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3-5-5 09:55 编辑
+ k \# I! I/ q* X. M) A
0 I4 C9 M, t/ a6 p# C中国学生深受应试教育之苦,但一考定终身对中国人来说像海洛因对瘾君子一样,恨之越切,爱之越深。一面对大考小考从还没有进幼儿园就开始考口诛笔伐,另一方面要是取消高考和各级入学考试,那肯定是要更加口诛笔伐:“就这么一点点公平竞争的机会都取消了,这世界还有活路吗?”
$ A* b+ m1 p& Q
5 \* `1 j4 O& X* Y- X" O c1 N1 @素质教育应该是和应试教育对应的。素质是什么?素质教育怎样进行?这些都是太大的问题,都是地雷阵。我没有朱镕基的胆量,也买不起棺材随身带着,于是在地雷阵边上打个擦边球就溜。就个人看法,素质是生活中那些不能明确界定、无法用考试衡量的东西。1+1=2,这是可以考试检验的。但数学思维和归纳、演绎能力就不是很容易检验了,宗教、哲学、美学问题更加难。素质教育与其说是要把素质的事情“搞清楚”,还不如说是增长一般理解,鼓励独立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其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应试教育的产物只会死读书,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应变和自学、钻研能力,对书本之外的世界茫然无知,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不多说了。* V# m, u- ?) V
6 B5 I9 [* B; l/ Y" C* s
问题是,如果考试依然是决定终身的唯一衡量标准,任何素质教育都是空谈。时间只有这么点,虚头把脑的素质搞得再多,考试差一分,这一生就要走另一条路。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 w6 t" @ x7 C0 F! b
8 D# V! _( G) i, c# l$ Q那考试是干什么用的呢?考试可以作为筛选工具用,考试也可以作为最低标准用。' ^. g+ p) s: [! V v! P J
4 m. a3 s" m4 _6 {6 V" P" m4 r
作为筛选工具,判卷、评分的一致性就很重要,标准答案和标准判卷都是必须的,现有的应试教育实际上是高度优化后的结果,没有办法改的。但考试作为筛选工具的好处和坏处中国人在1000多年的科举中已经尝够了。个人以为,继续这个传统对中国文明不是一件好事情。8 \$ H& q7 S2 E( D, Y: g/ A* }+ j
2 e, w; u* O7 n2 T h考试也可以作为最低标准用。换句话说,超过最低标准后,更高分数之间的差别对筛选人才实际上没有作用。这个道理和现行主流思维或许不符合,但大多数人实际上是认可的。比如说,99分比98分高,但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来说,两人实际上没有差别。事实上,90分以上都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最低标准是多少?是60分,70分,还是90分?这是可以讨论的,但如果认可这个原则,那只要不出定性的大差错,超过还是没有超过最低标准是不难判别的。高考差一分就改变人生的悲剧大多属于这样的类型。1 B. ^; `- j% j6 l _* ?- U
; n5 C$ f/ ^3 [. v如果走最低标准的路,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宽松很多。学校的职责是确保超过最低标准,再往上,师生可以相对自由一点,“跟着感觉走”。至少我希望有一天中国教育能够这样。" {4 c D- |4 C Y8 f8 ~9 b
$ c h+ s. W0 v那有限的高校资源怎么办?我也说不清楚。但现在高校资源实际上比以前要丰富多了,上大学不再那么难,当然上名校还是难。这和美国没有实质性的差别:要上州 立大学的小分校实际上不难,但要紧常春藤还是要拔尖才行。如何判定拔尖呢?美国有SAT,但常春藤不是简单根据SAT分数录取的,否则中国孩子早就“霸 占”常春藤了,常春藤录取也只要用电脑把分数排序一下就全妥了。他们是怎么做的,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话题了,其中面谈、课外活动(extra curricular)和义务活动(volunteering)很重要。常春藤和非常春藤的相当于研究生院的医学院、法学院、MBA也是采用类似的办法。以前提起过这个话题,招来一吨砖,但我的想法没有变,这最终是判断素质最现实的办 法,直到有更有效的办法出现。
1 [: R2 e* {; S- `, g E2 ?. A* t
考试继续作为筛选工具的话,素质教育是没有生路的,中国教育也是没有出路的。
8 y. R8 H! O1 R6 }* g% c
/ s, @* f( G, w+ K7 |; f( f========================
* E4 C& P$ m- ]. @& }
$ @0 Z& q/ x& l- |3 D1 X) T/ x4 L增补:7 |3 e/ y4 _; d0 D: j( }
! E3 b1 F$ M: h7 r6 D考分可以看作一个概率分布,在正常判分情况下,90多分都可以看作足够优秀,但80分以下和98分以上就属于超过3倍标准差的肯定不够优秀和肯定超优秀。肯定不够优秀的不予考虑,肯定超优秀的情况肯定是极少数,这就不需要对课外、义务活动、面谈等过多考虑。这可能更加合理一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