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翻车的林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05:0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遗憾很可惜,曾经听得比较多的几个都翻车啦

https://mp.weixin.qq.com/s/IWaotIEmVJa28-rnIccYVA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龙血树 + 8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05:02:50 | 只看该作者
林夕,“港独”?[color=rgba(0, 0, 0, 0.3)]Original [color=rgba(0, 0, 0, 0.3)]补刀客 [color=var(--weui-LINK)][url=]补壹刀[/url] [color=rgba(0, 0, 0, 0.3)]Today

执笔/李小飞刀、金马刀

全国人大11日表决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继续履行职责,不少于一年。

同时,香港警方国安处对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的相关人员的调查工作仍在继续,黎智英及次子被補后,“汉奸”“走狗”“恭喜”成为香港讨论区的热门词汇,而黄之锋果真被刀哥说中,吓得一晚无眠,连发多条推特壮胆。



而此前抛下“手足”逃亡英国的“乱港分子”头目罗冠聪近日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自己“人在英国,心系香港”,居然得到了香港作词人林夕的回应。


你没看错,就是那个给张国荣写“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给王菲“写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为北京奥运写“我家大门常打开”的林夕。

林夕把自己填词,王菲演唱的《约定》改了词,跟罗冠聪来了个“隔空对唱”。“仍未忘跟你约定心念没有死,就算你去国胸怀,不敌天气,你的亲人都可认得你” ,还记得当天抗争多难捱”、“仍未忘跟你约定心念没有死”。


关于《北京欢迎你》,也有一段公案,2015年,他被人爆料,在出席香港大学现代语言及文化学院香港研究主办的讲座曾说,为《北京欢迎你》填词作了一趟官方喉舌,是其人生污点。

随后,林夕遭遇内地网民抵制,其在广西大学的活动被取消。

然而,在为《北京欢迎你》作词后,林夕曾在著作《就算天空再深》的《叫我如何不爱国》一文中,提到自己“教我如何不爱中国,以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林夕是“汉奸”“港独”“精神分裂”,还是一直潜伏在内部没有暴露?

林夕的复杂性,是香港流行文化乃至整个香港社会复杂性的一个缩影。

01


作为词作者的林夕,无疑是成功的。

“知乎”上有无数分析林夕词作特点的文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制作过纪录片《似是故人来·林夕》。他的“港独”言论在内地曝光后,仍有不少人为他说情。



无数的奖项,无数的经典之作,他是黄霑之后香港乐坛最成功的词作者。

在邓丽君说完“月亮代表我的心”后,林夕说“当时的月亮,曾经代表谁的心,结果都一样”,恰如其分地切中了城市化浪潮下失去田园与家保护的男男女女漂泊、陌生、孤独、缺乏安全感的心绪。

记得以前有个主持人说,王菲+林夕,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心里像被人打了一枪。


你说他像许多反中乱港分子一样“崇洋媚外”,这也不好说,林夕这个笔名来自他看《红楼梦》时受“梦”的简体字的启发,他的词作大多是中国传统诗词“婉约派”情绪的延伸,他为《天龙八部》写的《难念的经》,其中所包含的佛理和中国传统文化意趣,被网民推崇为其最经典的词作。

然而,不像他那爱国爱到骨子里的前辈黄霑,林夕最终走上了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林夕经常在《苹果日报》的专栏撰写撑本土立场的文章,批评、嘲讽内地的人和事,受“港独”追捧,也常被网媒转载。

就在去年的七一香港回归纪念日,林夕发表文章嘲讽那些庆祝不再被英国殖民、可以做回堂堂正正中国人的港人,“我尊重却不认同他们的天真”。不仅如此,他还在文中狂言,“你高唱了《我是中国人》之后,就轮到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了。”又指“一国吞噬了两制,回归变成港殇,乃历史的必然”来进一步否定一国两制。

实际上,林夕一直参与于着政治相关的运动,而且从香港移居到了台湾。

2012年9月5日,林夕应黄耀明之邀现身金钟政府总部外举行的“反国教”集会现场,声援在场反对国民教育的学生及市民。


当黄耀明唱完歌曲《SHALLWETALK》后,林夕在台上回应要再写一首《CANWETALK》,而另一个作词人黄伟文其后在微博中表态愿意“同场合填”这首歌。其后,黄耀明也在微博表示林夕呼叫黄伟文去现场。

当年立法会选举结果公布,泛民主派总席次18席,表现不如预期。当时身在台湾的林夕接受采访时表示对选举结果表示失望,更在采访中明确表明自己反对“国教”的立场,“新课程的教材倒退好几年,我很担心下一代在尚未建立独立思考能力之前,已被偏额观念影响”,并批评教材扭曲下一代的思想。

