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7-6-26 22:48 编辑 # Y$ H2 b8 Y9 n8 E
1 x% Z# i+ q5 V0 F& I8 X- T7 Q& X4 b5月31日,东地中海里的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格里戈洛维奇”级护卫舰“埃森海军上将”号和“基洛”级潜艇“克拉斯诺达尔”号发射了4枚“克拉布”巡航导弹,击中叙利亚帕尔米拉以东的一座ISIS军火库,内中据信藏有ISIS从拉卡转移来的重型装备。这已经不是俄罗斯第一次在叙利亚冲突中动用巡航导弹了。巡航导弹在俄罗斯军事体系里具有特殊地位。
, @# d, S/ ?+ i8 e3 l( F6 r
9 u9 `! ~4 L6 |
1 P5 w: m: A1 B* Z7 W( c“埃森海军上将”号向叙利亚境内ISIS目标发射巡航导弹
\: N) @) n0 {" j
: M/ @" Z( D! J' U' h8 ? r: ?
* m% W7 T& q8 P. e/ h9 D; m/ c“埃森海军上将”号平时的样子0 X& F# N. V4 S' L) n1 [& S
3 R+ ^0 J2 o* I3 T K3 G$ }. M
曾几何时,苏联是老大哥,中国只能是小二哥。苏联曾经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只有美国能与之相比。美苏两国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现在苏联解体了,俄罗斯很想重振荣光,但步履维艰。一来二去,除了白俄罗斯,欧洲地区的前加盟共和国统统倒向西方。德军一个作战营作为北约部队进驻立陶宛,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涂上条顿十字的坦克离莫斯科最近的距离。按照计划,德国还将向波兰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派驻部队。这不是永久性部署,而是北约轮驻计划的一部分。
- S0 A7 d0 B" ]. ~) M+ p
/ m( ^# X: S( i7 r4 R3 N6 A
/ S. ?0 M+ p* F9 b7 g德国坦克进驻立陶宛,这是二战后德国坦克离莫斯科最近的距离
8 l+ q, M- W. D' s/ x$ v) u( B0 y# M3 z
德国坦克进驻立陶宛只有象征性意义。事实上,德国是北约国家中与俄罗斯关系比较近乎的,默克尔与普京的良好工作关系甚至成为美英猜忌和暗中拆台的对象,但俄罗斯面临的安全危局确实是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使得莫斯科离可能的北约出发线缩短到只有500多公里。圣彼得堡方向更糟。在一战之前,芬兰和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是沙俄属国,圣彼得堡没有战略缓冲的问题。十月革命后,这些国家纷纷独立,而且出于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而与新生的苏联敌对。斯大林发动苏芬战争(也称冬季战争),就是为圣彼得堡在北方多争取一点缓冲空间,吞并波罗的海三国也有这个目的。现在芬兰依然中立,但北约成员爱沙尼亚的边境里圣彼得堡只有100多公里,中间无险可守,坦克开过来也就不到两个小时的事情。* C: n6 S: g1 B5 w+ H9 _
% K( J6 O2 Z; I; s; g( x: @6 n: ~
更使俄罗斯揪心的是,苏联解体后,俄军实力雪崩式地滑落。普京屡次誓言重建,但国内经济现实迫使他一再食言。近年来,俄罗斯军事装备更新、训练、军人待遇有所改善,但离恢复与俄罗斯相称的实力还相差很远。俄罗斯一方面加速更新核力量,至少迫使任何国家不敢有侵占俄罗斯的想法,另一方面事实上在学中国,加速打造常规的杀手锏,增加战略和战术灵活性,其中以各种导弹为主,并在叙利亚冲突中小试牛刀,使得西方对俄罗斯的实力和决心重新认识。2 D' t% S0 P8 k( ^
w" v' D* t# `1 U/ W/ A, `( N6 e
