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热点] 中美关税战及其回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8-1 13:34 编辑

特朗普对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关税落地了。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基本不出意料:比“解放日”关税低一点,比10%的基本关税高,没人逃得了。巴西是个例外,比“解放日”关税还高了,这是对博索纳罗的声援,尽管很荒唐:我声援你,所以我把你的家人都劫掠一遍。

中国是个例外,依然在关税停火期,8月12日到期。中美在斯德哥尔摩草签了延长协议,但需要特朗普最后批准,他还没有表明是否会批准。一般认为,他会批准,否则就是回到125+20%的关税了,最起码也是回到34+20%的关税。现在是10+20%关税。

就已经达成的协议而言,欧日韩都承诺从美国增加数以千亿计美元的进口,主要是能源产品(美国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大宗产品可卖了),另外向美国投资数以千亿计美元。其中韩国3500亿美元中,1500亿投资美国造船,而且是以砸钱的方式,而不是FDI。这可能确保美国最大限度地控制重建的造船工业,也确保美国就业。不知道美国怎么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更不知道这是否会扩大到其他数以千亿计的投资项目。美国根本没有那样的人力资源。不过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但在中国方面,除了语焉不详的框架协议,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协议。参照美欧、美日、美韩协议,不难想象,特朗普会要求中国购买数以千亿计美元计的美国产品,尤其是美国石油、天然气,这还有置换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作用,另外中国还需要向美国投资数以千亿计美元的工业项目,估计少不了电池、电车。中国根本没有理由同意。

对中国来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从赢走向新赢”后,会对至今坚持不退的中国怎么办?



中国依然是美国最大的逆差国,整个欧盟加起来还没有中国多,尽管欧盟对美国的进出口绝对值超过中国。要讲进出口比例失衡,越南更加失衡,问题是中国的出口结构:容易替代的消费端产品大幅度减少,曾经主导的服装、家具等的比重极大降低,塑料和橡胶制品有很多是消费端的,但这些加起来才刚过10%。电子产品里有消费端的,如手机,但更多的是各种工业电子产品。难以替代的是供应链中上游中间品和“工作母机”,占比大幅度增加。



“工作母机”是古早的说法,指用来制造产品的机器。那时车铣刨磨是典型的工作母机,现在范围就大了,而且远远超过金属加工。中间品包括各种化工品和半制成品,包括轻工业半制成品,如面料、拉链、纽扣。美国现存的大量精品手工作坊高度依赖中国制造,这些领域的就业面还挺大。

对消费品加关税,消费者可能还有买或者不买的选择。对中间品和工作母机加关税,选择就是开工或者停工了。换句话说,要是中美贸易停摆不至于对美国伤筋动骨,根本不会有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会谈。特朗普没有本钱重打关税战。但不打又不行,中国这个坏榜样太坏了。

下一步怎么办?估计特朗普自己也不知道。





加拿大和墨西哥不一样,石油、天然气美国自己就有充足供应,交通运输设备主要是车辆,把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产量拉回美国有利于振兴铁锈带,农产品也不是多大的问题,美国自己补得上。



这是美国从中国、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占比的另一个视角。



欧盟那里,药品是美国“产业回流”的重头,不仅利润截留,还有利于降低美国药价。汽车更加好说。豪华车本来是小头,但欧洲大牌“豪华下沉”后,拿走很多市场份额,美国要拿回来。药品和汽车两项拿下,其他的都好说。

现在看来,特朗的关税战打到大部分目的,唯有中国这一头强攻不克。同时,中国希望通过榜样作用带动各国,这也没有发生。但关税战打到现在,有没有同盟军,中国都不仅必须而且有能力打到底,丢失对美出口对中国经济整体影响有限。