2014年非法“占中”期间,林夕为声援参与占领的学生,和罗晓彬共同创作歌曲《撑起雨伞》,该歌曲由何韵诗、黄耀明、叶德娴、谢安琪、卢凯彤等一众“港独”歌手共同演唱。10月4日,林夕亲身去到中环集会上,形容此次“占中”运动,结果可能是徒劳无功,但是已经播下种子,“这种子会一直传开,将来或者再聚,这一些就不是徒劳无功了!”那时候的他就在为之后的各种反中乱港活动做铺垫了。

同年12月,林夕应港独周刊《100毛》邀请,扮成美国时代周刊《TIME》中黄之锋的学生形象,登上该杂志的封面,并在内文中表示撑学生,赞扬他们“后生运动,无畏无惧”。

2019年又有林夕的身影。他与台湾的灭火器乐团共同创作一曲《双城记》,来暗讽香港,歪曲逃犯修例是“送中条例”,“比23条还要恶毒”。在采访中他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立场,表示不会违背自己的初心,还认为自己被内地下架音乐、被节目除名“是一种光荣”。

一年后的6月,定居台湾的他不仅出席“台独”组织举办的支持“港独”的活动,还再次为港独创作歌曲《自由之夏》,以纪念“反修例”风波一周年。

你以为他只是近几年才开始这样吗?不是。

“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知己一声拜拜远去这都市/要靠伟大同志搞搞新意思…到了那日同庆个个要鼓掌/硬币上那尊容变烈士铜像”这首1991年的歌曲《皇后大道东》,歌词运用象征和隐喻,描绘香港社会面对1997年主权移交的焦虑心态。“就在明天会更坏的心情下,写了这首寓言式的烧饼歌”,而该曲的作词人正是林夕。

已故摇滚歌名戴维鲍伊在1997年推出关注西藏的歌曲《SEVEN YEARS IN TIBET》,林夕为该曲填上中文歌词并首次尝试演唱中文版本的《剎那天地》。

林夕与罗冠聪隔空对唱之后,香港网民评论“精神病患者送给逃犯的一首歌”。

“基佬夕心盲眼更盲!班曱甴暴徒掟汽油弹,激光棒,放火,烧公物,烧铺,掟砖,堵路,烧人,私了。。。你话你人有几盲呢?”

“你慢慢和罗X聪约定,因为到佢两鬓斑白都返唔到香港。”

02


一位熟悉林夕的老师这样总结林夕的“爱国”与“港独”:林夕所代表的一类香港人,他们希望的不是一个中国的香港,而是一个香港式的中国。

他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却不认同内地的政治体制,内地突飞猛进的发展,却没有按照他们所设想的模式来走,这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由不认同体制,到不认同国家,到希望以“港独”来自守,无论是曾被视为“左派”的黄秋生,还是“自由派”的林夕,最后都在这一条路上殊途同归。


老师说,这些人对待内地人最热情和气的时候,是上世纪的90年代初,有很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他所接触的林夕,跟很多香港人一样,彬彬有礼,但可以感觉到,他心里对内地的看法,虽然很谨慎地从不表现政治观点,但可以感到他内心的深度不信任和不服气。

林夕走红于香港流行文化最旺盛的时期,这种旺盛的场面实际也是内地张力向香港辐射的结果,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进程,香港的影响力很快被融入到整个大中华崛起的庞大势头中去。香港流行文化圈需要作出选择,要么北上彻底融入,要么选择日益强调本土。在这个过程中,香港流行文化经历了一个很大转变,把政治当流行文化来玩,做政治人物才有流行性,艺人也成了政治对抗的玩家。

在香港这个复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如此,金庸蔡澜,都曾是黎智英的座上宾。但在中国民族复兴与中西冲突加剧的大浪淘沙中,香港作为“磨心”,社会政治对立日益激化,“中间”不存在了,艺人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其中,有的人选择坚定爱国立场,如成龙,有的选择与内地割裂破罐子破摔,如林夕。

近代百年,这样龙蛇分途的例子,同窗苦读的同学,一起出走的同乡,有的加入了共产党,有的去了台湾,有的做了“汉奸”,不是什么新鲜故事。

林夕说,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的确,没有哪一个个人生命会永生不灭,但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大地上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它还会依从内在的逻辑继续延续下去。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多慷慨义气的少年,汪精卫却让这个少年后来活成了一个笑话。个人的信仰、品质,总在受历史大潮的洗刷与考验。

如果有人被大潮刷下去了,他要怪的是自己,绝不是国家和民族。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
















Scan to Follow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龙血树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0-8-12 09:05:35 | 只看该作者
“复杂性”,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23:07:25 | 只看该作者
龙血树 发表于 2020-8-11 20:05
“复杂性”,说得好


人还是有点坚持的,不过这坚持与大势相违就不妙啦。。。林夕今天亮相央视新闻客户端

https://mp.weixin.qq.com/s/BfXiGWotTvEHcWZXGe_qb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23:07:56 | 只看该作者
indy 发表于 2020-8-12 10:07
人还是有点坚持的,不过这检查与大势相违就不妙啦。。。林夕今天亮相央视新闻客户端

https://mp.weixin. ...

