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网上盛传中国新型重武直的图片,坊传型号为直-21,从直-20改型过来,对标AH-64“阿帕奇”。- `# `/ _/ `& I( a O% ^, B7 D
% k# m L( a1 Q3 K直-20是很优秀的设计。在概念上并未超越美国UH-60“黑鹰”,但在新概念直升机尚未成熟的现在,炉火纯青未必不是好事。美国陆军的V-280“勇敢”倾转旋翼直升机并不取代UH-60“黑鹰”,后者在直升机特殊机动和狭小空间运作的能力是前者不可替代的,几十年后,西科斯基的刚性旋翼复合直升机技术也再次证明仍未成熟。/ b' X% M( s6 [. t& p9 v. D* l$ A
% O* f V P9 X, s. e
直-20是运直,从运直研发武直是有先例的。米-24就从米-8研发而来,米-28又与米-24有直接渊源。AH-64“阿帕奇”与UH-60“黑鹰”倒是除了共享通用电气T700发动机外,没有太多的渊源,但南非“石茶隼”武直又是从法国SA330“美洲狮”运直研发而来的,后者在南非按许可证生产。
- L' b9 C" w) k) X# v" H1 r
! H4 \! t- B7 _# B9 {; X从运直改为武直,发动机、传动系统、尾桨可以保持大体不变,但机舱要大改。取消不必要的运兵仓(米-24是武直中的异类,但在实战中,运兵仓一般空着,以降低重量、提高机动性,也增加载弹量),飞行员座舱串列双座(卡-52也是异类,这是从单座的卡-50改过来的无奈之举),增加装甲,增加的短翼不仅在平飞时提供升力,容许发动机出力更多地用于推进和提高速度,也是天然的武器挂载点。
# G. z! Y$ j1 G# }! q" A9 ]5 g. S8 Y2 E7 |+ e+ m7 @
从流传的图片来看,直-21都做到了。2 z6 i! t4 M' b7 H( _; Q4 z
& S+ L$ e) \8 ^$ W但这还是不解决三个疑问:8 }/ P- Z/ i6 |" `1 V( i$ @
* X( M* B7 S. v, L! |* u' j1、 在无人机时代,为什么还要研发重武直?( ?' }; [; R( `* v5 v! D: D; e
2、 中国已经有了直-10,为什么还要研发直-21?
. S% F2 H1 R6 c7 D& N+ I/ ^3、 为什么还是拘泥于传统布局,不一步到位,研制新概念重武直?
( ]. D; O* N( H# F- k' L! x
( ~3 ~5 J& w0 K" k伊戈尔·西科斯基在1939年发明现代意义上的直升机后,直升机的基本原理一直没变。桨毂的铰链-滑盘结构天才地解决了旋翼的升力和推力的分配问题,但也本质性地限制了直升机的速度,并带来本质震动。
: ^1 {% P$ e8 O( M# U' q+ {+ ]& G% G
倾转旋翼、刚性旋翼、复合直升机从不同角度解决直升机的本质速度限制和震动问题,但也带来新的问题。除了特种应用,V-22最终没有“走出海军陆战队”;美国陆军FARA计划放弃刚性旋翼;FLRAA计划放慢进度;这些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新概念直升机依然不能代替传统直升机。
5 m: e7 l' \3 j- t# Y; n- |% W- ]/ C& v, ?+ f% @
新概念直升机中最成熟的倾转旋翼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半刚性旋翼依然走高转速、小直径,才能在旋翼升力状态和固定翼推进状态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但也带来本质的涡流环问题,影响悬停和速降性能。8 ]8 h9 f; V7 L, }1 p: i
: @4 B& ], U7 n0 o倾转旋翼也天然具有单发失效立刻失衡的问题,左右发动机不能直接驱动左右旋翼,必须动力汇总然后通过复杂、沉重的同步轴系才分配到左右旋翼。左右旋翼也天然导致特大的横向占地,影响在窄小地形(如建筑群中或者林中空地)上的使用。美国陆军新一代武装侦察直升机计划(FARA)早早排出倾转旋翼方案,就是出于不宜在窄小地形运作的原因。
- q t: H4 Z/ w