但中国的榜样作用可能是无限的。

各国忍气吞声接受美国的霸凌,经济上损失,政治上离心,心理上屈辱,不可能没有后果。英国的帝国特惠制至少在圈子内还是特惠的,美国则是在圈子内直接开割,而且以最无耻、混蛋的方式,对美国道德高地的损害是深刻的,不可逆的。一定会有人坚称:道德高地算什么,实惠最重要。中国这几十年来,在国际上不乏实惠,缺的恰恰是道德高地。而美国的实惠有很多恰恰得益于道德高地。

中国的道德高地来自坚持正义、反对霸凌、坚持共益、反对独吞。更有甚者,中国成为真正灯塔后,各国对美国关税协议悄悄反悔的可能性不小,尤其似乎那些本来就空洞的投资承诺。这些缺乏细节和可执行性的承诺本来就是特朗普为未来重开惩罚性关税预埋的地雷,问题是,各国可能如今看到中国的榜样,也在心中暗暗反悔。特朗普要是敢重开惩罚性关税,各国未必不敢踢开协议,对美国开征反关税。一回生,二回熟,这次不至于那么手足无措了。2024年美国出口总额2.06万亿美元,进口总额3.26万亿美元,各国反制起来,美国的损失也不小。

更重要的是,各国对于中国到底能坚持多久心存怀疑,不到最后,谁都不敢说看到了最后,所以先用权宜之计应付一下。美国能毁约,谁说别人不能?不是不能,只是看到榜样在前,不敢。

所以,特朗普把中国打到投降很重要,问题是他没有办法打到中国投降。美国经济各种坏苗子都在冒头,美国首先投降不是没有可能。对于特朗普来说,好消息是各国首先投降了;坏消息是中国坚决不投降。

而美国不再是“世界的消费极”后,美元霸权也随之削弱,美国连无限印发美元的能力都削弱了。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中,但这一次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型未必走将“低端产业”向全球转移的老路,可能以向机器人、黑灯工厂转移的方式出现,从而避免西方“国富必然骄奢”的老路。

欧洲已经在嘀咕是否中国的“屈辱百年”后,轮到欧洲了。

This is the best of times. This is the worst of times. This is the the time we live in.

评分

参与人数 6爱元 +69 学识 +2 收起 理由
helloworld + 10
老票 + 16 + 2 给力
唐家山 + 4
常挨揍 + 15
landlord + 1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12 23:57
  •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合体

    沙发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各国应承的大笔投资就是个花头,老川和各国都明白,招不到合格工人,咋建厂?难道钱都拿来发福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5-8-2 07:04
    各国应承的大笔投资就是个花头,老川和各国都明白,招不到合格工人,咋建厂?难道钱都拿来发福利? ...

    可以先买国债,等找到合适的工人了再建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0-12 07: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地板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国林风 于 2025-8-2 09:08 编辑

    中国目前的制造业全球占比大约32%左右,这和美国1929年之前的峰值类似。据说没有其他任何国家在贸易全世界流通后达到这一比例。

    两者有相似之处,美国在1929年之前繁荣了10多年,很大原因是一战把欧洲打烂了,欧洲战时需要物资,战后也需要时间重建,所以极大刺激了美国制造业。但是欧洲重建逐步完成后美国出口就处于过剩状态,所以导致了美国1929经济危机爆发。幸运的是之后有了大基建和二次大战爆发。

    中国前几年工业制造受疫情影响小,在其他国家停滞时出口又有了新一轮的扩张。现在各国早已从疫情中恢复,如果中国工业对各国的就业造成更多冲击,可以预见会有更多关税到来。

    所以中国经济目前的状况就是制造业过剩。经济转型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继续刺激国内消费,第二个是如何能使制造业和世界其他国家共存。

    如何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大大超过了我的认知。我只希望不要中国在10年之内发生战争或者特别的经济动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国林风 发表于 2025-8-1 19:05
    中国目前的制造业全球占比大约32%左右,这和美国1929年之前的峰值类似。据说没有其他任何国家在贸易全世界 ...

