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 l( f1 B/ D2 p$ t
, D- X. ^$ a- P- s" e% |就在三野复电10兵团前一天的10月10日,28军按照预定计划打响了扫清金门外围的大嶝岛战斗。1 A* Z; `0 S7 |3 |& X0 m
2 b2 b6 O3 o1 J I) V+ u& \0 J
大嶝岛面积约九平方公里,西面与厦门隔海相望,北与大陆的同安沿海相隔约两公里,南面同大、小金门距离约十公里,是金门防卫的屏障,也是从大陆攻击金门的跳板。岛东西长、南北窄,呈倒三角形,西北部为平坦的盐田,东南部为丘陵地,与大陆相隔的海湾水不很深,涨潮时要坐船,退潮时水浅处只到人腰部,水深处不过达到人的胸部以上,可以涉渡。但水底部是烂泥,行走困难。每日涨落潮两次,落潮距下次涨潮约3小时。
3 F9 T8 S; a9 K) C2 F- S- I
" K' q. ^* H9 L3 y- H为了解岛上敌情和海湾水情,担任主攻的29军87师259团多次派侦察兵趁夜间落潮时涉水上岛捕俘、侦察。从侦察得知,岛上守敌是国民党第二十二兵团25军40师的118团和119团1、2营,其118团是由国民党空军机场守卫部队改编的加强团,都是老兵,大部分是河南人;而且是美式装备,训练较好,曾警卫过南京机场。其119团是由保安大队性质的地方武装编成的,大都是福建人。40师指挥部设在大嶝岛东南角的阳塘。1 P/ [; ?# B# o+ Q# u8 W
+ G: v6 S- H! t# i# {; a259团团长曹国平、政委方征和营连干部商量后,认为如果乘船强攻,必然一开始就暴露在敌人面前,受到敌人各种火力的压制,即使强攻登陆成功,也会因伤亡过大而无力向纵深发展;所以,最好是涉水偷袭,出敌不意攻敌不备,才能以少胜多,消灭全岛守军。% E& Y6 U& b B+ Y, O, u3 d( K0 ?
1 Z/ @8 _5 t# n/ V6 a为了麻痹守岛国军,以利偷袭,解放军要求沿岸渔民每天照常在海边捕鱼,炮兵也于每天傍晚向岛上开炮,使守军逐步习以为常,助长了麻痹思想。8 A5 {% k( i. _
$ C' S2 p+ D \* R0 L
10月9日整天细雨蒙蒙,大嶝岛上云雾迷茫,259团下午6时半开始向海边开进,7时半到达海边,此时正是海水退潮的时候,部队立即下水涉渡。在水深的地方,侦察员事先在两头打好木桩,拉上电话线和绳索,个子小的就扶着绳子涉渡。涉渡时,以班为单位把子弹、手榴弹、小包炸药放在木盆里推过去;士兵们都把枪举到头顶上以防沾水。尽管如此谨慎小心,由于多数人个子小、水波滚动和脚下不平,很大一部分弹药被海水浸湿而失效。& F0 W# R# m G A7 T6 @. l: O
, W' _5 o, f: R; E* U) I259团登陆后,只用了10分钟就打垮了岸边的守军,1营在西,2营在东,3营在中间,分头向纵深猛插,计划在40师师部所在地阳塘会合。很快,1营就占领了岛西南部,与在此登陆的28军84师251团1营会合,2营也占领了岛东部,3营则攻占了岛中央的小高地,形成钳击阳塘之势。守军见此情形,军心动摇,完全是被动挨打,并无还手之力,似乎胜利已经在望了。然而就在此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国军12兵团的援兵来了。2 n& m( j9 J6 K* v$ U
|
|