& c& w* ]2 G& J- z在某种意义上,垂直起落飞机可以看作新概念直升机的延伸,但这只是可以垂直起落的固定翼飞机,悬停、侧飞、倒飞等直升机特殊机动只能小心翼翼地做一点,离激烈战斗中要求的泼辣性相差很远。
- M! L4 b# K% `. d R7 z. Q4 X4 L9 u* z9 z
对于武直来说,只能掠袭的旋翼强击机是不够的,需要能利用地形地物的掩护,灵活地冒头和隐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才能保证足够的生存力。装甲只是用于在躲不掉突发打击的时候硬接一招,生存力最终依赖不被发现、不被打击。武直在本质上也是近战平台,不时有硬接一招的必要,主要进行超视距作战的话,直接用战轰还方便一些。! O' j k2 ?7 v8 |6 T, Q2 e
+ Z/ ^# c* E9 R2 K9 ^- L2 p9 _由于这些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武直依然以传统布局为主。
2 F9 K7 G5 o4 p6 T9 {0 H* y) j# G/ U! G2 B$ t
在直-10和直-21之间,直-10也是优秀的设计。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这是中武直,速度、装甲、载弹量天然不如重武直。早期的发动机功率不足问题带来一些设计局限,现在也只是部分解决。
4 z7 p `7 [2 M% v c
- t3 U* d' r5 E中国是个幅员广大、地理条件复杂的国家,武直使用环境从喜马拉雅高原到东南沿海,从西北沙漠到南方丛林,高原、高温、高盐、多沙环境都需要考虑,动力相对不足的中武直的适应裕度天然不如重武直。在高原、高温环境下,重武直可以减载出击,依然具有足够的战斗力,但中武直再减载出击,就离赤手空拳不远了。在阿富汗,美国陆军的CH-47F经常减载起飞,作为中型运直使用;在低海拔地区很好用的UH-60L在高原、高温条件下旧不够给力了。高盐、多沙需要加强空气过滤,也是“吃”功率的,重武直再次有“亏得起”的优越性。
3 z/ l B4 u' Z) V: r( N8 J$ s9 p- a3 v3 }6 ]- t% `
直-10依然是有大用的,但在有重武直的情况下,直-10可以用于自然条件更加友好的战场环境,这依然是中国国土的主体。
) u6 V4 v- Z K
C$ V% n9 r. y# t! }更大的疑惑肯定还是来自无人机。# w1 L+ t0 Q n, S5 }
. \1 t3 v3 ^7 D% r
无人机的战场作用越来越大。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战争只是预演的话,乌克兰战争就是全武行了。但必须说,这些战争离大国冲突还是相差很远。在大国冲突中,无人机能发挥的作用现在很多还存在于想象中,但谁都不敢低估无人机的作用。
/ U7 ^- w# _6 B1 {/ M4 L2 G
4 A! C3 Y& m) n然而,无人机不是万能的,在很多关键的地方,尤其在大国冲突的设定下,无人机的作用很可能受到严重限制。
& x( ^/ M4 N% e6 G, q/ S. c5 h R8 R3 K
无人机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在回路中”。这不仅是现有无人机自主程度不够的原因,也有战争伦理的原因。但“人在回路中”高度依赖顺畅、及时的通信,这在存在高度电磁对抗的现代战场上是可遇而不可靠的。甚至无人机高度依赖的卫星导航在战时都未必可靠。
$ t: Q: Z, W2 T( Q. F9 z0 p3 C- X( m0 L' w0 l& b
美国DARPA秘密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用超高空、超长航时无人机担任导航和通信中继,既可以在卫星容量不足的时候补缺,更是在卫星通信和导航受到干扰甚至被打掉的时候接替工作。当然,卫星能打掉,超高空、超长航时无人机也能被打掉。然后就回到原点了。
