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无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21:0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21:04:06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武汉了解的实际情况,令人心塞的地方不少![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rgba(0, 0, 0, 0.3)]补刀客 [url=]补壹刀[/url] [color=rgba(0, 0, 0, 0.3)]今天
执笔/万喆

鼠年春节假期,被新型冠状病毒的阴影笼罩。而武汉,是这个漩涡的中心。


随着超过百年历史的汉口火车站和整个城市一起“封闭”,武汉究竟经历着什么?可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

作为武汉人,我尤为关注武汉疫情的发展情势,并积极参与了一些捐助协调等工作。这段时间里,对武汉的现实情况有一些切身了解。




1



首先,需要指出,武汉人的自觉自省意识还是很强的,从我接触和了解的事实看,群众和医护人员都非常坚强,有极强的主动担当精神,让人钦佩。

居民生活总体也较稳定,由于刚好在“过年”期间,家中食物等准备都较为充足,大家均自觉减少或完全不外出。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患,且具有不同程度的严重性。

一是科学性问题。从临床看,医护人员的医疗物资短缺问题比较严重而迟迟未能得到解决。

一些大医院如协和等,都出现了防护用品“空架”的情况,有的呼吸科一线医护人员已经没有“全副武装”可用,很多都在尽量延长防护服的使用时间,甚至脱下后用紫外线“照一照”重复用。

一些一线医院和人员已经开始“退而求其次”,能够有工业标准的防护用品就先买上。大量医护人员已经完全无法保障自身安全,成为“裸冲锋”的斗士。

无法科学防护的背后,是没有科学的指挥。由于缺少统筹调度,也不明相关信息,医院和医护人员只能各自在社会上通过各种渠道和组织求援,而各地火速筹集向武汉市运送的社会物资却在武汉市外无法快速进入,直接下沉到医疗一线。

在接触中我发现,政府下属的不少政府职能部门和各区政府职能部门都在盲目等待市政府调度安排。以物资运输举例,职能部门表示,市内运力充足,各运输企业和很多车辆都在待命,却不知令从何来,没有收到政府的直接指示。

前几天应急物资入汉还需要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审批通过,而应急局管此事的只有两个人。现今刚交由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管理。


据我了解的情况,武汉各个具体层面的对接,基本上处于群龙无首状态,捐助方、医院方等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自我解决问题。

二是前瞻性问题。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现在一共出台了9条通告进行政府行政指导。然而从1号通告的“ 封城”,到9号通告的“禁足”,都比较突然,或缺乏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科学性,在应急响应措施上亦缺乏前瞻性。

匆忙封锁城市,后续问题接踵而至,而停止网约车营运、出租车单双号,封闭过江通道等一系列操作阻止市民流动性后,才开始通知社区清查发热人员,但公告宣传和社区布置却不足。

结果是发热门诊仍然爆满,而本来情绪比较稳定的居民不得不因交通突然封停加入“抢购”,恐慌情绪被人为拉高。


现在每个社区配备出租车3-5台,但其实远远不够。武汉常驻人口1091万,目前春节在汉人数就算减少一半以后,按照城市人口500万人、3人一户计算,全市征集6000台出租车为全市人民采买送物资,平均一台车要服务277个家庭,不现实。

一线医护人员的应急物品、食品、住宿、交通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不少呼吸科医生都是穿着成人纸尿裤在工作,一天只吃一盒方便面,甚至由于快递及送餐全部封停而连方便面都吃不上,一天下来全身都被无法排出的汗水蜇伤,第二天仍然如此上岗硬挺着工作!

医护人员的精神令人敬仰,但这种状态是难以持续的。


三是系统性问题。今天我得到消息,上海医疗救援队在武汉金银滩医院的100多名医务人员到了下午还没有饭吃。据悉,金银潭医院所在区区委书记表示正在研究,而那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半。早上该院医生已经都将自己的早饭让给了病人吃。

私人联系周边餐馆,做好了却不能送,餐馆称多次申请交通准行,未批。整个医疗队目前也都没有防护服,与武汉卫健委联系后,仍未得到有效答复。目前是通过发动一些亲友社会力量在解决。

除了在医疗物资及应急管理上的系统性问题外,内外衔接也制造出一些人为“障碍”。

比如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感召下,很多组织和海外华人自行组建物资群,将大批应急物资发往武汉。这个春节,据悉中国海关做好了全面应急准备,全都没有休息,并开通了一些绿色通道。武汉海关也以最快速度报海关总署建立了快速通道,但是却卡在地方上而停滞了,致使海关打开的快速通道成了卡口。

