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歼-10C打隐身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00:4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8-4 11:19 编辑 2 B- _7 [  z7 b+ {# h: V

9 V& y; S0 S3 t/ B. a- ]  L央视节目里,有一段歼-10C双机在空警500的支援下击落隐身机的情节,节目里还有一架歼-16D闪过。01应该是长机,在整个交战中负责指挥。02应该是僚机,在交战中最终在01的指挥下发射导弹。03应该是预警机,提供远程空情支援。电战机的作用不明。除了在片中闪过,所有对话没有提到。  Z1 G5 \3 ?1 }# N1 }5 V
' l  F1 E! O$ `. q
这显然是歼-10C在体系支援下以弱胜强的战例,值得好好研究。央视当然不会给出太多细节,很多东西只能脑补。
$ T3 c% Q* `+ c9 w0 v
5 Z4 N9 g; c# \- p5 B, r. y交战大体可以复原如下:1 W% T1 {' s- h3 k' E; h0 F

+ z( T( a* H! g7 m  n$ u03首先发现目标,通报编队。语音通报是操作习惯。即使有数据链和共同的图像显示,还是需要口头提醒,互相确认,不能假定对方已经知晓。2 W3 ~, B( c) I9 ]
01下令交战。  E' v: f+ m: ^
02抢先占位,发射导弹。( W8 u: H, o* F' b
02雷达扫不到目标,01要求03帮忙扫一下。
9 l. G4 [/ A: {" u2 T01继续扫,没有发现有威胁,也没有捕获目标。
. P1 h/ _: ~$ F) s( m$ S02报道:导弹睁眼了。
4 s  W0 w, U# Z目标被击中。
0 n$ \; M9 s5 p% @0 W/ A  E( l/ R5 }- d
预警机探测距离更远,这不意外。预警机雷达天线较大,可以使用较长的波长,有利于反隐身,这也不意外。预警机雷达还可能是双波段的,兼顾距离和分辨率。$ [& {8 @8 y: q: s- {" O8 x3 p4 z/ R
+ L1 k# f  I" \# U
02的位置更好,抢先发射,这很自然。早就过了刻板的长机攻击、僚机掩护的时代了,谁位置好,谁攻击,另一架飞机掩护。02先发射导弹,再扫目标,这也不意外。中远程空空导弹有中继制导,本来就可以先发射后锁定,但发射后还没有锁定有点挠头。+ a& N3 g) G. v8 W3 [! N
7 c% L, W; c3 g5 W
03在把目标“交给”战斗机时,是认为战斗机雷达已经到了可以探测和锁定的距离。“方位70,距离180”也完全在歼-10C的正常探测范围之内。雷达通常在有引导的情况下开机,有很大把握立刻截获目标。但隐身目标大大降低了歼-10C的雷达探测距离。! v! z! E5 a' |; ~1 L' G; e. j9 b

6 Q  ]: [/ y/ X有可能03只发现目标的概略位置,并没有精确的坐标,这本来就是战斗机火控雷达的任务。问题是03没有或者无法精确识别目标的性质,概略的目标只是没能使得01、02的雷达捕获目标。这不是03的错。预警机的使命是预警,只需要提供相对概略的位置、方向、速度,不需要精确识别目标。对敌机的非合作识别只有用短波长的雷达波仔细扫,这和预警需要的长波长相反。
5 O$ e7 K  P7 q  I% c$ g6 d
+ u( C/ V9 p+ o* K& G01继续用自己的雷达扫,应该是因为02在发射后,已经脱离了,避免被对方反戈一击。在敌机位置不清晰的情况下,02即使避开是正确的战术动作,糊里糊涂撞进隐身敌机的火力圈,就不好了。+ Y) x) M! |- |7 c! A