二战中,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使得德军闻风丧胆
0 Q& P# _0 F8 W+ N8 U# G4 V. l/ X2 \: `5 }9 K
9 y6 _9 p& ^. D4 z
冷战时代的“飞毛腿”导弹是火箭炮的延伸
2 A: w: c0 h" p! A) O" P8 }
6 t* Q7 ?; `. x7 z" F从战术层面到战略层面,新一代的俄罗斯导弹是全方位的。早在二战时代,俄罗斯就有研发和使用火箭炮的传统,“喀秋莎”天崩地裂的轰击使得纳粹德军魂飞魄散。在1973年的十月战争中,西奈战线以军最绝望的时刻不是在受到埃军突然袭击而运河防线全线崩溃的时候,而是在反攻中刚刚渡河但还没有从滩头突出的时候,埃军的苏制火箭炮天崩地裂的轰击使得以军生不如死。苏军除火箭炮外,还有大量使用战术弹道导弹的传统,如9K52(北语代号“蛙-7”)和R-11/17(北约代号“飞毛腿”)。这些在两伊战争“袭城战”中出名的导弹原本不是用来恐吓老百姓的,设计目的是攻击兵员/车辆/物资/弹药集散地、油库、机场跑道、铁路调车场、桥梁、隧洞、立交、指挥控制通信中心等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这是火箭炮的延伸。当然,早期战术弹道导弹的精度不高,攻击点目标需要多发齐射才能确保命中。新一代的 “伊斯坎德尔M”的精度不可同日而语,真正成为俄军新一代杀手锏中一击必杀的致命短剑。5 Z7 h/ V. h3 B7 n- }! j* X2 C
% l; U8 K5 {, P. L9 T/ F% y' P+ [$ [/ }6 w0 q
伊斯坎德尔M短程弹道导弹是战役打击的尖兵
6 O# b H1 x3 _1 K' S6 u+ ^2 l9 B* V1 K# p
/ F" H( s4 h3 D7 [9 f& |9 _
伊斯坎德尔K则是巡航导弹版
1 f4 ^- `+ z3 W1 K8 Y. v8 C
+ V& D' b0 p4 A' k8 l1 ~) l“伊斯坎德尔M”的俄罗斯型号为9K720,北约型号为SS-26“岩石”。这是固体火箭推动的短程战术弹道导弹,采用卫星校正的惯性导航,具有加装光学末制导的能力,圆公算精度达到5-7米,发射重量为3800公斤,弹头重为480公斤。运载-发射车为8轴重型轮式车辆,每车可载两枚,另有装弹车,装载两枚备用弹。每个导弹旅有12辆运载-发射车和12辆装弹车。
- y& c3 o c3 `) e2 u z
6 k% @( \8 T$ V“伊斯坎德尔M” 的射程为50-500公里。从技术上讲,只要有必要,射程上限很容易超过500公里,比如把弹头重量适当减轻,以加装推进剂。限制到500公里是为了不超过美苏中导条约的规定。出口型号的射程上限进一步限制到280公里,这是为了遵守《导弹技术控制公约》中出口导弹射程上限不得超过300公里的规定。
4 g9 M# u# Y9 }3 i: P; C1 f& Y; ?7 K( s9 U3 D
“伊斯坎德尔M”在2006年开始部署,替代冷战时代的OTR-21“托契卡”,北约代号SS-21“甲虫”,后者替代了50年代的“蛙-7”。作为部署灵活的战术弹道导弹,“伊斯坎德尔M”成为俄罗斯反制北约东进的有力武器,部署在波罗的海地区、加里宁格勒和克里米亚的“伊斯坎德尔M”成为部署在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陆基宙斯盾”的有力反制,弹道低、弹道机动、飞行时间短、发射准备时间短的“伊斯坎德尔M”很难反制。当然,东欧的机场、指挥控制通信中心、雷达站、军港等重要目标更是倍受威胁。更使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这些东欧“前线国家”担忧的是,境内目标本来就在俄罗斯境内的“伊斯坎德尔M”的射程之内,加里宁格勒和克里米亚的部署使得他们两线受敌,并使得二线国家向前线国家的增援受到严重威胁。
" E: s' W% j. X
/ ?! s4 b* n+ p. z4 @ I7 D5 A在叙利亚冲突中,俄军部署到拉塔基亚基地,不仅有苏-34战斗轰炸机、苏-30战斗机,还有S-400防空导弹和“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S-400的射程深入土耳其境内,但毕竟是“防御性”武器。“伊斯坎德尔M”是进攻性的,就要敏感多了,但没有实战使用的报导,毕竟在叙利亚北部俄军有绝对的空中优势,美国空军顶多只能干扰俄罗斯空军的行动,不能实质性地阻止。“伊斯坎德尔M”的作用在于来不及出动飞机而需要立刻压制敌人目标的情况,在俄军部署期间,叙利亚北部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x* e/ L0 o1 ~- c4 J$ G
