎知道这是一纸药谜,洪娘子信中的每一句话都射有药名,从头来看是苏合、泽泻、王不留行、独活、血竭、常山、白头翁、甘遂、百合、当归、合欢、白芨、旋覆花;最后两行祝语是防己、防风;日期是半夏。当晚,放牛郎在洪娘子信中找出了六个药名,凑足了剩下的半联,拟出了那四十三字的长药联。
    等他匆匆赶到回春堂药店,放牛郎不等洪老板催促就高声道:“先生,听我应对!”他的下联是:
  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洪老板也无言已对,答应女儿与放牛郎成亲。新婚之夜,放牛郎送去客人后,正要进入洞房,却被丫鬟拦住了:“新郎公听着,我家小姐有话,进洞房前须再对一副对子,若对不出,还请回学习半年。”
    放牛郎‘啊呀’一声,嘴里嘟哝着:“哦,也要来个三难新郎么?好。上联是什么?”荷香打开手中的纸条念道:
  白头翁牵牛耕熟地
    放牛郎略一思索答道:
  红娘子相思配宾郎
    这时,洞房门‘呀’的一声开了露出洪娘子的一张笑脸。放牛郎迫不及待地跨进门去。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5:07 | 只看该作者
10 毕士安识小友   

(一)
但取心里正  
无愁眼下迟
(二)
鹦鹉能言难似凤
蜘蛛虽巧不如蚕
    北宋大文学家王禹仙, 自小便有非凡的才华, 生性聪明, 九岁能文. 由于家贫, 父母靠磨面为生, 没钱供他读书, 所以迟迟都得不到功名. 郡太守毕士安听说郡内有小神童, 便屈驾来访. 他看到王禹仙艰苦地帮父亲推磨, 便以磨为题, 叫王禹仙作一副对联, 王禹仙不假思索便道:
    但取心里正  
    无愁眼下迟
    毕士安听了暗暗佩服, 小小年纪, 便气度不凡, 如能深造, 必成大器. 于是便破例将他编入贵家子弟中一起读书. 在那些纨裤弟子眼中, 王禹仙衣衫褴褛, 蓬头垢面, 同学都投以白眼. 时常嘲笑他穷小子俗不可耐. 王禹仙对他们不屑一顾, 只专心致志, 读书求学问. 一天, 太守毕士安请客, 高朋满座, 谁也不把王禹仙放在眼内, 只太守一人看重他. 酒至半酣, 毕士安借题发挥, 摇头晃脑地出了一条上联:
    鹦鹉能言难似凤
    话音方落, 宾客中立时传出叫好声音, 鹦鹉学舌, 怎么能与凤凰相比. 座上宾客无不立时以凤凰自居, 自命不凡. 谁也不知太守心中的鹦鹉同凤凰所指的是谁. 附和尽管附和, 对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众人苦思良久, 都没能对得出. 一时间席上鸦雀无声, 好不扫兴. 毕士安将上联写了下来, 挂在屏风上, 并不时催促大家对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突然有人对出下句, 大家定睛一看, 正是王禹仙. 毕士安赞叹道:真是奇才啊! 并送他锦衣绣服, 并称他为小友. 并道:鹦鹉能言且难似凤, 今日各位都不能言, 就更难比吾小友了. 此后, 众人都对王禹仙刮目相看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5:28 | 只看该作者
11 郑传直联刺总督