    这样比照的最大问题在于:1929年美欧经济的同质度与今天中西经济同质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所以西方疫后经济恢复与当前的中西经济矛盾没有多大的关系。

    有关系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强劲的部分侵入了西方传统舒适区,尤其是汽车。这是当前矛盾的焦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0-12 07: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6#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5-8-2 09:51
    这样比照的最大问题在于:1929年美欧经济的同质度与今天中西经济同质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所以西方疫后 ...

    现在不光是西方,是中国商品对整个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世界其实也是过剩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有几个同学在国内做实业,现在日子比以前难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国林风 发表于 2025-8-1 20:44
    现在不光是西方,是中国商品对整个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世界其实也是过剩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有几个同 ...

    在原有市场过剩不一定就是全球过剩,不过这事没有容易的解决方案,最好的办法是改变赛道。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守着舒适区,只能是舒适区越来越不舒适。做实业,就是要赶在潮头前面,否则就要被淹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12 23:57
  •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合体

    8#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美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突然大幅加码,无理要求一大堆。

    所以,给日韩等国让利是为了孤立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5-8-2 00:40
    最近美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突然大幅加码,无理要求一大堆。

    所以,给日韩等国让利是为了孤立中国? ...

    会有这个因素,最终目标还是要“拿下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1-2 12:0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10#
    发表于 前天 0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emtex 于 2025-8-3 00:22 编辑
    国林风 发表于 2025-8-2 09:05
    中国目前的制造业全球占比大约32%左右,这和美国1929年之前的峰值类似。据说没有其他任何国家在贸易全世界 ...


    中国目前的制造业全球占比大约32%左右

    32%这个数比较流行,大概率是错的,因为这个数是用美元算的。其实如果用VOLUME算,轻松过半。一个简单的办法是算制造业用电。这个制造过剩,不知道咋办。也许外迁一部分到东南亚?至少离得近,好控制一些。当然,也可以中国人命苦,把活都干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helloworld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12 23:57
  •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合体

    11#
    发表于 前天 00:41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5-8-2 23:48
    会有这个因素,最终目标还是要“拿下中国”。

    估计会有毒丸条款,尤其是日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1:54 | 只看该作者
    semtex 发表于 2025-8-2 10:16
    中国目前的制造业全球占比大约32%左右

    32%这个数比较流行,大概率是错的,因为这个数是用美元算的。其实 ...

    能迁移的都不是真的过剩,只是产地与销售脱节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0-12 07: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13#
    发表于 前天 07:18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5-8-2 11:01
    在原有市场过剩不一定就是全球过剩,不过这事没有容易的解决方案,最好的办法是改变赛道。当然,说起来容 ...

    现在中国早已经是全产业链了,换到哪个赛道上都是一堆中国企业,还怎么更换赛道?

    现阶段有什么新需求新赛道能解决就业问题和政府收入减少和支出增加的鸿沟?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原本是希望逐步取消补贴,按原计划今年已经没有补贴了,但现在不得不补,因为就业和其他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52 | 只看该作者
    国林风 发表于 2025-8-2 17:18
    现在中国早已经是全产业链了,换到哪个赛道上都是一堆中国企业,还怎么更换赛道?

    现阶段有什么新需求新 ...

    新赛道指新兴产业,这些都不是短平快的,知识要求很高,不容易扎堆内卷,你朋友可以考虑一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1-2 12:0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15#
    发表于 前天 21:26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25-8-3 01:54
    能迁移的都不是真的过剩,只是产地与销售脱节而已。

    没有“真的过剩”。 从漂亮眼里,只要你出口,就是过剩。从兔子眼里,只要你们都死了,我啥都是短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50 | 只看该作者
    semtex 发表于 2025-8-3 07:26
    没有“真的过剩”。 从漂亮眼里,只要你出口,就是过剩。从兔子眼里,只要你们都死了,我啥都是短缺。 ...

    也没有那么绝对:只要我还在造的,你出口就是过剩。我不造的,你们都出口、竞争压价也不过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5 04:19 , Processed in 0.04255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