这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符合人伦情理。

而且海外捐赠按照法规需通过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5A级社会慈善团体才能接收与清关进入。可联系到武汉红十字会后推三阻四各种不愿接收,湖北慈善总会对能不能接收捐赠物资先安排工作人员登记填表后等待通知,具体怎么办理还在等政府开会决定,甚至有的医院在接收捐赠的对外公开文件中明确不接受海外捐赠。

在外界看来,这些也反映了当地政府的一种态度。




2



在疫情突然发生、且蔓延较快的这个时候,我和我认识的武汉人、以及其它各地的各界人士,都抱持着困难时期要万众一心的信条,我们都愿意向前看先解决实际问题、先做力所能及的事。

但是当下仍然存在不少机制上的阻碍,我们必须看到问题所在,清楚问题所在,追责不是我能做的,现下我希望的是能够呼吁改正,快速走上防疫正轨,让医护人员有基础保障,让老百姓平安生活,这是我写下本文的原因。

因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   要有科学性,相信、敬畏市场和科技的力量。

事实上,现在具体层面的积极捐助和协调方基本以民营企业、个人和组织为主,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各方都非常热忱、积极,但也都认为这样散碎的方式可能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只是当前形势下的无奈之举。

其实,在当前科技环境下,当地政府不但应该集中统筹平台,而且应当运用大数据等工具,实时对全市乃至全省的医护人员情况、病房、病人、防护用品等全面掌握、预先决策、及时调配、公开发布。

我们国家一向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自傲,通过科学方式来集中力量配置资源是最有效、最高效的,应该积极使用。

第二,   要有前瞻性,宣传要以务实为主。

我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怎么能够提高大家的“智”?需要更广泛公开透明的信息。

武汉疫情中,网络上有很多对武汉市民“恐慌”的批评。但是,实情的公开不够,公告行政令的突如其来,专业指导意见的空缺,权威部门的信息几乎缺位等,是本来坚强、稳定、愿意相信政府、保持乐观态度的武汉人民开始“慌神”的主要推手。

引导舆情不是误导舆情当然也更不是消灭舆情或者“强迫舆情”。在武汉成为疫情中心的情况下,武汉却完全落后于全国其它各地的应急响应级别,这是为什么?

在武汉已经一级响应且几乎前无古人的“封城”时,又责怪大家恐慌,这是什么意思?

一方面说病情汹汹,而且先期征兆也难确定,一方面让市民不要随便就医浪费资源,但普通感冒还是“精准”感冒怎么区分?


想要宣传得力,要了解民众的需要,要准备务实的方案和细化的指导意见。

第三,组织协调要有系统性,政令要以民众利益为目标。

建设提高治理能力是国家新时代的战略需要,在重大问题管理中更应该得到体现。

武汉9号令禁止私家车上路后,如何有效保障医护人员通勤、保障正在住院的其他病患家属探视及护理都没有具体措施,甚至通告中“市公安交管部门将对禁止通行的车辆通告车主,对未通告的车辆一律实行通行”都无法让人明确知晓含义和政令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谓执政为民,首先要把做事的目的想清楚,就像是隔离不是为了把病人边缘化,阻止病情蔓延不应该是切割武汉民众、而应该是保护武汉民众。如果不是“一心为民”的思维,行政指导的结果就会完全背道而驰,形成新的伤害。

如果说病毒是“天灾”,没有防护服的医生、没有饭吃的救援队都是怎么一回事,值得深思。




3



此外,我特别想提出,疫情防护不能搞成地域歧视。一些针对武汉人的
驱赶行为不应该得到喝彩。当然从武汉到外地的人,也应该主动到社区报备。

这个时候一定要团结,众志成城!

一开始的疫情流出,总体而言并非武汉市民“自私”,而是由于当时对疫情的知情不足,有些人“流出”,也有很多人“流入”。

在为武汉呼吁的同时,我也想为湖北其它城市呼吁,尽管我亲身了解不足,但听说他们的防护物资短缺等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

而到了今天,各省市不应比拼谁更恐慌,批评民众“恐慌”,不如检讨治理的方向、能力缺陷。

至此,疫情仍在继续,在不断的反思中,相信我们会不断进步。

并不是出于私心,我仍然想要致敬武汉的民众和医护人员,以及全国的医护人员,还有海内外关切疫情的每个人。


我切切不能“代表”武汉人,但我想作为一个武汉人,谢谢大家,和武汉一起加油!