(一)
云锁高山,哪个尖峰敢出
日穿破壁,这条光棍难拿
(二)
叶落枝枯,看光棍如何结果
刀砍斧劈,是总蔸也要拔根

    清朝末年,湖北黄陂有个叫郑传直的人,有胆有识,好打抱不平,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直哥”。
    乡间那些地主豪绅,对郑传直又恨又怕,总想整治他一番。一天,几个豪绅串通一气,捏造罪名,到县衙告郑传直。县官把郑传直传到县衙,对他说:“今有地方绅士告状,说你横行乡里,是条‘光棍’(指地痞、流氓)。我今出一联,你若能当堂对来,可免于处罚,不然就要治罪。”说完念道:
    云锁高山,哪个尖峰敢出
    县官的出联有双重含义,从直观上看,是讲自然景象,云涌高山,盖住山峰。实则是以势压人,暗喻自己乃一县之父母官,谁敢出来闹事。
    郑传直心想,你别摆架子装腔作势,我上无父母,下无妻小,孤身一人,倒也确是“光棍”(单身汉),看你怎奈我何。想罢对道:
    日穿破壁,这条光棍难拿
    这下联也语带双关,一是说阳光穿过破壁,在室内形成的光棍无法拿取;二是暗示自己并末犯罪,你凭什么来拿我?不仅对仗工整贴切,完全符合上联的意境,而且理直气壮,毫不示弱。县官不仅瞠目结舌,只好退堂。
    时隔不久,知府巡查到黄陂,县官告知此事,知府不以为然地说道:“一个乡下佬,哪来那么厉害,把他传来见我。郑传直被传到县衙,知府不屑一顾地说:“郑传直,听说你是条‘光棍’?”郑传直答道:“我是条刺棍子!”知府忿然说道:“我今天要看你这根棍子上有多少刺!我出一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则罢了;若对不出,我要把你这根刺棍削成光棍。”说毕念道:
    叶落枝枯,看光棍如何结果
    此联饱含奚落胁迫之意。郑传直十分气愤,心想,好一个知府,无缘无故如此欺人,我无牵无挂,怕你不成?他略加思索,下联就已经形成,说道:“回禀知府大人,下联已经想好,只是不敢说出口。”知府说:“说吧!恕你无罪。”郑传直大声念道:
    刀砍斧劈,是总督(蔸)——
    念到这里,故意停下来。知府催促道:“是总督怎么样?”郑传直继续念道:
    也要拔根!
    知府听了,火冒三丈,本想要削这根“刺棍子”,不料反被刺了一棍,当众出丑。他欲待治罪,一来有言在先,二来也无理由,只好暗生闷气而已。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6:16 | 只看该作者
12 小和尚妙对秀才


(一)
师姑田里担禾上
美女堂前抱绣裁
(二)
莲子已成荷长老
梨花未放叶先生

    从前,某寺院里有一个小和尚,聪明伶俐,很有文才,善于吟诗对对子,深得长老的信赖,因此,每逢寺院来人,长老都让小和尚作陪。
  一天,有一个姓叶的秀才来到寺里,照例又是小和尚陪同游玩。二人兴致勃勃,边走边谈,在距寺院不远的田里,人们穿梭似的忙着挑担运禾,这时,叶秀才指着担禾的人群对小和尚说:“你看,那群人中好像还有几个尼姑,尼姑也忙着担禾,这可是件新鲜事儿。”
    小和尚顺着叶秀才手指的方向看去,确实是这样。这时,叶秀才突然针对此情此景,说出一句上联:
    师姑田里担禾上
    秀才并要小和尚续出下联。
    小和尚一听,秀才话中有话,分明是在取笑他,脸唰地一下直红到耳根,低着头,半晌说不出话来。
    就在低头的当儿,小和尚也在思考以什么样的话作为回复,不多一会,小和尚开腔了:
    美女堂前抱绣裁
    叶秀才听了,暗暗佩服小和尚的文才。
    二人行至一池塘边,放眼望去,满池荷花的花托已发育成莲蓬,结出莲子,叶秀才又脱口说出一句上联:
    莲子已成荷长老;
    小和尚望着池塘边上的几棵梨树,对道:
    梨花未放叶先生。
    寺庙里竟有这样多才的僧人,真了不起。叶秀才听了小和尚两次对句,连连称奇。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6:22 | 只看该作者
13 武状元难文状元

