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130大概是历史上在航母上降落和起飞过的最大、最重的飞机了。& O+ m3 t. k3 r) y, E, e
: T7 a* o! @! D( Z; m! l! M2 @
2 G% e5 Y R( M, a
C-130是战后历史上最成功的运输机
) Y" ?2 K# |9 V) S: [8 Y3 u) c% c* A o ?' c
C-130是很成功的设计,首飞快70年后,依然是美国和西方空军的主力中型运输机。发动机、航电都换了,但基本设计没变。在换型比女孩子翻时尚还快的军事航空史上,这是很少见的。 ~* e) I# M' h: x2 u
% L; U8 h/ i5 t' F7 H/ c
在冷战高峰的1963年,美国海军对航母的海上紧急补给问题很忧心。航母是有伴随的补给舰的,但总有没有带全或者用光的东西,如备用发动机、导弹或者电子系统关键备件,或者有要员需要上舰、下舰,还是需要从岸上基地急送。美国海军有专用的“航母空运系统”(Carrier Onboard Delivery,简称COD,有意与Charge On Delivery也就是“货到付款”共用缩写),但这是格鲁曼C-1“贸易者”,最大载重量只有1.6吨,或者9人,实用航程450公里,很是局限。航母只要离岸稍远,航程就不够用了。
$ ]* O, U! H8 U, G, L! n8 A" `8 @
5 A, P1 V4 u, N6 s/ T格鲁曼C-1“贸易者”舰载运输机5 t! O; f. J+ k! J
, h$ ]8 E `% `' l1 P S8 s* w时任海军作战部长(相当于海军参谋长)大卫·麦克唐纳海军上将是海军老飞,在30年代很英明地放弃战列舰军官的晋升渠道,去学飞行,后任飞行教官,在战时任大西洋舰队海航主管,50年代初担任“珊瑚海”号航母舰长。他对航母在海上急需备件的问题深有体会,下令海军调研用C-130担任COD的问题。
3 c- O: J) T$ h% |2 d3 Z
" o) U ]1 k7 |C-130的航程和载重量远远超过C-1,翼展勉强能上舰,气动上至少在理论上能在航母上无弹射起飞和无拦阻索降落。但这是洛克希德在设计时都没有考虑过的事,海军上下也对这事觉得不靠谱。
/ b$ D5 ?# z5 c+ @/ I6 }+ [1 L2 n+ N" K- e3 P0 x+ X
不过海军作战部长下令了,海军上下必须行动起来。60年代初还是美国海军还没有远离二战中令行禁止、说干就干的传统的时代,但麦克唐纳的命令直接下达到詹姆斯·福莱特利上尉手里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这是一个玩笑。他其实是资深战斗机飞行员,有丰富的上舰经验,以前没有飞过四发运输机,不过简单适应一下就上手了。
2 |; ^' }5 s c' ?: y
0 r, m/ [, s( ]5 O: A当然,这不是玩笑。! ^' @7 R7 X$ w T3 F2 H! {. I
8 G! V {' \2 h0 r8 k8 w计划是从海军陆战队借调一架KC-130加油机,由洛克希德略微改装,增加前起落架的阻尼,避免咋到甲板是过度下沉;加强了防抱死刹车,取消了以下加油吊舱。其他保持原样。设计要求是主起和前起能经受得住不超过9英尺/秒(2.74米/秒)的下沉率。
5 {6 N1 @# c. }* v) a& u% n" u! l3 ~/ D8 U
最初的海上试验是在1963年10月30日,位于波士顿外海约750公里的大西洋上。用于试验的KC-130在10月8日才交付,洛克希德试飞员泰德·李默尔也在飞机上跟随。指定配合的航母是“福莱斯特”号,这是美国第一艘“超级航母”,基本确定了斜甲板、弹射起飞、拦阻索降落的形制。
( }1 A/ g3 T$ n7 _$ n
$ H% K( K# a) M' n7 X; o海上风浪挺大。“福莱斯特”号调头转向迎风方向,并加速到30节“压浪”,减小甲板上的颠簸。甲板风有40节。洛克希德首席试飞员阿尔特·弗洛克在舰桥上,后来回忆到:船头的水兵随着航母的升沉,看着一上一下足有10米的样子。4 `1 M( C7 |; o
7 `- {0 I; {# E; p6 ~5 ~* {
6 y4 t; @9 D) V' TC-130一级的飞机在航母甲板上,这是见多识广的美国海军都不大见到的
( [$ Q" M% z8 L/ \ N
