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01|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史] 本·拉登死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0:39: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拉登死了。要是谁还不知道这个消息,该检查一下自己的球籍了。经过近10年的追杀,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奥巴马终于可以高兴地宣布,在他的命令下,美国特种部队成功地击毙了这个911的元凶。在911之前,本·拉登是一个不知名的名字,最多只是又一个大胡子阿拉伯人而已。911之后,本·拉登的名字在3000多亡灵的诅咒和全体美国人的切齿中成为恐怖的代名词。美军以为911报仇和除暴安良为名打进阿富汗和伊拉克,没有遇到箪壶玉浆以迎王师的好事,反而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徒增了近6000个墓碑。如今本·拉登被一枪爆头,然后葬身大海,美国人弹冠相庆,从911开始的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章终于翻过去了。
& Y! h6 R/ W+ v6 p$ {
8 k3 K7 q3 m5 n, M) F" I8 x
不过美国的政界、军界和舆论界其实很清楚,本·拉登的死对美国和西方具有很大的心理意义,但对于实际的反恐战场和阿富汗、伊拉克政局的影响不能高估。在多年的追杀中,本·拉登深居简出,对基地组织的实际日常运作的影响已经有限。本·拉登的作用在于点燃伊斯兰圣战的草原野火,他做到了。这把野火正在燃烧,他作为火种,即使被熄灭,也难阻止野火的继续燃烧,更不能保证没有新的火种出现,使野火在更大的面积燃烧。
/ D  Z0 {( i7 H* m: Y

1 _; F0 d4 K5 \% A; X; G6 e
本·拉登是恐怖和阴谋的化身,他的死也笼罩了一层浓厚的疑云,很容易产生阴谋论的联想。本·拉登被击毙后,美国没有公布任何他本人的图片或者视频证据,连尸体也投入大海,这就产生了天大的阴谋论空间:
* \' @8 ^& y& K0 ?, F0 w
1、本·拉登没有死
9 b" c; W6 |* X. [( s' U
2、本·拉登早就死了,现在以击毙的名义宣布,是奥巴马捞政治稻草) o9 q7 s9 y' U6 l% G) W6 K
3、美军根本就没有打算活捉本·拉登,所以直接击毙1 t+ s* s3 N9 w. }  D0 Q
随着美国官方不断更改说法,还会有更多的版本。
  e5 o/ E% i' \/ [* H5 L" l: K3 }

, R/ n' ^7 F0 c
就目前报道来看,行动是美军特种部队独家进行的,一般认为是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第6分队的手笔,现在改名为海军特种作战研究组(NavalSpecial Warfare Development Group,简称NSWDG,但更常用DevGru的简称)。“海豹”第6分队是在1980年伊朗人质营救失败后组建的,美军战后总结教训,认定必须组建精锐的专业反恐突击队才能执行这样的高危任务,一般的特种部队都不行。美国陆军的“三角洲”部队也是这个时候组建的。“海豹”第6分队和“三角洲”同属美军最高当局直属精锐突击队,有别于配属战区的各陆军特种作战群和“海豹”其他分队。参战人员规模的说法很多,从25人到75人都有。参战飞机数量也有2-3架和更多架数的说法。美国官方至今拒绝核实任何人数和飞机数的信息。如果只有2-3架飞机的话,25人的说法比较可靠。7 Q. E% N$ @1 F3 ~7 ~' Q