两舟并行,橹速不及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明朝文学家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进士,授翰林修撰,嘉靖三年召为翰林学士,以“大礼”之议触犯世宗,下狱,谪永昌卫。杨慎少时即以诗文知名,有诗文《升庵集》、散曲集《陶情乐府》。
    相传正德年间,杨升庵中状元后,从水路乘船返家视亲,行至一河水较窄之处时,恰巧遇到武状元所乘之船行至此处。双方为了各自抬高身价,便互争先后,结果双方都不能前行。为此双方发生争执,武状元对杨说,你是文状元,一定擅长对句,我乃一介武夫,就出一个上联,你如果对上来了,我就尾随在你的船后而行;你如果对不上来,就要让我先行。杨甚自负文才,一口便答应了对方的提议。于是武状元乃出上联云:
    两舟并行,橹速不及帆快
    此联出乎杨升庵的意料,武状元巧用谐音,既指物又论人。以“橹速”谐三国时东吴名臣“鲁肃”,以“帆快”谐西汉初期名将“樊哙”,意含“文不及武”。杨升庵一时难寻对句,不得不让自己的船尾随武状元之后而行。
    这成了杨升庵的一大憾事,直到他儿子结婚时仍然耿耿于怀。当儿子儿媳拜堂鼓乐齐鸣之时,他也高兴地大喊一声,原来困绕他多年的联语终于对出来了: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下联以“笛清”谐北宋大将“狄青”,以“箫和”谐西汉名相“萧何”,鲁肃与樊哙相比实有高下,而狄青与萧何相比,萧何更胜几筹。杨升庵终于找到了“武不及文”的下联,了却了平生一大憾事。
    对这副对联,一说为陈洽父子相对,一说是秀才对武状元。至于谁是谁非,那就见仁见智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6:39 | 只看该作者
14 凌濛初五十中举  

(一)
爱才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二)
木匠做枷枷木匠,斩!
翰林监斩斩翰林,绝!
(三)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二人为天,一人为大,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四)
两河对岸,二渔翁双钩并钓
孤山独庙,一将军匹马单刀

    凌蒙初字玄房,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明末小说家。
    传说凌濛初五十多岁才中举人,为了这点功名,还差点送了老命。
    这一年冬天,凌濛初上京赶考,信心十足,可偏偏遇上个贪财的考官。凌濛初没有送礼,又一次名落孙山。
    凌濛初又气又恨,要找考官说理。半路上下起了雪,凌濛初见路边有个破草帽,就戴在头上挡雪。来到考官府,见门上贴着“爱才如子,执法如山”的对联,凌濛初顿时火冒三丈,上去“刷刷”添了几字,变成了:
    爱才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这一下可惹祸了,几个家丁蹬蹬蹬跑出来,如狼似虎,把凌濛初押上了厅堂。
    考官一看考生凌濛初头戴破草帽,气势汹汹地说:“我看你,头戴夏,脚穿冬,肚里哪有春秋?”
    凌濛初两眼喷火,道:“我看你,面朝南,背朝北,心中光想东西!”
    考官恼羞成怒,一张状子送到了刑部。刑部尚书一看状子,嘿嘿一笑,说:
    木匠做枷枷木匠,斩!
    凌濛初早就呼说刑部尚书原先是个翰林,就叹了口气回道:
    翰林监斩斩翰林,绝!
    刑部尚书一惊:这人出口不凡,定有隐情!就慌忙说:“慢!”把凌濛初重新审了一遍,立刻真相大白。刑部尚书马上给宰相呈文,要求赦免凌濛初。宰相也是晟舍人,早听说家乡有个叫凌濛初的才子,一看呈文,就连忙召见。他见凌濛初须发皆白,同情地说: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凌濛初悲愤地回道:
    二人为天,一人为大,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宰相一听,唷,真是个才子呢!这对子含蓄地说出了科场的舞弊。于是就朱笔一挥,在刑部的呈文上批了个“准”字;并向考官推荐凌濛初为举人。考官见宰相推荐,不敢怠慢,但又不甘心,就说:“再出个上联让凌濛初对对,如真有奇才,就送他个举人。”
    考官领着凌濛初来到一座孤山的小庙里。庙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个执刀跨马的泥塑将军。考官冷冷一笑,出了上联:
    孤山独庙,一将军匹马单刀
    凌濛初淡淡一笑,向庙外一看,见河上有两个渔翁在钓鱼,眼睛一亮,从容地对道:
    两河对岸,二渔翁双钩并钓
    考官无奈,只好点凌濛初为举人。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6:58 | 只看该作者
15 明太祖题联