央视点名林夕[color=var(--weui-LINK)][url=]观察者网[/url] [color=rgba(0, 0, 0, 0.3)]Today


今天,央视新闻客户端发表评论文章《成功的作词人林夕,却独独误解了“光荣”一词》,作者赵静,以下是文章全文。


曾给张国荣写下“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给王菲写下“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为北京奥运写下“我家大门常打开”的香港作词人林夕,最近又跟“港独”搞到一块儿了。
正在被通缉的“乱港分子”头目罗冠聪,近日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自己“人在英国,心系香港”。原本这句在大部分香港市民眼中纯属“虚伪”的说法,竟然得到了林夕的正面回应。林夕还将自己填词、王菲演唱的一首歌做了修改,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下“还记得当天抗争多难捱”“仍未忘跟你约定心念没有死”等话,并配上了罗冠聪的话题,以及一幅写有“约定”二字的图片。
表面上看,林夕并不像那些“反中乱港”分子一样崇洋媚外,他写的词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诗词的婉约范儿,就连他给自己起的笔名——林夕,都来自于“梦”这个汉字,弥漫着一股中华传统文化的浪漫主义与缠绵悱恻的基调。但此时此刻,林夕跟“港独”分子的“约定”,却不由得人们要将他的话与“梦话”联系在一起了。
关于林夕的“梦话”,有两个故事不得不提:一个有关“污点”,一个有关“光荣”。
第一个故事:2015年,林夕被人爆料,他在出席香港大学一场讲座时曾说,为《北京欢迎你》填词做了一趟官方喉舌,是其“人生污点”。
另一个故事:2019年,林夕与台湾某乐团共同创作《双城记》来暗讽香港,并在采访时表示,自己被内地下架音乐、被节目除名“是一种光荣”。
很显然,优秀的文字工作者林夕,对于“污点”与“光荣”这两个词的解读,是大错特错了。这就像那些“港独”头目们蛊惑香港青年走上街头打砸抢烧时说的那句“有案底的人生更精彩”,有多少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孩子们,就是在这些谎言的欺骗下走上了街头。如今林夕与“乱港分子”头目的“约定”,又想接着误导年轻人牺牲掉自己的青春年华,去当他们的“政治燃料”吗?
“光荣”一词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由于做了有利于人民的和正义的事情而被公认为值得尊敬的”,二是“荣誉”。而“污点”,就是指的“不光彩的事迹”。林夕多年来一直参与政治运动,并从香港移居到了台湾,他曾在香港非法“占中”期间为挺“占中”歌曲填词,也曾在《苹果日报》专栏撰写批评、嘲讽内地的文章,受到“港独”的追捧。林夕的所作所为,与中华民族利益相背,与中国主流民意相反,于香港的繁荣稳定有害,有哪一点与“光荣”沾边?为北京奥运写词这件唯一还算“光荣”的事,又怎么在他口中成了“污点”?
从林夕对“光荣”与“污点”颠倒黑白的解读,到近日他与罗冠聪的虚伪对话,激起了无数人的愤怒。林夕自认为正在做着的“光荣”的事,却是大多数香港市民眼中的“污点”。许多香港网友称这是“精神病患者送给逃犯的一首歌”,批评林夕“用扭曲事实的心写出的歌词”“不写暴徒的恶行,眼盲心更盲,仍然要歌颂暴力”。我们也不禁要问:成功的作词人林夕,难道真要在这条“带偏别人也毁掉自己”的错误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赵静
[color=var(--weui-LINK)]


点赞↓ 在看↓
越赞越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0-8-15 12:41:35 | 只看该作者
人一獨,腦就殘,這句話沒有任何毛病。

黎肥豬目測有200斤,按照市場價格值個6000大洋,中央已經磨好40米長的大刀,隨時下刀。把豬放出來,目的就是看看還有沒有同夥,果然,還有豬。

見過蠢的,沒見過用腦殼來挑戰藍牙棒的。唉~椰子腦,收拾這群蠢驢,開水燒好,他們都能自己往裡跳,自動脫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1 18:21 , Processed in 0.03904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