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共谍的情况,你可以把他理解成另一个的熊向晖,只不过他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G3 H" _3 Y& ?4 S! J3 u
1 V% T4 y( i6 N4 b% x
我们都知道,共谍人员太多,而且因为共谍出身不一,有的共谍家庭条件还非常好,所以打土豪一不留神整到共谍家里也是有可能的。
% q) L+ } J4 G2 a: K' M! g: t
$ c3 W: v2 _+ t其实被打土豪的时候,他还不是共谍,此后才去做共谍。他家也不是一般的土豪,书香门第,前清进士,而且他父亲还帮助过一位共军的元帅,不过把他家打了土豪的队伍,恰恰也是这位元帅的队伍。只能说大水冲了龙王庙。
* i( J Z/ [8 Q2 p3 ~/ u* ]& ?0 R5 R5 a( x
这位元帅,就是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元帅,人称刀帅。刀帅接受这家帮助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双刀神功远未练成,被某土豪的家丁抓住猛打,这共谍家里的老爷子解了刀帅的围。/ u# L# ~* J- l! ^- z7 M% j
$ b/ X1 c9 X- `, W0 o第二年,估计刀帅也还没有混上黑社会头子,双刀神功火候也不够,被抢劫了。巧的是还是在这共谍家里附近,老爷子再一次见到了刀帅,不知道老爷子有没有问他“How old are you!”' |/ H& A$ R# U& p; V/ e1 ~
3 P# X( o, Q6 U9 W( M, O
共谍在家里是庶出,继承家业上是没什么优势的,所以老老实实好好学习,1926年22岁时考入北大预科。考上北大之前在长沙读书多年,所以估计什么《湘江评论》之类的没少看。跟随太祖倒估计不会,太祖那时候是小学校长,共谍早就读高中了。
* ~" W/ T: M: L* b9 Q% S1 C- |- r
这共谍名为夏次叔,个人很不喜欢这个名字,不知道他的老师当时怎么点名的,每次都觉得要喊他二叔。- T3 S( _0 J( j$ g7 D% G8 N, p
8 |! | u4 w x" R1 l* ]( i: P5 d………………………………………………………………………………………………………
- p8 Y3 o6 B1 p) q
8 L1 M* E4 f: k& x说到太祖的小学校长,不知道TG内部从龙之早,功劳之大有没有可以和花花公子唐生明相比的。唐生明在太祖那里读书一年多,因为他哥厉害,太祖得把这位当老爷伺候着,和他同屋而眠,半夜起来给他盖被子。唐生明画了地图,太祖还必须自己去洗床单。把他当老爷伺候的还有陈赓,当学生的时候陈赓是他连长,一毕业唐生明就当了陈赓的团长。1 L" n1 G" u7 g
9 O2 x) R) Z: t5 m2 p唐生明也不白让太祖照顾,太祖秋收起义的时候缺枪,唐生明二话不说送了一百多条枪。都惦记着章士钊那几千块大洋,这百十条枪重要性也不遑多让。据唐生明回忆录:这两件事太祖一直记着,解放后太祖接见之,还提起这一点。
; i" {# v, c, N7 O" t) o2 a8 l7 E0 ] o, x, @0 n1 K1 C0 M
………………………………………………………………………………………………………4 C3 u/ e* k, v' D1 l
/ O+ t0 ?( T, z) } D2 B! D都知道北大那次学生驱逐校长的折腾吧,当时的学生会主席就是这位,夏次叔。当时他已经是第二次当PKU的学生会主席了,他的学生会主席从1928年干到1931年。正儿八经干上共谍这份有前途的职业也在毕业之前。 q6 w8 q3 l M9 f
- a. A/ J) M n5 F2 G! s, `0 _不知道是夏次叔很喜欢北大,还是他的上级更喜欢北大,反正夏次叔从政治系毕业之后,又报考了北大的经济系,不过没有去成,因为918了。他倒不是不想读书,问题是因为参与学生运动太多太深入,蒋孝先要抓他,关键时刻北大三青团的头头跑来给他通风报信。于是夏次叔从后门走,宪兵从前门进。
" A( e2 `/ E& {
( J, Y8 q" Z6 F5 t" }, a) S这段时间,夏次叔躲在北京某胡同一户旗人家里。他是逃进去的,等他逃出来的时候,已经把这户人家的女儿变成了他老婆了。这让他的岳父岳母家里很是乱了一阵,因为夏次叔是名气很大的PKU学生会主席,而他岳父家能和北大挂上的唯一关系是他二舅哥是PKU的厨子。为了研究自己女儿配不配的上夏次叔的问题,他们家还特地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 z' H5 s& V4 m$ {/ b$ R% |( ]# z+ U. X