(一)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二)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天作棋盘星作于,日月争光
(三)
一弯西子臂
七窍比干心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小时候,没有机会念书。但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经自己刻苦学习,颇通文墨,会吟诗,作文,还特别喜欢题联。传说,朱元璋无论行军打仗、饮酒下棋,微服出访,登堂进庙!都喜欢谈论对联。对大臣、文人、农民,甚至对儿童,更常常和他们对对。
    朱元璋出兵攻打姑苏那年,行军中,就以“天口”二字,题了一上联: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谋臣刘基一听,知道朱元璋将“天口”二字!上下各一拼,即拼出“吞”“吴”两字。于是,他以“人王”二字,绝妙地对出下联,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一次,朱元璋与刘基下棋,朱元璋吟了一阙上联,示意刘基应对。联文是:
    天作棋盘星作于,日月争光;
    刘基脱口答道: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朱元璋一次便服出访,遇到一个农民在卖藕,立即出一上联:
    一弯西子臂;
    他以一根雪白的藕,比作美女西施的手臂,想考考农民是否能对。
    那农民望他一眼,笑着答首:
    七窍比干心。
    农民以藕中多孔,来比喻商代忠臣比干的心。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命农民随行,大加赞赏。传说,以后还任命那农民,到朝廷做官。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7:14 | 只看该作者
16 八岁孩子“封”秀才

(一)
子把父当马,成何体统?
父望子成龙,理所当然!
(二)
炉捧胸前暖
风吹背后凉
(三)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荷出水面,珠笔点天文

   古时候,有个孩子名叫甄广才,出身贫苦家庭,祖辈世代务农。小甄从小博览群书。八岁那年到城里参加乡试。应试的那天,下着毛毛雨,他父亲背着他进考场。在场的主管监考官看见,以为是来看热闹的,便叫你将他们父子轰出去,他父亲解释说:“大人,我是送儿子来应考的。”主考官朝他们父子扫视一眼,随口训斥道:
    子把父当马,成何体统?
  甄广才接口就答:
    父望子成龙,理所当然!
  主考官一听,暗想,这不是一副工工整整的对联吗?仔细一看,这孩子眉宇清秀,两眼明澈,从心眼里高兴,于是亲自抱他下地,牵他进考场。主考官问他:“你会对句吗?”甄广才两手一合,腰身微微一躬:“大人,请出题。”这时正值天寒地冻的隆冬,主考官手里抱着一个火炉便说道:
    炉捧胸前暖;
  甄广才不家思索地随口答道:
    风吹背后凉。
  主考官一听,惊喜不已,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于是又出个上联: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主考官话音刚落,甄广才就对出下联:
荷出水面,珠笔点天文。
  经过这样一串的对答,在场的考生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不如。主考官乐得连声称赞:“真神童也,真神童也!”当场就“封”甄广才为秀才。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7:28 | 只看该作者
17 联讽慈禧

(一)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二)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三)
一人有庆
万寿无疆
(四)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奈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慈禧( 一八三四—— 一九○八年)清朝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光绪两期的掌权者。她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统治中国四十七年。是一个既骄奢淫佚,而且又是十足的顽固派。
  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慈禧太后六十岁。早在几年前,她便着手筹备盛大的寿辰,不惜挪用海军经费,扩建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在园中大大庆祝一番。谁料中日战争爆发了,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惨遭失败,签订了赔款、割地、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她的寿庆,也成了一枕黄梁。当时,北京等地,流传著一副这样的对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这副对联,直把慈禧太后气得死去活来,她下令派出人马,四出追查,结果一无所获。
  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政治形势稍有缓和,卖国求荣的慈禧太后又在颐和园里,大肆庆祝六十三岁的庆寿活动。当时,仅仅建筑一座戏台,就花去一百六十万两银子。同时,还在仁寿殿搭起五颜六色的天棚。这时,北京城又出现了一副对联:
    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光绪三十年(一九○四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她扩大祝寿活动。满朝文武官员献礼、献寿联祝贺。有一个御用文人,献上一副拍马联:
    一人有庆;万寿无疆。
  当时,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听到此事,非常气愤,他便用此联,玩了个花招,也给慈禧太后写了一副对联: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奈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这副对联,上联写游览之盛,揭露慈禧太后生活之荒淫;下联述割地之多,控诉慈禧太后政治之腐败。经章太炎先生这么一加工,那位御用文人的祝寿联变成:
    一人庆有;万寿疆无。
    真是借棍打狗,妙不可言。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7:51 | 只看该作者
18 四季联

(一)
春风大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二)
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
(三)
驿旅客逢梅子雨
池亭人抱藕花风
(四)
重重叠叠山青青山叠叠重重
弯弯曲曲碧水水碧曲曲弯弯
(五)
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
碧桃满枝,尽是刘朗去后栽
(六)
天边白日悠悠逝
篱畔黄花淡淡香
(七)
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日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八)
清风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九)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
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十)
门外雪飞,错认空中飘柳絮
岩边瀑响,误疑天半落银河

