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olyco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普知识] 法航447: Reloaded(3)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2 23:5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1#
    发表于 2014-10-24 23:35:05 | 只看该作者
    此时飞机的仰角已经达到18度。
    5 v" Q4 G4 y8 ?( M5 N* Z
    4 W6 j& `! [7 n3 @
    真是莫名其妙。即使在空中,18度的仰角凭人体对重力的感觉也可以发现了吧?
    , x9 ~4 t! j1 l1 \6 J% n( H) Z# q% p
    是不是这两个副驾驶根本就不明白仰角和失速的关系这个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 L' ~" t& r" P8 a* r! D1 t4 F( U+ ]+ K9 E: {5 \. n2 x' m/ S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22#
    发表于 2014-10-26 00:00:00 | 只看该作者
    xlan1976 发表于 2014-10-24 15:31- q, m" F% v$ ^* f% ]
    不是这样的,之所以存在失速迎角,就是跟升力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的。( \: M3 m0 j' m% [- T4 Y
    飞机的升力的产生,理论上讲,是流过 ...
    * C! P. ^4 a/ U3 m; x9 x4 Z
    这是从空气动力学来谈的失速,相对来说更好理解。我所谈的失速是从驾驶的角度来说的,是空军的老徐总结的,其实还有一些东西,不过我还没理解,所以先说说能琢磨明白的东西。
    . O+ o% e5 X4 p; D' I/ ]
    . C# ~/ A+ S% H* C& p, V+ R& h7 j1 ]- S1 R; K+ @
    我想知道,空客的自动驾驶机制是否有很大的权限甚至超越驾驶员,我发现空客在降落阶段,假如不理睬近地警告或失速警告,ap会突然把油门开到全功率,而且这时候AP还关不上,只能复飞。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4-30 13:17
  • 签到天数: 916 天

    [LV.10]大乘

    23#
    发表于 2014-10-26 10:46:44 | 只看该作者
    隧道 发表于 2014-10-24 18:36& k% |/ L! l8 v1 w3 x  N$ e9 ]2 X7 ~
    外行问一下难道没有可靠的实时监测仰角的设备吗?$ }/ o' a! \8 m7 S- _1 J. C3 p) J
    感觉不难吧,汽车上那个球状指南针还能给出车身的角度 ...
    2 x* x4 J3 N, W; U) Y! }
    飞机上有专门的迎角探测器一般是两个,位于机身前部两侧。但是迎角探测器就在空速管旁边,而且迎角探测器的防冰系统工作原理跟空速管是一样的,不知道这次事故里是不是也结冰了。。
    # Z0 o9 L9 P7 O( M0 y' i# ^另外,对于这两位公司宝宝而言,空速和高度指示不正常已经弄得他们焦头烂额了,连失速警告都无视了,估计根本就没注意迎角指示,或者就算注意了,也没意识到那意味着什么。。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4-30 13:17
  • 签到天数: 916 天

    [LV.10]大乘

    24#
    发表于 2014-10-26 10:55:06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4-10-24 21:13
      S) o' i+ C; ?& R# K换句话说,升力的产生在于不能出现气流分离。“同一气流”分两股道(上下翼面)走,然后汇合,速度差产生 ...

    ! L3 m" Y/ ^1 J$ J! v也不是不能出现气流分离,实际上,只要迎角不等于零升迎角,就会有气流分离的现象的存在,不是在上翼面就是在下翼面,或是两者都有。不过只要迎角在临界迎角以下,气流分离的现象比较微弱,影响就比较小,基本可以忽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4-30 13:17
  • 签到天数: 916 天

    [LV.10]大乘

    25#
    发表于 2014-10-26 11:00:06 | 只看该作者
    五月 发表于 2014-10-24 23:35
    4 q6 m/ q$ b; ^6 y* W: g) q% s; d; I真是莫名其妙。即使在空中,18度的仰角凭人体对重力的感觉也可以发现了吧?' g' Y8 @9 A1 I/ W7 A' c
    . g. |: `- z) s0 `  @0 n
    是不是这两个副驾驶根本就不 ...
    5 B! ?1 \0 k. l& Z: d# g( z
    机身的仰角和飞机迎角不是一回事。迎角是机翼弦线与来流相对飞机运动方向的夹角。所以仰角不等于迎角,比如飞机在爬升时,机身仰角可能很大,但因为此时飞机相对气流的运动方向本身就是向上的,迎角并不会太大。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4-30 13:17
  • 签到天数: 916 天

