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8-9-23 20:26 |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合体
|
3 S3 F7 g# C- O( m _, d) @1 q5 u
小龙) ~7 v& T: [% b4 t/ g" g
, s4 Y+ v0 n3 F
$ O" a4 O2 L2 N, p6 z: D* P钢厂宿舍区住着一万多职工和家属,从厂医院出生,厂托儿所长大的娃娃,到从日本、国民党,一直干到新中国时代的老爷子,都在这片五六七十年代建起来的平房里生活。
0 |5 B( p5 `* \& z( H8 q5 o; v& `' \
宿舍区的几条小街交汇成个小广场,小门面大进深黑洞洞的粮店,大门面但是总得挤满了人看不见柜台的合作社,蓝色铁皮镶着大玻璃窗的百货亭子。小龙家就在粮店后墙的胡同里。
& O& v0 s9 I ]9 e1 F$ b5 j, ~( @# K- Y
小龙生于英雄母亲时代末期,是家里的老小,上面有俩哥哥一姐姐。从小受宠,人也帅气,微黑的皮肤,浓眉大眼,自来卷的头发,一米八的个头,有型有块。自己爱倒饬,蛤蟆镜花衬衫,斜叼着牙签的小龙,挤在合作社排队的一团灰蓝里,总是那么扎眼。
6 f: k/ R+ B; J9 `1 F
" ^$ a! ?; o: N' k8 G: N5 o- n& m$ |钢厂职校毕业,小龙下车间学徒,开始在外面打架混事。先被厂保卫处召见,后来派出所平趟,分局那边也挂了号。都说小龙会打,两下把人放倒,但是不伤命,不落残;而且都在厂外耍,不在家门口生事。
; ^8 J7 }9 r4 Y% i. n% z2 Q+ e8 N3 x6 H
常在街面混,没有不遇见“严打”的。小龙赶上了84年春天那拨,聚众斗殴,直接发到西北10年。
3 K! ~* m& d! K6 F+ q6 m
+ Y- b. d- v9 _- E: |5 w6 Y
8 @$ D/ r( x- q# T L" I
; N2 x9 L7 K& {: z九十年代,粮店成了饭馆,合作社改做了台球厅加卡拉OK,小广场上各种摊子也渐渐多了起来。小龙不声不响地回来了,在胡同口支了个瓜摊,穿着跨栏背心和大裤衩招呼主顾。7 a/ J, c1 l, O$ m
4 s4 A' N" }- L6 j# d“严奶奶,孙伙计来了吧,拿个瓜回去尝尝吧”
' u( v9 H. _+ S& h
& K/ q! z, b) r8 F' o9 J6 U4 a“可不,来过礼拜了。龙啊,你看我这手里都占满了,拎不了了,下次吧。”
% q% A* C* e/ W7 |6 j- q$ c- C' A( A; s' k8 w
“嘿,让您说的呢,还让您拎回去?来,您看这个怎么样?保甜!”说着话,小龙手里刀花一闪,从瓜上剔下一角,露出里面的脆沙瓤。
" E2 `4 c/ O, i
% S ^; \( [' L- u( W3 n2 z$ S“行啊,就它吧。”
6 C# i4 |# ~- J- l: ~, N$ \
4 r+ A1 ?0 t! t- ?“好嘞!您把那篮子也给我吧,一块儿给您拎回去了。”
! ~- A7 G" J/ t; n! D0 M( F
2 L& l; e) b) h4 l; Y小龙一手抱着瓜,一手抓着篮子,晃着刺青的膀子跟着颤巍巍的严奶奶一步一步挪进胡同深处。
* Q" g0 b8 Z' C4 {# E, ]
% A- Y! G& N5 o. y! H+ u3 g 5 k4 U( B8 B2 f
7 n: O, f# N+ }5 m- d7 Y没两年,小龙结婚了。收了瓜摊,把铁皮亭子租下来交给媳妇卖鲜肉。自己跟二哥凑钱买了个“面的”合伙开出租。皮夹克白手套,腰包总是鼓鼓的,偶尔摘下墨镜,眼睛里满是光亮。- S' O$ A9 L l. K4 O0 f; m+ w4 {
0 F( H* @6 K0 f( O5 K
那年腊月二十九,小龙跟二哥拿着年货往家走,正听见广场边的肉摊说他家卖的是垃圾猪,过去就口角起来。那摊子上一个叫二轱辘的后生突然红了眼,抄起剔骨刀四刀把小龙兄弟俩捅在血泊里。小龙一句话都没说出来,人当时就不行了,二轱辘也傻了眼。小龙家里和朋友们要去拼命,二轱辘家里倾家荡产,黑道白道打点,算是留了一条命,判了死缓。
" q$ u: W+ X9 T9 [" e$ D' D* d/ L4 ^4 p( l, U6 `7 e2 t
: X" a, c/ I0 B( A A% c# {2 z: o( P
) u" x& S% N2 b v1 J$ [7 o钢厂黄在了新世纪的头几年。厂里的人有过世的,有搬走的,剩下的越来越少了。外乡人渐渐涌进来,在宿舍区里找房落脚,摆摊立业,娶妻养娃。小广场的人气不减,粮店已经是玻璃门发廊了,合作社成了网吧,每天都少不了逃学的学生和找孩子的家长进进出出。就是铁皮亭子在隔壁起火时被殃及,只剩下了焦黑的构架兀自在小广场的角落里。
+ v9 y( u$ S: D/ J5 j* K7 p! |5 A9 s0 O. Y& o I" v
傍晚,秋风推着枯叶咔啦啦地划过路面,刚亮起的路灯还泛着柔和的橙黄,照着小街上行色匆匆的回家人流。* n& ~# R' j8 S+ k f" P$ x) G
u& T! L1 h" }6 o
“大哥,捎双袜子吧。” a* F5 n; H! q* `( c: ^. A
/ [1 ~$ U5 Z R4 L! Z
二轱辘坐在铁亭子的台阶上,呆呆地招呼着,半睁的眼睛里一片浑浊。
" U' V6 H) t; f6 R: I; J 0 ^; }/ ~/ F: i s8 ^; f9 ~
( w2 t1 L) M0 ]; U( Q
附:借这篇“小小说”纪念那些人和事2 g8 v! V6 y7 F2 ?
" z l2 U" o" \, h6 q《完》
7 o1 c9 j7 W% a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