作者系出生和成长在武汉的中国经济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








[color=rgba(0, 0, 0, 0.9)]
补刀客
天佑中华!
70 人喜欢




[color=rgba(0, 0, 0, 0.3)]文章已于2020-01-26修改
[color=rgba(0, 0, 0, 0.3)]阅读 10万+

在看3005





精选留言
[url=]写留言[/url]

  • 1021

    古子文


    作者有勇气

  • 953

    杰杰


    说实话虽然我自己也是公职人员,但我对武汉这一次遇到疫情后的反应很失望,疫情中心的防疫还比不上后期省份,这一点发达省份的灵活性比内地省份确实要强一些,这些都是观念造成的,经济发达省份为什么会经济发达除了地理位置之外的确有其原因。现在工作的重心还在于防疫,其他的等疫情解决相信中央会有所反应。今天武汉传来很多好消息,希望武汉早日恢复,中国再次辉煌。

  • 801

    王VV


    这时候就是在考验当地政府协调大局,统筹兼顾的能力了!希望在武汉的一线工作者和武汉人民能够早日战胜病毒,生活重新恢复正常秩序,待到樱花盛开,我们一起相约武汉赏樱花。武汉挺住!中国加油!

  • 618

    @黄大仙


    我是湖北人,现在应该是整个湖北都严重缺物资,湖北封了整个省,关注武汉的同时大家也请关注下别的城市,同样都是很严重

  • 481




    这篇文章说的很直白

  • 469

    传奇


    真的很心疼这些医生!

  • 377

    孙珊


    县市级都已经关闭各自对外通道,对内公共交通也基本封锁,没有私家车的我们上街买东西都得走着,回老家过年没有做长期准备,交通说断就断,买个卫生巾都无处可买,小地方生活物资基本靠个体小商铺,但是地方工商直接要求个体户关闭不许经营,真的难处无处可说。

  • 338

    Vicrist恋


    说实话,这篇文章真是一针见血,我也感到了指挥混乱和凡事没有预判,这样导致工作非常被动,现在的情况就是我们的措施在追着疫情的发展跑,这样的局面肯定会恶化的。一些通告发出前,也没有想到发出后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没有提前研究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导致一个通告发出了,后来打N个补丁。

  • 285

    京畿铁拳


    迄今为止看过比较客观的一篇文章,点赞

  • 282

    雷雷


    每一次大的问题会曝露更多,但在现在互联网的催动下,媒体人一定要督促政府,也要弄清具体原由,要就事论事,要实事求是。

  • 248

    光丶盐


    希望这篇文章不要被删!

  • 209

    薛峰


    这篇报道很有水平!这样的批评我喜欢!

  • 177

    薛峰


    不好意思,我还想再补充两句。作为一个武汉人,这几天天天待在家里,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作为一个的士司机倒是想对交通限制说两句,他们对交通的管制很有些羊拉屎的感觉。先是长江隧道零点封闭,多此一举,因为一点后本来隧道就会关闭。又不是另行通知封闭没有任何意义。结果传成长江上所有的大桥封闭。接下来单双号限行,一天之后全路段封闭。羊拉屎开始了。卫生系统的混乱那是他们自己内部的问题,当然全武汉1000多万人的健康压到谁的身上,长期大量的门诊,谁都难受。一时顾不过来也可以理解!坦率的说这样压力和混乱只是我们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给点时间我们,全中国政府水平最高的上海前几年还不是踩踏死人,毕竟谁也不是天天这么嗨的过年!

  • 174

    未来之路


    不是工作不到位,是战时应急机制不足,汶川地震后,我家中常年备有半年食品储备,防止突发自然灾害,本次发现基本救治药品不足。因为我同事发烧,药店没开门,我给他吃了抗生素,把他治好了,可自己没有了,疫情传播较快,无药品防止,心理不踏实。

  • 143

    王壹塵


    现在信息很重要,哪些地方缺哪些物资,快速地把外界援助的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这对于防疫来说至关重要。建议政府成立信息中心,统一发布信息,协调资源。

  • 118

    杨清


    向坚守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致以崇高革命敬礼!你们辛苦了!

  • 115

    昭夕


    写的真好,很客观,希望不要又被和谐了

  • 78

    向 ~ 前 ~ 看


    坚定支持作者仗义直言,道出了各方的声音……在这个非常时期的档口正是考验政府统筹规划执行力的时候了!

  • 76

    海迷失。。


    困难是有的,委屈也是有的,牺牲牺牲是值得的

  • 61

    吴桦孜百货上新 634965@碧波庭


    勇者无畏,直白的论文是当务之急的呼吁,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 58

    爱咋咋地


    很诚恳,很棒

  • 53

    张雄


    基本属实,封城也没通知,我还借了共享汽车回来,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了。家人有医护人员说封城后超市就出现了抢购,上下班通勤成问题,接近0℃下着雨起车10公里上下班。

  • 53

    明月照大江


    @薛峰,你说的很客观,作者有些地方反而有点想当然,想的太理想化了,危险程度是逐步被认识清楚地,不同程度下政策不一样,所以大家看到的政策也是逐步趋严的。

  • 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4 02:41 , Processed in 0.03614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