& X+ U) X' W" h8 |
战斗持续了40多分钟,以一声巨响开始,应该是重磅的晕眩弹,使室内和院子里的所有无防备的人在强烈的闪光和巨响中晕头转向,暂时性失能,无法有效地反应和抵抗。然后是短促的激烈枪战,再后就是零星枪声了。当然,这只是现在的说法,随着更多的信息出现,对作战过程的描述可能还会有变化。巴基斯坦军方没有参加行动,也没有对美军的行动阻拦。对于这么一座不算大的院子来说,40分钟的战斗是不短的时间了。加上美军直升机进入巴基斯坦空域和离开,整个行动可能长达几小时。巴基斯坦是在行动结束后才得到美国的通知。4 |. ?& Q  |# q& K
2 _- s3 V$ U1 S& n
战斗中,美军人员无一伤亡。战斗中,有一架直升机坠毁,撤离的美军突击队将院墙内的机体部分炸毁,但院墙外的尾桨和尾撑留下了,显示了一架神秘的直升机。在没有确切信息的现在,人们只能猜测作战过程和这架直升机坠毁的过程。本·拉登的住所像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中间是三层住宅,两侧是空旷的院子,三个部分有高墙隔离。对于这样要求速度和突然的战斗,直升机应该迅速飞抵住宅和内院上空悬停,突击队分组用绳索速降,控制屋顶、阳台、内院和其他关键点,甚至直接破窗而入,趁晕眩弹的作用还没有过去,迅速攻入室内。人员绳降完成后,直升机应该迅速在侧院的空地上降落,发动机和旋翼继续运转,随时准备接应撤退的突击队员。坠毁直升机残骸是在左面较大的三角院子的院墙前。& w4 v: F. s3 A# h4 u