  有位文人,姓高名渊,虽是满腹才华,但屡试皆名落孙山,一气之下,削发为僧,到南山寺修行,人称高和尚。有位姓何的秀才,因看破红尘,也来到南山寺。不多久,两人相熟了,才子相会,常常借题诗作对消遣。
  春天来了, 冰消雪融。他俩商定外出云游胜迹。一出寺门,只见春花怒放,暖风拂面,杨柳起舞,何秀才触景生情,出了上联:
    春风大胆来梳柳;
  高和尚信口吟出下联:
    夜雨瞒人去润花。
  两人继续前行, 目睹蝴蝶嬉戏,耳闻杜鹃啼呜,高和尚脱口吟出:
    蝴蝶梦中家万里;
  何秀才马上对道:
    杜鹃枝上月三更。
  春雨绵绵,他俩於亭中歇息,何秀才得了上联.
    驿旅客逢梅子雨;
  高和尚随声应对:
    池亭人抱藕花风。
  转眼,到了盛夏。他俩在山前休息,只见重峦叠幛,溪流蜿蜒,何秀才又吟:
    重重叠叠山青青山叠叠重重;
  高和尚见流水清澈,当即对了下联:
    弯弯曲曲碧水水碧曲曲弯弯。
  一日,他俩游至杭州“苏堤”,只见绿柳成荫,碧桃满枝,高和尚吟一上联:
    绿柳沿堤,皆因苏子来时种;
  何秀才稍加思索,对道:
   碧桃满枝,尽是刘郎去后栽。
  太阳西坠,两人回归旅店,闻得旅店篱边花飘香,何秀才出了上联:
    天边白日悠悠逝;
  高和尚不甘示弱,立即对道:
    篱畔黄花淡淡香。
  转眼八月十五中秋又至,皓月当空,高和尚偶得佳句:
    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何秀才沉思良久,不断推敲。高和尚亦在为下联冥思苦想,然而二人均未能对出。
  秋风习习,红日当头,高和尚信口吟出:
    清风掠地秋先到;
  何秀才脱口对道:
    赤日行天午不知。
  秋去冬来,他俩打点行装回南山寺,途中,在客店借宿。当晚,何秀才一觉醒来,只见窗外明月下林,耳闻雄鸡报晓,便得上联: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
  他推醒高和尚,要他对下联。高和尚揉揉眼睛,回忆早晨板桥霜上留马迹,得出下联:
    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他俩回到南山寺,适值大雪纷飞,高和尚吟出上联:
    门外雪飞,错认空中飘柳絮;
  何秀才目睹对面山上瀑布飞溅,脱口对出下联:
    岩边瀑响,误疑天半落银河。
  到了除夕,两人对饮辞岁。何秀才忽然想起中秋之夜,高和尚所吟的上联:
    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尚未应对,灵感一来,得了下联:
    今日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高和尚听了,连声称妙。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8:06 | 只看该作者
19 色彩联

