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 创: 端 午 话 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21:3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容易 于 2013-8-15 14:19 编辑

          前几日,想着端午临近,不禁手儿痒痒,匆匆忙草就《端午忆旧》一文,才发至《红网》,不料,被咱们的胖哥哥一眼给瞄到,于回复中发表了一番议论。

      胖哥说:“粽叶这节,光叔给一笔带过了。 常德这边的竹叶(注:当是箬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芦苇叶,一种是箬竹叶。湖区大多用芦苇叶,山区大多用箬竹叶。另还有一种用茭白叶子包的“狗头粽”。这叶子采下来,是青的,要上锅煮一煮,才会变成我们看到的淡黄色。煮的时候,要在锅里放几粒米,这样叶子会增加叶子的香味 ”
      呵呵!胖哥说的是有图有文有真相,言之有理,补充也极为对头,俺想巴着他的话题,索性呵盘卵形,接着他的话把儿再扯哈棕子。
      原以为:棕子只有箬叶与芦苇叶包的两种,想都不敢想,竟然连高瓜(即:茭白)叶片也能包棕子啊。倘若不是胖哥说起这话,真还不晓得有这么回事儿。看起来,老辈人念念不忘的那话:一方山水养育一方的人,的确是真,一点点也不假。
      想这箬叶,多生长在深山老林,守在湖区的人,如果是非讲究用箬叶包裹棕子不可,恐怕这一辈子也会尝不到棕子的那一个鲜!
      由此,又不免想到老祖宗们的遗训:靠山吃山,傍水吃水。
      遥望那八百里洞庭,水天一色,乃鱼米之乡。水中生物,除开鱼儿之外,如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洲之上,铺天盖地丛生的皆是芦苇。比之山野间的箬叶,湖区苇叶更是取之不尽的天然。倘用来包裹棕子,无非是多一道手续罢了,只须将苇叶裁剪一番,如此这般,也才方便棕子的包裹。
      至于那茭白(高瓜)的叶片,虽说脆嫩了一些,不似箬叶那一般的绵韧肥厚,也不同苇叶这样的绵长宽阔,或许经热水烹煮过能使之适合于包棕子罢。
      由此可见,风俗的各异,大约也是依附于靠山吃山,傍水吃水这一句古训得来。
      小小的一个棕子,除外表包装材料各不相同,内中所含的物质,差不多都是一致的。
      当然,棕子里面,最不缺少的便是糯米。
      纯粹包糯米的棕子,叫:白棕,掺合有绿豆,红豆的,自然叫作绿豆棕,红豆棕。有人别出心裁,于棕子内塞进一砣肥且带精的猪肉,这名称便叫作肉棕,塞一砣腊肉在里边的,则叫作腊肉棕……。
      老话说得好: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天。又道:萝卜青菜,各喜所爱。有人喜欢甜食,吃棕子要拌糖。即便是拌糖吃棕子,也有喜欢撒些白糖的,更有喜欢蘸点红糖的。
      尽管棕子的堆头不大,形状各异,长不长,圆不圆,尖不尖,也就那么两疋棕叶子,经巧妇白如葱根的那一双玉手,平铺在巴掌中,捏在手指间,灵巧的尖尖十指,再一折一迭一绕一揉,合起来卷成个上圆下尖的箬叶筒筒,灌一把糯米进去,再用支筷儿上下往返这么着一插一捣一捅,筑得严严实实,紧紧巴巴,跟着将那箬叶片往回头一返转,扣在棕子顶头,绷紧悬挂在座椅背上的那一根棉线,扯住尾手绕棕子头缠上个圈圈,再使劲勒紧它,紧跟着挽一个死结巴,放肆一绷紧,棕子便包成。
      莫看包棕子就那么一来一往,看似简单,可看事容易做事难呢!俗言道:看菜吃饭。随手摸一片箬叶在手,先得端详仔细,瞧个究竟。叶片大,卷起的筒筒也大,盛放的米粒子也多,这叶片,得物尽其用,包一个尖尖锥子棕。摸上手的叶片短又宽,卷成的筒筒小且圆,莫急哆,随手出,包它一个狗头棕。小叶片如何办?弃之不用岂不可惜?将两片叶子叠起来,这叶片岂不是宽又长出了些许么?
      春节,端午,中秋,乃是国人最为看重的“三大节令”。
      端午节,作女婿郎的,那是非得去拜望丈人佬,丈母娘不可,尤其是那正在谈婚论嫁的小伙子,人家屋里养着的那一个乖妹儿你还没哄到手,端午节这天,你若不提两瓶好酒,吊一砣‘信肉’,拽一砣包得乖吩哒的漂亮棕子,去拜哈老丈人,老丈母娘,表示哈孝心,你这门婚事,只怕是煮熟哒的鸭子,会飞起跑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宁娜 + 2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15 12:16 , Processed in 0.03510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