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4 09:5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9-30 02:19:50
|
只看该作者
东海上的猫鼠之战 -- 中国海军追杀日本偷渔船始末 中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3-9-30 02:21 编辑
, r+ c1 I Q3 V( X. w" }* d* t4 x) L2 Z
在写作这篇文章时,偶然想到一个问题 – 那位在《中国海军》杂志上撰文探讨制止日本渔船偷渔问题的“寿生”是何许人也?一查之下的确吓了一大跳。) t3 w, N% x/ `2 i4 h$ L2 a2 T* n
' n* U1 N8 T; x- _7 N" I寿生,真名郭寿生,烟台海军学校1916年生,当时担任上海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新闻处上校专员,专职负责从事新闻编译工作,曾担任《海军月刊》社社长,他给《中国海军》撰稿,应该是颇给该刊面子的一件事情,也显示了他在海权方面深刻的认识。! O# G: _0 Y9 `- q. [
; D9 }8 H5 ~- ]. U郭寿生和他撰写的《制止日本侵渔与确保领海渔权》! l$ M$ ^; H3 @" S& A
6 Y) g& }% y; U; \2 j4 l( ?
然而,这位“寿生”还有一个身份 -- 此人居然是中共地下党员,而且资格老得吓人。郭寿生1923年经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山舰事件中那位共产党籍海军局局长李之龙的同学。他在海军中干得最有声有色的事情并不是办杂志和写文章,而是策反 --- 1949年4月,他策反了青岛海校同学,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使其率部起义,这次起义的二十五艘舰艇,一千二百名官兵成为人民海军创始阶段的奠基力量之一。/ S6 q: o1 o4 r; g1 N; G
: L; d: v+ E, i; g6 m! r看到此处不禁替当时的国军弟兄倒吸一口凉气,实在是天下无处不共谍啊6 e; N, c1 J% `- s' p. Z8 v+ J5 ~- @
. G: V% s/ q& U7 ^ p
言归正传,说国民党海军在追杀日本偷渔船只时比较“野蛮”,是因为他们真敢开火,而且一开火就往死里打,不怕把事情闹大。
; y5 M( t1 m9 f( ?$ v0 l- u( o5 d" [7 p; E& i8 Y
或者说,干脆是希望把事情闹大才好。- d% C4 l; K) V" c( j2 m( k. r
) d% N6 e' O3 D1 s% _1948年初,日本总督麦克阿瑟对中国抗议日本渔船偷鱼一事做出回应,称空口无凭,查无实据,故此无法对日方进行处罚。这一轻描淡写的回答让中国方面颇感不满,成为中方想把事情闹大的重要原因 -- 你麦帅不是觉得偷几筐鱼不值得大惊小怪吗?那抓几条日本船你总该知道我们是认真的吧?
