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2-20 19:35 编辑 ) g! V" r; h0 X# d4 X% ~6 Y
7 f S4 {( X2 v3 p5 z
水刑(water boarding)是CIA拷打恐怖分子的一个酷刑。用厚布蒙上脸,浇上水,使得犯人呼吸困难,在将死未死的边缘挣扎。CIA有足够的现代医学技术保证犯人死不了,所以这样的酷刑特别折磨人。美国明令禁止使用水刑,但实际上是否还在用,只有天知道。/ ]9 u- n: g$ D$ n) e3 L
5 m' l4 Z3 m( K
希腊称三方集团的国际援助是财政酷刑。这不是说援助不好,而是附带的条件太苛刻。这两天,希腊和三方集团在较劲,看谁先松口。齐普拉斯和瓦鲁法基斯高调夺人,各个击破,欧盟内部已经有所松动,比如法国、意大利对于重开谈判表示同情,但德国、荷兰依然强硬。但三方集团的反制不是针锋相对,而是水刑那样的办法,确保希腊经济不会“死掉”,但只给刚好死不了的那么一口气。( m! y0 t; O. i/ J+ V5 G
' D4 y: F% V3 Z& {* m s# g
极左联盟党一上台,就宣布拒绝与三方集团合作,中断现有援助计划。欧洲中央银行马上宣布,不再接受希腊债券作为抵押,希腊商业银行不再享受欧洲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支援。希腊中央银行还有600亿欧元的紧急流动性支援(简称ELA)额度,比欧洲中央银行调拨头寸的利息要高,但这是希腊银行仅有的流动性来源了。问题是这600亿欧元的额度也已经用掉很多,才几天希腊中央银行就要求欧洲中央银行增加额度,后者批准,额度增加到650亿。
# }! Y6 c8 g% T+ ?) ?% j+ J# l X' Q: O; l4 V
现有援助计划到2月28日到期,但希腊政府拒绝延长,主要是不想再受援助条件的束缚。希腊想把援助转换成贷款。援助也是贷款,但是特别低息的贷款,问题是援助是附带紧缩条件的。希腊想要的贷款是不附带条件的,“我借了钱,怎么用是我的事,反正还你就是了。”问题是希腊到了这个地步,正是因为财政破产的可能性太大,没有人愿意借钱给希腊,所以才有政府和超政府机构的借贷。三方集团一口回绝希腊要求过渡贷款的要求,坚持只有 延长援助(也就是继续贯彻紧缩政策)才行。希腊曾经放话,要转向美国、俄罗斯甚至中国寻求贷款,但后来这狠话也不说了。用脚跟想都知道,三方集团援助不是因为哭着喊着插队前来给希腊塞钱,而是因为谁都不肯背这个包袱,而三方集团也是在不愿看到欧元区解体的份上才出手的。现在希腊想赖三方集团的帐,竟然想着还会有别人来接盘,到底是谁天真?% Q' }" e2 e, v# T" p2 O4 }4 t
2 O. g2 C# s+ ]' K在希腊和三方集团的讨价还价期间,希腊银行继续承受挤兑的苦恼。从大选前的12月到现在,希腊银行已经流失了至少200亿欧元的存款,越发依赖希腊中央银行的ELA了。果不其然,上次把ELA从600亿上调到650亿才一个星期,希腊中央银行再次要求上调到750,但欧洲中央银行只答应上调到680亿。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水刑:死不了,但绝不让你喘气。
+ `# p8 Y* D0 e! P+ R# i3 `# X- b* y1 q) b# N2 a3 I+ f% f
欧洲中央银行还要求希腊商业银行降低对希腊国债的持有。希腊国债的贴现率很高,但这是财政破产风险特高的结果。那么高的贴现率也没人要,只有希腊商业银行自己买。问题是,欧洲中央银行规定,ELA是用于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不能用于扶持中央财政,那有另外安排(特别难获得,目的就是不让成员国养成由欧洲中央银行接盘的坏习惯),而不是ELA的功能,所以希腊商业银行原则上不应该用ELA购买希腊国债,在大量动用ELA的情况下,已经持有的希腊国债也要减持。但这对希腊中央财政是灾难性的。& d" H2 G# W; P' ~- \; M7 q9 \9 [
l0 m6 ]# H6 b' T0 @- ?( o希腊政府和三方集团最大的分歧在于所谓primary surplus,这是不计入还债的财政预算结余。如果没有国债负担,原则上不需要有这样的财政结余。在财政困难的时候,容许有财政赤字,但在“好年景”的时候,要回到财政结余,这样才能偿还积欠的债务。一般认为,国家债务占GDP的比例保持在60%一下为宜。过低的债务并不好,国家缺乏发展资金,完全靠财政的力量发展经济是不合理的,借鸡生蛋才是正道。过高的债务当然更不好,大量财政预算用于支付利息和偿还债务,真正的国计民生开支反而没钱了,还有在风吹草动的时候触发财政破产的危险。希腊正是这样的问题,债务占GDP高达175%。. T, O1 B# K" c5 T