为了避祸,夏次叔跑路巴黎读书去者,老婆就留在北京了,这一跑就是好几年。+ D# y( w k! O" t. S; L/ k9 `
) i/ j8 Q2 V/ x8 y" K9 g
1935年,还在巴黎读书的夏次叔收到了紧急召回的命令,回到北平。接到的任务是到李宗仁身边工作,因为当时的李宗仁反蒋比较坚决。
8 V! N2 s; i7 V0 N% @
. R' Q0 M/ C/ F p李宗仁还没来找他,汪精卫先来了。夏次叔又不能告诉汪精卫:“兄弟不能去,我的任务是到李宗仁那里做共谍的干活,不是到你那里做共谍的干活,你那里的共谍我们已经有安排了,兄弟不能抢人家的饭碗……”只能使个障眼法,说自己还没回到国内呢。
( l# a/ b) z" e2 f$ V, }4 H: X \7 T/ J2 [7 S( O0 q/ ]
没什么关系,哪儿那么容易打入李宗仁的身边。夏次叔先找陈铭枢、陈铭枢给刘斐写了封信,在刘斐和陈铭枢的推荐下,李宗仁安排了夏次叔做他的机要秘书。我才不告诉你们这中间宣侠父干了啥呢。
9 i- j0 J2 \2 I* ~' K$ I$ F+ N
( O+ }, }$ o- J8 v. _3 X! Q直到抗战之前,夏次叔都在认真努力的完成他的工作,秘书除了办理政务,还要当李宗仁的笔杆子。
( ~7 D! X) i% F$ Y% W& ~7 K5 r& i# u
抗战之后,夏次叔要跟着李宗仁上前线了。大概是觉得自己这次一去九死一生,临离开家之前,夏次叔告诉了妻子自己的共谍身份,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络代号。果然夏次叔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尸体也没有回来。) m* h# l. I* D, f! ~8 f
- d' Q2 F. @, k& S5 w' t8 u
李宗仁到徐州后,在夏次叔的建议下组建了一个“第五战区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虽然他的共谍身份是保密的,但是夏次叔仍然拉了一大批共谍进来。以至于这个委员会大部分职能掌握在共谍手里。
, t( Y, Z. K5 R! P
) D! y* L6 L+ ^0 G# ?2 n这帮共谍们当时也在怀疑和推测,觉得这个夏秘书人不一般。. i- B2 H: U7 r* l$ |8 O! I
' e: r! G9 H9 H$ C! v…………………………………………………………………………………………………………………………………………………………………………
3 \& q+ x" u \8 \+ `4 g. }; R1 L$ u6 x
夏次叔失踪于1938年5月20日。那天他在组织国军的第五战区司令部辎重队渡过涡河撤退。夏次叔从5月16日就在组织撤退,国军的撤退速度和选择的路线非常的奇葩。5月19日夜里到了涡河,3000多人的国军就找到3条船,,而且这3000多人还分别属于三个部队,过河的过程不出意外的非常混乱,国军的掩护部队先过了河,夏次叔的辎重部队被留在了最后。等到20日天亮,日军的骑兵已经追上。夏次叔率警卫部队回头迎敌,战斗中剩下他和另一个姓刘的勤务兵。夏次叔命令这个勤务兵撤退,随后便失踪于这次战斗。# Q; V5 s+ z7 i! M1 b2 |, w
& f1 [; S6 ^! O* Y
此战后,夏次叔被认定为失踪人员,家属每年得抚恤金400元法币,过了好几年,才被党国认定为烈士抚恤金增加至600元。夏次叔的夫人一直到1946年去世之前,才告诉自己的孩子们夏次叔的身份和联络代号。0 p9 X, D0 z2 i
`; V: \6 U9 s关于夏次叔的下落:李宗仁认为他可能跑到共产党那边去了;共产党认为是被军统或者其他部门给暗害了;刘斐认为是被桂系的特务给暗害了(桂系有自己的特务体系)。都没有明确的结论。4 I$ g: w0 s/ t. Z$ v3 r' ~. Z
: _4 K/ M, p7 K( }夏次叔的烈士身份是1984年才认定的,因为他的孩子们就知道一个联络代号,和谁联络、怎么联络都不知道。1982年,曾和夏次叔一起工作的某前共谍写了回忆录,提到了夏次叔和他那说不清楚的政治面貌,正好夏次叔的二儿子和夏次叔的入党介绍人在同一个省的同一个系统工作,这才还历史以真实。
7 [* @2 {- j$ w" Y* Z/ G5 ~
" }% C# ]5 y( i5 X* r+ A% I
, v4 e! E$ A9 }+ y5 m
& N- J" ?1 U! C X
0 H% ?2 m& K# k9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