* E9 g- I, H/ x4 g M& ^但“伊斯坎德尔”不仅是战术弹道导弹系统,还是多用途的发射平台,同一发射平台还可用于发射“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关于“伊斯坎德尔K”,坊间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其俄罗斯代号为R-500或者9M728,这是北约代号为SSC-7的射程500公里的巡航导弹。但也有认为这是9M729的,北约代号SSC-8,射程达到2000公里,这就是“战斧”一级的巡航导弹了。0 B4 `4 ]" x! ^) g$ C
0 E4 X7 z% r# e: E- m9 W' A" \
不管“伊斯坎德尔K”是9M728还是9M729,9M729是肯定可以从“伊斯坎德尔”发射的。9M729的研发据说起始于RK-55空射巡航导弹,由于美苏中导条约而被迫停止,但后来秘密恢复了研发。2008年重新开始试验,现在已经有至少两个发射单元进入实战状态。9M729的射程高达2000公里,也就是说,从俄罗斯边境到法国,整个欧洲大陆基本上都在射程之内,以加里宁格勒为基地的话,甚至英国大部也在射程之内,对北约行动造成严重威胁。! g3 `7 a8 o5 ?* j. g) L$ L. w' f
% |6 @ j' y# Y8 O' X) V9M729是明显违反中导条约的。里根与戈尔巴乔夫达成的中导条约规定:美苏不得研发与部署射程在500-5000公里之间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中导条约被称为冷战后欧洲安全的基石,因为500-5000公里射程的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可以机动发射,反应时间短,命中精度高,使用灵活,难以反制,可以用低当量核弹头甚至常规弹头实现战略打击,使得战略打击从存亡边缘的绝望挣扎变成争取主动的现实选择,大大降低了战争门槛。中程导弹和巡航导弹还由于打击手段的核常两重性和被打击目标的敏感性,大大增加了战争升级的不可控性。苏联曾经要求以乌拉尔山为界,中导条约只适用于欧洲,但美国坚持必须全球适用,杜绝可以公路机动的苏联中程导弹在平时以亚洲部分为掩护,在战时机动回欧洲的可能,但代价是美国也在全球受到中导条约的约束。在中国大力发展反介入/拒止能力的现在,美国对此决定很是后悔,因为除了美苏,其他国家并不受中导条约的约束。中国研发和部署中程导弹不违反任何条约。9 _& [2 M: P! k2 Y( G6 L
3 j1 `6 [- }7 z
( W9 x& J, S" Y) j6 ~* ]$ P
: B% _9 u# F# F, W- k" Q
+ l J& ?2 ^& J( ?& O7 t4 [" g- b. A5 Q
中导协议同时禁止了美国方面的陆基巡航导弹BGM-108、潘兴2中程导弹(尚未部署)和苏联方面的SS-20(注意很特别的三弹头)+ S& {# U3 ?8 Y
8 I9 Y+ @% J& j
俄罗斯则早就后悔了。中导条约只规定陆基导弹,对于海基(包括潜射)和空射巡航导弹没有规定,而这些是美国的强项。俄罗斯的强项在于陆基机动发射的固体火箭推进的弹道导弹(如SS-20),在微型涡扇发动机方面的落后使得巡航导弹在很长时间里对俄罗斯并非有吸引力的选择。禁止陆基巡航导弹对美国的影响很小,中导条约的实际结果是俄罗斯自毁武功。美国常规弹头巡航导弹在后冷战时代的成功和广泛应用使得俄罗斯深切意识到自己的战略误判。幸好,美国的反导技术研发与部署早已实质性违反了美苏反导条约,俄罗斯研发9M729只是有样学样。
( a) U' z2 {" [: O$ J- N1 ^( d0 p( V0 |& j
