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中国在经济方面大动作连连,A股闻风大涨,上交所竟然因为订单太多而宕机了。上交所应该好好向阿里、京东学习,他们要是也动不动就宕机,618、双十一就没法玩了。
4 _: ~, Q" L, q+ g
% P% ^% n- S4 a" v& ~$ s+ @$ i必须说,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是雷声大、雨点也大,下得是时候。央行暗示,宽松政策才刚开始,后面还有动作。所以外界估计,这一波不会浅尝辄止,股市涨势可能要持续一段。# g, M, C! ~: L# v1 g
, B- F) V k' A- B0 R/ @, x
当前的经济困难与房地产遇冷有关,当前的经济刺激也在不小程度上针对房地产,但要是以为房地产会恢复“过去的好时光”,这可能是想多了。一些人认为,一万亿、两万亿都不够,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有多少多少存量房有待消化。可是,要是政策的出发点就不是回复过去火爆年代的房地产旺销呢?中国人的居住水平已经与20年前不可相提并论,城市化还在进行,但继续往北上广深集中不是办法,二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也使得高度集中不再必要。
1 u+ e& B R! X* [! \6 O% X% g
5 v7 g, w) q) U0 W# k房地产政策会继续宽松,北上广深也全面取消限购都是可能的,首付进一步降低和进一步出台对初购人的优惠也是可能的。有人指出,即使放宽,也不能重现10年前的房地产火爆。可能没错。比照加拿大的话,温哥华、多伦多尽管房价飙升,但除了用空置税抑制投机,从来没有限购的说法,加拿大的首付也是5%(针对50万加元以下的房子,以上的部分是10%,但除了温哥华、多伦多中心这样的热销地方,50万已经超过大多数初购房了),但不到25%的话,房贷要加上法定的房贷保险(CMHC)。中国现在的购房政策放宽实际上只是在向国际常态看齐,只是正常化而已。! y2 |1 R1 G( |: }$ ~
' A. d Z k T# n中国经济的崛起得到过房地产的推动,但也受到过房地产的拖累。现在去争辩房地产的得失意义不大,需要牢记的是地方政府不能走土地财政的老路,国民经济不能依赖房地产的拉动,老百姓不能利用房地产投机。
D& [4 x3 j9 s. S4 a* f% r8 D5 a7 _3 T5 F* p
房住不炒依然是基本政策。在此基础上,避免把财富建立在房地产上的人们过度财富缩水,更要避免有房地产刚需的人们知难而退。这是两难的选择,但中国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 [5 k/ ^. ]! v& K
q2 @3 F3 k! F
与此同时,中央的大动作也表明:中国的工具箱里,工具多的很,不用是出于有意识的选择,而不是没有工具可用。
. U! m8 m+ P0 s" p8 C; _ F4 T5 O' j: e9 a3 u9 O. I
过去一两年来,欧美不断炒作“中国经济到顶论”,不少欧美基金撤出中国。不只是抛售份额,还有直接撤销、结账关户的。他们肯定没有想到中国股市竟然还会暴涨起来,中国经济还会再火起来。& A- m/ i. }# b
9 O5 f T; [+ X/ D B% \
房地产不会、也不应该再火爆。当前的刺激是为了止跌。在很多人的财富与房地产绑定的现在,这十分必要。但再度火爆必然“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已经才过的坑再重踩一遍。$ v8 ?( h! n" \% [2 R
6 w) f0 F* t- ~; w, ^) R
中国经济向下一个高度的发展必须、也只能是来自于新质生产力。这包括全新的产业,AI、低空经济、生化制药只是容易想象得到的例子,传统经济的智造化是广义的新质生产力,也将得到迅猛发展。更加推而广之,新质的服务业也是新质生产力,比如银发经济、个性化服务等。会有很多需要灵机一动的地方,更有很多需要精细化的地方。( J, ~8 X1 h/ C- E# D- Y
% _7 T% P* X0 z6 Z( ~
在很多方面,中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也有不少地方,中国距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差距。自卑不好,自满也不好。实事求是,均衡发展,中国远没有到顶,中国经济还有好几层楼可以上呢。
3 l5 e" q- T, v; U
3 T' e I& `: g% O" d$ [$ l. F' O然而必须说,中国股市是个谜。经济好坏与股市涨跌似乎关系不大。有人调侃:中国足球和股市是“国运平衡器”,总要有点败兴事情,免得中国太嚣张了。$ W, V! ?4 ~8 `1 F) \
+ o; N( n0 i, u% R" S9 G- @5 D未来中国股市是否会终于与中国经济挂钩,现在还不好说。但就这一波的大涨而言,华尔街的老爷们会后悔吗?或许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要赌中国输。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