! X, b9 Z  n# g' ~. |2 `2 t  A. L
现在还不清楚这架直升机是在战斗开始时坠毁的,还是在结束时坠毁的。美国官方说法是机械故障,这当然是可能的,但不能排除其他原因。如果是在战斗开始时,被警卫击落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不过没有目击者报告发现重武器对空射击。美军的军用直升机都有相当的抗战损措施,一般的轻武器不容易击落直升机。如果是在战斗结束的时候,那很可能是在拥挤的空地上降落时,院墙反弹和友机卷起的强大乱流使这架直升机的机尾短暂偏离,撞上特别高的院墙,导致失衡和坠毁。这个可能性远比在战斗开始的时候被击落为大,因为没有任何美军人员伤亡,这只能是在很低的高度上失控坠毁的结果。在战斗开始的时候也可能因为乱流而导致失事,但正在绳降的突击队员就要受到伤亡。另外坠毁的起始高度较高,机组人员也难免伤亡。
2 h0 O) x$ R. e' ~2 g6 y5 R# H
7 E5 }1 @, o. N& H
美国官方声称只有两架直升机参加战斗,这似乎不大可信。由于伊朗人质营救失败的教训,即使战斗不需要更多的直升机,在空中保持1-2架待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样万一有飞机失事,候补飞机可以迅速填补上来,保证行动的成功和突击队的安全撤离。空中待命的飞机也可以保持警戒,在必要的时候阻滞援军或者一切不该在战斗地点出现的人和车辆。3 I+ u+ g- f) Z2 d
+ x. g( B2 o7 c; C
对于坠毁直升机的型号,人们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这是一架从未公诸于世的直升机。这可能是一架全新研制的直升机,也可能是一架大幅度改装的现有直升机。执行高危任务的突击队不仅需要先进技术,更需要绝对可靠的技术。从这一点来看,用现有直升机大幅度改装的可能性较大,最可能的是从“黑鹰”家族成员改装而来,比如敌后搜救专用的HH-60,本来就具有加大的油箱和空中加油能力,还加强了电子战和自卫能力。残骸仅存的尾桨是5叶宽弦设计,相对于4叶甚至2叶的常规设计,可以降低转速,降低噪声。另外,桨叶数增加,有利于改善噪声特征。单缸手扶拖拉机的噪声不见得比重型柴油机卡车更大,但清晰可辨的“梆梆梆”非常引人注意,而均匀的柴油机噪声就相对容易混入环境噪声。在越南战争中,首先听到“休伊”直升机的基本上都不是从嘶叫的涡轴发动机,而是双叶主旋翼那很特别的“哒哒”声。神秘直升机的桨毂有碟形整流罩,不仅降低暴露的桨毂机械转动带来的阻力,还遮蔽了噪声。不出意料的话,坠毁直升机的主旋翼也应该采用了类似的技术,可能还有其他隐身技术,但在没有更多信息之前,现在无从得知了。
% x# g4 W1 Y* V- l& _
$ ]$ ^$ O5 [8 t
尾桨没有被炸毁,估计是突击队怕夜长梦多,没有时间了。尾桨在院墙之外。本·拉登的院子是按照最大限度限制车辆和人员进出来设计的,从门进出要绕很大一段路;高大坚固的院墙拦着,翻墙不可能,破墙而出也不容易;搭乘直升机起飞然后在院外降落,费时较多,风险太大。最后只好放弃了。事后美军是可以出动飞机炸毁剩余残骸的,但不顾主权猎杀本·拉登是一回事,在行动完成后向主权国家巴基斯坦的国土投掷炸弹销毁残骸,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样,人们才得以见到这架神秘直升机的尾桨。
; a0 e, X/ L0 U& D5 d
+ Q( ~4 o1 Z$ b& r: m' S$ m% v
美国官方先是宣称本·拉登在持枪顽抗的时候被击毙,后改口本·拉登顽抗但被击毙的时候没有武器。事实上,本·拉登顽抗与否不重要,美国需要的不是活着的本·拉登,而是死的本·拉登。基地组织不同于传统的政党,在组织上非常松散,在纲领上也不以夺取特定国家的政权为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基地组织的作用在于到处点火,而不在于具体组织、指挥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具体行动。阿富汗美军声称,在阿富汗的基地武装人员也就100来人,和塔利班没有太大的横向联系。本·拉登住处缴获的电脑和文字情报自然对反恐大业有极大的作用,但未必比本·拉登本人有更大的作用。$ V& a# Z( X3 _. A
5 l4 h4 v! J& l3 ]& \- V+ X
活捉本·拉登将带来极大的政治和法律问题。深入巴基斯坦击毙本·拉登,在法律上讲这是谋杀,但人已经死了,各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过去了。但要是活捉了本·拉登,事情就会非常麻烦。在小布什时代,美军活捉了萨达姆。虽说萨达姆死有余辜,但审判和死刑还是难脱“胜利者的审判”的色彩,这还是在伊拉克由伊拉克当局审判。本·拉登应该交由美国、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还是阿富汗审判呢?美国放心由任何别国审判本·拉登吗?如果巴基斯坦在政治压力下要求引渡本·拉登,美国如何处置呢?长期监禁更是不可能的事,且不说不能再用关塔那摩,任何关押地都将成为极端高危地点,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本·拉登早年和美国、巴基斯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审难说是否会暴露出太多的尴尬,直接击毙是最好的选择。从流传出来的图片来看,被击毙的几个人都是一枪爆头,突击队根本就没有打算抓俘虏。6 K! O% W) x! J" M