# V, F4 Z& F' }# w/ t" q
" [& B9 ?5 q. Y$ ]$ D: J6 V有人平台也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但军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指挥不畅、通信受阻的困难战场上临场发挥本来就是军人的英雄本色。在通信中断时,军人根据既定指挥意图继续独立作战;在命令与战场实际脱节的时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发现新的机会的时候,或者果断孤胆出击,或者调动友邻和上级向自己靠拢,抓住战机,改变战斗方向。
) e7 M) ?0 [3 x7 Y0 h
* U9 t) I+ W$ w8 n9 d& L7 R5 p* S说到底,战斗是为人打的,有人平台永远是战斗的核心,重型平台天然具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搭载更多的设备,具有更强的核心作用,无人平台永远只是辅佐。9 j- c( R6 u; U1 T
8 [" _; Y! [/ g具体到重武直,这是具有天然“树梢之高”优势的战斗平台,既能利用地形地物,与地面战斗紧密结合,又不受道路和山水障碍限制。" U7 R$ r5 n- Q
$ i, Y0 |! n; I) Z! M
作为近战平台,重武直还能利用视线内通信的独特优势。7 S* Y# M+ Z. F' v3 b# R1 Q
( u; p* [# ?$ m" e, B: F即使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视线内通信也可以利用定向天线,大大抑制干扰的作用。短距离的定向天线也有利于高速数据传输。相控阵天线不仅用于雷达,也用于通信。更重要的是,相控阵概念不仅可用于射频(无线电),也可用于激光。说到底,光波也是电磁波,只是频率更高。% v: `0 h p) p% Z8 e$ i
" ?$ }9 ?( p0 R1 }; E& Y* _1 L! G# T" ]
激光本来就有定向性好、保密性好的特点,激光通信的难点是需要机械转动、瞄准接收天线,才能可靠收发。光学相控阵(OPA)改变了这一点。OPA和射频相控阵一样,有电控转向的优点,所以不需要转动透镜就可以瞄准,便于使用固定阵面天线。+ v4 W! F% b! U, b
v& b0 T/ J% ?3 \5 ]9 y# u6 ?9 U
OPA也能多波束同时收发,用于和多个终端同时通信。这对同时控制多个无人机特别有用。3 A1 i+ w# n8 N- Y- n% J- b o* r
1 h$ H9 F# T. s& U: Y6 W. e, t7 T重武直和无人机是互补关系,不是替代关系。, A$ t! a5 o" U. X) Q
+ J% {( i4 \1 P- V
无人机是总称。从高空长航时(HALE)、中空长航时(MALE)到多旋翼(如大疆)、手抛,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存在的。
" w& _1 {$ t s8 D( ~1 l6 _! e& ^. }3 _* {+ [3 }+ W5 n
HALE无人机战略性较强,与重武直的交集较少。MALE无人机主要用于监视或者察打一体,但在中低烈度战场作用更大,对方有正规野战防空的话,MALE无人机的生存旧受到极大挑战。在乌克兰战场上,俄军防空跟上后,乌军的土耳其TB-2无人机就淡然失色了。MALE用于察打一体也适合打零星目标,否则载弹量不够,大大加大载弹量则失去无人机低成本的优势。
, ?$ t; n& _! v* x; f X! ?) S9 F% ~( T- _! D4 [& \
MALE无人机从设计到运作方式都以中空徘徊为主,容易受到防空威胁。长航时与高机动在气动设计上本质不相容,强大的自卫反制能力则与低成本冲突,这决定了MALE无人机的察打一体和“冒头即打”只适合中低烈度战场。重武直的英雄本色则在于高烈度战场。
. j" K# P' ~9 Z: D1 M0 p1 O& A+ w% |, R- k6 a- s* n% C# }/ l
与武直交集最大的或许是低成本、无处不在的多旋翼无人机。这些低成本无人机以侦察和监视为主。由于续航时间和载弹量有限,没有多少察打一体的能力,但特别小巧灵活,使用简单,便于非专业部队无忧虑使用,也较少引起敌人注意,便于前线分队放飞和使用。2 `# A/ [. s# U, Y' g5 E1 f7 ?