; o3 \0 s+ j" K4 P [, x) g3 B* x0 f! m' u" N: y: t$ S' j
恰好,此时的中国海军正经历一次大规模的人事变动 -- 由于原海军部长陈绍宽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而且抗战中海军基本打光,故此胜利后蒋便裁撤海军部,用自己的得意门生,陆军出身的桂永清出任海军总司令。这一变革中,从清末便掌握中国海军的闽系军人,开始渐渐离开自己的舞台。
0 A& l8 |5 p, K8 z$ N5 e# g
' E; x8 E# x9 e: \ a* S这肯定不是一个和平的过程,桂永清的压力也很大,尤其是一个陆军将领如何在海军中立威,显然是个大问题。
1 P: ^: h+ u% y: h
3 X0 B6 D! y% o& c0 b日本渔船偷渔的事件对这位外号“睡虎”的将军来说,简直是瞌睡送上枕头来。何况桂永清还曾经带教导总队打过南京会战的,所部在战斗中损失惨重,其对日本人的感情可想而知。# p! d1 n# G9 J( z2 [$ _7 Z
5 j# {+ Y. t) Y, F/ B
桂永清8 {$ {# ?3 g0 u5 n
7 j i+ M& X% G
根据郭寿生所记,针对此事桂永清下令“沿海海军如再发现日本渔轮侵入我渔区时,即行拿捕”。( y6 f' K( `5 F% ~
0 S. _8 A6 E! N: x, c8 T
国军一向不像共军那样令行禁止,几乎没有哪条命令贯彻到基层不走样的,于是,桂总司令这个“拿捕”的命令,到执行的时候烈度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k1 p+ A- o Y, i/ O7 C
$ p0 ^' b, o X8 ?4 _9 H在文章开头描述的那一幕,便是国民党海军追杀日本偷渔船的一次交火。《上海渔业志》记载,引发此事的是上海渔管处所属的“渔皖”号渔轮,1948年5月26日,该船在佘山附近又发现日本渔轮四艘正在偷渔,于是向在上海的海军第一军区司令部报告。海军方面核实属实之后,当即派出中建号坦克登陆舰前往处理。" g d) c8 p/ N! o3 R9 p! U- i( i
5 p! G3 ]# t- }( |! P4 `; u y中建号是美国在青岛移交给中国的第一批LST型坦克登陆舰之一,接舰官兵的体会是该舰设备先进,生活条件尤其优越。曾在中字号舰上服役的炊事兵范祥麟回忆自己的工作“不象我国‘捣锅底’,‘淘米洗菜’,只是将冰箱内猪肉取出,用刀子割成一块块,放在电火铁板上烤,其余,面包只要将它放置在机器刀上,它便自己一片片地削成功……最感辛苦的要算是晚上做面包,当别人在甲板上看着玉腿如林,全身曲线的美女跳舞电影,与悦耳的音乐时,做面包的却在电火炉旁满头流着大汗呢。”
/ Y& p, X# ]# M7 T9 k
' \0 B0 X3 @- ]! G+ \( O, X如此生活,当时显然会让大多数中国人感到羡慕。
i" O3 g1 N4 O) o6 [. m$ s
: g B) {" d4 P7 p3 X3 O* L中建号此时刚从南海执行收复西沙群岛任务返回不久(西沙群岛的原土莱塘岛因此被改名为“中建岛”),正在修理汽笛烟突,但仍迅速出航,前去抓捕。; C3 p0 F+ v* z
& ]1 f1 I1 l0 D9 P+ A, ?派出中建号执行这一任务,一方面是因为其吃水浅但吨位大(满载排水量4,080吨),不但不怕日本渔船朝浅水逃,而且一旦抓住日本偷渔船只有足够能力扣押船员拖运船只,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属于美援舰只,设备比较先进,有着较好的通讯,作战和后勤条件。+ X. M% g! `: a0 C
: I9 j4 s7 Q7 k( e7 Z
中建舰等中字号坦克登陆舰的结构. D& }" ?8 n I% M: W
/ }5 Z1 P Y% A7 G: B中建号很快发现了目标,由于日本渔轮不听警告试图逃窜,该舰当即开炮拦截,击中一艘日本渔轮,迫使另一艘停船投降。关于这次任务,上海渔业志有这样的记载 – “中建”舰前往缉捕,当即将日轮“云仙丸22号”扣留,另1艘“云仙丸21 号”企图逃跑,被击沉,船员12人落海被救,连同“云仙丸22号”船员13人,共俘获25人。1 j! k! j' i. j) |
- {5 c7 g; q. p' ^% g+ R; \) T
这样的记载未免太不够准确,实际上,中建号的炮火直接命中了日本渔轮的舰桥,偷渔的两名日本渔民被当场击毙!
& K& M" ^& q9 [1 d1 x( L
0 {3 x; ~9 p0 B3 h) h& p1 q& j桂总司令只让你抓船,没让你打死人嘛。这些无法无天的国民党海军啊......
, y% S! m* [) g( I6 a% V0 y" m; X" _
[待续]
5 ~% n$ O% A1 h4 \8 u1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