同时,俄罗斯的海基和空射巡航导弹在近些年急起直追,“克拉布”是最出名的典型。这也称为“口径”、“俱乐部”、“大棒”。反舰型(型号为3M54)射程为220-600公里,更重要的是对地攻击型(型号为3M 14),射程为2500公里,不仅使黑海和波罗的海的俄罗斯海军力量具有覆盖整个欧洲的射程,还使里海的“内海”海军力量有能力覆盖远达中欧的目标。“克拉布”的运载-发射模块可以装入专用的集装箱,这样就可以从商船、火车、卡车上发射,从乌拉尔地区就可以覆盖整个东欧,潜在威胁巨大。“克拉布”的弹头重450公斤,2015年开始部署,北约代号为SS-N-30。“N”指海军型,因为“克拉布”是海基为主。有说法9M729与3M14有血缘关系,但没有得到确认。" j$ Z+ c' ^- K9 B* L0 c
4 I/ O. R5 r6 o" ?! e$ y- Z1 I: n/ _ [+ {
克拉布是俄罗斯海军的主要陆攻巡航导弹,这是在从不到1000吨的轻型护卫舰上发射7 m# m& ^7 E# g4 |, A+ s
( g$ y. `2 w. M2 N3 [- m: Z
“克拉布”在叙利亚冲突中得到应用,最惊人的是部分导弹从里海的不到1000吨的“暴风M”级轻型护卫舰上发射,首创轻型舰艇发动远程战略打击的先例。事实上,由于“克拉布”可以从533毫米鱼雷管发射,也可以从俄罗斯新型通用垂发发射,俄罗斯海军所有新型潜艇和大中舰艇都具有搭载和发射“克拉布”导弹的能力,极大地增加了打击能力和作战灵活性。这不是要所有舰艇在任何时候都撒胡椒面一样平均分配武器装载,在战前出动时是有机会根据需要针对性装载的,但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就只有观战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建军思想是不符合战场网络化、武器远程化时代尽最大可能集中战区内和战区外所有资源打歼灭战的要求的。以“克拉布”的射程和搭载灵活性为例,对于波兰到罗马尼亚的北约目标,可以从黑海、里海、巴伦支海到波罗的海的海上和整个乌拉尔以西的陆地上发射巡航导弹,可以形成高度密集和多路进入的导弹火力,也使得北约实际上无法反制,其军事意义不言而喻。! z* p- l( M2 s, ~& z n3 T7 R
% u! {4 G" ]) J9 ]! {5 B) m- ^8 K% D9 `
图-95轰炸机挂载的Kh-101巡航导弹" F. D' D3 O5 r) Q* b }( `
, h) g6 v8 o. v8 R0 o2 c除了陆基和海基,俄罗斯也加紧研发空射巡航导弹。空中发射不仅增加导弹的有效射程,还可以从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射,增加突防效果。苏联时代的Kh-55(北约代号AS-15“肯特”)已经性能落后了,而且从来没有大量装备,新一代的Kh-101(常规弹头)/Kh-102(核弹头)可以从图-22M“逆火”、图-95“熊”和图-160“海盗旗”轰炸机发射,苏-34战斗轰炸机也可挂载和发射,射程可达3000公里(一说高达5500公里),圆公算精度5-10米,弹头重量400公斤,核弹头威力为25万吨当量。由于苏联解体,90年代就开始研发的Kh-101/102用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研发,在2015年投入使用,并在叙利亚冲突中用于实战。与Kh-55相比,Kh-101/102不仅射程增加,还具有隐身性能,提高了突防能力,地形匹配和图像末制导提高了命中精度。
, L5 d6 j' n5 S9 x3 F$ o6 Y/ |9 H
% f- u2 S( D8 w& p3 ]2 J/ a2 s! ]常规的准战略打击力量固然重要,但核武器才是俄罗斯安全的真正保障。“克拉布”、Kh-102甚至“伊斯坎德尔“都可以带核弹头,但真正的核大棒来自洲际导弹。苏联解体对俄罗斯的常规军事力量造成特别沉重的打击,从装备、训练到部署,俄罗斯军事态势全面恶化,核力量作为国家安全的最后保障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为了提高二次打击能力,俄罗斯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不懈地研发机动发射的洲际导弹,相关技术和部署水平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s; E+ G: e1 L- Z' Q ?