8 J5 Q/ W. w0 Q# h& `- n2 N( R
本·拉登死有余辜,但美国不肯痛快承认这就是以血还血的复仇,在找冠冕堂皇的理由,最终只能使人们对击毙本·拉登的法理依据更加纠结,尤其现在知道整个住所里只有一人持枪抵抗,其余被击毙的人都没有武装,包括本·拉登。里根在1981年签署了行政命令12333,明令禁止美国对敌国或者敌对力量领袖采取暗杀行动,这个禁令一直有效。小布什时代,B-1轰炸机投下的炸弹打响了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的第一枪,这一枪是冲着萨达姆打的,尽管扑空了。但B-1攻击的是萨达姆的指挥部,还是可以说成战争行动。北约轰炸卡扎菲的指挥部用的也是同样的借口。猎杀本·拉登是面对面的枪杀,而且是在对方无武装的情况下。奥巴马当然可以动用总统权力,逆转里根的命令,但这要有一个说法,而且要说明这是一次性的例外,还是永久性的逆转,这对美国的政策和行为会有重大影响。美国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的理由是“国家自卫”(National Self Defense),但自卫是在受到攻击的时候的行动,不是10年后的行动。美国要是爽快承认这就是“国家复仇”,那也就没事了,尽管这有点不合泱泱大国的作派。
9 i4 u) h  l5 B/ T0 I) E( ^( D
! Y4 u! A( a- G- X- F, a, L( r
按照美国官方的说法,突击队在取了DNA样本之后,将本·拉登的尸体直接空运到在阿拉伯海的卡尔·文森号航母上,按照穆斯林传统在日落前在舰上举行了海葬,尸体沉入大海。毁尸灭迹是为了杜绝追随者用本·拉登遗体打造反美圣坛的念头,也避免了遗体归还的麻烦,否则本·拉登亲属或者同情者是有权要求归还遗体的,而本·拉登的墓地就可能成为伊斯兰反美力量的麦加。同样道理,巴基斯坦当局现在对如何处置本·拉登的住所很纠结,可能最终也是拆毁了之。
6 d- q+ ~5 L& J) X2 w: B  d6 N2 M
0 R! ]* ^4 t* n; A. z
对于巴基斯坦军方的无所作为,人们有很多疑问。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的首都,理应是防空警戒最严密的敌方。美军直升机进出自如,巴基斯坦防空系统和战斗机一点都没有警觉,这很是不可思议。即使美军直升机采用隐身技术,也不能解释,隐身技术降低可探测性,但不是不可探测,在这样的众目睽睽之下,没有隐身飞机可以逃过探测。如果美军采用了强大的电子干扰,那是可以压制巴基斯坦的雷达的,但突然遭到强大电子干扰的话,作为被干扰的巴基斯坦更应该立刻出动战斗机加强巡逻,直到查明真相,以防范万一,而不是坐以待毙。事实是没有美军强大电子干扰的报导,巴基斯坦空军的反应很难理解。
8 `! h: B9 \- q
  E" C: L0 D6 v" B" J
作战行动是在离伊斯兰堡只有六十公里的阿伯塔巴德进行的,美军特种部队从容不迫地攻进去,撤出来。且不说当地的军警,巴基斯坦最大的军校就在离战斗现场不到1000米的地方。即使巴基斯坦的防空雷达和战斗机对入侵的美军直升机毫无察觉,当地军警和军校当局对近在咫尺的激烈战斗也很难推托不知情,但事实是,军警和军校当局也毫无反应。+ E2 Q8 p+ D" t1 M

2 G% _. L* q' l; ?8 ~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巴基斯坦军政当局事先得到通知,但碍于国内政治原因而不好公开协助,只好装聋作哑。或者美军对协作要求语焉不详,而且在最后一分钟才强势逼迫,巴基斯坦是到事后才知道目标是本·拉登,所以也难得糊涂。美军本来对这样高度敏感的行动中有巴基斯坦军方介入就不一定放心,只要巴基斯坦军方不搅局就是最大的帮忙。于是两家合演了一台双簧。
4 I" c  X5 R( l9 m+ E

, [6 r, L6 P0 A4 s/ F+ h) E
本·拉登不是猫在边境山区的山洞里,常年过着非人的生活,而是住在伊斯兰堡眼皮底下的豪宅,巴基斯坦是否窝藏本·拉登,这将是长期困扰巴基斯坦的一个问题。本·拉登的豪宅比当地一般住宅大得多,还有显眼的高墙,但在存在匪患的巴基斯坦,富人深居高墙深院并不罕见,有的甚至雇有武装警卫。要是对高墙深院豪宅视而不见就是巴基斯坦窝藏本·拉登的铁证,中央情报局也太无能了一点,只要在巴基斯坦城乡各处数一数大房子,早就应该找到本·拉登了。! d* V% X& F) H# C9 [' O* v6 S