    [LV.10]大乘

    26#
    发表于 2014-10-26 11:08:37 | 只看该作者
    包子 发表于 2014-10-26 00:00
    $ q4 _/ [# x1 J+ P8 E) x* W; c这是从空气动力学来谈的失速,相对来说更好理解。我所谈的失速是从驾驶的角度来说的,是空军的老徐总结的 ...
    , Q* _( C( i" x) V! J4 f* j
    那位空军飞行员的意思可能是说失速本身并不可怕,但如果失速后出现失稳,就非常困难了。。
    6 I: c% y. [" ~. s8 B, {看了下空客的手册,空客的自动驾驶应该是在无线电高度低于100英尺,处于复飞模式时无法解除。这个好像是改版过的,以前的好像不是这样。。可能是空客觉得这个高度太低了,如果这时候飞机出问题,反应时间太短所以宁愿相信电脑而不相信人脑吧。。不过空客难道没有想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飞行员对飞机的操作不能引起飞机的响应会使飞行员更加慌乱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2-18 04: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7#
    发表于 2014-10-26 15:27:30 | 只看该作者
    xlan1976 发表于 2014-10-26 10:46
    . c) u' Z4 H- F+ l! }% a3 K飞机上有专门的迎角探测器一般是两个,位于机身前部两侧。但是迎角探测器就在空速管旁边,而且迎角探测器 ...

    8 ?4 x; t- a; Q这种不算。我是指那种简单可靠的,比如基于重力,或者陀螺仪什么的。
    : \- L6 ~( H, `' ]2 K6 Y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4-30 13:17
  • 签到天数: 916 天

    [LV.10]大乘

    28#
    发表于 2014-10-26 15:29:54 | 只看该作者
    隧道 发表于 2014-10-26 15:27
    " \, s8 h/ R4 B1 ]& I# \+ F# k# W这种不算。我是指那种简单可靠的,比如基于重力,或者陀螺仪什么的。
    6 @  u0 [( K$ l- w4 `- {
    这种就是简单可靠的啊

    点评

    没有,你说的那些,在那种外界环境下,也一样怕冰。。  发表于 2014-10-26 16:58
    不怕冰的。。。。  发表于 2014-10-26 16:5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0-24 22:2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9#
    发表于 2014-10-27 08:58:3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神牛的文章,再结合飞行员之眼的系列纪录片,感觉飞机出了问题的时候还是波音实在,操纵杆让人有安全感,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波音的两个操纵杆是联动的。空客的操纵感觉就好比在陆地上开无人机一样,最新的A380 飞行员前面竟然是键盘,飞行员吃饭的时候餐盘直接就放在上面,不知道会不会乱摁到那个键。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4-10-27 16:29:18 | 只看该作者
    xlan1976 发表于 2014-10-26 15:29+ B5 [6 I" w6 G) D5 o( R
    这种就是简单可靠的啊
    9 h" W; I/ m9 k4 @! X
    装在透明水杯里的半杯水就行2 j+ J8 e; X2 z7 ]" |
    0 ^* }8 g5 J4 ]9 n& A/ V- O( F
    水平水平,只要不是做出离心运动,啥仪器能比这个更能表现水平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4-10-27 18:20:48 | 只看该作者
    包子 发表于 2014-10-24 10:18+ B- l+ c! M# J3 e
    小谈一下失速:
    1 r1 \* W: r; v
    - J- g& h7 E9 H: c9 g, f1  导致失速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升力的不足,而是迎角的增加,由迎角超过失速迎角后所引发的 ...
    9 ~/ u: Q9 }& O% p, j& l
    人机耦合震荡是啥?

    点评

    油墨: 5.0
    油墨: 5
    笑死我了。。。  发表于 2014-10-28 08:21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4-30 13:17
  • 签到天数: 916 天

    [LV.10]大乘

    32#
    发表于 2014-10-27 21:14:28 | 只看该作者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4-10-27 16:29
    . P7 Y' M5 w. ^装在透明水杯里的半杯水就行
    2 n' b; \+ p/ G2 r3 @. ^/ ^8 q" B+ c& ], h5 m% F
    水平水平,只要不是做出离心运动,啥仪器能比这个更能表现水平的  ...

    7 {. [$ {3 ?6 j, g* O  a3 ~5 L是迎角唉又不是水平- M9 C8 u, h0 \1 T$ }
    再说,水一样会结冰的说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33#
    发表于 2014-10-27 23:24:34 | 只看该作者
    张声语 发表于 2014-10-27 18:20
    5 X5 J, i; f$ E2 I人机耦合震荡是啥?
      I0 y9 ^' \8 G# }% f
    简单讲就是由于飞机姿态改变和飞行员操作存在一定的迟滞,飞行员如果经验不足操作精度低会不自觉的反复操控,当这个操控频率接近或等于机械固有频率,将会导致严重的自激反应。1 `8 j7 U9 e' n; ?* C1 _
    3 n) Z4 ]# O$ w+ T9 }% ]" Q
    92年好像,土鳖有架747从上海飞米国,在高空巡航期间不知道谁碰了一下襟翼控制杆,结果襟翼打开了飞机就低头向下俯冲,飞行员就使劲拉杆,然后拉过了飞机又向上飞,然后飞行员又向下推杆,推过了飞机又俯冲,如此折腾了几分钟,差点就摔了,其实要是不管他,自动驾驶会慢慢修正的。' s" o: h$ \" ^0 C