! D3 j+ n1 l/ G5 ]' _# E# s+ H' E5 g
和很多顶级俄罗斯军事技术一样,“白杨”的研发开始于苏联时代的1977年,俄罗斯型号RT-2PM,北约代号SS-25。这是可以由6轴重型轮式载车装载而在公路上机动的三级固体火箭推进的洲际导弹,这也是较早具有中段变轨机动能力的洲际导弹,比使用简单高抛弹道的常规弹道弹道具有更强的突防能力。中段变轨机动已经成为新一代俄罗斯洲际导弹的招牌技术。“白杨”采用55万吨当量的单弹头,射程达到11000公里,可以覆盖美国全境,从1988年开始部署。“白杨”在技术上十分超前,研发途中遇到很多困难,但现在已近退役。一同退役的还有冷战时代大名鼎鼎的“撒旦”导弹R-36M2,北约代号SS-18。
9 z' f( \) P2 r6 e. [
8 k$ q% q. k; d; a" k: _& |) _" K5 O8 Y8 y6 s, L
机动发射的“白杨M”洲际导弹,现在俄罗斯的主力导弹* b1 x& p# w5 b8 ]5 A% ?4 x
- n* l8 d% H* P v# U, G7 l% u1 _接替“白杨”的是改进型的“白杨M”,北约代号SS-27,这是现在俄罗斯的主力洲际导弹,射程还是11000公里,依然由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采用冷发射,可以公路机动发射,也可以从发射井发射。发射井型号在1997年投入使用,公路机动发射型号在2006年投入使用。导弹的发射重量达到47吨,长22米,直径2米。“白杨M”也使用单弹头,但俄罗斯已经研发了多弹头的型号,也称RS-24“亚尔斯”,北约代号SS-29。
# |/ c( H) _8 H+ U4 c' S( u! A: o' ~0 o: u8 b
由于弹头重量增加,发射重量增加到49.6吨,“亚尔斯”的射程略有降低,但依然达到10000公里(一说同为11000公里)。“亚尔斯”采用更大的8轴轮式运载-发射车,也可以从发射井发射。长度缩短到21米,直径2米,载荷重量为1200公斤,可搭载3个(一说10个)15-20万吨核弹头。2004年开始研发,2007年试射,2010年开始服役。“亚尔斯”得到俄罗斯的高度重视,到2016年为止,已有23套系统投入使用。
2 E" q" x7 ~6 F" k- U6 h
( Q4 [) l$ c6 i# a4 _6 Z
7 O& a$ ], [+ c4 p* b. T亚尔斯M同样可以机动发射! D3 O& \$ c5 g4 ~% e5 J+ Y& I
\( g# r9 _) P4 i. [$ G更先进的“亚尔斯M”也在研发中,俄罗斯代号RS-26,北约代号SS-31,射程达到12500公里。“亚尔斯M”从2011年开始试射,可能已经进入部署阶段。弹头数量增加到4-12个,都可独立机动再入。最初的试射失败了,2012年的第二次试射获得成功,导弹击中了6000公里外的目标。有说法“亚尔斯M”可搭载高超音速滑翔弹头,这属于助推-滑翔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其扁平的机动弹道极大地增加了反导的困难。“亚尔斯”和“亚尔斯M”将从2021年开始,全面替代苏联时代就开始研发和部署的“白杨”和“白杨M”,使得俄罗斯战略导弹力量完成现代化换装。5 m! u4 `4 i" X; c9 k |
0 V3 |; d8 K$ ]7 P; J. v; q
4 y4 o3 ]7 U6 u8 `
撒尔马特重回发射井发射
! R( K' @0 G/ j; d1 k, W9 Y# N" [ Q6 U I% K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在研发公路机动的“白杨”、“亚尔斯”系列的同时,重又回到液体火箭推进的重型洲际导弹,这就是RS-28“撒尔马特”,北约代号“撒旦2”。这是从发射井发射的,具有10个重型或者15个轻型机动分导弹头,也可以搭载多达24个Yu-71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如果混合搭载,在中段释放,不同弹头的不同弹道特征将极大地增加反导拦截的困难。RS-28的射程可达10000公里,发射重量超过100吨。这当然是R-36M2(北约代号SS-18)的直接替代,后者是苏联时代最使西方惧怕的超级洲际导弹,以射程远和威力大著称。俄罗斯除了承认RS-28的存在外,对其性能守口如瓶。俄罗斯计划在2022年前把从冷战时代继承下来的洲际导弹全部换装为新一代,这或许意味着RS-28将在2020年前完成研发。2015年俄罗斯媒体透露了一张图片,当时声称在2018年投产。* K) x0 b! F ]+ w4 _- |