0 P$ O R8 f, g1 D% v; n B为了促使希腊严格财经纪律,及早降低债务占GDP的比例,三方集团规定,希腊在接受援助期间,财政结余必须占GDP4.5%,这就是下图中baseline的情况。但齐普拉斯政府要求把结余率降低到1.5%。严格执行4.5%结余率的话,希腊有望在2030年把债务占GDP的比例降低到85%左右。依然高于理想的60%,但比现在的175%要极大改善。把结余率降低到3%的话,2030年的希腊债务占GDP比例略微上升,大约为90%,但降低到80%的时间则要延长10年。但进一步降低到1.5%的话,2030年时的债务率就要上升到110%左右,明显高于4.5%的基准情况。债务率的降低是渐慢的,按照1.5%结余率还债的话,债务率到2100年恐怕都不能降低到80%,更不用说理想的60%了。考虑到各种变局,实际上根本不能在可预见的将来降低到100%以下。. V# L F3 o- o6 N" _7 i3 ?) q
% J" W1 x! a+ s" H1 p![]()
$ j6 v: a# }5 q不同财政结余率对降低债务占GDP比例的影响9 A1 e+ S! z- [7 y7 p4 z" O
3 T, N: g: u& @, b但降低结余率对希腊财政的意义巨大。2013年希腊GDP大约2130亿欧元。财政结余率从GDP的4.5%降低到1.5%,意味着多出64亿欧元的预算空间,这对一个铜板要掰成两半花的希腊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巨款了。按照原援助计划,2月18日到帐的也“只有”18亿欧元,下一步谈判的也“不过是”72亿欧元。但以德国为首的三方集团坚决不让希腊降低财政结余率,正是看到了希腊财政历史和实际上不想降低债务率的意图。2008年到2011年,希腊不仅没有财政结余,而且是财政亏空。最厉害的2009年财政亏空超过10%。也就是说,即使不算利息和还债支出,财政赤字也超过GDP的10%,利息和还债支出实际上是靠借新债才做到的。2011年,希腊与债权人艰难谈判后,迫使各国商业银行接受总值1000亿欧元的债务减免,此后2012年财政大体平衡,2013年是首次实现财政结余的年份,2014年(依然是萨马拉斯政府执政期间)财政结余超过4%。! a' t4 P* D: D. X* _8 s
& i! O, V3 d3 ]& t 9 J4 D6 [% l& U$ [+ T( G
希腊财政结占GDP的比例
9 W% d+ I/ M: H7 ~6 R, L- i# x1 ~! Z# \9 A# X# J
但这个高结余率给希腊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难,政府被迫大批解雇公务员,紧缩公共开支。希腊经济高度依赖公共开支,政府开支一削减,国家经济活动就陷入停滞;公务员一但大批下岗,国家的失业率立刻暴增。一般认为,这样高的结余率是不可持续的,而希腊要在2030年达到60%债务率的话,需要把结余率进一步提高到7.2%,这实在是不可能的。( o' c$ C6 u; v8 l) m* s6 ]
9 j: Y0 E1 P" {+ e5 | ; B8 H @5 s) P9 F; F) [
希腊历年财政收支- R- R4 g2 T$ u/ i
2 W3 o" y. z( p7 N 1 o, z% _9 G, A x' e: _
若干欧洲国家在2030年把债务率降低到60%需要的财政结余率和历史上10年平均最高财政结余率; M6 ^; h: j" i9 @
$ n: a0 z8 I; h5 [+ h
事实上,欧洲国家中,历史上10年平均最高结余率超过4%的只有意大利、爱尔兰、比利时,只有比利时是在90年代中到00年代中实现的,这正好是比利时借欧洲经济强势东风的时代,还债能力较强。挪威在90年代末到00年代末的结余率更是高达11%,但这是因为挪威特意把石油收入中很大一部分储蓄起来以备将来使用的结果。但希腊不是这样的情况,根本不可能维持这样高的结余率。另一方面,有人用各国10年平均结余率鲜有超过4%的事实证明三方集团不应该要求希腊达到4.5%,这也忽略了一个事实:各国的情况不一样,即使在经济火爆的年代,结余率也并不是越高越好。政府财政是为人民服务的,在一般情况下,政府没有必要存一大笔钱,结余主要的目的是支付国债利息和还贷。像德国那样,近30年历史上负债率不高,没有多少国债负担,当然就不需要过高的结余率。政府有钱,就应该花出去,提高老百姓的福利,改善国家基础建设。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的国债负债率较高,结余率也相应提高。只有挪威那样的情况例外,担心北海石油红利吃完了,“额外”财政收入来源断了,所以要未雨绸缪,结余率非常高。) K5 D9 D1 D) n% y0 v3 }
