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路人甲》可以归类于新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从这一点来说,它就不符合当今国内电影市场的流行款式,所以我不看好它的票房,尽管它挺好看的。
说它好看估计有些人不会赞同,会马上举出片中小配角“覃培军”的满嘴“正能量”来反驳。其实这也正是我认为好的地方,否则你想让覃培军这样的人物怎么说话呢?海绵宝宝变得和章鱼哥那样愤世嫉俗,你觉得正常吗?所以它的第一处好,恰恰就是正能量。一提新现实主义,大家就总想着社会批判,其实刻画人的尊严,特别是普通小人物积极正面的人性光辉也是新现实主义的重要特点,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香港导演比大陆导演把握的更好。
第二处好也和第一处有关,就是演员们的本色表演。特别是满场鸡汤横飞的饭店聚会一场戏。演员们稚嫩的演技粗糙的令人发指,但演着演着,随着情绪的爆发,你看到他们真的是在用内心说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痛苦,憧憬着他们和演技一样稚嫩的明星梦。他们知道人情世故,但他们远远不能把握人情世故,没有这些“鸡汤”垫底,他们就失去了精神的依托。这也是一种非常符合当今现实情况的一种真实。
当然也有不好,那就是本片的高潮部分。这部分被分为好几块——晕场、追车、姐妹和恋人的分离,时点不统一,时长平均,矛盾重点不突出。特别是最后的舞蹈,你可以猜出导演想表达什么,但这种表达无论是角色安排,还是时间选择上都莫名其妙;疯掉的沈凯回到家的那一段更是画蛇添足。坦白说这种群像描写在高潮阶段的情节设置上是有难度的,但如果做不好,就无法总结导演想要表达的影片内涵,观众就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认同本片所要表达的价值观。所以我只能理解为尔冬升在驾驭群像多线索叙事方面能力是有欠缺的。
说点题外话,其实哪一个行业没有千千万万的路人甲呢?绝大多数坐在电影院里看这场电影的人即使再勤奋努力,在自己的行业里也是连跑龙套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做背景做分母藏在感谢名单或工作人员的“其他”里。不知道别人,反正我是有共鸣的。
最后,我要为它的营销吐几句槽。这样一部满场笑点,笑中带泪、结局光明的片子其实是可以讨到观众的巧的,但正如我开始就提到的,它不是符合当今时尚的影片,所以。这样一部影片,绝不能拿几个不参演的演员来站台,而把真正有号召力的参演的大咖们藏起来。试想:所有的招贴海报这样大字写着:
出演名单:许鞍华——《黄金时代》导演
刘伟强——《古惑仔》导演
麦兆辉——《窃听风云》导演
庄文强——《无间道》导演 ……
我靠!这样我就绝不会非要蹭票去看这部电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