  c6 n5 \8 f0 Y01在确认没有威胁的时候,继续用雷达扫,希望可以捕获目标,接过已经发射的导弹的中继制导,但不成功。只有请求03继续帮忙。03是直接提供概略的中继制导,还是借道01、02,不太清楚,两者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只是03的工作负担问题。- k1 L1 h/ w7 [7 n9 t8 c7 N# d! {; q
) ~( _' X, H# D( u, y
在这里,电战机或许在悄悄监视战场环境,确认没有对方雷达开机,所以01敢放心继续扫。
8 p  P6 S4 F. f. {# v7 \/ o3 z2 t2 C
导弹睁眼应该是通过双向数据链传回来的。这应该指导弹的主动雷达制导头的雷达开机了。在通常情况下,导弹在预定的距离上自动开机,或者根据载机雷达实时更新而灵活开机。在这里,可能是03更新,指令导弹“可以睁眼”了。
* m# B7 v6 C+ Q- N
0 a- U% w# T# o这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03对距离再次估计错误,导弹睁眼后,依然是睁眼瞎。这时就要看导弹的制导机制了。在导弹睁眼之前,中继制导实际上是指令制导,导弹对目标在哪里并不知道,指令叫往哪里飞就往哪里飞。在开机时刻,导弹雷达在外来引导下,迅速捕获目标。理想情况下,应该通过双向数据链与载机核实目标后,再行锁定、攻击。要是发现不了目标,就需要在中继制导下继续飞行,直到捕获目标。
! Q5 T4 _. N. w% {# P9 [# H; C, u
1 T, W/ m/ _9 N3 M# l/ J导弹雷达开机过早的另一个问题是使得敌机警觉,采取有效反制。太晚开机则有错过目标的危险。
: t$ U2 D6 P) e8 j) u; A
/ Q# c: v" Q1 X0 Y. v- L6 p* }9 W最后的结局是大团圆。
) t' _4 [7 w! Z$ v6 {% J% [4 V! R: K4 b8 q) Z7 I
需要脑补的是各机的相对位置和方向、速度。. Y1 }% S5 s+ j+ o& }! @

& x1 p7 Y" _9 E# \. L4 c4 t; v01、02应该在差不多的位置,发现敌机后,转向敌机。敌机应该在大体迎面的方向?
2 I% l: w$ H) I8 a- r* U& B# Y" v/ m1 W& |
一般说来,敌机没有理由沿着战线成小角度穿入,那样增加被发现和被拦截的机会,通常都是接近垂直的角度直接穿入。也就是说,01、02正在接近与战线平行的方向巡逻中,发现敌机、转向敌机的。
2 J. a( `0 g; U# P
* u1 y  S8 t8 C- G8 K0 v, B预警机通常在战线后方飞“椭圆形跑道”。敌机如果要降低被探测可能的话,应该尽量朝向预警机飞,最大限度发挥前向隐身。这决定了即使预警机也只能概略定位。敌机暴露侧向什么的因素较小,长波对目标的基本尺度敏感,但对长边短边并不敏感,光学反射只对短波长有用。
, M: J2 p) I# {  ]9 [6 ?4 D% ~1 F+ T% ]1 G- c
预警机应该在01、02身后至少一二百公里的地方。没有提到隐身敌机有任何发射导弹的动作,既然隐身敌机离01、02的距离只有180公里,而01、02又不是隐身的,在理论上,至少在02首先雷达开机、01随后开机的情况下,隐身敌机是有可能发射导弹反向攻击的。那时情况就会复杂好多。要是隐身敌机的导弹射程可以达到预警机,问题就更大了。
2 Q% E8 Y( V8 Z7 J7 L2 L3 \+ P" Z4 R5 @& k" F" Y, }7 z. U

% S; \' x  F" ?' m. L. A/ F: i假定隐身敌机的导弹射程可以达到250公里,就像传说中AIM-260的射程那样。假定预警机离隐身敌机的距离只有350公里。由于02和01先后开机扫一下,01还在持续扫,隐身敌机有可能判断对方已经发射导弹,转向回避一段,迫使导弹消耗能量,然后全速冲向预警机,争取在01、02的雷达捕获目标之前,发射导弹扰乱预警机的中继制导,局面会不一样吗?
1 C3 N3 E! c2 i: h* ]* f5 F- ?9 O; @8 ]  f" _
这时关键就在01、02首先捕获目标,还是隐身敌机首先到达反攻预警机的位置。一旦预警机被打掉,或者脱离战场,01、02就会很被动了。
+ e6 F- _: x$ U! d4 X/ ~; t6 X- x7 m* \/ R% _$ o+ c: D
这当然只是猜想,有多大的现实可能性?如果对手是F-35,这不会发生,F-35没有那样的速度。如果对手是F-22,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30 收起 理由
方恨少 + 12
住在乡下 + 6 涨姿势
landlord + 12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5 05:54 , Processed in 0.02975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