( @) D) Q6 e) b& H: X
% k- L$ p0 F% |. J2 `) u4 v" P在接地的前一刻,发动机进入反推力6 a5 E/ p2 A. g- f
' l# M* y" t: c( U5 E1 m0 {6 @: P h
, |+ c$ l; ]% V( J9 x1 c右侧翼尖离舰岛只有不到4.5米距离,需要高度精准的着舰
( [- k; e3 ]. T% ^& b0 \7 K9 |5 G: c9 g
7 Q) S, M. r5 w ?1 z% T3 u
! o: s4 n4 k" A
3 o! K, v, O+ A
5 ^, k9 k, }' j, r
当然,着舰后还要无弹射起飞
2 T4 r1 a% C; |! M/ b# U
% v# t& n* G' L+ k% D
- T4 _3 F- Z4 l4 W( z
C-130在“福莱斯特”号上成功地接地、复飞了29次,降落、起飞了21次
* T* o$ E, ~$ L* m% P( D4 W5 W
% h' K2 G, T. c& W. T1 a3 J+ o% [在一个多月的试验里,福莱特利上尉和他的KC-130共在“福莱斯特”号上成功地接地、复飞了29次,降落、起飞了21次,飞机重量从38.6吨最终增加到54.9吨。在38.6吨重量下,KC-130能在81.4米内无拦阻索停稳,只相当于两倍翼展的距离。在54.9吨重量下,也能在140米内自主停稳,并能在227米以内无弹射起飞。在有些试验中,福莱特利上尉在离舰尾10米的地方接地,成功地在着舰停稳后,直接滑跑起飞成功,还剩下60-70米甲板长度。换句话说,用C-130作为COD是可行的,可在4000公里距离上运送11.5吨货物上舰。在舰上观摩的布朗海军上将大喜过望。; d( P& p4 k, C. G
9 P8 H( j8 E9 O9 C; x6 ^3 h
但可行不等于可靠。为了帮助福莱斯特上尉对准下滑中线,甲板上特意刷上与正常标识不同的全长粗黄线。福莱特利上尉是海军顶级飞行员,在着舰时,右侧翼尖离舰岛不到4.5米距离,这是异常精准的着舰。他也在离甲板1.3米高度时,根据航母上着陆信号官的手势,把螺桨转入逆桨,推力变成阻力,缩短着舰滑跑距离。这是与常规着舰操作相反的。为了避免着舰挂钩失败,着舰时要开足马力,准备复飞。福莱特利这是艺高人胆大,也是考虑到KC-130根本没有尾钩,二战时代舰载机着舰就是这样的。
+ T8 N8 j+ J1 z' P3 x2 S( Q
9 i4 U4 b" y- d: z4 K3 A
1 R$ s5 P% n+ D0 D1 z- q# ]- \机头特意刷上标志:“Look ma, no hook”
4 K0 Y2 O9 l$ F4 \6 u6 o' Y" x' P+ p6 h% v
美国海军也有幽默感,特意在KC-130的机头右侧刷上标志:“Look ma, no hook”。这是美国调皮孩子在攀登架上做双脱手惊险动作时吓唬妈妈的专用语“Look ma, no hands”变过来的。4 C6 H5 P% m. a3 B0 Z) i- d
6 B# T# E* I1 e
C-130不需要多少改装就能上舰,航程和载重量非常诱人,也能在相对恶劣的海况下着舰和起飞,但对飞行员的要求太高,使用太危险,而且需要彻底清空整个甲板,对航母运作的影响太大。美国海军最后还是放弃了。
( c) ~, p1 }2 x x3 }" i) U- L8 {& o; s0 G8 A+ S) [# Y4 T
- W* \2 c1 A& q0 |1 V/ C. \美国海军最后用较小但更加适合上舰的格鲁曼C-2作为COD飞机
% A7 A% r' R& l, A6 H
: {& t. m* y& x" _+ y
3 E) |, T' a7 D. }% W4 I: W5 f
未来几年内用MCV-22替换,与这里的MV-22相似" W" u+ E! T5 U! n
4 v; ?9 Q! T8 [0 B9 ~
现在,C-2也已经很老旧了。美国海军决定用V-22的改型MCV-22替换。载重量和航程足够,还能在舰上垂直起飞和降落,大大简化运作,但机舱较小,F-35的发动机只能外挂运输,很使人疑虑这样暴露这在海上路远迢迢运过来,是否会受到盐蚀的损害。说不定多包几层泡泡纸就没事了?
+ @# d. l0 F i8 J; I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