$ \1 j/ e. L6 ~5 ^: C
庇护本·拉登不符合巴基斯坦的利益。这一方面使得巴基斯坦自动成为西方的公敌,另一方面滋长巴基斯坦国内的伊斯兰反对势力,增加世俗政府的困难。但协助追杀本·拉登也不符合巴基斯坦的利益,强力刺激伊斯兰反对势力使本来已经坐得不稳当的当局日子更加难过。出身军方的穆沙拉夫尚且对伊斯兰反对势力怵头三分,软脚蟹人民党就更加没辙了。秘密协助美军除掉本·拉登,或者乐观其成,会帮巴基斯坦除掉一个难题,难怪巴基斯坦政府马上呼吁,世界应该翻过本·拉登这一章,所有人都应该朝前看。4 d# j6 |; S/ b! @( R
6 G( m; Z- E. B" [# t' X% g' f4 ^
击毙本·拉登对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威廉·麦克雷文海军中将是一个好消息。从越南的山泰战俘营营救到伊朗人质营救到格林纳达,美国特种部队的名气大于战绩,摩加迪沙就更不提了。阿伯塔巴德是美国特种部队第一个记载史册的辉煌战绩。奥巴马在46日已经提名麦克雷文晋升海军上将并担任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这是和中央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等联合总部平级的一级司令部,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是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的二级司令部,直接指挥“海豹”第6分队和“三角洲”等直属特种部队。这将是美国国会历史上通过得最爽快的晋升。击毙本·拉登对奥巴马更是好消息。2012年是美国大选年,实际选战在这之前就要打响。在这个当口宣布击毙本·拉登是对奥巴马大选公关上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会有人问奥斯陆的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要是把邪恶轴心的领袖一个个击毙过来,是不是可以把未来几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包干了?( H* G: m. q0 O9 q0 P3 z& N) a, Z5 W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学识 +4 收起 理由
不爱吱声 + 10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7:17
  • 签到天数: 716 天

    [LV.9]渡劫

    沙发
    发表于 2011-6-9 16: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2 v$ {9 O# g4 f* v: J0 K1 d
    - j) l+ S, Y" ^2 u
    晨兄好文!  解开一串迷踪。   尤为认同的是巴方对此事事先也应该有一定了解的,否则双方事后确实不好统一口径。   巴方后来有一点懊悔,国内反美浪潮高涨了一下,也是常态在美方意料之中的。  
    0 m7 }( ~7 r. q+ V+ h6 y
    " w/ I4 X3 U  T1 t' Z# S还有个谜团,请晨兄指教:" }$ o- ?: D+ W- K

    / m+ r2 Z4 l* A$ a, G' ~# x- q1、“如果是在战斗结束的时候,那很可能是在拥挤的空地上降落时,院墙反弹和友机卷起的强大乱流使这架直升机的机尾短暂偏离,撞上特别高的院墙,导致失衡和坠毁。”  这个前提成立,就说明提前演练、现场指挥和动作协同方面出了大问题,参战部队的素质让人怀疑,这几近小儿科错误了,晨兄怎么看?  美方曾披露资料:半年前就知道拉登在此地,为此还制作了现场模型用于多次演练。
    - V4 q! s! D6 F2 y
    6 b* ]  r' w: o6 R3 M( Y; V2、既然一定有待命直升机,拉登受伤的妻子就那么一个人都来不及带走?  留下来明显弊大于利,这一点现场指挥官不会不知道。  还是现场指挥失误的问题?  只多出这一个人的重量,实在值得推敲。' D, n  _! ?( P1 G4 B! i