+ w1 g+ Z. G) U
但希腊现在的燃眉之急是2015年中到期的债务。希腊政府必须筹出足够的款项支付,否则就只有宣布财政破产。在现在,三方集团的援助是希腊财政支付债务的主要来源。
G! ?$ m% N( B- L
4 s2 w! l! [' K
: y7 S5 v9 T, u' }
希腊2015年期间到期的公共债务& k( v( J5 T. z! G9 J
# B" Z* `6 `! u* O, N9 i
希腊政府靠三方集团的援助维持运转,希腊银行受到挤兑,希腊人民在大选中把选票给了许诺减免债务和恢复公共开支的齐普拉斯,但希腊人民的欧元没有给他,而是从银行抽走,加重财政压力。齐普拉斯要兑现竞选口号,钱从哪里来?瓦鲁法基斯希望从三方集团获得过渡贷款,愿意签署援助计划文件延续中借款的部分,但不愿意签署财政紧缩条件的部分。这有点像买房子,买主只想签房子过户文件,但不想签银行贷款文件,会同意这样的条件的人大概很少。希腊要求不带或者只有宽松条件的过渡贷款,这样可以救急,可以马上恢复福利、提高最低工资、召回公务员,另外有时间在5月前达成新协议,目的依然是改变援助条件。对于齐普拉斯来说,不能争取到减免债务,也不能扩大公共开支,就意味着政治生命的完结。但从三方集团的角度来说,改变条件意味着接受希腊事实赖帐,如果反正要挨这一刀,为什么要填进更多的过渡贷款后再挨更大的一刀呢?过渡贷款只有在坚持紧缩财政的前提下才是有意义的。欧盟与三方集团的立场有微妙差异,欧盟称希腊要求延展援助(但只有选择地接受条件)是积极的表示,但德国还是坚持回到援助计划规定的紧缩财政上,关键差别在于欧盟的着眼点在于维持欧元区,而德国的着眼点在于控制损失。欧盟委员会实际上是橡皮图章,无权同意或者否决援助,因为最终援助来自于成员国。所以瓦鲁法基斯的对策论碰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德国有点一筹莫展。
# r, \9 s; ~& \0 M9 o! l5 P7 T+ I8 y j" _5 C; T
其实说希腊决意赖帐,这也不尽公平。希腊的财政理念是用扩大公共开支来拉动经济增长,只有经济增长了,才有还债能力。但用扩大公共开支来拉动经济,这是有条件的。在公共开支占GDP比例较低的时候,扩大公共开支有利于拉动经济。在公共开支占GDP比例很高的时候,继续扩大公共开支,尤其是同时降低税率,只能增加国家债负,并不能实质性拉动经济增长。简单化地说,如果公共开支占GDP为50%,税收就要达到50%才能平衡财政。增加公共开支,增加公务员就业和收入,固然能提高税收,但要稅入高于开支,这只有在公共经济起润滑油作用而不是火车头作用才行,否则支出永远低于稅入,因为来自公共开支的稅入只可能是开支的一个零头。但希腊公共开支常年在50%上下浮动,最高达到2004年的几乎54%。继续扩大公共开支和同事降低税收不能拉动经济,只能加深债负,就像2008-12年间一样。这也是三方集团坚持希腊必须坚持紧缩政策的最大原因,否则这样的“经济恢复”是不可持续的,最终还是赖帐。与其如此,不如现在断臂止损。至于希腊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本来就不应该那么高。”希腊人民的意愿呢?以前希腊政府不负责任“胡吃海用”,那也是希腊人民选出来的,也是希腊人民的意愿。如果人民是一个人的话,这个人是成年人。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任意改主意。现在选上齐普拉斯,就要把以前错误的责任也承担起来。这才是德国“选举不改变任何事情”的含义。齐普拉斯威胁希腊不惜退出欧元,德国也摆出不怕希腊退出欧元的架势,但希腊选民对这一点倒是很明确:希腊不愿退出欧元。要是齐普拉斯的高调对抗策略真的迫使希腊退出欧元了,希腊选民怕是也饶不了他。
+ j% w! j, s" N& U8 s" j. g
# j/ T2 L k$ t4 W4 {; p 2 K: \1 s1 U" U" I8 F$ q- O: L
希腊政府开支占GDP比例
% \/ O7 I, o, n
' s* \: ]) O( h瓦鲁法基斯是对策论专家,但德国不陪他玩;齐普拉斯用人民意愿作为道德依据,德国也置若罔闻。这不是与希腊人民为敌,而是要迫使希腊人民承担起民主的责任。希腊经济还在水刑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