(一)
黑林铺出白日鬼,红眉绿睛,黄大嫂青眼看见
金马寺观银龙驹,铜鞍铁镫,锡老匠铅手拉着
(二)
一座庙,二僧人,出三界,遁五行,衣百衲,行万里,游八方,历秋过冬度春夏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三)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四)
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色彩联是联林中的奇葩,如:轻黄嫩绿齐生气;姹紫嫣红总入时。
    (一)
  从前,云南昆明黑林铺有位秀才,写了一上联:
    黑林铺出白日鬼,红眉绿睛,黄大嫂青眼看见;
  联中带有“黑、白、红、绿、黄、青”六种颜色。一个补锅匠路过黑林铺,看见了上联,惜其缺了下联,于是为其补上,下联是:
    金马寺观银龙驹,铜鞍铁镫,锡老匠铅手拉着。
  下联不仅写出了“金、银、铜、铁、锡、铅”六种金属,同时,也包括多种颜色,对得恰到好处。
    (二)
  古时候,有两个和尚,到四川泸州白塔街化缘。看见一位黄姓的铁匠正在打铁。其中一和尚见景生情,得一上联: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黄铁匠见和尚出口不凡,知是有意考考自己,于是,他放下手中活计,不慌不忙地随口答道:
    一座庙,二僧人,出三界,遁五行,衣百衲,行万里,游八方,历秋过冬度春夏。
  上联由颜色和方位词组成,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下联则利用数字和四时,可谓对仗巧妙,饶有趣味。
    (三)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上述对联,只有三十四个字,含意深刻,颇具匠心。上联利用色彩,描绘出三国时代人物关羽、张飞、赵子龙三人的特征,下联则钩画出一幅魏、蜀、吴三国,角逐天下的形势图,耐人寻味。
    (四)
    清代,有一位太守,曾出一上联求对,联文是:
    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联出几个月、未见有人应对,上联中的使君子花,随着不同的时间,变换不同的颜色,不易应对。不久,来了一位远方和尚,居然被他对出下联: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下联对得巧妙,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描绘出虞美人草,在不同季节里,各具不同的色彩。这副对联,真是别具心裁,令人回味。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18:24 | 只看该作者
20 李时珍善对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明代医学家。他好读医书,因为发现历来本草有很多错误,就立志重修。于是翻山越岭,穷搜博采,历时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三易其稿写成《本草纲目》一书,为我国药物学史上一大巨著,李时珍也被称为“中国药圣”。
    李时珍自幼聪颖善对,还没上学就跟着父亲认熟了好多字。他刚入学时,私塾先生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李时珍当时虽然只有八岁,但见朝霞分外明媚,过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先生大为吃惊,决心加倍关照。
    有位药铺主人,膝下有一个女儿,聪慧而美貌,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子结为伴侣,决定用药名作上联征婚:“玉叶金花一条根。”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时珍帮忙。李时珍少年助人为乐,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铺主见马公子比较英俊,又交给他上联,限一天对上。这上联是:“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马公子只得二请李时珍对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铺主看后非常高兴,随即再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马公子无奈三求李时珍。李时珍为了成全这桩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作下联。铺主十分满意,当即答应订婚。
    当地郝知府对医药略知一二。一次中秋赏月时,风吹灯笼熄,原来是灯笼破了三个窟窿,便口占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是防风。”因一直续不出下联,只好找李时珍对出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又有一天,郝知府去拜访李明珍。走进院后,看到从竹不禁赞叹:“烦暑最宜淡竹叶。”李时珍随口对道:“伤寒尤妙下柴胡。”
    郝知府看到几株玫瑰,不胜感叹:“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李时珍笑着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郝知府是外地人,见李时珍如此投机,又吟出一联:“做官者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李时珍笑道:“行医人一脉相承岂分桃仁杏仁。”
    郝知府拿起李时珍为他开的处方,自言自语:“纸白字黑,酸甜苦辣五味皆有。”李时珍手中毛笔尚未放下便说:“杆硬尖软,采晒炒切炙百合俱。”
    就这样,宾主唱和属对,沉浸在妙思雅兴之中,不觉天色已晚,郝知府起身告辞出门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李时珍笑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17#
发表于 2011-12-12 22:23:08 | 只看该作者
小渊 发表于 2011-10-31 13:18
20 李时珍善对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明代医学家。他好读医书,因为发现历来本草有很多 ...

真是羡慕这些出口成章的人啊,随便拈来一句就是绝妙的对联。如果放现在,也是talk show的大明星了
18#
发表于 2011-12-12 22:28:21 | 只看该作者
小渊 发表于 2011-10-31 13:17
16 八岁孩子“封”秀才

(一)

    炉捧胸前暖
    风吹背后凉

这个,我听到一个类似的“火烤胸前暖,风吹后背寒”,似乎是抗联的周保中将军写的诗,也有说是杨靖宇写的,是编故事的借鉴他们吗?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8:42:55 | 只看该作者
晨池 发表于 2011-12-12 22:28
炉捧胸前暖
    风吹背后凉

都是传说,有很多雷同或漏洞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08:44:32 | 只看该作者
晨池 发表于 2011-12-12 22:23
真是羡慕这些出口成章的人啊,随便拈来一句就是绝妙的对联。如果放现在,也是talk show的大明星了 ...

嗯,古人更多时间就是学这个,练这个。
现在人学得比较广博,没法太精。
各有利弊吧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7 02:46 , Processed in 0.03814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