    2 {' p4 M$ K. ABTW,今天扎瓦赫里放出视频讲话了。
    3 }; N# {! V5 \; u+ r. ^
    / F/ g0 E; i2 }& r# x3、此前有消息说是扎瓦出卖了拉登,个人更相信是美方的一计:逼出扎瓦的动向以便斩首。 扎瓦此番放出视频,是否意味着他已经确定是接班人?
    8 y+ ]2 ]$ U9 ?4 g! S: M* [, m. V9 n* U'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1-6-9 16:24:01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很复杂,对拉登这个人。一方面其攻击平民,确实死有余辜,另外一方面,此人颇有古代侠客的风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1-6-9 20:57:12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净随份子了,岳云鹏结婚随300,经纪人王海结婚给200,大S结婚给了300,威廉王子大婚300,拉登出殡500!”               + M! k8 B, r% }$ ^
                                                                                ---------郭德纲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1:32:49 | 只看该作者
    老票 发表于 2011-6-9 02:00 6 L! Y* k8 D/ K2 w, Y
    回复 晨枫 的帖子2 p1 P& z: |! |7 o1 P& E

    - s+ E/ d7 E9 A) {* M; c2 L8 e晨兄好文!  解开一串迷踪。   尤为认同的是巴方对此事事先也应该有一定了解的,否则双 ...
    2 T  o7 w. K* O
    据说是直升机超载,所以对重量、当地气温斤斤计较,结果当日温度高于预报,空气密度就差那一点点,直升机开足马力还是升力不足,就挂了。不是飞行的时候升力不足,这是所谓power settling,下降时好比旋翼在空气中打滑,越加马力越打滑。: S7 H. g- E) h8 g3 d6 W6 V

    ) C) e+ @  ^( f* t/ l) S, c带走俘虏的问题估计是和巴基斯坦说好的,越境杀人和越境抓人在法律上是两个概念,所以打死拉登,拉走尸体,那就算了,但活人一个不能带。
    # e3 F! T8 o5 Q+ `* ^$ X  O
    0 P; V2 h9 P0 K. P基地组织不会因为拉登死了也跟着死了,拉登早已不参与日常指挥了,他这么躲起来,也没法及时指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1:33:30 | 只看该作者
    胖卡门 发表于 2011-6-9 02:24 ! u0 @7 L% f' l! ]) R' z5 |
    感觉很复杂,对拉登这个人。一方面其攻击平民,确实死有余辜,另外一方面,此人颇有古代侠客的风范。。。 ...
    9 C3 N. T2 r3 Q9 c$ K  C- q" T
    同感,他对于一些人确实有很强的道德和政治感召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1-6-9 22:1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0 |4 E& |* r' i( l
    基地组织不同于传统的政党,在组织上非常松散。。。基地组织的作用在于到处点火,而不在于具体组织、指挥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具体行动。

    . Y  M0 P9 d* k  Q这个要重新认识:根据对搜查出来的文件研究表明,基地组织从上到下都是 ---- “发票控” !!!
    , D7 u8 F  X- H3 ]' `7 M/ Y+ w' G- V5 u! `, c9 m+ j
    这个恐怕很多人都要大吃一斤了。。。 基地组织之严密、日常运行有规有章,“有如一家大型跨国公司” -- 即便是海外任务的基地成员,也必须严格执行财会纪律。。。
    * U. v3 M, T: B1 u
    ; A7 O, q% k! x$ K. E& t; R据说这个和本拉登早年间在大学里学习“会计”专业有关。。。  
    5 c) ^& [/ E( Q  I4 N' G; b  r; E# X& F. \

    点评

    +1  发表于 2012-10-22 23:57
    这个是美国这边的NPR电台的报导 -- 美国的NPR电台相对来说比较公正,讲话还算靠谱。。。  发表于 2011-6-11 11:08
    这个真的没听说过,那里的消息?  发表于 2011-6-11 11:06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23:3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acArthur 的帖子
    6 g( X" W+ q% D, l
    4 o/ e7 G- h7 P基地是发票控?这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帮家伙怎么和早年TG那么像啊!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2-10 23:05
  •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分神