    9 ^  s, r7 j3 q" C0 |, p一般出现这人机耦合震荡都是操作粗糙和不熟练造成的,但是要想熟练和精准代价还是蛮大的。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085 天

    [LV.Master]无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02:11:47 | 只看该作者
    包子 发表于 2014-10-27 07:240 X) Y4 O* a9 `9 g* K
    简单讲就是由于飞机姿态改变和飞行员操作存在一定的迟滞,飞行员如果经验不足操作精度低会不自觉的反复操 ...
    6 y, l6 F# M6 f+ V
    你那个例子里面的是东航的祥瑞MD-11, B-2171.& o# k5 j. u1 h4 C2 f

    ' b8 a) R% R% N8 b
    China Eastern Airlines Flight 583 was a China Eastern Airlines flight from Hongqiao Airport, Shanghai, to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Los Angeles.- k3 r% P7 S& T4 h4 m3 ?) y

    6 Y- E- w* M+ T/ FOn April 6, 1993, the McDonnell-Douglas MD-11 was cruising above the Pacific Ocean at Mach 0.84 when a crew member accidentally deployed the slats near the Aleutian Islands. The plane then encountered severe oscillations[1] and made an emergency landing at Shemya Air Force Base in Shemya, Semichi Islands, Alaska, United States.[2]
    " N' h. w5 D2 b
    1 ~) [+ A' l3 _& Q: Q* E+ |) h+ t1 XOf the 255 passengers and crew, 60 were hospitalized. Two ultimately died; Sam Keung, an American, died of his injuries in hospital.[3] Of the cockpit crew, 5 received no injuries and 3 received serious injuries. Of the flight attendants, 8 received no injuries and 4 received serious injuries. Of the surviving passengers, 84 received no injuries, 96 received minor injuries, and 53 received serious injuries.[4] By April 24, 1993 all but three of the surviving passengers were released from the hospital.[3]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2-7 02:20
  • 签到天数: 389 天

    [LV.9]渡劫

    35#
    发表于 2014-10-28 03:23:52 | 只看该作者
    holycow 发表于 2014-10-27 10:110 f, M, J/ W: o: x, C. Z+ g
    你那个例子里面的是东航的祥瑞MD-11, B-2171.
    0 S6 p4 b, m, V0 C5 v
    东航真是太烂了。2 F8 O! ^* P3 b
    ' Z. x8 ~* X2 C( N) H# T
    6 n: B' o/ y/ L; l
    上下飞机都要在登机门坐大巴开十几分钟跑到机场的某个角落去登机,老人小孩都要自己拎行李爬扶梯上下飞机。是不是穷疯了。连浦东机场自己的主场也要这样。2 }- a" }' W  i3 {7 E. f7 |
    浦东机场也很奇怪,转机居然要出去再进来,多安检一次。3 ~' ?0 R" ]  K' q- z
    吃饭的时候让选中餐西餐等我选了中餐又告诉我没有了因为我坐在最后一排。
    3 q7 f. G) m% U+ l0 V3 i6 j

    点评

    选餐那事,怎么跟我遇到的一样!都没了还让人点什么!  发表于 2014-12-31 01:43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085 天

    [LV.Master]无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07:54:27 | 只看该作者
    togo 发表于 2014-10-27 11:23
    7 G- o& k: p, M东航真是太烂了。

    5 x) ~. b! x& v1 N4 Q浦东的T1是国内比较老的出发到达分流的设计,转机起来很没有人性;新的T2就是混流设计了。+ i7 D6 N* R+ x& G- i. ~8 @" _: F7 @# {
    " q# Y" I$ X, D4 N
    悲催的是MU作为浦东地头蛇居然被分到了T1。不过T1现在改建了,不知改完以后是不是混流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37#
    发表于 2014-10-28 20:36:12 | 只看该作者
    holycow 发表于 2014-10-28 02:11
    0 y' s# k7 a5 T你那个例子里面的是东航的祥瑞MD-11, B-2171.
    5 f; |8 B8 J2 D0 x: k
    我印象中,有个老外还根据这个事写了个小说,印象中叫《机身》。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29 15:31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金丹

    38#
    发表于 2014-11-2 14:19:14 | 只看该作者
    那是迈克尔·克莱顿写的
    # y+ h, c5 A5 |) _% O+ a重点放在对黑心媒体的抗争上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22 10:22 , Processed in 0.04610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