' l# g) ~% ^8 Q$ n" J! S! E
如前所述,俄罗斯在各种导弹上的高度发展反映的不是军事强势,而是无奈。美国大量使用巡航导弹,但各种打击和弹头投掷重量的主力无疑是各种作战飞机。对于俄罗斯来数,常规的准战略打击力量则是对大大落后于需要的空中力量的补充,洲际导弹则是终极的定海神针。在“伊斯坎德尔”这样的短程弹道导弹和“亚尔斯”这样的洲际导弹之间,俄罗斯受到中导条约限制,依然没有研发任何中程导弹。但中国在反舰弹道导弹和精确打击中程导弹方面做得风生水起,俄罗斯看在眼里,动在心里。俄罗斯具有必要的技术基础,只是由于中导条约的限制而不能放开手脚。弹道导弹和火箭炮一样,是有最小射程的。但由于高超音速弹头不按高抛弹道飞行,“亚尔斯M”和“撒尔马特”除了起飞段还是弹道飞行外,可以在中段早早释放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在最大射程以内,需要什么样的射程就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射程,实际上突破了中导条约的限制,引来美国的抗议。但这毕竟不是量身订造的“正宗”中程导弹,在能力和效率上多有浪费。1 Y3 k" ?5 e+ w' _5 r
( \) R' d( n$ f5 y. w- x
美国在饱受中国中程弹道导弹和远程陆基巡航导弹困扰之后,多次琢磨要退出中导条约,但担心俄罗斯索性放开手脚,乘机重启中程导弹的研发与部署。这将决定性地改变欧洲的安全态势。在理论上,英国、法国有能力采取反措施。法国还在自主研发潜射弹道导弹,在此基础上有研发核常两用中程弹道导弹的可能,但英国已经没有这样的能力了。其他国家就更谈不上了。如果美国为了自身军事上的便利而打开这个口子,不顾欧洲的安全利益,美国对欧洲的安全承诺就荡然无存了,美国的世界战略框架也将解体。但背上欧洲中导包袱更不符合美国利益,这使美国在欧洲过于危险地接近核门槛。或许因为这个缘故,俄罗斯敢通过9M729巡航导弹在中导条约问题上打过界球,美国也没有因此而与俄罗斯翻脸。) I* o! |- K+ h! X6 ~
# n. z! d% O. [7 ^5 Q据说“杀手锏”是人们对于“撒手锏”的误读。锏本来是一种手持兵器,有双锏和单锏。古代人交战中,很少有人愿意自己的兵器脱手,所以“撒手锏”才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有时候可以用来一击致命,变成了一个“杀招”。现代人为了突出手段的效果,就直接称作“杀手锏”。但也正因为如此,杀手锏只能是一击必杀的奇兵,要是一击而不杀,问题就大了。奇不压正,撒出去就一去不返的杀手锏还受需要能大战三百回合的青龙大刀压阵的,俄罗斯在军事上的重新崛起最终需要强大、均衡而且有持久力的军事力量,需要从战斗机、坦克到驱逐舰、潜艇的全面复兴。中国在90-00年代强调杀手锏,也是出于同样的无奈。在迅速发展的经济实力的支持下,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走上了正轨,正在打造强大、均衡而且有持久力的军事力量。但对于俄罗斯来说,经济还过度依赖资源出口,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在可预见的将来,世界石油、天然气价格将继续低迷,俄罗斯经济前景继续黯淡,可能需要靠杀手锏撑很长一段日子了。
2 v4 W- H8 g+ S3 X4 D2 w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