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4-6-7 10:49 编辑 . b$ ?7 F5 j8 ^( g 4 H+ n4 ~0 W% q" ?$ v; W" N成飞的战斗机以龙命名。在歼-10“猛龙”已经大批列装、成为中国空中力量的主力之后,歼-20“威龙”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但除了从沈飞接手的歼-7外,FC-1“枭龙”才是成飞的第一条龙。“枭龙” 身世多舛,但如今已经出落成巴基斯坦空军的头号主力。这架在巴基斯坦被称为JF-17“雷电”的战斗机在巴基斯坦已经装备了第16“黑豹”和第26“黑蜘蛛”两个中队,正在装备第三个中队,现已形成15-18架的年产能力,有需要的话可以提速到年产30架。已经确认的计划到2015年生产150架,成飞和巴基斯坦方面希望在未来10年里再增加300-500架订货。5 S; Q$ w" a0 V9 i5 h
4 F' i% K U4 ~/ \ - x! ]: z! ~5 M
“枭龙”在巴基斯坦空军成为JF-17“雷电”5 H- c; S( ]) S8 [: a
4 w/ k9 ^ ^7 }- l& Q: ^9 D% }7 l3 @( B1 U' X
“枭龙”采用成熟、低成本的技术达到中等以上的性能,性价比很高: R( n5 Y) b. t* u* d* a
5 d' v5 }# X1 Q& c! H. c“枭龙”是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主要由巴基斯坦生产的第三代战斗机。这个特殊身份使“枭龙”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具有特殊魅力,尤其是在经济负担能力不富裕、具有切实国防需要同时又追求独立自主的中小国家中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共同研制改进型和升级套件、合作生产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据说埃及、苏丹、津巴布韦、孟加拉、伊朗、尼日利亚、缅甸、阿尔及利亚、厄立特里亚、斯里兰卡、乌干达等国都表示过兴趣,欧洲的阿塞拜疆、阿尔巴尼亚和南美的委内瑞拉也表示了兴趣,还有报道说2013年的巴黎航展上阿根廷与中国商谈过联合制造“枭龙”的问题。" a T$ {6 P {+ A" S4 ~5 _+ k9 U
8 f# i4 _7 R& o, Z“枭龙”是作为轻小、简单、廉价的米格-21/歼-7的替代研制的,同样强调轻小、简单、廉价。“枭龙”在基本技术上尽量采用成熟技术,降低技术风险和研发成本,但有选择地采用了部分先进技术,比如DSI进气道,利用后发优势,使技术水平和性能显著超过早期第三代战斗机。从一开始,“枭龙”就具有优秀的近距格斗能力。在装备SD-10中程空空导弹之后,“枭龙”也具有优秀的超视距空战能力。据报道,“枭龙”在巴基斯坦空军内部与F-16的多次对抗性实战演习中,能够始终一致地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性能大大超过F-16A Block15 OCU,接近更先进的F-16C Block52。由于巴基斯坦空军的F-16C Block 52数量不足,JF-17“雷电”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空战主力。一般认为,“枭龙”的性能也可与印度的米格-29升级型相匹敌。 E6 [# |8 D5 m2 n- z6 [ \$ y" k # J+ M, [! v1 w$ ^ - `; y7 A* E: ^, h" R% s在巴基斯坦空军内部的对抗演练中,“枭龙”能稳定地战胜早期F-16A Block15 OCU,与先进的F-16 Block52也性能相近 1 Q, o X8 T: H9 ^ Z- Q& A7 R& i& l1 K' S“枭龙”当然不是完美无缺的。“枭龙”最大的优点在于轻小、简单和廉价,最大的局限也来自于此,导致航程和载弹量难以与更大、更重的战斗机(如F-16 Block 52)相匹敌,在电子技术和武器系统上也难以采用豪华配备。但这对广大中小国家来说并不是致命的缺点。对于这些中小国家来说,“枭龙”的航程够用了,电子和武器系统的性能和载弹量对于预期的中低战争烈度也够用了。在广大战场上与F-22、F-35、B-2这样的豪华阵容厮杀本来就不是中小国家的战略基点所在。另一方面,轻小、简单、廉价不仅降低了原始采购的压力,还降低了日常运作的压力和对基地、备件、空地勤人员训练的要求。 6 n u* x0 z( j% o P3 @6 E ' G# o- ?% s. h0 R2 F现在的世界很复杂。一方面,把所有国家都卷入火海的世界大战的危险降低了;另一方面,局部冲突和非常规冲突的频率和烈度增加了。空中力量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很多中小国家的由于种种原因,现役主力战斗机还是第二代,典型为米格-21和F-5系列,不仅在性能上早已老旧,在剩余寿命上也已经到了影响基本的飞行安全的地步,急需换代。一步升级到具有隐身、超巡和其他先进性能的第四代战斗机不现实,具有后期第三代特征的轻小、简单、廉价战斗机有很大的需求,“枭龙”自然成为理想的候选。1 D. Z+ c& f) ]
: }* e3 q+ {: \+ `6 {8 l8 o5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