7 D- W; e- v0 ~0 n& |6 \众多的多旋翼无人机可以成为重武直的眼线,既可以通风报信,也可以帮着踩点,便于重武直在有的放矢中冒头攻击。! D. B; S& z& y5 A5 M- n& r
8 u# }# R' A6 J, D/ |4 Q2 t有人的武装侦察直升机也有大用。武装侦察直升机能携带重武直的大部分武器,只是数量较少。也有少量装甲。但武装侦察直升机像特种部队一样,主要任务不是冲锋陷阵,而是为重武直做眼线。5 D5 W4 @/ t7 p( h
! S) @7 x+ n( P6 o9 O与 无人机不同的是,有人的武装侦察直升机能通过主观能动性,在对敌情有概略了解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地隐蔽前出,在忽隐忽现中,保护自己,查明敌情。相比之下,无人机就更多依靠“不怕牺牲”了。
- q: ~2 y+ k7 e4 s/ ], r
$ |* W$ H9 G) g- A, b5 `7 N- g在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有人的武装侦察直升机也能根据实际敌情,在暂时忍受通信不畅而保持观察和立刻脱离、报告上级之间作出合理判断,而不是简单化地自动归航,或者死守阵位。即使存在强电磁干扰,也有机会主动转移位置、恢复联系,这也是有人平台的独特优势。人们在手机信号不好的时候,换一个地方找信号,是一样的道理。1 x6 R1 Z0 o' r3 @; k
- g' s! `8 q4 B- I/ i/ P% `% S2 I
武装侦察直升机与无人机也是互补关系。美国陆军FARA计划下马,计划未来以无人机和AH-64“阿帕奇”配合,不是因为无人机真能取代武装侦察直升机。下一代设计要么比需要替换的OH-58D“基俄瓦武士”性能提升不够大,要么技术太超前、成本太高,因此屡上屡下。在几番折腾中,OH-58D“基俄瓦武士”已经老旧到飞不动了,现在也没钱折腾了,更高优先级的项目已经排大队了,轮不到武装侦察直升机。2 _) b8 h4 p" D- P3 R0 H
: ?- W- v- E2 C4 _" @全域战更是把重武直有机地整合进入整个战场体系中,战场上所有单位、节点的信息统统互通,一人见全局,全局见一人,使得信息集中和火力集中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永远不变的兵家第一原则。在火力歼敌的现在,信息集中是火力集中的前提,集中火力就是集中兵力。5 |% b# G/ |5 \) Z% ~ d
& w; D( A0 L; {$ Y' r' a$ x- j3 I
在无人机、武装侦察直升机和全域战的支持下,重武直的火力、机动、防护优势可以得到最大发挥。: j( L& y, n E- H3 O f3 J) Z
* J& K9 t+ [$ O
但重武直说到底,最大的特点是“武”,携带的大量武器意味着有强大的打击力,直升机特殊机动能力则意味着能在忽隐忽现中雷霆出手,在威力、及时性方面达到其他打击平台难以提供的水平。
2 A# p; e$ G" T$ e. ^, ~8 @$ I: G3 A' }' ?! r# G: P2 R( P+ U
重武直是近战平台。也就是说,以直射武器为主,威力大,反应时间短。山包、树丛、建筑后随时可能跃出的重武直一顿劈头盖脸的近距离打击比看不见的远方突如其来砸下的一顿炮弹具有更强的心理震慑作用。在战场上,心理破防和物理消灭一样重要。甚至可以说,物理消灭是点杀伤,心理破防是面杀伤,兵败如山倒就是这个道理。在心理上破防的敌人向骑脸的强大对手投降,但很难向看不见的远方炮兵投降。: Q c m6 _' b! y
- T+ }. A: k4 |2 C- ?重武直还是运直最有效的护航。运直和机降作战能选择战场,但沿途遇到拦截和着陆场遇到阻击还是难以避免。这时重武直是理想的贴身护卫,能用自身火力及时压制各种威胁,保护运直和机载部队的安全。
: ~8 ?6 k, t2 L' a( h+ V
6 u2 l, ^, M7 V& E4 i8 q8 F3 J垂直起落战斗机在理论上速度更快,火力更强,但速度太快,与运直不匹配,使得护航作战很别扭。美国陆军列装V-280“勇敢”后,问题反过来:V-280“勇敢”的速度大大高于AH-64“阿帕奇”,健步如飞的挑夫靠龟速的保镖护卫,这会是很好玩的景象。战斗机的速度还是太快,很难与V-280“勇敢”同步。; X4 O. S- z1 G( t7 t4 D( @
% ]: q( {. U; R: T6 j8 W美国海军陆战队的V-22“鱼鹰”也有一样的问题,但V-22“鱼鹰”的作战环境不同,海上较少遇到防空伏击的问题,只是预定着陆场的防空火力威胁的话,F-35B和舰炮火力都能提供有用的火力压制。+ \4 a; U( Q5 ~9 Y, ?
( e5 D i/ V( ^. s& O# ^+ [- B8 F
直-21补上了重要的短板。这也是中国直升机技术进入自由王国后才有可能的。直-10的研制充满坎坷,这是技术生态还不完整时的成长中的苦恼。直-10的研制经验和直-20的技术基础为直-21的成功打下基础。中国空中突击作战的大发展不远了。
. B5 F' |% e+ J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