    9#
    发表于 2011-6-11 11:10: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到现在美国都没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本拉登策划的911,本拉登自己一直是没承认也不否认。这次直接弄死的另一个原因会不会是根本就没证据,万一抓个活的,审到最后原来不是拉登干的,那笑话就闹大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1:26:24 | 只看该作者
    锦候 发表于 2011-6-10 21:10
    + B, b% V8 Q$ G9 q. A  |! _其实到现在美国都没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本拉登策划的911,本拉登自己一直是没承认也不否认。这次直接弄死的 ...
    % l+ @7 l4 r- A6 z# i3 A1 Y- A! O
    个人相信美国在大事情上不大会作假,因为穿帮的代价太大。但拉登这一档子事,阴谋论有几十年可以唱呢,出什么版本我都不会惊讶。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2-10 23:05
  •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分神

    11#
    发表于 2011-6-11 11:38: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锦候 于 2011-6-11 15:20 编辑
    # S1 P1 V! {; \
    晨枫 发表于 2011-6-11 11:26 : f( }! z" Q" `- H: X' \
    个人相信美国在大事情上不大会作假,因为穿帮的代价太大。但拉登这一档子事,阴谋论有几十年可以唱呢,出 ...

    * v3 T4 X" x2 c9 F  o3 J8 U# |那当年美国的黑老鲍拿了个瓶子在联合国大会上信誓旦旦的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化学武器。结果把萨达姆给灭了,最后老鲍自己说被错误的情报所误导。小不死最后说证明当年的情报是错的,伊拉克没那东西,但是萨达姆宰了就宰了,宰了是对的,伊拉克炸了就炸了,也是对的。
    4 x9 N  p  d* |1 T1 A+ o5 v, a3 a这对一个国家宣战的事情都在胡说八道,几十万人死得不明不白的,美国付出什么代价了?你不还是相信他们大事情上不作假?
    # z1 D! o2 |2 S* l& f* ^+ l: f7 a
    # H- Q, n* m0 q7 ]% S! [你知道Valerie Plame的事情吗?那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1:4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锦候 的帖子  L+ |9 B; s& s" c! f1 e
    * G7 l7 h; o+ v5 o7 g- T/ L
    打伊拉克是美国历史上少有的公然说谎的例子,代价到现在还在付,还要一直付下去。美国人还没有到嗜血的时候,否则切尼要上法庭。美国人不是不长进的。Valerie Plame的故事好像拍了一个电影?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2-10 23:05
  •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分神

    13#
    发表于 2011-6-11 12:0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锦候 于 2011-6-11 15:21 编辑
    6 ?: P- {- X0 t0 Q' O* N9 O' d: B2 j* n4 R5 T" o2 X
    只抓住了这一次。 不是没说过,是没抓住。
    & _- X' T- [. U) c' h7 ~是拍了部电影,fair game,拍得不错。后面的事情更有趣呢,valerie和她丈夫Joe Wilson都不是省油的灯,贝中情局卖了以后,这女的写了本书,就叫fair game好像,结果中情局说要审查后才能出版,就把很多地方删了。谁知道这个女的也有趣,出书的时候只是把中情局指定要删的部分在书中用黑色覆盖,其他一切照旧。结果搞的中情局灰头土脸的,valerie接受电视访问的时候那个主持人说他不理解中情局山的标准是什么,就找了一段念,那段是说给孩子喂奶什么的,接着就是一大段黑线,那个主持人就大笑问,在这个地方有什么牵扯到国家机密的吗?
    9 A, Y8 q' N+ z8 Q5 t: E$ T; {而且这对夫妇把切尼给告了。但是不知道结果。
    8 ^4 \! ~4 D% d9 i/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12:1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锦候 的帖子
    / I6 y# y/ [7 U& P4 p
    7 y' `5 [$ d" a+ X( p% l  V嗯,要去把这个电影找来看看了。这件事切尼是很被动,真希望这家伙被告倒,切尼是美国近代史上最邪恶的家伙了。麦卡锡邪恶,但没有切尼阴险。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2-10 23:05
  •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分神

    15#
    发表于 2011-6-11 15:1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锦候 于 2011-6-11 15:18 编辑 / {8 X" _$ W# {3 V2 U4 Y  `
    % w  P. Z! Q$ n, y" Z$ T7 m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c2 q% V& S' w# O3 V- O  [7 R9 {
    + d* |* t- G: G7 C' X5 t' I4 o
    怎么说呢,切尼不过是题罪羔羊罢了,你不会真地认为一个副总统可以决定这一切的事情吧?美国人几十年没吃过大亏,又被灌了一肚子的迷魂汤。不出这样的人才是问题。
    ; v9 o8 Q6 U) c4 C* H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是因为整个美国的道德观念出现了问题,所以小不死才能大行其道,现在美国人也应该知道自己的能力的极限了,大概可以冷静些了,不然后30年可能有些苦日子过了。 ' H+ m7 S4 s# a+ i

    : F6 z$ f4 g8 K$ M9 T; \* z+ }! q你要是想看花絮就去youtube吧,不少interview,很好看。本人长的也蛮漂亮的。
    2 L2 t! r$ j+ A+ ~; A* Z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21:2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11 07:26 编辑 & C( q" g  n+ o6 _
      k5 i3 V5 |+ `/ u* f
    回复 锦候 的帖子
    : x0 L  X, r- U, @0 q4 s
    5 q$ ^$ X3 E6 d( F. _7 \5 o美国社会出了问题没错,不过切尼可不是替罪羊,这家伙的实际影响远远大于副总统,简直就是一个超级总统,小布什听他的。
    0 f3 G6 i" y4 _( g' C# I7 I( q
      h3 F2 N+ b: ]# F; ]: u2 N; q1 CValerie Plame和老公,正宗老牌女特务啊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2-10 23:05
  •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分神

    17#
    发表于 2011-6-12 00:0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s$ R! [2 u' R3 f
    ( ^/ g. t  N& G) x
    不死听切你的?这个真的不知道,不过这厮很神秘倒是真的.他什么背景呀?晨大给说说.+ k. D7 w9 S8 l7 s, q
    那个电影倒是值得一看,不难看,不过要是有时间看看youtube上面的interview个人感觉比较有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22:2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6-12 08:22 编辑 * Y' I* r0 ^; g( A+ x( v! n2 r
    1 o- e( A# P: ~$ |; _' y! E
    回复 锦候 的帖子* v) a' s) J- g+ d, F8 J! U' c

    - B* u2 b) I8 ?& R% d) K小布什学里根,大事小事都交给心腹去办,他的政策就是切尼、拉姆斯菲尔德、沃福威茨的政策,这不是秘密了。只有一件事他坚持自己抓:中国政策。在中国问题上,他听老爸的。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2-10 23:05
  • 签到天数: 237 天

    [LV.7]分神

    19#
    发表于 2011-6-13 09:4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 |/ U: L% p+ }+ b! w5 c
    , B  A  l' x( f7 p: {6 L那晨大的意思是不是说,小不死还有可能本性纯良,但被切尼给糊弄了?小不死怎么得也得有点倾向性吧,不能切尼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后拍板的是他。就算是切尼给了意见,小不死也不能说闭着眼签字吧?错了那么多次,被人骂的狗血喷头,如果小不死是被切尼给糊弄了,那他怎么也的觉醒一半回的吧?说来说去,切尼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0:10:35 | 只看该作者
    锦候 发表于 2011-6-12 19:46
    3 x. p6 U, V  {5 W: e回复 晨枫 的帖子/ L6 t  [7 C( d) Y" x
    8 T- ]4 V! L6 i4 f; r1 N
    那晨大的意思是不是说,小不死还有可能本性纯良,但被切尼给糊弄了?小不死怎么得也得有 ...
    ' D# K. p3 d2 j6 F- v4 d6 w1 g6 e
    小布什的责任是逃不掉的,说到底,他是拍板的人。他有倾向性是肯定的,这也反映在他的用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2-17 00:29 , Processed in 0.05496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